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終得江陵(3)
呂蒙深得孫權喜愛,平日裏與甘寧最為相得,非常關心他的安危,一聽周瑜擔心此處營寨有失,就出列說道:
“都督,甘興霸乃江東大將,豈可不救?”
周瑜心裏已經定下計劃,但因為還沒有確定留守人選,就開口說道:
“吾欲親統兩萬大軍,前往夷陵救出甘寧;但留何人在此鎮守,代當吾任?”
呂蒙既然站出來說話,心裏早就有了計較,就回答道:
“都督可留淩公績在此當之,我願為前驅,都督斷後;不須十日,必奏凱歌。”
周瑜自然看出了呂蒙的用意,因為淩統與甘寧有殺父之仇,雖然經孫權親自調解,淩統沒有再主動尋仇,但要他救援甘寧,心中肯定一時轉不過彎來。
周瑜也知道,淩統少年時就有盛名,為人有國士之風,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統兵能力尚在程普之上,是一個最為合適的留守人選,就問淩統道:
“未知淩公績肯暫代吾任否?”
淩統剛好不想跟周瑜去夷陵救甘寧,因為能夠救出來還好,萬一救人失敗,他難免被人詬病“公報私仇!”現在有了避嫌的機會,自然非常樂意,就站起來回答道:
“若是十日為期,我可當之;十日之外,恐不能勝其任矣。”
周瑜聞言大喜,遂留兵萬餘,付與淩統令箭兵符;第二天一大早,周瑜起大兵徑投夷陵而來。
呂蒙和曹軍有過幾次交鋒,深知北方鐵騎之厲害,就悄悄對周瑜說道:
“夷陵南僻有一條小路,前往江陵極其方便,都督可差五百軍去砍倒樹木,以斷其路。若曹軍敗退,必走此路;馬不能行,必棄馬而走,可得其馬也。”周瑜然之,差潘璋前去辦理。
周瑜大兵將至夷陵,周瑜問眾將:“誰可突圍今日夷陵城?通知甘寧裏應外合,擊破曹軍包圍。”
一人應聲而起,大聲答道:“周泰願往!”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與同郡蔣欽曾經在長江水上劫富濟貧,後一同加入孫策的軍隊,跟隨孫策左右,渡江與劉繇交戰,所向皆破,數有戰功。
後來,孫權非常喜歡周泰的武功和為人,於是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
於是,周泰又伴隨孫權左右,曾經拚死救得孫權性命,是孫權真正的心腹。
孫權上位後重用蔣欽,固然是他自身的能力足夠,但與周泰的推薦不無關係!
這次蔣欽充當先鋒官,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連帶孫權也臉上無光!
周泰這次主動要求單人獨馬殺入重圍之中,救援甘寧,就是為了替孫權爭一口氣,挽回一些麵子!
周泰與蔣欽相交莫逆,各有所長,若論統兵能力,蔣欽還在周泰之上,但武功卻是周泰略勝一籌。
時天色已晚,得到周瑜的許可以後,暮色中周泰綽刀縱馬,直殺入曹軍之中,徑到夷陵城下。
甘寧在城樓上,早望見周泰殺至,自領兵出城迎之。
周泰對甘寧說道:“都督已自提大軍至,約定明晨裏應外合,擊破曹軍包圍。”
甘寧大喜,傳令教軍士嚴裝飽食,忱戈待旦,準備內應。
曹洪、曹純、牛金領兵圍住甘寧,曹洪在敗退時早在城牆上留有一個隱秘缺口,正準備今夜偷襲甘寧,不期周瑜領兵將至,此計不攻自破,忙使人往南郡報知曹仁。
曹洪與曹純商議後,決定分兵拒敵,他和曹純領一萬大軍抵擋周瑜,牛金分兵五千兵馬繼續圍困甘寧。
次日清晨,周瑜領兵大至,曹洪領軍迎戰,比及交鋒,甘寧、周泰分兩路從城中殺出,牛金不能抵擋,曹兵大亂。
曹洪軍背腹受敵,抵擋不住,幸得曹純虎豹騎開路,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牛金敗兵四散奔逃,周瑜和甘寧率軍四下掩殺,曹洪、曹純、牛金領殘兵投小路而走;卻被亂柴塞道,馬不能行,盡皆棄馬而走,周瑜得虎豹騎馬匹五百餘匹。
周瑜驅兵星夜追趕曹洪到江陵,正遇曹仁領軍來救夷陵。兩軍接戰,混戰一場,各有損傷,天色已晚,各自收兵。
曹仁本來是想領軍打破周瑜大營,但因為留守大將淩統防守森嚴,急切之間難以得手,這才轉道夷陵,因此接應來晚。
曹仁領軍回到城中,與眾將商議。
曹洪丟了夷陵,知道事不了為,就站起來說道:
“目今失了夷陵,形勢已危急,何不拆開丞相遺計觀之,以解此危?”
被周瑜連續攻擊數月,曹仁身心俱疲,早都想要棄掉江陵,無奈曹操退走時並不讓棄城,還留下陳矯和錦囊妙計,協助守城!
其實曹操是想要把江陵留給劉備,整個江陵僅有陳矯知情,就連曹仁也不知曹操的用意,隻得堅守不退。
這次江陵已經是孤城難守,曹仁就對眾將說道:“子廉之言,正合吾意。”
遂教陳矯拆書觀之,曹仁大喜,便傳令眾將,教五更造飯;平明,大小軍馬,盡皆棄城;城上遍插旌旗,虛張聲勢。眾軍分三門而出。
周瑜救出甘寧以後,大軍並沒有停留,領軍順勢追趕,緊隨曹洪之後到達江陵,陳兵於城外。
次日平明,周瑜得報,曹兵數萬軍馬分三門而出,心中疑惑,逐上將台觀看。
隻見城內女牆邊虛搠旌旗,無人守護;又見出城軍士腰下各束縛包裹。
周瑜暗自思量:
“曹仁丟失了夷陵,現在江陵是孤城難守,他虛張聲勢,必是先準備退走,遂下將台發出號令,分布兩軍為左右翼,並力攻打曹軍。
如前軍得勝,全軍隻顧向前追趕,直待鳴金,方許退步。周瑜命程普督後軍,親自引軍取城。
曹軍出城以後,對陣鼓聲響起,曹洪出馬搦戰,周瑜親自到門旗下觀察,使韓當出馬鬥將,與曹洪交鋒。
兩人戰到三十餘合,曹洪敗走。曹仁親自出馬接戰,韓當敗回,周泰縱馬相迎;鬥十餘合,曹仁亦敗走。
曹軍兵無鬥誌,陣勢錯亂,潰不成軍,周瑜麾兩翼大軍殺出,曹軍大敗,眾軍爭先恐後,往後便逃。
“都督,甘興霸乃江東大將,豈可不救?”
周瑜心裏已經定下計劃,但因為還沒有確定留守人選,就開口說道:
“吾欲親統兩萬大軍,前往夷陵救出甘寧;但留何人在此鎮守,代當吾任?”
呂蒙既然站出來說話,心裏早就有了計較,就回答道:
“都督可留淩公績在此當之,我願為前驅,都督斷後;不須十日,必奏凱歌。”
周瑜自然看出了呂蒙的用意,因為淩統與甘寧有殺父之仇,雖然經孫權親自調解,淩統沒有再主動尋仇,但要他救援甘寧,心中肯定一時轉不過彎來。
周瑜也知道,淩統少年時就有盛名,為人有國士之風,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統兵能力尚在程普之上,是一個最為合適的留守人選,就問淩統道:
“未知淩公績肯暫代吾任否?”
淩統剛好不想跟周瑜去夷陵救甘寧,因為能夠救出來還好,萬一救人失敗,他難免被人詬病“公報私仇!”現在有了避嫌的機會,自然非常樂意,就站起來回答道:
“若是十日為期,我可當之;十日之外,恐不能勝其任矣。”
周瑜聞言大喜,遂留兵萬餘,付與淩統令箭兵符;第二天一大早,周瑜起大兵徑投夷陵而來。
呂蒙和曹軍有過幾次交鋒,深知北方鐵騎之厲害,就悄悄對周瑜說道:
“夷陵南僻有一條小路,前往江陵極其方便,都督可差五百軍去砍倒樹木,以斷其路。若曹軍敗退,必走此路;馬不能行,必棄馬而走,可得其馬也。”周瑜然之,差潘璋前去辦理。
周瑜大兵將至夷陵,周瑜問眾將:“誰可突圍今日夷陵城?通知甘寧裏應外合,擊破曹軍包圍。”
一人應聲而起,大聲答道:“周泰願往!”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與同郡蔣欽曾經在長江水上劫富濟貧,後一同加入孫策的軍隊,跟隨孫策左右,渡江與劉繇交戰,所向皆破,數有戰功。
後來,孫權非常喜歡周泰的武功和為人,於是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
於是,周泰又伴隨孫權左右,曾經拚死救得孫權性命,是孫權真正的心腹。
孫權上位後重用蔣欽,固然是他自身的能力足夠,但與周泰的推薦不無關係!
這次蔣欽充當先鋒官,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連帶孫權也臉上無光!
周泰這次主動要求單人獨馬殺入重圍之中,救援甘寧,就是為了替孫權爭一口氣,挽回一些麵子!
周泰與蔣欽相交莫逆,各有所長,若論統兵能力,蔣欽還在周泰之上,但武功卻是周泰略勝一籌。
時天色已晚,得到周瑜的許可以後,暮色中周泰綽刀縱馬,直殺入曹軍之中,徑到夷陵城下。
甘寧在城樓上,早望見周泰殺至,自領兵出城迎之。
周泰對甘寧說道:“都督已自提大軍至,約定明晨裏應外合,擊破曹軍包圍。”
甘寧大喜,傳令教軍士嚴裝飽食,忱戈待旦,準備內應。
曹洪、曹純、牛金領兵圍住甘寧,曹洪在敗退時早在城牆上留有一個隱秘缺口,正準備今夜偷襲甘寧,不期周瑜領兵將至,此計不攻自破,忙使人往南郡報知曹仁。
曹洪與曹純商議後,決定分兵拒敵,他和曹純領一萬大軍抵擋周瑜,牛金分兵五千兵馬繼續圍困甘寧。
次日清晨,周瑜領兵大至,曹洪領軍迎戰,比及交鋒,甘寧、周泰分兩路從城中殺出,牛金不能抵擋,曹兵大亂。
曹洪軍背腹受敵,抵擋不住,幸得曹純虎豹騎開路,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牛金敗兵四散奔逃,周瑜和甘寧率軍四下掩殺,曹洪、曹純、牛金領殘兵投小路而走;卻被亂柴塞道,馬不能行,盡皆棄馬而走,周瑜得虎豹騎馬匹五百餘匹。
周瑜驅兵星夜追趕曹洪到江陵,正遇曹仁領軍來救夷陵。兩軍接戰,混戰一場,各有損傷,天色已晚,各自收兵。
曹仁本來是想領軍打破周瑜大營,但因為留守大將淩統防守森嚴,急切之間難以得手,這才轉道夷陵,因此接應來晚。
曹仁領軍回到城中,與眾將商議。
曹洪丟了夷陵,知道事不了為,就站起來說道:
“目今失了夷陵,形勢已危急,何不拆開丞相遺計觀之,以解此危?”
被周瑜連續攻擊數月,曹仁身心俱疲,早都想要棄掉江陵,無奈曹操退走時並不讓棄城,還留下陳矯和錦囊妙計,協助守城!
其實曹操是想要把江陵留給劉備,整個江陵僅有陳矯知情,就連曹仁也不知曹操的用意,隻得堅守不退。
這次江陵已經是孤城難守,曹仁就對眾將說道:“子廉之言,正合吾意。”
遂教陳矯拆書觀之,曹仁大喜,便傳令眾將,教五更造飯;平明,大小軍馬,盡皆棄城;城上遍插旌旗,虛張聲勢。眾軍分三門而出。
周瑜救出甘寧以後,大軍並沒有停留,領軍順勢追趕,緊隨曹洪之後到達江陵,陳兵於城外。
次日平明,周瑜得報,曹兵數萬軍馬分三門而出,心中疑惑,逐上將台觀看。
隻見城內女牆邊虛搠旌旗,無人守護;又見出城軍士腰下各束縛包裹。
周瑜暗自思量:
“曹仁丟失了夷陵,現在江陵是孤城難守,他虛張聲勢,必是先準備退走,遂下將台發出號令,分布兩軍為左右翼,並力攻打曹軍。
如前軍得勝,全軍隻顧向前追趕,直待鳴金,方許退步。周瑜命程普督後軍,親自引軍取城。
曹軍出城以後,對陣鼓聲響起,曹洪出馬搦戰,周瑜親自到門旗下觀察,使韓當出馬鬥將,與曹洪交鋒。
兩人戰到三十餘合,曹洪敗走。曹仁親自出馬接戰,韓當敗回,周泰縱馬相迎;鬥十餘合,曹仁亦敗走。
曹軍兵無鬥誌,陣勢錯亂,潰不成軍,周瑜麾兩翼大軍殺出,曹軍大敗,眾軍爭先恐後,往後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