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謄抄
  曆來的舞弊案,隻要查出來,都是大案,科考若有舞弊,不知道多少人要丟官棄爵。

  不過,那個人應該也不知道折子裏有這麽驚人的內容吧?

  包太師當時敢取走時也想過,這種事,肯定是要查,那個人大概是為了在皇上麵前立一功,所以想提前截下折子。

  隻要事情會大白於天下,誰查不是一樣?

  包太師提前來到,原本是想先取了折子,等左右丞相來後,會將所有的折子過一遍,分門別類,再行記錄,那時,他再把這兩份折子記錄在別的案上,離開時便能帶走了。

  可是他沒料到,卻被康王堵住了。

  康王的話,一半是事實,畢竟那樣的鬼畫符,皇上肯定是不想看的;一半是給他台階下。

  私藏折子的事,若是揭出來,他這個太師也難逃其咎。

  畢竟,皇上雖然年邁,卻精明,加上在那個高位多年,有多疑的通病,最不能接受的,是有不臣之心的人。

  哪怕他取走的是無關緊要的折子,隻要沒有通過左右丞相或太傅康王,便是私取。

  沒想到臨到老了,竟然晚節不保?

  但包太師也不是兩句話就可以對付的,他既不說自己拿了,也不說自己沒拿,隻是道:“所以康王是想私取了?”

  康王微微一笑,道:“包太師說哪裏話?本王取了折子,自會記錄在案。再說,皇上有命,隻要有兩人在場,皆同意,便不算違觀。現在本王在此,包太現也在此,哪來違規私取之說?”

  包太師淡淡一笑,道:“因尚景望越過北郡郡守,折子直呈京城之事,引起朝中大臣爭論,好在有例可循,實屬無罪。不過這尚景望啊,也算是切切實實的入了皇上的眼,皇上對嘉州望山鎮之事,頗為關注。先前麵聖時,皇上特意問起,所以本太師這才來尋著嘉州之折,準備呈送皇上。卻不料貴公子的折子竟然還要你這個做父王的再謄抄一遍,也著實奇事!”

  他這算是在解釋他拿折子的原因,雖然這個原因康王並不會相信,當然包太師也知道,不過是表麵上過得去的理由,這時候誰也不會當真。

  這包太師深諳人心,明明解釋的是假的,但是揶揄康王府二公子不學無術,連寫份奏折還要謄抄,卻是毫不掩飾的譏誚。

  不過,他年紀這麽大,譏諷一下後輩,順便刺一刺康王的心,暗諷他教子無方,在這時候,反倒更好掩飾他真正的心思。

  康王臉色難看地道:“家門不幸,逆子自小被老母寵壞了,慚愧,慚愧!”

  包太師哈哈一笑,把那兩份折子拿出來,笑道:“老夫也就是隨口一笑,誰不知道老王妃疼愛孫子,好在二公子隨了頑皮一些,倒是豐神玉雋,公子無雙!”

  揶揄譏諷了一回,還來個毫無誠意的誇獎!

  要是皇甫錦宣在這裏,肯定要跳起腳來罵兩聲老狐狸。康王當然不會,他隻是笑了笑。

  包太師將那兩本折子放於康王手中,還輕輕拍了拍。這動作親和隨意,似乎剛才的針鋒相對全然不存在。

  其實他也可以把聞皓的那份折子留下來。

  不過,包太師畢竟是包太師,既然折子的事已經被康王挑了出來,他若還留一份,怎知不會出現別的意外,那就真是萬劫不複。這時候大方地拿出來,反倒能展現他的坦然。

  康王臉上掛著無奈的笑,道:“慚愧,慚愧!”

  而後,他也不避諱,尋了個角落,拿了份空白折子,又從袖中拿出兩張紙,結合折子上的內容,開始謄抄。

  包太師走近,不過他很好奇,就那折子上的鬼畫符,康王竟然能看得懂麽?果然知子莫若父不成?

  其實他想看的,不過是康王袖中拿出的兩張紙。

  其中一張,如同折子上的鬼畫符。

  另一張,字跡清雋,勁挺好看。

  康王又露出他那招牌式無害的寬厚笑容:“錦宣頑劣,榕哥兒怕我這老眼昏花的看不清!”

  包太師也不知道是羨慕還是嫉妒地道:“世子一片孝心,康王爺是有福之人!”他家不肖子若是不給他惹麻煩,他至於欠人一個人情,把這張老臉放到地上摩擦嗎?

  康王笑而不語,拿了個鎮紙將兩張紙壓住。

  這意思是不準備再聊了。

  包太師也不好意思還腆著臉在這裏去看信裏的內容,隻得走到一邊去整理別的折子。

  他卻不知道,康王從袖中拿出的那兩張紙,便是皇甫錦宣送來的家信,其實兩張上麵的字,都是同一人寫的。

  不一會兒,康王“謄抄”結束,他站起身來,把謄抄好的折子,連同原折鬼畫符和信紙鬼畫符一起收起,連同聞皓的奏折,在那邊記錄過了,拿來請包太師簽字。

  這折子不會隨今天的折子一起送到皇上麵前。因為折子隻是取簡略之意,要陳述的事,還得另行詳細說明。那當然是明天早朝的時候,康王親自呈上了。

  包太師沒有看謄抄後的折子,康王也沒有給他看的意思,他還是很爽快地簽了字。

  一會兒,左右丞相也來當值了,他們一起清理了折子,康王很磊落,把皇甫錦宣的家信中提到自己的字難看,要請父親謄抄,然後親自轉呈皇上的話一說,左右丞相都笑起來。

  他們這笑意裏,既有這不是什麽大事,康王就是太認真了,向康王示好的意思,當然,其中也有幾分心照不宣。

  康王府的二公子第一次領皇差,還是康王和康王世子一起請求皇上得來的。

  但康王府的二公子那是什麽人啊?

  很多人都不看好,覺得這位二公子帶人去治理疫症,不把那地方攪成一團亂才怪,隻怕還是要別人去收拾亂攤子。

  也有一些心憂百姓的老臣很是擔心,疫症不比別的,派個精明的人去還好,派這麽一個紈絝子弟二世祖,要是不添亂還好,若是添了亂,疫症得不到控製,反倒傳播出去,那可是天大的事,甚至動搖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