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夷陵之戰(39)
  範疆、張達明知這是孫權的推托之言,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張達性子急,就要破口大罵。

  好在範疆眼疾手快,一把捂住張達的嘴,才沒有罵出聲來。

  張達性急,但人也不笨,猛然醒悟過來。

  自己這出口一罵,是找死的節奏啊!就再沒有出聲,隻是用仇恨的眼光,目送賈華離開。

  等衛士們走遠以後,範疆才低聲對張達說道:

  “不管孫權心裏到底想做什麽,但我們帶著張飛的人頭前來投奔,好歹還是名義上的客人,就算他不接納我們,也沒有殺我們的必要,現在把我們軟禁起來,說明事情還有轉機,你千萬要沉住氣,如果逞口舌之利,隻是自尋死路!”

  張達點了點頭,苦笑著說道:

  “現在也隻能安心住下來了,他孫權保護我們未必是真,但也省得在外麵擔驚受怕!”

  對範疆張達的投奔,孫權還真認為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他自己無法決斷,就把謀士們召集起來商量對策。

  對如何處置範疆、張達,孫權手下的謀士,還是分成三派,爭論不休。

  張昭為首的親曹派,盡管對劉備標榜仁義道德有所不滿,但也特別在意維護孫權的名聲。

  他們認為,範疆張達這樣悖君弑主的奸賊,人人得而誅之,孫權作為一個賢明的主上,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人!

  就算不殺他們兩個,也不應該收留,而是驅逐出境。

  這樣一來,他們兩人唯有前往魏國,那樣就把殺張飛的仇恨拉給了曹丕,有了曹丕分擔劉備的怒火,說不定就能免除眼前這一場大戰。

  但張昭的提議,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這次親劉派的人還沒有來及出來反駁,就被顧雍搶先站起來反駁道:

  “範疆、張達,已經攜帶張飛首級來到了荊州,肯定瞞不過劉備和曹丕的耳目,就算他們改道前往魏國,也不難看出兩人是被迫前往,那曹丕也不是省油的燈,如果他威脅利誘,讓兩人捏造事實,指責主公才是策劃這場陰謀的主角,現在過河拆橋,恩將仇報,嫁禍於人,到時主公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反為不美!不如直接殺了來的幹脆,然後把兩人首級送給劉備,也算是間接替張飛報仇了,劉備領不領情無所謂,反正我們占據了大義!”

  兩方僵持不下,孫權把眼光看向了諸葛瑾。

  這次諸葛瑾不用和張昭唱對手戲,旁觀者清,就非常中肯的提議道:

  “主公,驅逐範疆、張達並不可取,但直接殺了把首級送給劉備,顯然有殺人滅口之嫌,未必能夠讓劉備退兵,卻是弱了我們自己的聲勢,對軍隊的士氣也非常不利。不如先把兩人軟禁起來,以為後用。現在劉備已經集結軍隊東征,但還沒有進入我們境內,我願意前往西川見劉備,以利害說之,使兩國相和,共討曹丕篡漢之罪。如果劉備同意議和,那時候再把範疆、張達兩人直接押送給劉備,是殺是剮,由劉備自己做主,也不怕兩人反咬一口,不但可以證明主公的清白,而且增加了談判的籌碼!如果劉備堅持不肯罷兵,那就隻有放手一戰,那時候再封賞兩人也不晚,既可以激勵士氣,又可以引誘劉備軍中不得誌的將領前來投奔,何樂而不為?”

  諸葛瑾的這個辦法,雖然取的是中庸之道,但卻把範疆張達兩人最大價值地利用起來,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計策。

  一經提出,張昭和顧雍馬上沉默不語,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孫權大喜,就派諸葛瑾前去說服劉備議和,並把範疆張達兩人軟禁起來,以為後用。

  ……

  ……

  劉備在張飛死後,因為悲痛過度,自感精力不濟,更加渴望收複荊州。

  用陳震之計,拉來李意卜卦做幌子,消除了軍中的流言,如期發兵。

  但因為要重新規劃作戰方略,進兵的速度很緩慢。

  因為張飛的死亡,可不是損失以為普通的將領,而是失去了一個無可替代的統帥人選,嚴重影響了劉備的整個作戰計劃,他不得不做重新的規劃部署。

  劉備為了保持士氣,先派遣吳班、馮習、張南率領三萬人為先頭部隊,前往秭歸,奪取巫峽的峽口,準備水路並進,攻入荊州境內。

  這次進攻荊州,上庸的重要性就顯示出來了。

  按照劉備的安排,本來是想讓張飛先行攻陷上庸,扼住魏國兵馬的進軍路線,然後從臨沮、麥城方向,進攻荊州。

  劉備征戰多年,戰略眼光不差,這次可不是怒而興兵,他早就有周密的部署,是他一生之中準備最充分的一仗,勝算很大。

  加上習珍、樊胄率領的荊南軍隊,劉備謀劃三麵夾攻荊州。

  孫權軍三麵受敵,還有魏國的威脅,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麵,劉備有很大的把握,在很短的時間內擊敗孫權,收複荊州。

  但人算不如天算,張飛居然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下子就打亂了劉備的全部計劃。

  在關羽、黃忠和張飛相繼死亡以後,劉備集團看似人才濟濟,但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將,僅剩下一個馬超。

  馬超曾經是一方諸侯,歸順劉備以後,劉備對他還是有很重的戒心。

  劉備對馬超的封賞不低,但絕對不讓他獨當一麵。因此,這次把馬超兄弟放在陽平關,協助魏延抵禦魏軍的進攻,

  沒有獨當一麵的大將,劉備隻得放棄攻打上庸的計劃。

  但牽一發而動全身,張飛的缺陣,不但讓劉備少了一路進攻荊州的軍隊,而且還不得不派軍隊防範魏軍的背後偷襲。

  但派誰去抵禦魏兵,讓劉備難以決斷。

  如果老將黃忠還在,自然是最好的人選,但在去年已經病故。

  魏延也算一個合適的人選,但劉備又不放心把漢中交給馬超。

  而且魏延遠在漢中,等他把漢中交割給馬超,再從漢中出兵攻陷上庸,顯然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無疑會影響進軍速度,進而影響士氣。

  西川的將領雖多,但因為劉璋一直沒有用兵,所有將領的戰場經驗不夠,難當大任。

  能夠拿得出手的,就一個老將嚴顏,但也已經年過七旬老翁,今年已經病臥在床。

  就在劉備難以決定讓誰抵擋魏軍的時候,黃權找上門來了。

  黃權本來也是不讚同東征的,劉備雖然也把黃權納入東征將領的行列,但並沒有委以重任。

  臨行前,黃權受諸葛亮的委托,要勸說劉備留在白帝城坐鎮,而不親臨荊州前線冒險,前來主動請纓,他對劉備進言道:

  “江東軍驃悍善戰,尤善水戰,而我軍又是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一旦敗績難以全身而退,而且還要防魏軍的攻擊,我請求陛下為了安全計,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江東軍的虛實,而陛下應當在後麵坐鎮,以策萬全。”

  劉備這次雄心勃勃,想親自領軍要激勵士氣,擊敗孫權軍,確立自己的權威,盡管黃權說的中肯,他還是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

  但劉備對黃權的忠心還是非常欣賞,任用他為鎮北將軍,督領五千兵馬,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親自領軍前往荊州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