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心難測(求月票求訂閱)
  城西惠風酒樓。

   小柴禾拎了個包袱走進雅間,隻見王璫、莊小運、耿當都在。

   他把包袱遞給王璫,道:“五公子,你要的東西我帶來了。”

   王璫嘻嘻一笑,接過打開來一看,果然是一套類似錦衣衛的衣服。

   “新的吧?”

   小柴禾點點頭,道:“新的,按五公子說的改成了小尺寸。但圖樣有些不同,總不能真給你我們錦衣衛的官服,免得鬧出麻煩來。”

   “放心,不會有麻煩。”王璫收起包袱放到一邊,道:“看著差不多就好,謝柴大哥了。”

   “自家兄弟,順手的事。”

   小柴禾落了座,又問道:“五公子要這衣服做什麽用的?”

   王璫擺了擺手,道:“這你就不必管了。”

   “莫不是……晉王想再開東廠或建別的暗探衙門?”

   小柴禾試探性地問了一句,端起酒杯作漫不經心狀。

   “我哪知道。”王璫隨口應著,一轉頭見了小柴禾那有些患得患失的表情,笑問道:“怎麽?你們三個都有心事?”

   “我們被人彈劾了。”耿當悶聲悶氣道。

   “哈哈哈哈……”

   王璫笑了好一會,晃頭晃腦道:“我還以為多大點事,搞得像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似得。誰沒被彈劾過?我上次在戶部門口撒了泡尿還被人彈劾呢……”

   莊小運泛起些擔憂,向小柴禾問道:“這次那筆分紅,真是賀都督販賣奴隸換來了的?”

   “不知道。”

   耿當道:“那些奏折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聽著好慘,這筆銀子能花嗎?俺覺得不太好,但俺都交給媳婦了……”

   “我也花完了。”莊小運道:“我在積水潭那邊買了套園子,想說……”

   “想說娶個媳婦?”王璫問道。

   莊小運歎息了一聲,悶頭喝酒。

   王璫搖了搖頭,道:“等等……你們都有銀子?為何就我沒有?要是這樣,今天這頓酒我不請了啊。”

   “我請。”小柴禾道。

   “那好,小二……過來,再添幾個菜……怎麽都這麽便宜?去,到佳肴館再打包幾個菜過來,要最貴的,再給你們一人添五百文的跑腿費……”

   小柴禾也由得王璫胡鬧,總歸是花不了幾個錢。

   他想了想,對莊小運和耿當道:“放心吧,銀子花了就花了,晉王都沒說過要收回去,你們自己在這瞎擔心什麽?”

   “我就是覺得,這事看不透。”莊小運道:“就我們這些人,全是晉王的心腹,到底是誰在背後主使,敢攻訐我們?”

   小柴禾道:“那姚啟聖我查了,不過是個小官,但背後主使之人竟然連我都查不到,這事確實有蹊蹺啊……誰這麽大能量?”

   他說著,轉頭又看了王璫一眼,頗為誠懇道:“五公子,你也別裝作什麽都不知道,近日這事,我實在是心裏忐忑,還請五公子透點口風。”

   王璫還在笑著,放下手裏的筷子,道:“要我看,有人彈劾你們也不是壞事。收複京城之後,我們這些人也太囂張了吧?這事別的不說,我隻說一點啊,賀大哥雖說是一片忠心,但事情就是瞞著晉王做的。

   怎麽?他瞞著晉王在暗底裏做了事,現在被人彈劾了,你們還替他委屈?

   那再一想,是不是賀大哥給大家賺了銀子,在大家眼裏,哪怕他瞞著晉王也是對的?今天這事沒人彈劾,明天是不是大家就敢收別的來路不明的銀子?”

   座中三人聽到這裏,背上一涼,驚出一身冷汗。

   小柴禾隻覺有汗珠從腋下滾下去。

   目光看去,王璫露著牙洞,還是那傻乎乎的樣子,但眼神中已有王珍那種沉穩深沉的味道。

   這個不成器的公子哥,終於還是被王珍一點點費力地拉扯成材了……

   “哈哈哈哈。”

   王璫忽然又笑起來,有些尷尬,又有些無奈,道:“哎喲,你看你們,唉,我本來不想說的……這事我早就看明白了。放心吧放心吧,晉王既沒要你們把銀子吐出來,說明沒什麽大事。

   不過……這麽說吧,你們的分紅不少了吧?一年比一年多吧?我看著都眼紅。現在你們多這一筆錢又能怎麽樣?小運你就能娶到花枝嗎?

   更重要的是,你們拿這筆銀子心裏安不安心?要是心裏不安但還是拿了,和自己說‘我是一片忠心’,被人彈劾了還怪別人多事……這可不是什麽好苗頭啊。

   前陣子出事的魏幾悅,比我們幾個都聰明吧?人家書讀得多好。但他不還是陷進去了。我在想啊,以他的聰敏,要是第一次收銀子的時候有人彈劾他一下,他何至於走到這一步?

   我們都是晉王的心腹,都是立過大功的……哦,你們都是立過大功的,不算我。總之晉王也沒薄待大家夥吧?

   現在出了這麽個事,賀大哥瞞著晉王給大家夥分了錢,大家夥拿的時候也不知道這錢是怎麽來的,這讓晉王怎麽辦?處置吧,寒了大家夥的心;不處置吧,長此以往就亂套了。反正我要是晉王,我得煩死了……”

   小柴禾聽完,隻覺衣服都被汗濕透了。

   他又想到那天晉王問的那一句“黃斌為何會背叛鄭元化?”

   這些天以來,他一直在提醒自己千萬不能重蹈黃斌的覆轍。

   一直提醒一直提醒,但居然都沒發現自己的心態在不知不覺中還是發生了變化。

   今天要是沒有王璫這一席話,自己還覺得那些小官的彈劾是在多管閑事……

   原來背叛從來都不是“我想要背叛才背叛”,而是在不知不覺中,一回頭才發現走到那一步了。

   小柴禾端了一杯酒,頗有些鄭重地向王璫道:“謝五公子提點。”

   莊小運與耿當也連忙端起酒。

   王璫卻隻是露出牙洞嘿嘿一笑,道:“謝我做什麽?要明白了,就謝姚啟聖吧……哈哈,好了好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大家謹慎一點就是了,吃菜吃菜……”

   小柴禾隻覺今天真的對王家堂五公子刮目相看了。

   但就是不知道他要錦衣衛的衣服是幹什麽用?問了也不說,不會真是晉王要再開一個暗探衙門吧……

   ~~

   這夜,王璫帶著三分醉意回到家裏,一進院子他就皺了皺眉。

   “咦,怎麽沒聽到蟈蟈叫……我的鐵背大將軍呢?”

   “相公……”

   “唉,碧兒你不用說我也知道,又被那孟古青拿走了?”

   “嗯。”

   “真煩。”王璫歎道:“好想搬出去住啊……”

   他忽然想到什麽,神秘兮兮地笑了笑,拉著碧縹就回到內屋。

   “好碧兒,看我給你帶了什麽……”

   窸窸窣窣過了好一會,屋內碧縹的聲音響起,清脆中還帶著威風氣。

   “好你個采花賊,還敢拒捕?!看本捕頭把你捉拿歸案!”

   “都說我玉麵飛劍王五郎不是采花賊,碧捕頭,你若再敢冤枉我,就休怪我辣手摧花了……”

   “哼!看招……哼,小賊,放開我……”

   ~~

   次日,晉王府,大堂。

   “近幾日有人彈劾賀琬,你是怎麽看的?”王笑開口問道。

   站在他對麵與他稟奏的臣子是侯恂。

   侯恂沉吟片刻,眉頭一動,恭謹應道:“依下官所見,賀都督其罪有二,未事先稟奏朝廷而擅自作主,此罪一;販賣化外野人,為趨利而傷天和,損我大楚顏麵,此罪二。然念在其一片忠心,初衷還是為國庫增加收入,又是被海外蕃商蒙騙,不知蕃商虐待奴隸之行徑,下官認為……宜酌情懲治。”

   王笑看了侯恂一眼。

   這一眼比看孔興燮時就多了些不同的意味。

   “為何‘酌情’懲治?‘你’認為該怎麽懲?‘本王’又該怎麽懲?”

   侯恂又想了想,不易察覺地打了一個哆嗦,仿佛有些喜意,拱手應道:“若讓下官來說,宜重……”

   “不必說了,你很聰明。回去上個折子吧。”

   “是,下官明白。”

   侯恂正待告退,忽然又聽王笑道:“聽說你與顧……哦,與知事院徐校書有些仇怨?”

   侯恂一愣,心中一驚,連忙道:“絕無此事!下官與徐書絕無過節,請晉王明鑒。”

   王笑道:“我不管你們以前是不是有過節,這次是徐校書向我舉薦了你,這是唯才是舉啊,你別讓我失望。”

   “是,下官明白……”

   ~~

   侯恂退出大堂,眼中漸漸浮起喜色。

   他心裏正想著:“本以為晉王擅打仗而不擅治國……沒想到啊,年紀輕輕有這樣手腕……”

   接著,一轉身,隻見一人正站在廊中,不是顧橫波又是誰。

   侯恂略感有些尷尬,不由又在心裏暗罵了一聲。

   ——嗬,權閹一樣的賤女人。

   但他很快就收斂起尷尬的表情,掛上一個顯得有些卑微的笑容,走上前去,拱手道:“正巧遇到徐校書……”

   “不巧。”顧橫波背著手,微仰著頭,道:“我就是在這裏等你,想告訴你一聲,是我向晉王舉薦了你。”

   這事卻是真的,左明靜吩咐她整理官員宗卷,選個有名望、懂變通的儒家大官出來,她看來看去,知道侯恂是最適合的人選。

   “這……”

   侯恂愈發感到老臉掛不住了。

   他向四下一瞥,見周圍隻有晉王府的護衛,於是又拱著手,放低姿態,賠笑道:“老夫謝過徐校書厚恩,我侯家沒齒難忘。”

   ——呸,風塵賤籍女子,得誌便猖狂,閹奴……

   顧橫波絲毫不掩飾譏嘲的笑容,道:“我給你送了一場前程,你就這麽謝我?”

   “是,徐校書想讓老夫怎麽謝?”

   “我不像你那麽虛偽,有話就直說了。”顧橫波道:“第一,晉王交代的差事辦好,要敢走露一點風聲……這次可不是發配南陽那麽簡單。”

   “這是自然,老夫明白。”

   顧橫波道:“說,‘侯方域配不上李香君,侯家是下賤門戶,不配迎李香君入門’。”

   “徐校書,這就……欺人太甚了吧?看在你爹與老夫的交情上,何必……”

   “是嗎?”

   顧橫波冷笑一聲,道:“那你讓開,我有事稟奏晉王,你別攔在這裏。”

   侯恂飛快又瞥了一眼周圍的侍衛,見這些人一個個如木頭一樣,眼見堂堂高官被一個小女吏羞辱也不表態……

   顧橫波已經背著手繞過侯恂,向大堂走去。

   “侯方域配不上李香君,侯家是……下賤門戶,不配迎李香君入門。”侯恂閉上老眼說了一句。

   “什麽?”顧橫波又問道。

   侯恂反正說也說了,於是又說了一遍。

   顧橫波目光看去,見這老頭已睜開眼,姿態放得更低了,剛才那點惱羞成怒已經完全不見了。

   她譏笑道:“誰賤?是你賤還是我賤?”

   “是我們侯家下賤,往日得罪了李大人與徐校書,下官錯了,還請徐校書大人不記小人過……”

   顧橫波這才滿意地點點頭,又道:“讓侯方域別再糾纏香君,也別再讓我聽到有一句詆毀我們的話。”

   “是,下官明白了。”

   “你也別再和我爹來往,滾。”

   侯恂沒想到自己姿態都放得這麽低了,這女人還一點麵子不給,再次惱怒起來。

   但多年的宦海沉浮給了他極好的涵養,終究還是拱了拱手,應道:“是,下官告退了……”

   他一路由侍衛領著出了晉王府。

   然後,直起腰板。

   ——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但今日終於了結了與晉王身邊這個小人的恩怨。

   總之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這楚朝終於有自己這士大夫的一席之地了……

   侯恂這般想著,臉上的惱怒之色盡去,換上一副鐵麵無私的表情,重新展現出了一代清廉高官的氣勢……

   ~~

   那邊顧橫波站在回廊上,隻覺十分得意。

   她仰起頭,微攤著手,踮起弓足又轉了幾個圈,不由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就是晉王的威風啊,倚仗著他,那些往日裏看不起自己這些人、高高在上肆意踐踏自己這些人的士紳權貴也隻能乖乖低頭……

   然而笑著笑著,她臉上的笑容漸漸又收了回去,慢慢浮起有些哀傷的情緒。

   “好沒意思啊。”

   她心裏歎著,轉頭向大堂上看去,忽然發現哪怕已經能借他的威風了,心裏還是空落落的,原來,自己想要的是王笑這個人……

   ~~

   在姚啟聖彈劾了賀琬的三天之後,原南京戶部尚書、如今北楚都察右僉都禦史侯恂也彈劾了賀琬,要求重懲賀琬之罪。

   侯恂不同於姚啟聖那種小官,素來有名望,此事一出,滿朝皆驚。

   一開始,朝臣們還心有顧忌,心想賀琬這事受益的可是晉王一黨,怎麽敢彈劾晉王一黨呢?

   然而他們又觀望了兩天,發現晉王隻是把侯恂的折子留中不發。

   越來越多的官員敏銳地把握到了其中的微妙,紛紛上書要求嚴懲賀琬……

   可王笑的反應還是很奇怪,把所有關於這些事的折奏都留中。

   很快,白義章率先反擊,上奏折請封王康為郡王。

   至此,一場朝堂之爭拉開序幕。

   有不少官員認為看不透晉王的心思,明哲保身,轉而埋頭推行新政,避開這場紛爭。

   又有不少官員認為,誰能猜透晉王的心思,誰就能青雲直上,一股腦地紮進這場朝爭。

   於是北楚朝堂上形成了奇怪的氛圍,一方麵是新政已經推行下去,許多務實的官員都在忙著新政之事;

   另一方麵,朝堂上關於賀琬販買黑奴是擅自作主還是正常貿易、王康是否該受牽連之事爭論不休。

   爭論越來越激烈,就連許多士紳的目光也從新政上轉移到海貿之事上來。

   各種議論甚囂塵上。

   什麽“海貿是巨利,以王家、賀家為首的那些國商就是圖貪海貿巨利,已對田地不感興趣”之類的……

   這邊才聽說“賀琬販運黑奴往新大陸開采金銀”,那邊又聽說“賀琬是被蕃商騙了,金銀都是被蕃商挖走了……”

   很快就有士紳反應過來,請族中為官者上書彈劾賀琬與王康,認為應該罷免王康在官營貿易商行的職位。

   更聰明的則認為應該封王康為郡王,並不再管理官營外貿商行。

   緊接著,又是姚啟賢上書,認為官營外貿商行應該隻保留煙草、礦業等生意,其它的生意可放開給民間商行,並籌建關稅衙門進行管理。

   很快,有人發現朝廷正在招募大量的儒士,似乎要有出海的大動作。

   一個個議題應接不暇……

   大家本來都對海外蠻夷不感興趣,但不管是要彈劾賀琬,還是要維護晉王一黨的利益,都必須對海外之事有所了解。

   於是往日裏隻懂“佛郎機”的官員漸漸也能談論幾句“荷蘭英國西班牙,歐洲非洲新大陸……”

   可惜,談來談去,大部分人最後也隻能疑惑地問一句“晉王還不表態,到底在想什麽?”

   ~~

   四月十八日。

   賀琬終於以進京述職的名義從琉球趕回京城。

   他沒進京之時就知道了眼下這場針對自己的風波。

   他本來是不怕的,一進京就趕到晉王府求見,打算當麵解釋清楚。

   然而,王笑並沒有見他,隻派人告訴他明日參與早朝。

   賀琬開始有些心慌,他不知道晉王到底在想什麽。

   他想去王家求見王康、王珍,或去見一見小柴禾。

   轉念一想又不敢。

   他回到賀家走了一圈,這是收複京城後王笑特意賜還給他的宅院,眼下已沒有人住,但賀琬知道,這空蕩蕩的商人宅邸已容不下自己的誌向。

   這天夜裏,賀琬翻來覆去睡不著,又起身又到了五豐街。

   五豐街的那家笑談煤鋪已經沒開了,對麵的茶樓卻還在。

   賀琬拍開茶樓的門,隨手丟了一大錠銀子給睡眼朦朧的小二,走到樓上。

   這裏的格局沒有變,他走到窗前,在第一次與王笑相見時的那個臨窗的位置上坐下來。

   他閉上眼,回想著當日的場景……那一年,晉王還是個十五歲的少年,顯得有些稚嫩。

   就是在這裏,壺中沸水滾燙,壺蓋上豌豆翻騰,他們暢談著未來的事業……

   當時又何曾想到今天竟能做到這一步?

   時至今日,那時十五歲的少年已手握天下權柄,而他賀琬也督統北楚水師、坐鎮一方。

   兩人雖然見麵的時日不多,但賀琬相信自己比任何人都了解晉王是何等的高瞻遠矚。

   他由衷敬畏晉王,也認為自己是最不需要晉王操心的一個臣子。

   因為兩人有同一個理想——要讓這四海賓服……

   這次,賀琬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錯在不該欺瞞王笑,甚至以利益裹脅那些功勳之臣。

   但捫心自問,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出於赤膽忠心。

   “晉王,我知道,你身為百官與萬民之表率,絕不能同意販賣黑奴之事。正是如此,我才想私下做,晉王隻需當作不知道就好。如此,往後若有罪孽與罵名,可由我一人背負……我隻想告訴你,我不是想要欺瞞你……”

   他喃喃著,隻希望能把這句話私下裏告訴王笑,讓他知道,他賀琬從來就不是利欲熏心。

   回想這一輩子,年幼時受家中嫡兄欺淩,年少時漂泊海上更是受盡蕃人欺淩,眼見無數同胞在異鄉飽受壓迫。

   他要讓世人知道,庶子不低人一等、流落異鄉的大楚子民也不低人一等……

   到如今,他的血依然如那天的沸水一樣滾燙。

   ……

   這天夜裏,賀琬一次又一次回過頭,向茶樓的樓梯看去。

   他想著晉王一定已經聽說了自己到茶樓來了,也許,早朝前他能來見自己一麵。

   見一麵,早朝後要治罪、革職、下獄怎樣都好,隻要把這些話說清楚,他就沒有遺憾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