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稻粱謀(求月票求訂閱)i.
  “範將軍放心吧,我從親衛中選了十名火銃手、十名弓箭手,都是身手了得。”

   說話的人名叫朗保富,本名叫鈕祜祿·保富,鈕祜祿滿語意為‘狼’,他於是給自己取了‘朗’姓。

   範承謨以往認為保富這個朗姓起得風雅,如今卻希望他能像一匹狼,保衛大乾社稷。

   “都是信得過的人?”

   朗保富道:“都是至少跟了我一年多的心腹,受過我的重恩,信得過。”

   “帶我去看看……”

   這二十名刺客果然個個精銳,有漢人也有滿人,可見大乾朝海納川。

   範承謨一個個看過去,眼中露出些悲憫之色。

   “諸君不計生死以衛社稷,範某在此謝過了。”

   “範將軍放心,我等一定殺了王笑,絕不負京城百姓期望。”

   一個漢人士卒身子一板,大聲喊道,很是慷慨。

   “好!圖窮即斷秦王首,千載應傳好丈夫!”

   範承謨讚歎了一句,伸手拍了拍對方的肩,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可有未了之心願?”

   “小的崔老三,隻求我大乾朝一統天下、長治永安……”

   ~~

   與此同時,範文程從四夷館出來,與禮部侍郎剛林一起上了大轎子。

   “情況恐有不對啊。”

   剛林道:“不是一切順利嗎?”

   “晉王派人與蒙古台吉們會晤了,談了邊貿之事。”

   “這有什麽?”剛林不以為意,“這不就是正常和談嗎?”

   “楚朝延光元年七月,塞外大饑,請求楚朝賑饑。延光皇帝不但堅持不予,還停止了對蒙古的市賞和邊境貿易,企圖以此餓死蒙古人。”範文程緩緩說道。

   他已經不再使用天聰年號了。

   但對原本的楚朝,他語氣裏還是有些輕蔑。

   “可笑嗎?蒙古人要是那麽容易被餓死,幾千年前匈奴、突厥早就餓死了。當時楚朝這個封鎖邊貿之策,諸部哄然,其臣僚自己都痛惜‘虜遂盡收蒙古屬建州,而邊事不可為矣’。可見在中原與蒙古的關係,邊貿是重中之重。”

   剛林道:“正是重中之重,晉王派人來談,有何不妥?”

   “我等既已降他,便是他的臣子。蒙古之事當交由我等來辦為宜。”

   “不必疑神疑鬼的,如今還未正式受降,晉王不願使派我等,也是理情之中。”

   “話雖如此,承諾蒙古開啟邊貿,又為何急在這幾天?”

   範文程沉吟著,又緩緩道:“我怕他是利用我等召來蒙古諸部,他自行安撫拉攏……”

   剛林訝然道:“蒙古各部關係複雜,我們都不甚清楚,晉王更是兩眼一摸黑,沒有三五十年,哪有那麽好拉攏的?”

   他說著,隱約感受到範文程的不安,又道:“你是怕他過河拆橋?堂堂晉王,還能出爾反爾不成?”

   “那倒也是。”

   範文程撫著長須,一時也不明白自己的不安到底是從何而來……

   他又想到今日見到的場景。

   王笑派來的人向那些蒙古台吉展示著那些物資,引來一陣陣高呼。

   “鹽也賣我們?多少都賣?”

   “鹽、茶葉、布匹……所有你們要的東西,甚至包括鐵鍋、農具,隻要你們需要,都可以賣。”

   “真的?!鍋也能賣給我們?!”

   “不僅是邊貿,我們還會派人到草原上教你們製作牛肉幹和罐頭……”

   一個個蒙古大漢撓著蓬鬆的胡子、似信又不敢信的樣子。

   範文程冷眼旁觀,知道也隻有幾個小的部落是真的對王笑的貿易計劃動心。

   其它的大部落無非是各懷鬼胎而已。

   比如,察哈爾部的阿布奈,想要的是借乾朝或楚朝的勢力反清,為林丹汗報仇,重新稱汗。這人是條連大清都養不熟的蛇;

   比如,科爾沁部的吳克善,想要的是楚朝代替清朝之後,能繼續讓他當親王,享受榮華富貴……

   想到這裏,範文程又向剛林交代道:“你派人盯緊了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

   剛林打斷道:“不宜再稱‘卓禮克圖’親王了吧?這是清廷給他的封號,晉王必定不會承認的。”

   範文程捏了捏眉頭,感到有些疲倦。

   ——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乃是陛下的兄長,歸降楚朝之後,無論如何也該給個封爵,不低於清朝給的才行,但聽說王笑甚少給人封爵……

   這也不是範文程該管的,此時他也沒心思計較這種小問題,歎道:“他想把孟古青格格……不,是孟古青郡主,他想把郡主也嫁給晉王。”

   剛林皺了皺眉,道:“這不是給陛下添堵嗎?”

   範文程欣開轎簾往外瞥了一眼,見周圍沒有旁人,道:“你以為他能有多少見識?他以為晉王接受得了草原上的習俗,還想效仿當年,再來一出姑侄共侍一夫,保他家的富貴。”

   “晉王能答應嗎?”

   “怎麽可能?這裏是中原。他隻要提出來,不知要得罪多少人。我等還要被他牽連,甚至會影響整個受降,你千萬要盯住他。”

   剛林也覺麻煩,不悅道:“你要告訴他,這不是鬧著玩的,眼下這種時候,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我怎麽告訴他?他是第一次入關,根本不明白中原風氣最恨這等顛倒人倫之事。他隻認為我阻撓他嫁女是因為陛下善妒,我說破了天,也是對牛彈琴。”

   剛林撫額不已,長歎道:“我等千辛萬苦才做到這一步,萬不要壞在這些蠢……這些人手裏了。”

   “我向陛下稟奏一聲吧。”範文程歎了口氣,勉勵道:“再咬咬牙撐一撐,沒剩幾天了……”

   他回到公房,第一次件事就是把擔憂寫成折子上奏,但奏折上去之後如石沉大海。

   陛下不批折子,這是這乾朝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

   他想進宮求見,卻也見不到布木布泰。

   那總管太監劉安絮絮叨叨的。

   “範大人,陛下真沒功夫見你,太子殿下這病不好,陛下馬上也要病了,她都兩天兩夜沒合過眼了……這國事還請你多擔待著些,隻要受降典禮不出差錯就好,有什麽事往後丟給晉王操心罷了……”

   “太子殿下病的不是時候啊……”

   ~~

   “有什麽事往後丟給晉王操心”——已成了乾朝官員的共識。

   十二月初五,傅青主進京城巡視了一次,終於明白為什麽京城百姓這麽支持乾朝。

   他路過楚朝名臣趙子訶的故園,隻見這裏被分給二十餘戶無家可歸的流民,原本典雅別致的庭院糟蹋得不成樣子,名家題筆的楹聯被劈了當柴燒,滿地都是亂七八糟的穢物……

   接著他又去了一個善濟堂,說是用於振濟孤兒、老弱的地方。

   但隻一眼,傅青主就看出來,這裏麵的哪是什麽孤兒?

   城中百姓白日裏到城頭幫忙壯聲勢,乾朝自會下發米麵、銀錢等獎賞,而家裏的兒子、老人就寄住在這裏,又白領一份米麵、衣裳等補濟。

   所謂的‘孤兒們’手拉著手跑來跑去,開心地唱著歌謠。

   “大乾朝,真是好,新氈帽,新棉襖,黎民三餐飽……”

   冒充的孤兒有父母光明正大地來看孩子,胥吏也像沒看見一樣,任他們一家子緩悠悠地吃著振濟糧……

   傅青主怒從心起,狠狠地叱責了隨行陪同的範文程。

   同樣是一國宰輔重臣,範文程輔佐皇太極稱帝之時,傅青主還是個潦倒書生呢。如今被對方指著鼻子破口大罵,他卻還是好聲好氣,連連告罪。

   這種委屈求全的低姿態落在許多人眼裏,不免都為範文程感到心酸。

   心酸就心酸吧……範文程心裏再一次告誡自己,等過了明日,王笑親口正式宣布既往不咎了,成了正兒八經的楚臣,這點委屈算什麽?

   ……

   這日,範文程回到家,範承謨聽說了父親受辱,急忙跑來相見。

   “父親,聽說那傅青主當眾罵你,還要把善濟堂的孩子全趕出去?他怎麽能……”

   “你閉嘴!傅大人的名諱也是你敢直呼的?!”

   “是,孩兒知錯。”

   範文程語氣緩和了幾分,道:“我範家名門之後,以匡世濟民為己任,豈在意這點挫折?隻望你能明白為父的苦心。”

   “是,孩兒明白,孩兒絕不墜我範家英名……”

   範文程歎息一聲,喃喃道:“等過了明日,一切就好了。”

   “父親說的是,過了明日就好了……”

   ~~

   這日,傅青主出城之際,卻有人衝著他的隊伍大喊了幾句。

   “這些年,京城這麽多朝廷,楚朝是最爛的!別回來了!”

   “楚朝最爛!”

   喊完,幾個人影往巷子裏一拐,不見了蹤影,綠營兵連忙追上去。

   “站住!王八羔子……”

   ……

   傅青主一路回到城外大營,依然還在氣得發抖,向王笑發了一通抱怨。

   “晉王你就不該受降,你沒看京城如今是什麽樣子……不納稅,不納糧,全靠官府來養著,往城頭枯坐一日就能領糧食,越來越多人不事生產,當懶漢。依我看,這樣的子民不要也罷!”

   王笑卻還是很平靜,道:“沒關係的,人的共性嘛,換作是我,也想每天領些錢糧,懶懶散散的。傅老抑心自問,真覺得那樣的日子不好嗎?”

   “總之晉王你做得不妥當。”

   王笑也不生氣,玩笑道:“那傅老不妨去投奔張獻忠,此事換成他來做,一定讓你滿意。”

   傅青主愣了愣,苦笑一聲。

   王笑又道:“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人多數是這樣的,能白占的便宜還能不占嗎?他們說的也不全錯,楚朝以前真是挺爛的。但我們回來不就是來改變的嗎?若一點城府都沒有,還玩什麽政治……”

   “晉王這次還是太寬厚了。”傅青主歎道。

   “希望是吧。”

   “對了,這次入城,聽說小公子病了……”

   王笑手裏的筆停了停,道:“假的。”

   “假的?”

   “等過了明日,她也就不必演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