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周瑜之死(22)
趙雲見周瑜說的理直氣壯,心中有些好笑,但還是一臉的平靜,義正辭嚴地回答道:
“都督也不用虛言相欺!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剛才糜竺前往貴軍中看得分明,數萬大軍遠征,並沒有看到的糧船,根本就沒有遠征的樣子,都督其用意不言自明,豈能瞞得過軍師孔明!軍師有言:都督不用再打那假途滅虢的主意了,沿途所有城鎮,都對貴軍閉門不納,貴軍也不能在荊州城鎮附近逗留,否則就會遭到我軍的無情攻擊,別說言之不預!如果都督真的要取西川,江東戰船可以直撲永安,至於勞軍錢糧,等都督攻下永安,證明自己的誠意以後再說吧!”
周瑜聽了趙雲這話,才知道糜竺前去迎接,根本不是為了勞軍,而是去查找證據!
既然計策敗露,周瑜自然不敢在城門口逗留,勒馬便回。
一邊行走,周瑜正考慮是否要強攻江陵,隻見一人飛馬來報道:
“報都督,探得有四路軍馬,在江陵城的四個方向,隱隱有合圍我軍之意:關羽領軍攔住前往江夏的大路,張飛截斷往夷陵方向的道路,黃忠阻斷長沙方向的通道,魏延從把住前往武陵的小路,四路正不知多少軍馬。喊聲遠近震動百餘裏,皆言:敢犯吾境,活捉周瑜!”
周瑜聽了,又驚又怒,氣不打一處來,箭瘡複裂,墜於馬下,左右急救歸船。
軍中醫者急救而起,周瑜醒轉後,聽軍士指指點點,似乎看到前山頂是劉備、諸葛亮在飲酒取樂。”
周瑜愈發大怒,又不甘心就此撤軍,隻得咬牙吩咐諸將道:
“諸葛亮隻道我是假途滅虢,取不得西川,吾偏如你所料!決意先取西川,回程再取江陵!”
周瑜讓諸將整頓軍馬,人報吳侯遣從弟孫瑜到。
周瑜接入,具言其事,問孫權之意,孫瑜曰:
“吾奉兄命來助都督。臨來是吾兄囑咐我,不得幹涉都督用兵,如此而已。”
孫權接到魯肅的稟報,知道周瑜已經動兵,臉色有些變了,心中對周瑜更加不滿!
因為孫權作為江東之主,已經出言把江陵作為妹妹的嫁妝送給劉備,但也有著諸多限製,給自己留下了收回江陵的手段!
誰知道周瑜為了自己能成為江陵太守,根本不顧孫權的感受,公然擅自動兵收回江陵,心知無法阻止周瑜,也就隻能讓他放手去做。
如果周瑜偷取江陵得手,孫權順勢收回,那也是對劉備拐帶自己妹妹、不告而別的一個懲罰,劉備自己也不能說什麽,對江東還是有好處的!
如果周瑜的計策失敗,那也沒有什麽。把責任推到周瑜身上,讓周瑜受到一個教訓,免得他居功自傲、自作主張。反正劉備也沒有什麽損失,以荊州弱小的實力,也不敢把江東怎樣!
孫權心中有了計較,先不做決定,讓孫瑜單身前往助戰,算是默許了周瑜的行動。
周瑜知道,孫瑜此來,說是相助,實為監軍。
周瑜沒有機會進攻江陵,如果不想讓孫權和劉備詬病,唯有硬著頭皮進攻西川,遂令呂蒙回軍押運糧船,自己催軍前行。
大軍行至巴丘,人報有劉封、關平二人,領軍截住前往洞庭湖的水路。
周瑜一見,除了走水路前往永安,再沒有其他道路可行,隻得強拖病體,令軍隊暫且停留在江邊,等待呂蒙的糧船到達,忽又報孔明遣人送書至。
周瑜昏昏沉沉,強打精神拆開書信,諸葛亮在信中寫到:
“漢軍師中郎將諸葛亮,致書於江東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別,至今戀戀不忘。聞足下欲取西川,亮竊以為不可。益州民強地險,劉璋雖暗弱,足以自守。今勞師遠征,轉運萬裏,欲收全功,雖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後也。曹操失利於赤壁,誌豈須臾忘報仇哉?今足下興兵遠征,倘操乘虛而至,江南齏粉矣!亮不忍坐視,特此告知。幸垂照鑒。”
周瑜覽畢,驚出一身冷汗!心中清明,既往的一切,在腦中閃現,他從中明顯體會到,孫權並不希望他和劉備死磕。
自知身體難以支持進攻西川,周瑜也認為諸葛亮所言有理,長歎一聲,喚左右取紙筆,作書上呈孫權,乃聚眾將曰:
“吾非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已絕矣。汝等善事主公,共成大業。”言訖,昏絕而亡。
周瑜既死,停喪於巴丘。眾將將所遺書緘,遣人飛報孫權。
孫權本來對周瑜非常忌憚,聽聞周瑜已死,在心中鬆了一口氣!但想起周瑜的各種好處來,不由放聲大哭。
孫權拆視其書,周瑜乃薦魯肅以自代也。
周瑜在書信中非常謙虛地寫道:
“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統禦兵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圖報效。奈死生不測,修短有命;愚誌未展,微軀已殞,遺恨何極!方今曹操在北,疆場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鑒,瑜雖死不朽矣。”
孫權覽畢,心中也有些歉疚,哽咽著說道:
“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賴哉?既遺書特薦子敬,孤敢不從之。”
即日便命魯肅為都督,總統兵馬;傳令孫瑜,教發周瑜靈柩回葬。
孔明探知周瑜病逝,笑著說道:
“周瑜死矣,江東即將退兵。”
劉備問孔明道:
“周瑜既死,還當如何?”
孔明回道:
“周瑜恨我從他手中搶走了江陵城,加上曹操又任他為江陵太守,這才時刻想謀取江陵。周瑜已死,主公可以放心謀取西川了!”
劉備因為在江東數月,知道孫權對荊州的態度,提醒諸葛亮道:
“江東要謀取荊州者,並不止周瑜一人,孫權也不懷好意,恨我拐帶其妹,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孔明不可大意!”
孔明笑著說道:
“孫劉聯盟,也是孫權需要的!代周瑜領兵者,必魯肅也。子敬力主孫劉聯盟,由他駐軍陸口,隻要我們謹守盟約,自不會破壞自己的得意手筆!”
“都督也不用虛言相欺!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剛才糜竺前往貴軍中看得分明,數萬大軍遠征,並沒有看到的糧船,根本就沒有遠征的樣子,都督其用意不言自明,豈能瞞得過軍師孔明!軍師有言:都督不用再打那假途滅虢的主意了,沿途所有城鎮,都對貴軍閉門不納,貴軍也不能在荊州城鎮附近逗留,否則就會遭到我軍的無情攻擊,別說言之不預!如果都督真的要取西川,江東戰船可以直撲永安,至於勞軍錢糧,等都督攻下永安,證明自己的誠意以後再說吧!”
周瑜聽了趙雲這話,才知道糜竺前去迎接,根本不是為了勞軍,而是去查找證據!
既然計策敗露,周瑜自然不敢在城門口逗留,勒馬便回。
一邊行走,周瑜正考慮是否要強攻江陵,隻見一人飛馬來報道:
“報都督,探得有四路軍馬,在江陵城的四個方向,隱隱有合圍我軍之意:關羽領軍攔住前往江夏的大路,張飛截斷往夷陵方向的道路,黃忠阻斷長沙方向的通道,魏延從把住前往武陵的小路,四路正不知多少軍馬。喊聲遠近震動百餘裏,皆言:敢犯吾境,活捉周瑜!”
周瑜聽了,又驚又怒,氣不打一處來,箭瘡複裂,墜於馬下,左右急救歸船。
軍中醫者急救而起,周瑜醒轉後,聽軍士指指點點,似乎看到前山頂是劉備、諸葛亮在飲酒取樂。”
周瑜愈發大怒,又不甘心就此撤軍,隻得咬牙吩咐諸將道:
“諸葛亮隻道我是假途滅虢,取不得西川,吾偏如你所料!決意先取西川,回程再取江陵!”
周瑜讓諸將整頓軍馬,人報吳侯遣從弟孫瑜到。
周瑜接入,具言其事,問孫權之意,孫瑜曰:
“吾奉兄命來助都督。臨來是吾兄囑咐我,不得幹涉都督用兵,如此而已。”
孫權接到魯肅的稟報,知道周瑜已經動兵,臉色有些變了,心中對周瑜更加不滿!
因為孫權作為江東之主,已經出言把江陵作為妹妹的嫁妝送給劉備,但也有著諸多限製,給自己留下了收回江陵的手段!
誰知道周瑜為了自己能成為江陵太守,根本不顧孫權的感受,公然擅自動兵收回江陵,心知無法阻止周瑜,也就隻能讓他放手去做。
如果周瑜偷取江陵得手,孫權順勢收回,那也是對劉備拐帶自己妹妹、不告而別的一個懲罰,劉備自己也不能說什麽,對江東還是有好處的!
如果周瑜的計策失敗,那也沒有什麽。把責任推到周瑜身上,讓周瑜受到一個教訓,免得他居功自傲、自作主張。反正劉備也沒有什麽損失,以荊州弱小的實力,也不敢把江東怎樣!
孫權心中有了計較,先不做決定,讓孫瑜單身前往助戰,算是默許了周瑜的行動。
周瑜知道,孫瑜此來,說是相助,實為監軍。
周瑜沒有機會進攻江陵,如果不想讓孫權和劉備詬病,唯有硬著頭皮進攻西川,遂令呂蒙回軍押運糧船,自己催軍前行。
大軍行至巴丘,人報有劉封、關平二人,領軍截住前往洞庭湖的水路。
周瑜一見,除了走水路前往永安,再沒有其他道路可行,隻得強拖病體,令軍隊暫且停留在江邊,等待呂蒙的糧船到達,忽又報孔明遣人送書至。
周瑜昏昏沉沉,強打精神拆開書信,諸葛亮在信中寫到:
“漢軍師中郎將諸葛亮,致書於江東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別,至今戀戀不忘。聞足下欲取西川,亮竊以為不可。益州民強地險,劉璋雖暗弱,足以自守。今勞師遠征,轉運萬裏,欲收全功,雖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後也。曹操失利於赤壁,誌豈須臾忘報仇哉?今足下興兵遠征,倘操乘虛而至,江南齏粉矣!亮不忍坐視,特此告知。幸垂照鑒。”
周瑜覽畢,驚出一身冷汗!心中清明,既往的一切,在腦中閃現,他從中明顯體會到,孫權並不希望他和劉備死磕。
自知身體難以支持進攻西川,周瑜也認為諸葛亮所言有理,長歎一聲,喚左右取紙筆,作書上呈孫權,乃聚眾將曰:
“吾非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已絕矣。汝等善事主公,共成大業。”言訖,昏絕而亡。
周瑜既死,停喪於巴丘。眾將將所遺書緘,遣人飛報孫權。
孫權本來對周瑜非常忌憚,聽聞周瑜已死,在心中鬆了一口氣!但想起周瑜的各種好處來,不由放聲大哭。
孫權拆視其書,周瑜乃薦魯肅以自代也。
周瑜在書信中非常謙虛地寫道:
“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統禦兵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圖報效。奈死生不測,修短有命;愚誌未展,微軀已殞,遺恨何極!方今曹操在北,疆場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鑒,瑜雖死不朽矣。”
孫權覽畢,心中也有些歉疚,哽咽著說道:
“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賴哉?既遺書特薦子敬,孤敢不從之。”
即日便命魯肅為都督,總統兵馬;傳令孫瑜,教發周瑜靈柩回葬。
孔明探知周瑜病逝,笑著說道:
“周瑜死矣,江東即將退兵。”
劉備問孔明道:
“周瑜既死,還當如何?”
孔明回道:
“周瑜恨我從他手中搶走了江陵城,加上曹操又任他為江陵太守,這才時刻想謀取江陵。周瑜已死,主公可以放心謀取西川了!”
劉備因為在江東數月,知道孫權對荊州的態度,提醒諸葛亮道:
“江東要謀取荊州者,並不止周瑜一人,孫權也不懷好意,恨我拐帶其妹,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孔明不可大意!”
孔明笑著說道:
“孫劉聯盟,也是孫權需要的!代周瑜領兵者,必魯肅也。子敬力主孫劉聯盟,由他駐軍陸口,隻要我們謹守盟約,自不會破壞自己的得意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