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論功行賞(9)
看到趙雲的任命,劉備不由得楞了一下。
因為在他的印象中,趙雲就應該排在張飛之後,就連關羽和張飛,也隱隱把趙雲當做四弟看待。
劉備習慣了趙雲排在張飛之後,這猛不丁看到他被黃忠和魏延壓了一頭,心裏還真難以接受。
劉備稍微一考慮,就知道事情出在哪裏了,趙雲因為反對封賞田地,被那幫官員針對了,劉備不由心中微怒。
劉備作為一個上位者,可不會那麽膚淺,他又考慮了一會,心中也就釋然了,這個排位,還真怪不得諸葛亮和法正他們。
黃忠在長沙初投劉備之時,因為他是劉表手下宿將,資曆非常之深,荊州的那些將領全是他的後輩。
經過深思熟慮以後,劉備才被任命黃忠為討虜將軍,地位與趙雲相若,其實就是一個標杆。
這次進攻西川,黃忠作為大軍的先鋒,一路過關斬將,軍功肯定在趙雲之上,職位排在趙雲之前,也是秉公而論。
隻是魏延的職位有點突兀,因為是他才提拔不久的牙門將。
這次進攻西川,按功勞也就與趙雲相當,但他犯的過錯可不少!
現在魏延居然也以揚武將軍的稱號,排在趙雲的前麵,讓劉備有些吃驚,但這事還是他自己造成的。
在論功行善之前,劉備已經和法正說了,任命他做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參與功臣的封賞。
因為魏延這次跟隨劉備進川,在戰場上表現得可卷可點,雖然有不少失誤,但展現出他巨大的潛力。
魏延的年齡還在趙雲之下,劉備有心重點培養魏延獨擋一麵,但他知道諸葛亮對魏延的印象不好,這次論功行賞,很可能會刻意打壓魏延。
劉備不想強迫諸葛亮服從自己的意誌,就囑托法正在論功行賞時,對魏延適當傾斜一下。
誰知道,法正對劉備交代的事情還真上心,直接把自己的揚武將軍職位相讓給魏延。
劉備不問也知道,法正為了給魏延升職,肯定遭到了諸葛亮的強烈反對。
劉備知道,按照魏延的功勞和資曆,很難獲得像樣的職位。
法正為了完成劉備的囑托,居然犧牲自己的利益,這讓劉備有些始料不及。相比較而言,趙雲的功勞可不在魏延之下,更加覺得有些虧待趙雲了。
但劉備對法正這種做法並不反感,心中對法正的信任度,反而有了很大的增加,隱隱已經有超過諸葛亮之勢。
劉備的侍衛統領陳到,鎮守永安還沒有回來,今天還是趙雲統領白毦兵保護劉備的安全,他親自在劉備帳外待命。
劉備想了一想,覺得這個封賞有些偏差,確實虧待趙雲了,也怕趙雲心存芥蒂,就把趙雲叫進來,想要聽聽他本人的意見。
聽完劉備提前透露的消息,趙雲表現的非常平靜,當劉備問他的意見時,他對自己的鎮遠將軍非常滿意。
劉備以為趙雲是口不由心,就提出要提高他的職位,但趙雲堅決拒絕了劉備要親自下令提升的好意,他可不想為了那個虛名,被同僚們打入另冊。
趙雲不求名位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動了劉備,一看他堅持不要自己許諾的高官厚祿,就動了小心思。
劉備尋思:
“趙雲的年齡,比我小了十幾歲,現在正當壯年,倒也不急著給他升官,自己年過半百,不如把趙雲留給自己的兒子劉禪,自己稍微壓製一下趙雲的封賞,到時候讓兒子厚待他,說不定效果更好!”
劉備有了定計,就把封賞趙雲的事情放到了一邊,繼續審批下麵的公文。
其實,趙雲這次向劉備進言,那些官員們看出了其中破綻,以後是主公授意他這麽做的,為了取得劉備的重新,趙雲犧牲了大家的土地,這些官員們的怨氣可不小!
除了諸葛亮,法正和其餘幾個參與封賞的官員,都對趙雲有了看法,認為他是阿諛奉承之徒,輪到趙雲時,有人主張索性不給他進行封賞,讓主公親自處理,用意就是要把趙宇孤立起來。
諸葛亮本著一顆公心,要把這次封賞搞好。
諸葛亮把趙雲看著是自己的得力下屬,他對趙雲用起來特別順手。
這次充當他率領的大軍先鋒,立下的功勞,幾乎都是在他的指揮之下,否認趙雲的功績,等於是否認他的功績,這讓他難以接受。
他也不能明著為自己的部下謀官位,就堅決不同意法正授予魏延揚武將軍的建議。
法正和諸葛亮這次的爭執,頗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位。
諸葛亮作為荊州一係官員的代言人,本應該給荊州官員爭取官位,但他反而不願意給荊州係的魏延安排官位。
而法正作為西川一係官員的代言人,應該是給西川人謀官位,但他們為了給一個荊州將領安排官位而與諸葛亮激烈交鋒,大家雖然有些費解,但他們也都保持沉默,任憑他們兩人唇槍舌戰。
諸葛亮和法正都是聰明人,兩個人從對方的片言隻語,很快就領會到了對方的訴求,雙方各退一步,最後達成了妥協。
於是,魏延就成為揚武將軍,而趙雲也被任用為鎮遠將軍。
排在功臣榜第七位的,是投奔劉備不久的馬超,他的地位比較特殊,既不是荊州係,也不是益州係,而他的官位,劉備也是提前做了安排,被任命為平西將軍。
馬超的名聲雖大,但他投奔劉備的時間太短,並沒有什麽戰功可言。
雖然是馬超兵臨成都城下,最後逼降了劉璋,但並不是馬超個人的功勞,而是法正等人用計的結果。
馬超本來心裏還有些不平衡,但看到武功和名聲都不在自己之下,而資曆遠在自己之上的趙雲、陳到等人,職位也隻是與自己相若,也就釋然了。
排在第八位的是陳到,被任命為鎮軍將軍。
陳到,字叔至,從汝南就開始就追隨劉備。
他是劉備的侍衛統領,以忠勇著稱,他訓練的白毦兵勇冠三軍,平時負責保護劉備的安全,在戰時,這些精銳白毦兵,是劉備攻城拔寨的先鋒。
因此,陳到在劉備軍中的地位很高,名位經常是排在趙雲的後麵,在進入西川之前,是妥妥的劉備軍中第四人。
陳到雖然留守永安,但他手下軍卒跟隨劉備攻城拔寨的先登之功,全部算在他的頭上,這次被封為鎮軍將軍,也是眾望所歸。
其餘官員,如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劉封、關平、周倉、廖化、馬良、蔣琬、伊籍,及舊日荊襄一班文武官員,盡皆升賞,官升一級。
因為在他的印象中,趙雲就應該排在張飛之後,就連關羽和張飛,也隱隱把趙雲當做四弟看待。
劉備習慣了趙雲排在張飛之後,這猛不丁看到他被黃忠和魏延壓了一頭,心裏還真難以接受。
劉備稍微一考慮,就知道事情出在哪裏了,趙雲因為反對封賞田地,被那幫官員針對了,劉備不由心中微怒。
劉備作為一個上位者,可不會那麽膚淺,他又考慮了一會,心中也就釋然了,這個排位,還真怪不得諸葛亮和法正他們。
黃忠在長沙初投劉備之時,因為他是劉表手下宿將,資曆非常之深,荊州的那些將領全是他的後輩。
經過深思熟慮以後,劉備才被任命黃忠為討虜將軍,地位與趙雲相若,其實就是一個標杆。
這次進攻西川,黃忠作為大軍的先鋒,一路過關斬將,軍功肯定在趙雲之上,職位排在趙雲之前,也是秉公而論。
隻是魏延的職位有點突兀,因為是他才提拔不久的牙門將。
這次進攻西川,按功勞也就與趙雲相當,但他犯的過錯可不少!
現在魏延居然也以揚武將軍的稱號,排在趙雲的前麵,讓劉備有些吃驚,但這事還是他自己造成的。
在論功行善之前,劉備已經和法正說了,任命他做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參與功臣的封賞。
因為魏延這次跟隨劉備進川,在戰場上表現得可卷可點,雖然有不少失誤,但展現出他巨大的潛力。
魏延的年齡還在趙雲之下,劉備有心重點培養魏延獨擋一麵,但他知道諸葛亮對魏延的印象不好,這次論功行賞,很可能會刻意打壓魏延。
劉備不想強迫諸葛亮服從自己的意誌,就囑托法正在論功行賞時,對魏延適當傾斜一下。
誰知道,法正對劉備交代的事情還真上心,直接把自己的揚武將軍職位相讓給魏延。
劉備不問也知道,法正為了給魏延升職,肯定遭到了諸葛亮的強烈反對。
劉備知道,按照魏延的功勞和資曆,很難獲得像樣的職位。
法正為了完成劉備的囑托,居然犧牲自己的利益,這讓劉備有些始料不及。相比較而言,趙雲的功勞可不在魏延之下,更加覺得有些虧待趙雲了。
但劉備對法正這種做法並不反感,心中對法正的信任度,反而有了很大的增加,隱隱已經有超過諸葛亮之勢。
劉備的侍衛統領陳到,鎮守永安還沒有回來,今天還是趙雲統領白毦兵保護劉備的安全,他親自在劉備帳外待命。
劉備想了一想,覺得這個封賞有些偏差,確實虧待趙雲了,也怕趙雲心存芥蒂,就把趙雲叫進來,想要聽聽他本人的意見。
聽完劉備提前透露的消息,趙雲表現的非常平靜,當劉備問他的意見時,他對自己的鎮遠將軍非常滿意。
劉備以為趙雲是口不由心,就提出要提高他的職位,但趙雲堅決拒絕了劉備要親自下令提升的好意,他可不想為了那個虛名,被同僚們打入另冊。
趙雲不求名位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動了劉備,一看他堅持不要自己許諾的高官厚祿,就動了小心思。
劉備尋思:
“趙雲的年齡,比我小了十幾歲,現在正當壯年,倒也不急著給他升官,自己年過半百,不如把趙雲留給自己的兒子劉禪,自己稍微壓製一下趙雲的封賞,到時候讓兒子厚待他,說不定效果更好!”
劉備有了定計,就把封賞趙雲的事情放到了一邊,繼續審批下麵的公文。
其實,趙雲這次向劉備進言,那些官員們看出了其中破綻,以後是主公授意他這麽做的,為了取得劉備的重新,趙雲犧牲了大家的土地,這些官員們的怨氣可不小!
除了諸葛亮,法正和其餘幾個參與封賞的官員,都對趙雲有了看法,認為他是阿諛奉承之徒,輪到趙雲時,有人主張索性不給他進行封賞,讓主公親自處理,用意就是要把趙宇孤立起來。
諸葛亮本著一顆公心,要把這次封賞搞好。
諸葛亮把趙雲看著是自己的得力下屬,他對趙雲用起來特別順手。
這次充當他率領的大軍先鋒,立下的功勞,幾乎都是在他的指揮之下,否認趙雲的功績,等於是否認他的功績,這讓他難以接受。
他也不能明著為自己的部下謀官位,就堅決不同意法正授予魏延揚武將軍的建議。
法正和諸葛亮這次的爭執,頗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位。
諸葛亮作為荊州一係官員的代言人,本應該給荊州官員爭取官位,但他反而不願意給荊州係的魏延安排官位。
而法正作為西川一係官員的代言人,應該是給西川人謀官位,但他們為了給一個荊州將領安排官位而與諸葛亮激烈交鋒,大家雖然有些費解,但他們也都保持沉默,任憑他們兩人唇槍舌戰。
諸葛亮和法正都是聰明人,兩個人從對方的片言隻語,很快就領會到了對方的訴求,雙方各退一步,最後達成了妥協。
於是,魏延就成為揚武將軍,而趙雲也被任用為鎮遠將軍。
排在功臣榜第七位的,是投奔劉備不久的馬超,他的地位比較特殊,既不是荊州係,也不是益州係,而他的官位,劉備也是提前做了安排,被任命為平西將軍。
馬超的名聲雖大,但他投奔劉備的時間太短,並沒有什麽戰功可言。
雖然是馬超兵臨成都城下,最後逼降了劉璋,但並不是馬超個人的功勞,而是法正等人用計的結果。
馬超本來心裏還有些不平衡,但看到武功和名聲都不在自己之下,而資曆遠在自己之上的趙雲、陳到等人,職位也隻是與自己相若,也就釋然了。
排在第八位的是陳到,被任命為鎮軍將軍。
陳到,字叔至,從汝南就開始就追隨劉備。
他是劉備的侍衛統領,以忠勇著稱,他訓練的白毦兵勇冠三軍,平時負責保護劉備的安全,在戰時,這些精銳白毦兵,是劉備攻城拔寨的先鋒。
因此,陳到在劉備軍中的地位很高,名位經常是排在趙雲的後麵,在進入西川之前,是妥妥的劉備軍中第四人。
陳到雖然留守永安,但他手下軍卒跟隨劉備攻城拔寨的先登之功,全部算在他的頭上,這次被封為鎮軍將軍,也是眾望所歸。
其餘官員,如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劉封、關平、周倉、廖化、馬良、蔣琬、伊籍,及舊日荊襄一班文武官員,盡皆升賞,官升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