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各有謀算(2)
  張溫以天為問,問出了最難的一問,標誌著他的提問已經結束,並沒有難住秦宓。

  難不住秦宓,固然有點難堪,還屬於正常情況。

  但引出了天姓劉的結論,張溫卻是難以接受,這要是傳出去,對他的名聲非常不利,也會引起孫權的不滿。

  雖然還沒有徹底失敗,但張溫已然沒有勝利的希望,就如同中國足球衝擊世界杯一樣,隻是理論上還有打平的可能,

  張溫心中非常不甘,想多少扳回一些麵子,又厚著臉皮問道:

  “難道太陽不是從東方升起嗎?”

  孫權占據江東之地,張溫言下之意,孫權的崛起,就如東升的太陽,不可阻擋。

  秦宓反應神速,飛快地回答道:

  “太陽雖然是從東方升起,但最後落在西方。”意即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蜀漢。

  秦宓答問如流,滿座皆驚,張溫也不能無休止的問下去,隻得打住。默然不語。

  按照慣例,該秦宓提問了,他稍微斟酌了一下,看了諸葛亮一眼,得到首肯的眼神以後,決定徹底打趴張溫,就把自己多年來沒有得到結論的問題,誠心向張溫請教道:

  “先生是東吳名士,既以天事下問,必能深明天之理。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至共工氏戰敗,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既輕清而上浮,何以傾其西北乎?又未知輕清之外,還是何物?願先生教我。”

  這樣的難題,豈是張溫一個舌辯之士能夠解答的,他也不敢信口開河,貽笑大方,就老老實實站起來致歉道:

  “不意蜀中多出俊傑!恰聞講論,使仆頓開茅塞。”

  張溫轉移話題,變相認輸,諸葛亮、秦宓等人不為己甚,繼續舉行宴會。

  諸葛亮設局,讓秦宓落張溫的麵子,可不是文人之間的意氣之爭,自有他的深意。

  張溫出使蜀漢,大玩文字遊戲,用心不良。

  他上表稱頌蜀漢朝廷和皇帝劉禪的德政,不乏溢美之詞,但所例舉蜀漢取得的成就,無不與諸葛亮相關,和劉禪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劉禪身為太子,手下有鄧芝、董允、杜瓊等人輔助,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提出了不少的高明的政略措施,也是頗有成績的。

  當然,劉禪的這些舉措,與丞相諸葛亮的政績相比,無疑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張溫就把與劉禪有關的成就略而不談,反而把諸葛亮的成績硬搬到劉禪的頭上、

  表麵上,劉禪作為蜀漢最高領導,丞相諸葛亮取得的輝煌成就,離不開劉禪的英明領導,把這些成就放到劉禪身上,並無不妥之處。

  實際上,但有心人仔細體會,就會發現,張溫所例舉的那些成就,無不是諸葛亮與劉禪等人持不同政見,力爭以後才實施的,彰顯出蜀漢臣強主弱的政治局麵。

  諸葛亮之才幹,天下皆知,自然用不著張溫再錦上添花,他這是要激起劉禪的猜忌之心,把諸葛亮架到火上烤!

  張溫雖然才智過人,辯才無礙,但在綜合實力方麵,還是比不上諸葛亮。

  而且善於賣嘴皮子的人,沉不下心來,在基礎知識方麵,下的苦功定然不夠,遠不如諸葛亮來的紮實,更加不如潛心學問的秦宓。

  張溫這點小心思,瞞過了不用心思的劉禪。

  就算劉禪品出其中滋味,也不會影響劉禪對諸葛亮的信任,他也從來就不擔心諸葛亮篡權奪位。

  因為他的老爹劉備,已經把事情和諸葛亮挑明了。

  諸葛亮既然答應盡心輔佐劉禪,他也落得清閑。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諸葛亮既然當眾允諾劉備,自然不會再有異心,否則,就連他自己心理上這關都過不去。

  張溫挑撥離間的這點小心思,可瞞不過諸葛亮。

  諸葛亮以丞相之尊,自然不會揭穿張溫,以免影響雙方的結盟。

  但就這樣放任張溫,也不是諸葛亮的風格,他不動聲色,將計就計。

  諸葛亮先是讓百官都稱讚張溫的才華,並大肆誇大他在蜀漢的表現出色,得蜀漢朝廷重視。

  為了配合諸葛亮的計策,劉禪還親自出馬,宴請張溫,並在宴席上借著酒勁,向張溫伸出了橄欖枝。

  張溫雖然不敢答應劉禪的招攬,但內心非常得意。

  劉禪招攬使者張溫的事情,對孫權來說可不是小事。

  孫權有切膚之痛,當年華歆信誓旦旦出使許昌,最後卻成了曹操的心腹大臣。

  華歆在江東威望頗高,他臨走之前,聲勢可不小!

  聽說華歆度進京赴任,他的賓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餘人都趕來相送,並贈送了“數百金“的巨額錢物。

  華歆是來者不拒,暗中卻在贈金上作了標記。臨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擺出來,對送行者說道:

  “本來沒有拒絕諸位饋贈之心,所以收受的禮品很多。想著我這次是孤零零地單車遠行,本來是無罪之身,但懷藏壁玉就有被殺的理由,望賓朋好友為我想一個萬全計策。”

  這些朋友,誰也沒有保證他帶著沉重的金銀珍寶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計策,眾人隻好收回原來的贈予,並佩服他高尚的品德。

  孫權回過頭來想,好幾個起來造反的世家,都是當初給華歆送重金的人,他懷疑華歆蠱惑他人造反,但也無可奈何。

  現在張溫又出現與蜀漢親善的表現,使團內孫權安插的心腹,雖然無法馬上把消息送回江東,但回去以後,少不得如實匯報。

  以孫權多疑的性格,他回去要想再有作為,估計可能性不大了。

  諸葛亮大大坑害了張溫一把,表麵上還是顯得對張溫相當尊重和維護。

  這次張溫被秦宓問的啞口無言,一時下不了台,宴會的氣氛有些沉悶。

  諸葛亮作為主人,唯恐張溫羞愧難當,影響兩國的關係,就出言開解道:

  “適才席間交流學問,相互問難,皆戲談耳。足下深知安邦定國之道,何在唇齒之戲哉!”

  張溫得了諸葛亮的台階,順勢下台,在宴會中又恢複了主角的從容,他從內心對諸葛亮非常感謝,賓主盡歡而散。

  張溫在蜀漢的經曆,時間並不長,事情也沒有發生波折,但他的情緒大起大落,害怕夜長夢多,已經無心在成都待下去,就向諸葛亮提出告辭。

  諸葛亮可不會親親放過張溫,他要專心南征,自然需要吳國內部發生點什麽,也需要曹丕和孫權互相掐一掐。

  為了讓孫權第一時間知道張溫的表現,給他添堵,諸葛亮決定再次派鄧芝出使江東,當著孫權的麵點火。

  於是,劉禪派鄧芝隨張溫前往江東答禮,兩人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