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夷陵之戰(59)
韓當周泰兩人對視一眼,兩人都對張苞關興充滿了忌憚。
周泰之弟周平死在關興刀下,雖然心中並無必勝關興的把握,但他也是重情重義的之人,眼見自己弟弟陣亡,拍馬向前,就要迎戰關興,替弟弟報仇。
韓當已經年過花甲,也是數次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現在他功成名就,這次擔任主將,雖然還立功的心思,但漸漸有些惜命了,沒有與張苞、關興搏命的勇氣。
他自己不敢出馬,可不敢讓周泰一人冒險,連忙攔住周泰,勸他以大局為重。
周泰身為副帥,雖然還在暴怒之中,但也知道,自己現在的武功已經奈何不了關興,隻得以大局為重,抑製住心中的仇恨、跟隨韓當退入陣中。
周泰的武功,原本在江東屬於頂尖的幾個人之一,是能夠與太史慈爭鋒的猛將。
當年孫策平定江南,周泰與同郡好友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追隨孫策左右,兩人相互扶持,衝鋒陷陣,屢立戰功。
孫權愛其為人和武藝,向孫策請求,讓周泰充當自己的護衛。
周泰不負所望,在戰亂中,多次護得孫權周全。
但他自己數次身受重傷,最後一次傷重難治,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剛好神醫華佗路過,出手才挽救了他的性命,但武功不複舊觀。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軍進攻濡須,周泰率軍前往抵擋。立下不少功勞。
曹操退軍後,孫權論功行賞,想起周泰過去的功績,就拜周泰為平虜將軍,留督濡須。
因為這次擊退曹操,並不是周泰個人的功勞,朱然、徐盛等人,功勞也不在周泰之下,他們原來的職位,也與周泰相當,自然不願意屈居其下。
要是以前的周泰,還能憑借武功力壓眾將,但現在武功隻有原來的八成,而他又不以謀略見長,無法讓桀驁不馴、各有所長的部下服氣,不聽從周泰的調遣。
孫權聽聞此事以後,怕誤了大事,親自前往濡須塢,宴請諸將。
開席以後,孫權親自端酒到周泰跟前,然後讓周泰解開衣服,孫權每指周泰身上一處傷痕,問周泰這傷怎麽來的。
周泰都明確的說出,這傷痕是哪一場戰鬥,怎麽受的傷。
孫權拉著周泰的胳膊,哭著說:
“幼平,你為我們兄弟,在戰場上作戰如同熊虎一般,從不憐惜自己的身體,受傷幾十處,皮膚如同被雕刻一般,我怎麽不能不把你當作我的至親骨肉,委任你以兵馬之重?你是東吳的功臣,我當和你同榮共辱。“
第二天,孫權賜給周泰青羅傘蓋。
徐盛等幾人,除了功勞不在周泰之下,還因為是孫權的心腹,自認武功才智並不比周泰差,這才有底氣和周泰唱對台戲。
聽了孫權的話語,知道周泰在孫權心中的地位還在他們之上,這才服從周泰。
這次張昭排兵布陣,采用的是論資排輩的方法,年齡最大的韓當和周泰充當主將,地位在徐盛等人之上,並沒有人不服。
但韓當和周泰出馬以後,眼睜睜看到兩員將領被張苞、關興斬殺而不敢迎戰,影響到每一個將士,軍無戰心。
劉備看到張苞、關興斬將立功,心中高興,感歎道:
“虎父無犬子也!”
劉備久經戰陣,武功謀略也是高人一等。
他看到江東軍雖然陣勢整齊,但士氣低迷、軍無戰心,是衝陣的好機會,就用禦鞭一指,手下八支精銳,一齊掩殺過去。
韓當、周泰退回陣中,還沒有回過神來,就被如潮水般退下來的軍卒裹挾,一齊往後敗退。
劉備兵分八路,追殺韓當周泰,勢如泉湧,殺的那江東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甘寧因為身患痢疾,並沒有隨韓當周泰出陣,正在營中養病。
聽知劉備軍殺到,甘寧勉強披掛上馬,準備迎戰,正遇一彪蠻兵,人皆被發跣足,皆使弓弩長槍,搪牌刀斧,所向披靡。
為首一將,正是蠻王沙摩柯。
他生得麵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
甘寧今天腹瀉十餘次,渾身乏力,不敢交鋒,撥馬而走。
甘寧在荊州的名聲很大,沙摩柯素知他的的威名。
雖然甘寧退走,但沙摩柯不敢緊逼,但也不想放過立功的機會,張弓射箭,一箭射中甘寧頭顱。
甘寧中箭,頭痛欲裂,他可不想落在沙摩柯手裏,縱馬帶箭而走。
沙摩柯臂力過人,這一件射中甘寧而不倒,不敢再追殺。
甘寧得以走脫,勉強控馬匹走到於富池口,再也支持不住。
甘寧翻身下馬,坐在一顆大樹之下歇息,但他頭顱重傷,馬上陷入昏迷之中,再也沒有能夠站起來。
甘寧死後,被一個獵戶發現,報知江東軍。
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守護甘寧,屍體沒有受野獸傷害。
孫權聽聞此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
劉備軍乘勢追殺,一路追殺到了猇亭,順勢攻下。
韓當、周泰大敗,一退不可收拾。
幸得朱然和孫恒一齊出兵接應,這才安全退回江陵,收束敗兵。
這一場大勝,劉備軍直殺得江東軍盡皆膽裂,威聲大震。
韓當、周泰收攏敗兵,折了大半軍馬,關隘堅守不出,急奏孫權求援。
孫權接報,得知韓當和周泰不過數日,十萬大軍折了一半,也是大驚失色。
孫權心怯,有了求和的心思,聚一眾文武商議。
孫權問眾臣退兵之策,步騭進言道:
“劉備所恨者,是殺害關羽、張飛的人,殺關羽的是呂蒙,早已病故,而殺張飛的範疆、張達二人,也已被主公軟禁,何不擒此二人,並張飛首級,遣使送還劉備,先表求和誠意,然後上表求和,再慢慢談判,共圖滅魏,則劉備必然退兵。”
孫權知道,劉備此來必是為了荊州而來,肯定沒有那麽容易退兵。
但派出使者求和也是可行之策,就算求和不成,也能延緩劉備的進攻。
對範疆、張達來投,孫權本來就感到燙手。
就聽從步騭的意見,具沉香木匣,盛貯張飛首級,綁縛範疆、張達,囚於檻車之內,令程秉為使,齎國書,望猇亭而來。
周泰之弟周平死在關興刀下,雖然心中並無必勝關興的把握,但他也是重情重義的之人,眼見自己弟弟陣亡,拍馬向前,就要迎戰關興,替弟弟報仇。
韓當已經年過花甲,也是數次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現在他功成名就,這次擔任主將,雖然還立功的心思,但漸漸有些惜命了,沒有與張苞、關興搏命的勇氣。
他自己不敢出馬,可不敢讓周泰一人冒險,連忙攔住周泰,勸他以大局為重。
周泰身為副帥,雖然還在暴怒之中,但也知道,自己現在的武功已經奈何不了關興,隻得以大局為重,抑製住心中的仇恨、跟隨韓當退入陣中。
周泰的武功,原本在江東屬於頂尖的幾個人之一,是能夠與太史慈爭鋒的猛將。
當年孫策平定江南,周泰與同郡好友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追隨孫策左右,兩人相互扶持,衝鋒陷陣,屢立戰功。
孫權愛其為人和武藝,向孫策請求,讓周泰充當自己的護衛。
周泰不負所望,在戰亂中,多次護得孫權周全。
但他自己數次身受重傷,最後一次傷重難治,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剛好神醫華佗路過,出手才挽救了他的性命,但武功不複舊觀。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軍進攻濡須,周泰率軍前往抵擋。立下不少功勞。
曹操退軍後,孫權論功行賞,想起周泰過去的功績,就拜周泰為平虜將軍,留督濡須。
因為這次擊退曹操,並不是周泰個人的功勞,朱然、徐盛等人,功勞也不在周泰之下,他們原來的職位,也與周泰相當,自然不願意屈居其下。
要是以前的周泰,還能憑借武功力壓眾將,但現在武功隻有原來的八成,而他又不以謀略見長,無法讓桀驁不馴、各有所長的部下服氣,不聽從周泰的調遣。
孫權聽聞此事以後,怕誤了大事,親自前往濡須塢,宴請諸將。
開席以後,孫權親自端酒到周泰跟前,然後讓周泰解開衣服,孫權每指周泰身上一處傷痕,問周泰這傷怎麽來的。
周泰都明確的說出,這傷痕是哪一場戰鬥,怎麽受的傷。
孫權拉著周泰的胳膊,哭著說:
“幼平,你為我們兄弟,在戰場上作戰如同熊虎一般,從不憐惜自己的身體,受傷幾十處,皮膚如同被雕刻一般,我怎麽不能不把你當作我的至親骨肉,委任你以兵馬之重?你是東吳的功臣,我當和你同榮共辱。“
第二天,孫權賜給周泰青羅傘蓋。
徐盛等幾人,除了功勞不在周泰之下,還因為是孫權的心腹,自認武功才智並不比周泰差,這才有底氣和周泰唱對台戲。
聽了孫權的話語,知道周泰在孫權心中的地位還在他們之上,這才服從周泰。
這次張昭排兵布陣,采用的是論資排輩的方法,年齡最大的韓當和周泰充當主將,地位在徐盛等人之上,並沒有人不服。
但韓當和周泰出馬以後,眼睜睜看到兩員將領被張苞、關興斬殺而不敢迎戰,影響到每一個將士,軍無戰心。
劉備看到張苞、關興斬將立功,心中高興,感歎道:
“虎父無犬子也!”
劉備久經戰陣,武功謀略也是高人一等。
他看到江東軍雖然陣勢整齊,但士氣低迷、軍無戰心,是衝陣的好機會,就用禦鞭一指,手下八支精銳,一齊掩殺過去。
韓當、周泰退回陣中,還沒有回過神來,就被如潮水般退下來的軍卒裹挾,一齊往後敗退。
劉備兵分八路,追殺韓當周泰,勢如泉湧,殺的那江東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甘寧因為身患痢疾,並沒有隨韓當周泰出陣,正在營中養病。
聽知劉備軍殺到,甘寧勉強披掛上馬,準備迎戰,正遇一彪蠻兵,人皆被發跣足,皆使弓弩長槍,搪牌刀斧,所向披靡。
為首一將,正是蠻王沙摩柯。
他生得麵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個鐵蒺藜骨朵,腰帶兩張弓,威風抖擻。
甘寧今天腹瀉十餘次,渾身乏力,不敢交鋒,撥馬而走。
甘寧在荊州的名聲很大,沙摩柯素知他的的威名。
雖然甘寧退走,但沙摩柯不敢緊逼,但也不想放過立功的機會,張弓射箭,一箭射中甘寧頭顱。
甘寧中箭,頭痛欲裂,他可不想落在沙摩柯手裏,縱馬帶箭而走。
沙摩柯臂力過人,這一件射中甘寧而不倒,不敢再追殺。
甘寧得以走脫,勉強控馬匹走到於富池口,再也支持不住。
甘寧翻身下馬,坐在一顆大樹之下歇息,但他頭顱重傷,馬上陷入昏迷之中,再也沒有能夠站起來。
甘寧死後,被一個獵戶發現,報知江東軍。
樹上群鴉數百,圍繞守護甘寧,屍體沒有受野獸傷害。
孫權聽聞此事,哀痛不已,具禮厚葬,立廟祭祀。
劉備軍乘勢追殺,一路追殺到了猇亭,順勢攻下。
韓當、周泰大敗,一退不可收拾。
幸得朱然和孫恒一齊出兵接應,這才安全退回江陵,收束敗兵。
這一場大勝,劉備軍直殺得江東軍盡皆膽裂,威聲大震。
韓當、周泰收攏敗兵,折了大半軍馬,關隘堅守不出,急奏孫權求援。
孫權接報,得知韓當和周泰不過數日,十萬大軍折了一半,也是大驚失色。
孫權心怯,有了求和的心思,聚一眾文武商議。
孫權問眾臣退兵之策,步騭進言道:
“劉備所恨者,是殺害關羽、張飛的人,殺關羽的是呂蒙,早已病故,而殺張飛的範疆、張達二人,也已被主公軟禁,何不擒此二人,並張飛首級,遣使送還劉備,先表求和誠意,然後上表求和,再慢慢談判,共圖滅魏,則劉備必然退兵。”
孫權知道,劉備此來必是為了荊州而來,肯定沒有那麽容易退兵。
但派出使者求和也是可行之策,就算求和不成,也能延緩劉備的進攻。
對範疆、張達來投,孫權本來就感到燙手。
就聽從步騭的意見,具沉香木匣,盛貯張飛首級,綁縛範疆、張達,囚於檻車之內,令程秉為使,齎國書,望猇亭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