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夷陵之戰(78)
陸遜燒了劉備的糧草,雖然自己沒有得到好處,也不至於讓劉備大軍因缺糧而敗退,但逼得劉備就地取糧,是鐵定的。
陸遜在就任大都督之前,就分析劉備和孫權的優勢和劣勢,發現劉備能夠所向披靡,除了騎兵犀利,還因為他占據了大義和得到了民心。
也就是說,現在劉備占據天使、人和,而孫權隻是占據地利。
陸遜就任時就打定主意,堅守不出,這次燒毀軍糧,就是讓軍隊從老百姓嘴裏奪糧,與劉備爭奪民心。
劉備入主西川以後,也是連年戰爭,能夠提供大軍足夠的糧草實屬不易。
要說在前線留下很多存糧,就連占據荊州的孫權都做不到。
因此,陸遜和孫權都暗中出手了,派人到各大世家遊說,陸遜更是動了用他在宜都所有的底牌。
陸遜在宜都擔任太守雖然不足一年,但他利用自己的權利,在宜都世家中摻入的沙子可不少,培植了不少的新世家。
那些得到陸遜好處的新土豪,自然成為了陸遜的坐探,接到陸遜的命令以後,按令行事。
劉備派人調查糧草被劫的原因,三大世家受到連累的消息很快傳開。
陸遜得到消息以後,得意的一笑。
因為他知道,下一步就是劉備籌措軍糧的手段,他要借此大做文章,把一些世家拉過來,成為自己的助力。
不久之後,探子又給陸遜傳來了好消息,劉備讓三大世家籌措十萬石糧草,名義上是借,但劉備能不能如期償還,就成了這些世家繼續支持劉備的前提。
陸遜要想在此陸地上劫糧,自然是做不到,就算是在水麵上,劉備軍占據上遊,陸遜想要奪糧,也是絕無可能。
但江東水軍的霸主地位,可不是白給的!
陸遜決定,針對劉備歸還糧草的期限,開始大做文章。
因為劉備的糧草是從水路運送的,陸遜要想進入上遊搶奪劉備的糧草或許做不到,但作出水戰的架勢,延遲劉備軍糧到達的時間,還是可以的。
水軍一直是江東軍的優勢所在,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無法與孫權在水上爭鋒。
曹操在合肥陸地上屢戰屢勝,但隻是止步於長江,被孫權牢牢攔在長江以北,就是因為水戰不利。
劉備收編劉表的水軍以後,關羽、張飛、趙雲等,也都煉就了一身水戰本領,本來有了與孫權水軍叫板的資格。
但隨著關羽的敗亡,黃忠病逝,張飛又被謀殺,劉備手下能夠在勉強在水戰中與江東軍對陣的大將,就隻剩下趙雲和魏延。
劉備當然不會以己之短對孫權之長,他在水上擺出防守的姿態,用隻是粗通水戰的吳班、黃權、陳式領軍守住江麵,其實他們不沒有準備在水上與江東軍在水上交鋒,就是一個預警作用。
而水陸兩戰都精通的大將趙雲,被劉備留在白帝城接應,實際上劉備大有深意。
反正也不準備在水上與江東軍爭雄,劉備索性把趙雲留下,鎮守巫峽口長江天險,以趙雲的能力與謹慎,可謂萬無一失。
因此,劉備在陸上進攻,動用自己的騎兵,揚長避短,是非常高明的戰略部署。
沒有了後顧之憂,劉備才能夠在陸地上碾壓江東軍,隻用了十餘天,就推進到了夷陵城。
劉備的優勢在騎兵,自然在陸地交鋒占據絕對優勢。
但陸遜上任以後堅守不出,劉備隻能強攻關隘、城池。
陸遜這一招,把劉備拖進了拚消耗的地步。
無論是拚兵員還是拚糧草消耗,劉備都處於劣勢,讓他進退兩難。
加上酷暑難當,劉備不得已暫且休兵,其實也有引蛇出洞的計策在內。
陸遜的本意可不是耗走劉備,隻要劉備的主力騎兵還在,隨時都可以對江東發動戰爭。
現在看來,劉備已經把占領區看成了自己的地盤,要想讓劉備退回西川,唯有擊敗劉備。
在陳家、郭家、詹家緊鑼密鼓籌措糧草的時候,陸遜留在宜都的棋子也開始四處活動,與很多世家聯絡,他們達成了一致,每個世家都分派了借糧的份額。
借糧的份額雖然各有不同,但借糧的利息卻是一致,取當地最高的,月利達三成。
剛開始的時候,三家聽了這麽高的利息,非常憤怒,轉而向其他世家借糧。
但這些世家保持高度一致,不但咬住利息不降低,而且數量也不多給,讓他們不得不多家借貸。
那時候的糧食是硬通貨,糧食借貸的運作手段,與現在的資本運作手段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流行的高利貸、殺青等手段,全部來自糧食的運作。
那些大世家,憑著那些租賃出去的土地,還養不活這麽多家人和私兵,糧食的運作是他們斂財的主要手段。
通過低價收、高價賣、殺青、放高利貸等手段,把佃戶九成的糧食收成都歸到自己的糧倉,這才讓他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而且通過糧食交易,獲得官職,在官府能夠占據話語權。
雖然這些世家都是支持劉備的,在相同的大立場上,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競爭,有機會讓這三家大出血,各大世家絕不會放過。
因此,陸遜並沒有動用太多的手段,就達到了目的,這些世家已經分好了蛋糕。
這三家的家底差不多,自己的存糧都不到兩萬石,差不多一半的缺口,需要找其他的世家暫借。
三家好不容易湊齊了糧食,給劉備送過去以後,初步計算了一下,他們三家也是元氣大傷!
因為利息太高,等劉備歸還他們的糧食,他們在還給那些世家,扣除利息以後,他們自己的存糧縮水大半,比捐贈一萬石糧食的損失要大得多。
他們也曾經去找劉備,以無法借道糧食為由,還是直接捐贈一萬石糧食。
但劉備愛惜名聲,不想白要他們的糧食,而且作為皇帝就要一言九鼎,不接受他們以糧食贖罪,他們隻能繼續籌措糧食。
陸遜在就任大都督之前,就分析劉備和孫權的優勢和劣勢,發現劉備能夠所向披靡,除了騎兵犀利,還因為他占據了大義和得到了民心。
也就是說,現在劉備占據天使、人和,而孫權隻是占據地利。
陸遜就任時就打定主意,堅守不出,這次燒毀軍糧,就是讓軍隊從老百姓嘴裏奪糧,與劉備爭奪民心。
劉備入主西川以後,也是連年戰爭,能夠提供大軍足夠的糧草實屬不易。
要說在前線留下很多存糧,就連占據荊州的孫權都做不到。
因此,陸遜和孫權都暗中出手了,派人到各大世家遊說,陸遜更是動了用他在宜都所有的底牌。
陸遜在宜都擔任太守雖然不足一年,但他利用自己的權利,在宜都世家中摻入的沙子可不少,培植了不少的新世家。
那些得到陸遜好處的新土豪,自然成為了陸遜的坐探,接到陸遜的命令以後,按令行事。
劉備派人調查糧草被劫的原因,三大世家受到連累的消息很快傳開。
陸遜得到消息以後,得意的一笑。
因為他知道,下一步就是劉備籌措軍糧的手段,他要借此大做文章,把一些世家拉過來,成為自己的助力。
不久之後,探子又給陸遜傳來了好消息,劉備讓三大世家籌措十萬石糧草,名義上是借,但劉備能不能如期償還,就成了這些世家繼續支持劉備的前提。
陸遜要想在此陸地上劫糧,自然是做不到,就算是在水麵上,劉備軍占據上遊,陸遜想要奪糧,也是絕無可能。
但江東水軍的霸主地位,可不是白給的!
陸遜決定,針對劉備歸還糧草的期限,開始大做文章。
因為劉備的糧草是從水路運送的,陸遜要想進入上遊搶奪劉備的糧草或許做不到,但作出水戰的架勢,延遲劉備軍糧到達的時間,還是可以的。
水軍一直是江東軍的優勢所在,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都無法與孫權在水上爭鋒。
曹操在合肥陸地上屢戰屢勝,但隻是止步於長江,被孫權牢牢攔在長江以北,就是因為水戰不利。
劉備收編劉表的水軍以後,關羽、張飛、趙雲等,也都煉就了一身水戰本領,本來有了與孫權水軍叫板的資格。
但隨著關羽的敗亡,黃忠病逝,張飛又被謀殺,劉備手下能夠在勉強在水戰中與江東軍對陣的大將,就隻剩下趙雲和魏延。
劉備當然不會以己之短對孫權之長,他在水上擺出防守的姿態,用隻是粗通水戰的吳班、黃權、陳式領軍守住江麵,其實他們不沒有準備在水上與江東軍在水上交鋒,就是一個預警作用。
而水陸兩戰都精通的大將趙雲,被劉備留在白帝城接應,實際上劉備大有深意。
反正也不準備在水上與江東軍爭雄,劉備索性把趙雲留下,鎮守巫峽口長江天險,以趙雲的能力與謹慎,可謂萬無一失。
因此,劉備在陸上進攻,動用自己的騎兵,揚長避短,是非常高明的戰略部署。
沒有了後顧之憂,劉備才能夠在陸地上碾壓江東軍,隻用了十餘天,就推進到了夷陵城。
劉備的優勢在騎兵,自然在陸地交鋒占據絕對優勢。
但陸遜上任以後堅守不出,劉備隻能強攻關隘、城池。
陸遜這一招,把劉備拖進了拚消耗的地步。
無論是拚兵員還是拚糧草消耗,劉備都處於劣勢,讓他進退兩難。
加上酷暑難當,劉備不得已暫且休兵,其實也有引蛇出洞的計策在內。
陸遜的本意可不是耗走劉備,隻要劉備的主力騎兵還在,隨時都可以對江東發動戰爭。
現在看來,劉備已經把占領區看成了自己的地盤,要想讓劉備退回西川,唯有擊敗劉備。
在陳家、郭家、詹家緊鑼密鼓籌措糧草的時候,陸遜留在宜都的棋子也開始四處活動,與很多世家聯絡,他們達成了一致,每個世家都分派了借糧的份額。
借糧的份額雖然各有不同,但借糧的利息卻是一致,取當地最高的,月利達三成。
剛開始的時候,三家聽了這麽高的利息,非常憤怒,轉而向其他世家借糧。
但這些世家保持高度一致,不但咬住利息不降低,而且數量也不多給,讓他們不得不多家借貸。
那時候的糧食是硬通貨,糧食借貸的運作手段,與現在的資本運作手段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流行的高利貸、殺青等手段,全部來自糧食的運作。
那些大世家,憑著那些租賃出去的土地,還養不活這麽多家人和私兵,糧食的運作是他們斂財的主要手段。
通過低價收、高價賣、殺青、放高利貸等手段,把佃戶九成的糧食收成都歸到自己的糧倉,這才讓他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而且通過糧食交易,獲得官職,在官府能夠占據話語權。
雖然這些世家都是支持劉備的,在相同的大立場上,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競爭,有機會讓這三家大出血,各大世家絕不會放過。
因此,陸遜並沒有動用太多的手段,就達到了目的,這些世家已經分好了蛋糕。
這三家的家底差不多,自己的存糧都不到兩萬石,差不多一半的缺口,需要找其他的世家暫借。
三家好不容易湊齊了糧食,給劉備送過去以後,初步計算了一下,他們三家也是元氣大傷!
因為利息太高,等劉備歸還他們的糧食,他們在還給那些世家,扣除利息以後,他們自己的存糧縮水大半,比捐贈一萬石糧食的損失要大得多。
他們也曾經去找劉備,以無法借道糧食為由,還是直接捐贈一萬石糧食。
但劉備愛惜名聲,不想白要他們的糧食,而且作為皇帝就要一言九鼎,不接受他們以糧食贖罪,他們隻能繼續籌措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