第600章 各有謀算(11)
  得到了人事製度改革諸多好處的孫權,自然需要獲得更多的利益。

  原來支持暨豔的選曹尚書張溫,在好多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作為暨豔的頂頭上司,已經嚴重影響了暨豔改革方案的順利執行。

  張溫畢竟是江東世家的代表,張家和江東其他世家關係密切,他們之間既有鬥爭,又有聯合,在很多大事上是有默契的。

  暨豔的改革方案,對江東世家的損害太大,身為江東世家一分子的選曹尚書張溫,自然會出麵阻止。

  但張溫在選曹尚書任上有功無過,孫權就把他遷升為太子太傅,等於是閑置起來,給暨豔的改革讓路。

  孫權提拔暨豔為選曹尚書,得了孫權的尚方寶劍以後,暨豔開始大展拳腳。

  以前的小打小鬧,已經不足體現人事製度改革帶來的巨大好處。

  暨豔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官吏考察(彈射百僚)行動,並以孫權身邊地位最清貴的郎官,作為考核的重點部門(核選三署)。

  暨豔的考核條件非常嚴苛,處罰措施非常嚴厲。

  考察稱職的官員,不到十分之一。

  不稱職的官員,就算沒有劣跡者,都被連降幾級。

  如果被他查出有經濟問題,那就仿照前例,毫不例外地充作軍吏。

  這些世家豪門,在那“有兵就是草頭王”的時代,各大世家當然也想在軍隊中占據一席之地。

  但通常會派武藝高強、精通兵法的專門人才,率領自家訓練出來的私兵,前往軍隊服役,可以把持軍權。

  而那些被考核下來的官員,都是“官二代“、“官三代“。

  他們雖然也曾經讀書、習武,但都以文才見長,武功上不得台麵,讓他們當軍吏,其實是給世家豪門出了一道難題。

  世家大族要想讓這沙汰的人官複原職,就必須抓住戰爭的機會立功受獎,一旦沒有軍功可以掙,這些官員可就永遠充當軍吏了。

  軍吏在戰亂期間,官職的升賞很快,從軍不失為一條博取功名富貴的捷徑。

  但在和平年代,軍卒的地位相當低下。

  現在是戰亂時期,軍人身份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在世家大族眼裏,還是無法與文官相提並論。

  一下子這麽多的世家子弟,都被暨豔充實到軍隊中,而且都需要軍功官複原職,軍心可用,這就讓孫權有了與劉備對抗的底氣。

  但那些不學無術、手無搏雞之力的世家子弟,想要在戰場上立下軍功,希望相當渺茫。

  如果一直充當基層軍官,這個後果就比較嚴重了,不但相當於炮灰的存在,而且是把他們從士大夫階層裏開除了。

  很多當官的世家子弟,讀書就是為了當官。

  讓他們進入軍隊,別說他們自己不願意,就是他們的爺爺、爸爸、伯伯、叔叔元老,也不可能答應。

  這些世家開始行動起來,有些人上表彈劾暨豔,也有的人卻通過人情關係,讓暨豔手下留情。

  但孫權對他們的彈劾置之不理,暨豔新官上任,正是立威的時候,自然不會給他們說情的機會。

  暨家在江東不是大族,但也與江東各大世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愛恨情仇,恩怨糾纏,樣樣不少。

  國法不外人情,人托人,加上請客送禮,時間一長,暨豔也卻不過麵子。

  剛開始,他還有些顧忌,害怕被孫權發現,不敢應承。

  但他總有弱點所在,暨豔被人抓住痛腳以後,不得不手下留情。

  有了第一次,被人拉下水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說起來也是笑話,暨豔標榜的改革,本來是反腐倡廉為目的,到頭來,反而成了他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的手段。

  享受到徇私舞弊的好處以後,暨豔甚至開始主動開口子,以權謀私。

  慢慢地,暨豔加入了以江東世家為主導的圈子。

  暨豔的改革,也開始變味了,加上了江東世家大族清除異己的一些隱秘手段。

  雖然暫時沒有引起什麽亂子,但這事情鬧的動靜可不小!

  正直劉備反攻荊州,整個吳國進入了戰爭狀態。

  雖然陸遜奮起擊敗劉備,他江東的形勢並不樂觀,又馬上麵臨曹丕的打擊。

  就連孫權的弟弟孫朗,都已經領軍上了前線,朝堂上的鬥爭,暫時停止下來。

  那些充作軍吏的世家子弟,可不敢在這個時候出幺蛾子,影響安定團結可是大罪。

  那些充當軍吏的世家豪門子弟,雖然心裏不爽,但也隻能老老實實領著家族的私兵上前線。

  好在家族沒有放棄他們,拿出了底牌,讓保護他們的是家族的精銳私兵,在戰場上立功不好說,但保命不成問題。

  連續幾場大戰過去,孫權戰勝劉備,擊退曹丕,外患消除。

  孫權還沒有好好享受來自不易的勝利,朝堂上的鬥爭又開始了。

  彈劾暨豔的事情,又被各大世家提上了日程。

  其實,這次也怪暨豔自己!

  他認為有孫權的支持,又立下了大功,誰都可以不放在眼裏。

  尤其是融入江東世家體係以後,覺得朝堂上下,自己都有支持者,地位穩如泰山,做事就沒有以前的那種小心勁了。

  既然他江東世家不好得罪太狠,又不能無所事事,就準備拿那些江北來的大官立威。

  這次暨豔選定的彈劾對象可不簡單,一個是丞相孫邵,一個是鄱陽太守王靖。

  總體來說,孫權治下有兩個較大的利益集團:

  一個是由江北而來的淮泗集團,另一個是江東本地的世家大族。

  最早的時候,因為江東世家很大一部分人,都參與到了抵抗孫策吞並江東的戰爭中,進入孫家權利核心的人並不多。

  反之,從江北追隨孫策的人,包括周瑜、張昭等,他們背井離鄉,需要在江南立足,就必須全心全意為孫家出力,因此,淮泗集團在朝堂的權重非常大。

  像周瑜、魯肅、呂蒙,這些淮泗集團的骨幹,都是孫權的股肱重臣。

  然而,隨著原先的一批淮泗集團骨幹逐漸老去,三國鼎立的形勢愈趨明朗,缺少渡江而來的新生力量,淮泗集團後繼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