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夷陵之戰(62)
第五四零章夷陵之戰(62)
陸遜非常關心荊州戰事,經過深思熟慮,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但他采用的消極防守之策,不能速勝。
相持時間一長,戰爭消耗之大,恐怕眾人難以難以忍受,各種讒言肯定少不了,就是孫權也會失望。
因此,陸遜製定的防守反擊戰略,能否順利實施,就要看孫權對他的信任程度。
陸遜雖然非常珍惜這次機會,自然不想讓孫權失望,但也沒有貿然接受,他知道,自己的硬傷是資曆不足服眾,就用帶有試探性質的預言說道:
“江東一眾文武,皆大王故舊之臣;臣年幼無才,安能製之?”
孫權一看陸遜雖然沒有出口拒絕,但也沒有答應,就把推薦他的闞澤也拿出來說事,繼續說道:
“闞德潤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今拜卿為大都督,卿勿推辭。”
陸遜本來就不是推辭,他是需要孫權的信任和支持,就回答道:
“不是我要推辭,而是我就任都督以後,如果麾下將士不服,將帥不和,不能令行禁止,此乃兵家大忌,則未戰已敗!”
孫權當然知道陸遜需要什麽,他想要讓陸遜感恩,毫不猶豫抽出自己的佩劍,說道:
“伯言,你拿上我的佩劍,見劍如見我,如有不聽號令者,不管是誰,你可用此劍先斬後奏。”
陸遜並沒有站起來接孫權得的寶劍,而是拜服在地,對孫權說道:
“公權不能私授,請主公擇日,召集文武百官,三軍將帥,當眾授權給我,才能名正言順。”
今天雖然孫權升堂議事,前來參加的文武官員不少,但都是文官和各軍主將,底下的副將和校尉並不知情,難免被那些將軍們拿出來當槍使,陸遜也不好大開殺戒,到時候以不知者不罪,不了了之,這仗就沒法打了。
闞澤當然明白陸遜的想法,希望陸遜能夠在軍中快速建立權威,就建議道:
“古之命將,必築壇會眾,賜白旄黃鉞、印綬兵符,然後威行令肅。今大王宜遵此禮,擇日築壇,拜陸伯言為大都督,假節鉞,則眾人自無不服矣。”
看到陸遜神閑氣定的樣子,以孫權對陸遜的了解,知道他已經有辦法抗衡劉備,自然不會在這些小事上給陸遜添堵,命人連夜築壇完備。
拜將台雖然是連夜施工,但氣派可不小!
一丈餘高的高台拔地而起,壇上一杆大旗衝天而起,上麵繡著大大的“陸”字。
壇下,鐵甲軍圍壇肅立。滿朝文武聚集。壇上司禮官高喊:時辰到,宣鎮西將軍登壇……
千麵大鼓擂響,鼓聲由緩而急。
陸遜在萬人矚目下拾階而上,參拜頭頂禦蓋的孫權……
諸葛瑾本來是主張和劉備交好的,但既然孫權決意開戰,他也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自告奮勇登台宣讀文告,用他那渾厚的聲音念道: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丙午,吳王孫權昭告皇天後土:江東與西川本為舊好,今劉備無信無義,舉大軍犯境,陷吾江東澤國於危難。吳王順承天意民心,授鎮西將軍陸遜為兵馬大都督,令掌六郡八十一洲兼荊楚之地諸路軍馬,即日出師迎敵……
最後,孫權雙手托劍,陸遜跪接。
壇下鐵甲軍,是陸遜的親信,看到自家將軍得到重用,歡聲雷動。
在場的三軍將士,受到氣氛感染,紛紛歡呼,士氣高漲!
但也有一些文臣武將,對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心懷不滿,在台下竊竊私語。
壇下有一名年長的中層官員,頓足對身邊同僚說道:
“陸遜乃一介書生,人中美男,統領三軍,就讓天下人笑話了。
另一老臣點頭附和,說:我擔心他連隻雞都殺不了,我江東怕是一戰亡國啊!
高壇上的孫權對陸遜囑咐道:
“伯言,你在前線,隻管謀劃對劉備的戰事,至於糧草、軍資等後顧之憂,孤自當替你解決!”
陸遜知道。兵貴神速,領命下壇以後,令徐盛、丁奉為護衛,當天就領兵出征。
陸遜又調動諸路軍馬,水路並進。
……
……
曠野之上,劉備軍在荊州的大軍已經完成集結,大營連綿不斷,旌旗蔽日,刀戟如林。
劉備率眾臣,騎馬巡視各個要塞,先保證自身安全,再進攻夷陵城。
劉備所到之處,三軍士卒三呼萬歲,士氣高漲。
劉備躊躇滿誌問身邊的陳震、蔣宛道:
“聽說魏帝曹丕,已經下令遷都洛陽,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蕩平江東,與曹丕對決!”
陳震能夠跟隨在劉備身邊,自然不是東征的反對者。但他主管的是外交和後勤,並不參與軍事行動的製定,對劉備的問話,不置可否。
陳震的搭檔馬良,本來是馬良,主管軍事謀劃,但因為馬良在蠻王沙摩柯部當監軍,蔣琬被諸葛亮派來接替馬良的工作。
諸葛亮這次派蔣琬來到劉備身邊,是有用意的,想要他在劉備麵前表現一番,然後重新啟用蔣琬。
蔣琬是一個聰明人,上次因為盲目效法龐統,被劉備抓了一個現行,拿出來立威,莫名其妙被撤職查辦。
劉備親自撤職的人,就算是諸葛亮也不敢擅自啟用,隻能給他一個機會。
蔣琬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人才,可不是無能之輩,他這次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那就是踏踏實實辦事、得到劉備的認可以後,就可以重新出仕。
蔣琬雖然是諸葛亮的支持者,對東征並不支持,但他知道,這裏沒有自己說話的地方,自然是拿出謙虛的態度,做出認真聆聽的姿態。
劉備一見沒有人附和自己,感覺索然無味,正準備回帳中休息,
忽然,一騎飛馬來報,說吳國剛剛封印拜帥,一個叫陸遜的書生,做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兼管荊州軍馬和戰事。
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對關羽突然敗亡,暗地裏做了詳細的調查。
陸遜接替呂蒙就任都督的事情,也被他查實了。
很多人認為,關羽的敗亡,是因為書生陸遜麻痹,把公安和江陵守軍調走太多。
劉備並不完全這麽認為,但他對陸遜的才能,還是非常認可的。
陸遜非常關心荊州戰事,經過深思熟慮,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但他采用的消極防守之策,不能速勝。
相持時間一長,戰爭消耗之大,恐怕眾人難以難以忍受,各種讒言肯定少不了,就是孫權也會失望。
因此,陸遜製定的防守反擊戰略,能否順利實施,就要看孫權對他的信任程度。
陸遜雖然非常珍惜這次機會,自然不想讓孫權失望,但也沒有貿然接受,他知道,自己的硬傷是資曆不足服眾,就用帶有試探性質的預言說道:
“江東一眾文武,皆大王故舊之臣;臣年幼無才,安能製之?”
孫權一看陸遜雖然沒有出口拒絕,但也沒有答應,就把推薦他的闞澤也拿出來說事,繼續說道:
“闞德潤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今拜卿為大都督,卿勿推辭。”
陸遜本來就不是推辭,他是需要孫權的信任和支持,就回答道:
“不是我要推辭,而是我就任都督以後,如果麾下將士不服,將帥不和,不能令行禁止,此乃兵家大忌,則未戰已敗!”
孫權當然知道陸遜需要什麽,他想要讓陸遜感恩,毫不猶豫抽出自己的佩劍,說道:
“伯言,你拿上我的佩劍,見劍如見我,如有不聽號令者,不管是誰,你可用此劍先斬後奏。”
陸遜並沒有站起來接孫權得的寶劍,而是拜服在地,對孫權說道:
“公權不能私授,請主公擇日,召集文武百官,三軍將帥,當眾授權給我,才能名正言順。”
今天雖然孫權升堂議事,前來參加的文武官員不少,但都是文官和各軍主將,底下的副將和校尉並不知情,難免被那些將軍們拿出來當槍使,陸遜也不好大開殺戒,到時候以不知者不罪,不了了之,這仗就沒法打了。
闞澤當然明白陸遜的想法,希望陸遜能夠在軍中快速建立權威,就建議道:
“古之命將,必築壇會眾,賜白旄黃鉞、印綬兵符,然後威行令肅。今大王宜遵此禮,擇日築壇,拜陸伯言為大都督,假節鉞,則眾人自無不服矣。”
看到陸遜神閑氣定的樣子,以孫權對陸遜的了解,知道他已經有辦法抗衡劉備,自然不會在這些小事上給陸遜添堵,命人連夜築壇完備。
拜將台雖然是連夜施工,但氣派可不小!
一丈餘高的高台拔地而起,壇上一杆大旗衝天而起,上麵繡著大大的“陸”字。
壇下,鐵甲軍圍壇肅立。滿朝文武聚集。壇上司禮官高喊:時辰到,宣鎮西將軍登壇……
千麵大鼓擂響,鼓聲由緩而急。
陸遜在萬人矚目下拾階而上,參拜頭頂禦蓋的孫權……
諸葛瑾本來是主張和劉備交好的,但既然孫權決意開戰,他也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自告奮勇登台宣讀文告,用他那渾厚的聲音念道: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丙午,吳王孫權昭告皇天後土:江東與西川本為舊好,今劉備無信無義,舉大軍犯境,陷吾江東澤國於危難。吳王順承天意民心,授鎮西將軍陸遜為兵馬大都督,令掌六郡八十一洲兼荊楚之地諸路軍馬,即日出師迎敵……
最後,孫權雙手托劍,陸遜跪接。
壇下鐵甲軍,是陸遜的親信,看到自家將軍得到重用,歡聲雷動。
在場的三軍將士,受到氣氛感染,紛紛歡呼,士氣高漲!
但也有一些文臣武將,對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心懷不滿,在台下竊竊私語。
壇下有一名年長的中層官員,頓足對身邊同僚說道:
“陸遜乃一介書生,人中美男,統領三軍,就讓天下人笑話了。
另一老臣點頭附和,說:我擔心他連隻雞都殺不了,我江東怕是一戰亡國啊!
高壇上的孫權對陸遜囑咐道:
“伯言,你在前線,隻管謀劃對劉備的戰事,至於糧草、軍資等後顧之憂,孤自當替你解決!”
陸遜知道。兵貴神速,領命下壇以後,令徐盛、丁奉為護衛,當天就領兵出征。
陸遜又調動諸路軍馬,水路並進。
……
……
曠野之上,劉備軍在荊州的大軍已經完成集結,大營連綿不斷,旌旗蔽日,刀戟如林。
劉備率眾臣,騎馬巡視各個要塞,先保證自身安全,再進攻夷陵城。
劉備所到之處,三軍士卒三呼萬歲,士氣高漲。
劉備躊躇滿誌問身邊的陳震、蔣宛道:
“聽說魏帝曹丕,已經下令遷都洛陽,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蕩平江東,與曹丕對決!”
陳震能夠跟隨在劉備身邊,自然不是東征的反對者。但他主管的是外交和後勤,並不參與軍事行動的製定,對劉備的問話,不置可否。
陳震的搭檔馬良,本來是馬良,主管軍事謀劃,但因為馬良在蠻王沙摩柯部當監軍,蔣琬被諸葛亮派來接替馬良的工作。
諸葛亮這次派蔣琬來到劉備身邊,是有用意的,想要他在劉備麵前表現一番,然後重新啟用蔣琬。
蔣琬是一個聰明人,上次因為盲目效法龐統,被劉備抓了一個現行,拿出來立威,莫名其妙被撤職查辦。
劉備親自撤職的人,就算是諸葛亮也不敢擅自啟用,隻能給他一個機會。
蔣琬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人才,可不是無能之輩,他這次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那就是踏踏實實辦事、得到劉備的認可以後,就可以重新出仕。
蔣琬雖然是諸葛亮的支持者,對東征並不支持,但他知道,這裏沒有自己說話的地方,自然是拿出謙虛的態度,做出認真聆聽的姿態。
劉備一見沒有人附和自己,感覺索然無味,正準備回帳中休息,
忽然,一騎飛馬來報,說吳國剛剛封印拜帥,一個叫陸遜的書生,做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兼管荊州軍馬和戰事。
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對關羽突然敗亡,暗地裏做了詳細的調查。
陸遜接替呂蒙就任都督的事情,也被他查實了。
很多人認為,關羽的敗亡,是因為書生陸遜麻痹,把公安和江陵守軍調走太多。
劉備並不完全這麽認為,但他對陸遜的才能,還是非常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