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夷陵之戰(41)
章武元年秋,,劉備一邊行軍,一邊調整戰略部署,等他完成調兵遣將,軍剛好到了夔關。
劉備把大軍駐紮在夔關,永安守將陳到把劉備迎入白帝城。
陳到雖然一直扼守荊州進入西川的咽喉要道,但他的職務卻是護軍將軍,其職責本應該是統領白毦兵護衛劉備。
但劉備在應劉璋邀請進入西川之時,因為害怕被截斷歸路,就把陳到留下來鎮守。
劉備把陳到留在永安,是有意鍛煉劉封、關平,把他們培養為自己的護衛統領,替代陳到。
但關平太過方正,在劉備身邊非常拘謹,不知道變通,難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護衛統領。
因此,在龐統陣亡以後,劉備就讓關平回到荊州,暫時由劉封護衛安全。
但劉封性格急躁,無論是武功還是經驗,都不是一個合格的護衛統領。
陳到在永安鎮守數月,不但把白帝城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並沒有忘記自己原來的職責,他在當地招收了一批新兵,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訓練成合格的白毦兵,補充給劉備。
劉備在與劉璋的交戰中,戰損了不少的親衛,陳到送來的這批精兵,剛好合用。
本來想把陳到調回身邊,但白毦兵跟隨自己衝鋒陷陣,保護那些謀士,一直不夠用,讓陳到多訓練一些親衛,也是好事,也就息了再把陳到調回身邊的心思。
反正身邊還有養子劉封,剛好趙雲跟隨諸葛亮入川,大部分時間,就被劉備留在身邊,成為事實上的護衛統領。
劉備這次東征的決心非常之大,諸葛亮因為堅決反對,就被他毫不猶豫留在成都。
趙雲也是堅決反對者之一,劉備也不想把他帶上戰場。
但張飛被謀殺的事情,引起了劉備的警惕,他懷疑是孫權用的極端手段。
趙雲是劉備手下碩果僅存的兩位頂級武將之一,馬超還沒有完全融入劉備集團,也沒有適用一個忠心下屬的身份,自然不可以待在身邊。
隻有趙雲,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忠心可嘉,是隻得信賴的。
劉備把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不得不讓趙雲率領白毦兵一起來到白帝城。
劉備當然不會讓一個反對者上戰場,這樣會影響全軍的鬥誌,就算是趙雲也不行。
他是要把趙雲和陳到,進行角色互換。
劉備把趙雲留在白帝城接應,而陳到又一次秘密回到劉備的身邊,充當護衛統領。
劉備還沒有來得及宣布命令,就有近臣來報告道:
“江東使折諸葛瑾,已經進入白帝城外,聲言要求見陛下。”
劉備心知諸葛瑾是前來求和,他可不想聽他的說辭,免得失了報仇的借口,慢了將士之心,有心直接拒絕,就吩咐近臣不要放諸葛瑾進城。
黃權也是反對東征的將領之一,劉備本來不想讓他上戰場的。
但黃權忠心耿耿,主動請纓,看在他忠心可嘉,劉備不想讓將士們認為他因言廢人,就讓他領軍五千,監視魏隊的動靜。
因為劉備手下將領都立功心切,沒有人願意跟隨黃權前往臨沮方向監視魏軍,因此,黃權至今還是孤家寡人,沒法動身。
黃權跟著劉備出征,一直還在尋找機會,想要說服劉備罷兵。
現在諸葛瑾前來,肯定是求和而來,一定答應許多的條件,自己就可以趁勢勸劉備接受孫權的條件。
黃權非常痛快答應監視魏軍這個苦差事,其實心裏還有一個不著邊際的想法,如果有機會,不是不是可以說服孫權,合謀上庸、襄陽宛城。
當然,黃權並沒有被自己的奇思妙想衝昏了頭腦。
因為他知道,實施這個計劃的前提,是劉備同意孫權的條件並秘密議和,於是,就站起來奏請道:
“陛下,諸葛瑾是丞相的親兄長,在陛下與江東絕交,並起兵東征之際,他不避嫌疑,前來求見,肯定是有要事。陛下還不知道諸葛瑾說什麽,就直接不見,難道陛下還害怕被他說服了嗎?我認為陛下應該把他召進來,讓他暢所欲言,看孫權能夠提出什麽樣的條件,如果陛下認為可以接受,就可免除雙方的一場大戰,有利於討伐篡漢的逆賊曹丕,如果孫權沒有誠意,則可以借諸葛瑾之嘴,把我們的條件轉告孫權,如果他不能答應,則也讓江東人人知道我們是問罪有據,師出有名!”
劉備一想也是,理虧的又不是自己,讓他進來說說也是可以的,就吩咐召諸葛瑾入城。
諸葛瑾見了劉備,三拜九叩,以參見皇帝的禮儀參拜,無疑暗示孫權承認了劉備帝位的合法性。
劉備心中滿意,神色稍緩,問道:
“子瑜遠來,有何要事?”
諸葛瑾這一路前來,經過深思熟慮,早就想好了說辭,就開口說道:
“臣弟久事陛下,臣故不避斧鉞,特來奏荊州之事。前者,關將軍在荊州之時,吳侯數次求親,共結秦晉之好,關將軍不允。後關將軍北伐,取新野、圍樊城,曹操屢次致書吳侯,使出兵襲取荊州;吳侯本不肯許,因呂蒙在鎮守陸口之時,與關將軍多有摩擦,一向與關將軍不和睦,被我強壓住,又因關將軍北伐缺糧,直接劫取呂蒙的軍糧湘關米,故一怒之下擅自興兵,誤成大事,今我主悔之不及。此乃呂蒙之罪,非吳侯之過也。今呂蒙已死,冤仇已息。孫夫人一向思歸,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
劉備一聽孫權如此輕描淡寫就要讓自己退兵,心中大怒,看了一眼帳下一眾文武,也是麵有怒色,就大聲斥責道:
“江東大都督害了朕的義弟,搶了我的荊州,今日把罪過推到一個死人身上,以為我好欺騙嗎?”
諸葛瑾知道劉備對丟失的荊州念念不忘,而吳侯得到荊州以後也是如獲至寶,想讓孫權退還荊州,還不如直接開戰來的痛快,就轉移話題道:
“臣請以輕重大小之事,與陛下論之。陛下乃漢朝皇叔,今漢帝已被曹丕篡奪,陛下不思剿除逆賊;卻為異姓之親,而屈萬乘之尊:是舍大義而就小義也。中原乃海內之地,兩都皆大漢創業之方,陛下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興漢室,恢複山河;今陛下置篡漢之魏國不問,反欲伐我江東:竊為陛下不取!如果陛下興兵伐魏,吳侯願意出兵,助陛下奪回上庸、襄陽、宛城等地,然後再相約伐魏,則逆賊可滅,漢室可興,陛下必為中興之主,功可與漢光武帝比肩。”
劉備把大軍駐紮在夔關,永安守將陳到把劉備迎入白帝城。
陳到雖然一直扼守荊州進入西川的咽喉要道,但他的職務卻是護軍將軍,其職責本應該是統領白毦兵護衛劉備。
但劉備在應劉璋邀請進入西川之時,因為害怕被截斷歸路,就把陳到留下來鎮守。
劉備把陳到留在永安,是有意鍛煉劉封、關平,把他們培養為自己的護衛統領,替代陳到。
但關平太過方正,在劉備身邊非常拘謹,不知道變通,難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護衛統領。
因此,在龐統陣亡以後,劉備就讓關平回到荊州,暫時由劉封護衛安全。
但劉封性格急躁,無論是武功還是經驗,都不是一個合格的護衛統領。
陳到在永安鎮守數月,不但把白帝城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並沒有忘記自己原來的職責,他在當地招收了一批新兵,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訓練成合格的白毦兵,補充給劉備。
劉備在與劉璋的交戰中,戰損了不少的親衛,陳到送來的這批精兵,剛好合用。
本來想把陳到調回身邊,但白毦兵跟隨自己衝鋒陷陣,保護那些謀士,一直不夠用,讓陳到多訓練一些親衛,也是好事,也就息了再把陳到調回身邊的心思。
反正身邊還有養子劉封,剛好趙雲跟隨諸葛亮入川,大部分時間,就被劉備留在身邊,成為事實上的護衛統領。
劉備這次東征的決心非常之大,諸葛亮因為堅決反對,就被他毫不猶豫留在成都。
趙雲也是堅決反對者之一,劉備也不想把他帶上戰場。
但張飛被謀殺的事情,引起了劉備的警惕,他懷疑是孫權用的極端手段。
趙雲是劉備手下碩果僅存的兩位頂級武將之一,馬超還沒有完全融入劉備集團,也沒有適用一個忠心下屬的身份,自然不可以待在身邊。
隻有趙雲,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忠心可嘉,是隻得信賴的。
劉備把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不得不讓趙雲率領白毦兵一起來到白帝城。
劉備當然不會讓一個反對者上戰場,這樣會影響全軍的鬥誌,就算是趙雲也不行。
他是要把趙雲和陳到,進行角色互換。
劉備把趙雲留在白帝城接應,而陳到又一次秘密回到劉備的身邊,充當護衛統領。
劉備還沒有來得及宣布命令,就有近臣來報告道:
“江東使折諸葛瑾,已經進入白帝城外,聲言要求見陛下。”
劉備心知諸葛瑾是前來求和,他可不想聽他的說辭,免得失了報仇的借口,慢了將士之心,有心直接拒絕,就吩咐近臣不要放諸葛瑾進城。
黃權也是反對東征的將領之一,劉備本來不想讓他上戰場的。
但黃權忠心耿耿,主動請纓,看在他忠心可嘉,劉備不想讓將士們認為他因言廢人,就讓他領軍五千,監視魏隊的動靜。
因為劉備手下將領都立功心切,沒有人願意跟隨黃權前往臨沮方向監視魏軍,因此,黃權至今還是孤家寡人,沒法動身。
黃權跟著劉備出征,一直還在尋找機會,想要說服劉備罷兵。
現在諸葛瑾前來,肯定是求和而來,一定答應許多的條件,自己就可以趁勢勸劉備接受孫權的條件。
黃權非常痛快答應監視魏軍這個苦差事,其實心裏還有一個不著邊際的想法,如果有機會,不是不是可以說服孫權,合謀上庸、襄陽宛城。
當然,黃權並沒有被自己的奇思妙想衝昏了頭腦。
因為他知道,實施這個計劃的前提,是劉備同意孫權的條件並秘密議和,於是,就站起來奏請道:
“陛下,諸葛瑾是丞相的親兄長,在陛下與江東絕交,並起兵東征之際,他不避嫌疑,前來求見,肯定是有要事。陛下還不知道諸葛瑾說什麽,就直接不見,難道陛下還害怕被他說服了嗎?我認為陛下應該把他召進來,讓他暢所欲言,看孫權能夠提出什麽樣的條件,如果陛下認為可以接受,就可免除雙方的一場大戰,有利於討伐篡漢的逆賊曹丕,如果孫權沒有誠意,則可以借諸葛瑾之嘴,把我們的條件轉告孫權,如果他不能答應,則也讓江東人人知道我們是問罪有據,師出有名!”
劉備一想也是,理虧的又不是自己,讓他進來說說也是可以的,就吩咐召諸葛瑾入城。
諸葛瑾見了劉備,三拜九叩,以參見皇帝的禮儀參拜,無疑暗示孫權承認了劉備帝位的合法性。
劉備心中滿意,神色稍緩,問道:
“子瑜遠來,有何要事?”
諸葛瑾這一路前來,經過深思熟慮,早就想好了說辭,就開口說道:
“臣弟久事陛下,臣故不避斧鉞,特來奏荊州之事。前者,關將軍在荊州之時,吳侯數次求親,共結秦晉之好,關將軍不允。後關將軍北伐,取新野、圍樊城,曹操屢次致書吳侯,使出兵襲取荊州;吳侯本不肯許,因呂蒙在鎮守陸口之時,與關將軍多有摩擦,一向與關將軍不和睦,被我強壓住,又因關將軍北伐缺糧,直接劫取呂蒙的軍糧湘關米,故一怒之下擅自興兵,誤成大事,今我主悔之不及。此乃呂蒙之罪,非吳侯之過也。今呂蒙已死,冤仇已息。孫夫人一向思歸,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
劉備一聽孫權如此輕描淡寫就要讓自己退兵,心中大怒,看了一眼帳下一眾文武,也是麵有怒色,就大聲斥責道:
“江東大都督害了朕的義弟,搶了我的荊州,今日把罪過推到一個死人身上,以為我好欺騙嗎?”
諸葛瑾知道劉備對丟失的荊州念念不忘,而吳侯得到荊州以後也是如獲至寶,想讓孫權退還荊州,還不如直接開戰來的痛快,就轉移話題道:
“臣請以輕重大小之事,與陛下論之。陛下乃漢朝皇叔,今漢帝已被曹丕篡奪,陛下不思剿除逆賊;卻為異姓之親,而屈萬乘之尊:是舍大義而就小義也。中原乃海內之地,兩都皆大漢創業之方,陛下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興漢室,恢複山河;今陛下置篡漢之魏國不問,反欲伐我江東:竊為陛下不取!如果陛下興兵伐魏,吳侯願意出兵,助陛下奪回上庸、襄陽、宛城等地,然後再相約伐魏,則逆賊可滅,漢室可興,陛下必為中興之主,功可與漢光武帝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