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周瑜之死(2)
為了幫助戈定策反戈平,太史慈又許下很多好處,他可是下了血本,很多承諾,都是他自掏腰包。
太史慈希望戈定能成功說服戈平,一旦藉此機會打破合肥城,他肯定獲得首功,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近日來,因為孫權在等待程普的援軍,兩軍都在養精蓄銳,苦於沒有讓戈定兄弟兩個在戰場上會麵的機會。
一聽孫權要派人出戰張遼,太史慈作為江東宿將,自然不甘落後,錯過讓戈定兄弟見麵的機會,第一個站出來請戰。
張遼武功高強,孫權手下雖然將領雲集,但能夠與張遼單挑而不落下風的並不多,太史慈算得上一個,自然是迎戰張遼的理想人選。
張遼領三千軍馬搦戰,孫權死要麵子,不讓倚多為勝,讓太史慈也領三千軍馬迎戰。
三通鼓罷,曹軍陣中,門旗兩開,張遼全身披掛,立於陣前。
太史慈領軍擺開陣勢,挺槍驟馬邀戰張遼。
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兩人這次出戰,都是另有目的,並沒有戀戰,勒馬回到自己陣前,不約而同地麾軍混戰。
混戰之中,因為雙方都在有意無意地創造機會,戈平與戈定順利會麵,兩人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協議,戈平同意做內應,但要求戈定一起入城協助。
戈定對太史慈的承諾極為動心,因為他深知太史慈是一個重信守諾之人,絕不會虛言相欺,特別希望這次裏應外合能夠偷襲合肥成功。
因此,他想也沒有想就答應了戈平的要求,商定好接應的時間以後,戈定直接讓手下隊率回去報告太史慈,自己混進了曹軍之中。
兩軍酣戰良久,雖然打得熱鬧,因為雙方都很克製,傷亡並不大。
城樓上接應的蔣濟,眼看太史慈的援軍即將到來,就鳴金收兵,在城頭的弓箭手的掩護下,張遼順利回到城中。
太史慈這次與張遼單挑,並沒有占住上風,混戰之時因為軍卒不如張遼守下強健,還吃了一些小虧,非常鬱悶地收軍回營。
太史慈才準備回報孫權,戈定手下的一個隊率前來報告,告知戈定經隨戈平進入合肥城,相約明晚四更,打開城門放太史慈進入。
太史慈一聽這個消息,心中大喜!不敢怠慢,連忙進入中軍帳中,顧不得回報戰況,向孫權說道:
“某手下有一名百人將,姓戈,名定,與張遼手下養馬的親隨戈平,是同族兄弟,這次交戰兩人相遇,他趁機說服族兄為內應,相約明晚四更時分,舉火為號,打開城門,讓我請引兵為外應。”
孫權一聽合肥有打破的希望,心中暗喜,但他也不能輕信,就想把戈定叫過來,好生盤問一番,核實了情況以後再做計較,就問太史慈道:
“戈定何在?”
太史慈答道:“戈定已混在曹軍中進入合淝城中去了,未將願乞五千兵前去接應。”
孫權因為並不知道戈定其人,也拿不準此事的真假,就向身邊的幾個謀士問道:
“諸位以為如何?”
諸葛瑾站起來說道:“張遼多謀,恐有準備,不可造次。”
太史慈立功心切,對戈定這個同鄉非常信任,堅執要前往接應。
孫權也因久攻合肥不下,不想錯失這個難得的機會,遂令太史慈引兵五千,去為外應。
戈定因為是同鄉,被太史慈因為心腹,當日雜在軍中,隨戈平進入合肥城中。
一進入合肥城中,戈平就和戈定攤牌了,反過來要策反戈定,但戈定想起太史慈的恩義,堅決不從,就被張遼派人軟禁起來。
當夜四更,張遼便派人在城門內放起一把火,讓眾軍皆叫道:“反了獻城!”,並大開城門,放下吊橋。
果然,城門外鳴鑼擊鼓,喊聲大震。太史慈見城門大開,隻道戈定內應成功,挺槍縱馬率先而入。
太史慈堪堪走進城門,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數箭,他翻身回馬便走。
背後張遼、蔣濟領軍殺出,江東兵馬折其大半。
張遼趁勝追擊,一路追殺,幸得孫權安排陸遜、董襲及時接應,救了太史慈回營。
孫權見太史慈身帶重傷,心中傷感,張昭因為軍糧快要告罄,趁機請孫權罷兵。
孫權雖然心有不甘,但因為出兵日久,士卒疲憊不堪,軍糧難以為繼,遂收兵下船,回到江東。
孫權命軍隊休整,聽聞太史慈昏迷不醒,恐重傷不治,就派張昭前往太史慈營地探視病情。
太史慈本來昏睡不醒,張昭進去後,他忽然清醒過來,聽張昭轉達了孫權的問候以後,歎道:
“大丈夫生於世上,應當帶三尺長劍,以升於天子階堂。如今所誌未從,奈何卻要死啊!”說完不久,太史慈就去世了,年僅四十一歲。
孫權聞太史慈病死,傷悼不已,命厚葬於南徐北固山下,養其子太史亨於府中,繼承父親的職位。
孫權合肥兵敗,又折損了太史慈,心中煩悶,一個人在書房反省自己,總覺得並沒有做錯什麽。
孫權反過來盤點赤壁大戰以來的收獲,不由大吃一驚,他領軍征戰一載有餘,說是大獲全勝,實際上是一無所得!
因為赤壁大勝以後,他得到的無非是曹營中的一些糧草和軍械,但他十萬大軍征戰一年有餘,消耗的糧草軍械可不是小數目,那些戰利品早就被消耗一空。
至於攻城略地,不要說他在合肥一無所獲,就是周瑜在江陵征戰數月之久,也是功虧一簣,為劉備做了嫁衣!
想到這些,孫權不由對自己的戰略布局產生了一絲懷疑。正在自責之時,人報魯肅求見,孫權連忙請入書房,問其來意。
魯肅道:
“公瑾因主公在合肥久戰不勝,因病體不能親自前來效力,特舉薦一人以助主公,但人到合肥之時,剛好主公已經回軍,錯過了與主公匯合的時間。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比肩孫、吳。往日一直在公瑾帳下聽用,他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現已到來帳外,主公何不重用!”
孫權一聽是周瑜所舉薦的,心下先有三分不喜,但也不能不見,便問此人姓名。
魯肅回答道:“此人是襄陽人氏,姓龐,名統,字士元,是鹿門書院培養出來的翹首,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
孫權一聽是龐統,臉色變得有些陰沉,因為他早從賈華和宋謙那裏得到的情報,龐統從荊來到江東。
龐統在荊州的名聲不小,孫權自然希望他來投奔自己,誰知道他左等右等,等來的消息是:龐統已經前往潘陽湖,留在周瑜的軍營裏。
已經兩年過去,周瑜用龐統充當法曹已久,現在忽然把他推薦給自己,先不說孫權心裏本來就有疙瘩,要讓孫權不起疑心,那是不可能的!
孫權雖然心中懷疑,但也不能明著表現出來,而且還不能駁了魯肅的麵子,就強作笑臉對魯肅說道:
“孤亦聞其名久矣。既然來到這裏,子敬可速請來相見。”
魯肅一見孫權發出了邀請,本來也看好龐統,連忙親自出去,把龐統領進來,引見給孫權。
太史慈希望戈定能成功說服戈平,一旦藉此機會打破合肥城,他肯定獲得首功,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近日來,因為孫權在等待程普的援軍,兩軍都在養精蓄銳,苦於沒有讓戈定兄弟兩個在戰場上會麵的機會。
一聽孫權要派人出戰張遼,太史慈作為江東宿將,自然不甘落後,錯過讓戈定兄弟見麵的機會,第一個站出來請戰。
張遼武功高強,孫權手下雖然將領雲集,但能夠與張遼單挑而不落下風的並不多,太史慈算得上一個,自然是迎戰張遼的理想人選。
張遼領三千軍馬搦戰,孫權死要麵子,不讓倚多為勝,讓太史慈也領三千軍馬迎戰。
三通鼓罷,曹軍陣中,門旗兩開,張遼全身披掛,立於陣前。
太史慈領軍擺開陣勢,挺槍驟馬邀戰張遼。
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兩人這次出戰,都是另有目的,並沒有戀戰,勒馬回到自己陣前,不約而同地麾軍混戰。
混戰之中,因為雙方都在有意無意地創造機會,戈平與戈定順利會麵,兩人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協議,戈平同意做內應,但要求戈定一起入城協助。
戈定對太史慈的承諾極為動心,因為他深知太史慈是一個重信守諾之人,絕不會虛言相欺,特別希望這次裏應外合能夠偷襲合肥成功。
因此,他想也沒有想就答應了戈平的要求,商定好接應的時間以後,戈定直接讓手下隊率回去報告太史慈,自己混進了曹軍之中。
兩軍酣戰良久,雖然打得熱鬧,因為雙方都很克製,傷亡並不大。
城樓上接應的蔣濟,眼看太史慈的援軍即將到來,就鳴金收兵,在城頭的弓箭手的掩護下,張遼順利回到城中。
太史慈這次與張遼單挑,並沒有占住上風,混戰之時因為軍卒不如張遼守下強健,還吃了一些小虧,非常鬱悶地收軍回營。
太史慈才準備回報孫權,戈定手下的一個隊率前來報告,告知戈定經隨戈平進入合肥城,相約明晚四更,打開城門放太史慈進入。
太史慈一聽這個消息,心中大喜!不敢怠慢,連忙進入中軍帳中,顧不得回報戰況,向孫權說道:
“某手下有一名百人將,姓戈,名定,與張遼手下養馬的親隨戈平,是同族兄弟,這次交戰兩人相遇,他趁機說服族兄為內應,相約明晚四更時分,舉火為號,打開城門,讓我請引兵為外應。”
孫權一聽合肥有打破的希望,心中暗喜,但他也不能輕信,就想把戈定叫過來,好生盤問一番,核實了情況以後再做計較,就問太史慈道:
“戈定何在?”
太史慈答道:“戈定已混在曹軍中進入合淝城中去了,未將願乞五千兵前去接應。”
孫權因為並不知道戈定其人,也拿不準此事的真假,就向身邊的幾個謀士問道:
“諸位以為如何?”
諸葛瑾站起來說道:“張遼多謀,恐有準備,不可造次。”
太史慈立功心切,對戈定這個同鄉非常信任,堅執要前往接應。
孫權也因久攻合肥不下,不想錯失這個難得的機會,遂令太史慈引兵五千,去為外應。
戈定因為是同鄉,被太史慈因為心腹,當日雜在軍中,隨戈平進入合肥城中。
一進入合肥城中,戈平就和戈定攤牌了,反過來要策反戈定,但戈定想起太史慈的恩義,堅決不從,就被張遼派人軟禁起來。
當夜四更,張遼便派人在城門內放起一把火,讓眾軍皆叫道:“反了獻城!”,並大開城門,放下吊橋。
果然,城門外鳴鑼擊鼓,喊聲大震。太史慈見城門大開,隻道戈定內應成功,挺槍縱馬率先而入。
太史慈堪堪走進城門,城上一聲炮響,亂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數箭,他翻身回馬便走。
背後張遼、蔣濟領軍殺出,江東兵馬折其大半。
張遼趁勝追擊,一路追殺,幸得孫權安排陸遜、董襲及時接應,救了太史慈回營。
孫權見太史慈身帶重傷,心中傷感,張昭因為軍糧快要告罄,趁機請孫權罷兵。
孫權雖然心有不甘,但因為出兵日久,士卒疲憊不堪,軍糧難以為繼,遂收兵下船,回到江東。
孫權命軍隊休整,聽聞太史慈昏迷不醒,恐重傷不治,就派張昭前往太史慈營地探視病情。
太史慈本來昏睡不醒,張昭進去後,他忽然清醒過來,聽張昭轉達了孫權的問候以後,歎道:
“大丈夫生於世上,應當帶三尺長劍,以升於天子階堂。如今所誌未從,奈何卻要死啊!”說完不久,太史慈就去世了,年僅四十一歲。
孫權聞太史慈病死,傷悼不已,命厚葬於南徐北固山下,養其子太史亨於府中,繼承父親的職位。
孫權合肥兵敗,又折損了太史慈,心中煩悶,一個人在書房反省自己,總覺得並沒有做錯什麽。
孫權反過來盤點赤壁大戰以來的收獲,不由大吃一驚,他領軍征戰一載有餘,說是大獲全勝,實際上是一無所得!
因為赤壁大勝以後,他得到的無非是曹營中的一些糧草和軍械,但他十萬大軍征戰一年有餘,消耗的糧草軍械可不是小數目,那些戰利品早就被消耗一空。
至於攻城略地,不要說他在合肥一無所獲,就是周瑜在江陵征戰數月之久,也是功虧一簣,為劉備做了嫁衣!
想到這些,孫權不由對自己的戰略布局產生了一絲懷疑。正在自責之時,人報魯肅求見,孫權連忙請入書房,問其來意。
魯肅道:
“公瑾因主公在合肥久戰不勝,因病體不能親自前來效力,特舉薦一人以助主公,但人到合肥之時,剛好主公已經回軍,錯過了與主公匯合的時間。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比肩孫、吳。往日一直在公瑾帳下聽用,他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現已到來帳外,主公何不重用!”
孫權一聽是周瑜所舉薦的,心下先有三分不喜,但也不能不見,便問此人姓名。
魯肅回答道:“此人是襄陽人氏,姓龐,名統,字士元,是鹿門書院培養出來的翹首,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
孫權一聽是龐統,臉色變得有些陰沉,因為他早從賈華和宋謙那裏得到的情報,龐統從荊來到江東。
龐統在荊州的名聲不小,孫權自然希望他來投奔自己,誰知道他左等右等,等來的消息是:龐統已經前往潘陽湖,留在周瑜的軍營裏。
已經兩年過去,周瑜用龐統充當法曹已久,現在忽然把他推薦給自己,先不說孫權心裏本來就有疙瘩,要讓孫權不起疑心,那是不可能的!
孫權雖然心中懷疑,但也不能明著表現出來,而且還不能駁了魯肅的麵子,就強作笑臉對魯肅說道:
“孤亦聞其名久矣。既然來到這裏,子敬可速請來相見。”
魯肅一見孫權發出了邀請,本來也看好龐統,連忙親自出去,把龐統領進來,引見給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