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決戰
  網 ,最快更新寒門貴子</a>最新章節!

  澹台鬥星帶著千餘騎繞過成都城牆,由北至南,雲屯席卷,直奔楚軍大營而來。

  城頭的守軍噤若寒蟬,非但不敢出城阻攔,連一箭未發,目送澹台鬥星

  見到徐佑,澹台鬥星興奮的道:“大將軍,幾時攻城,我願為先鋒!

  “一軍軍主,要的是坐鎮指揮,用你去衝鋒陷陣的時候,怕是這場仗也別打了!徐佑笑罵了兩句,問道:“張長夜呢?

  “他在營外候著,說是沒大將軍的召令,不敢進營。

  何濡在旁邊笑道:“這是自抬身價,等著七郎去親迎呢……

  徐佑起身,正了正衣冠,道:“應該的,若不是張長夜,北線得傷亡多少江東的大好男兒?願意止戈休戰,別說親迎,就是讓我躬身也無不可。走吧,大家一道去見見這位天師道的張大祭酒。

  當即率領眾將迎出轅門,張長夜慌忙跪地,叩首道:“老道歸順來遲,萬乞大將軍贖罪!

  徐佑上前扶起,道:“大祭酒言重了,益州之亂,孫冠是罪魁禍首,餘眾隻要真心歸順,朝廷皆既往不咎。你能在廣漢迷途知返,是朝廷的幸事,也是益州百姓的幸事,我現在就可承諾,回京後奏請皇帝,封你為關外侯、振武將軍,從此同朝為臣,為國盡忠,如何?

  振武將軍是正四品,關外侯爵位雖低,可非軍功不賞,多少三品四品高位的官員們還沒封侯,張長夜能得此殊榮,哪裏還端得起架子,痛哭流涕,道:“多謝大將軍恩典,多謝大將軍恩典。

  權勢之下,無人幸免!

  為了打消張長夜僅剩的疑慮,接風宴後,徐佑命他率五千天師道的降卒駐守廣漢,負責北境至梓潼方向的防務,然後盡力勸說劍門守將投降。

  張長夜欣然領命去了,澹台鬥星還記掛著幾時攻打成都,纏著徐佑問章程,徐佑笑道:“成都號稱金石,你預估多少人可以攻克?

  澹台鬥星是知兵的人,早就從張長夜口中得知城內尚存的長生軍人數,想也不想的道:“五萬人足矣!

  “幾日?

  “三日!

  這倒不是澹台鬥星胡言,像成都這樣的天下堅城,若城內軍民一心,鬥誌昂揚,別說五萬人,就是十萬人攻打一年也未必可以攻克。

  所以攻城實屬下策,攻心方為上計,唯有外無援軍,內無鬥誌,上下離心離德,方能破之。

  而現在的成都,正是這般風雨飄搖,隻要楚軍盡起雄兵,以泰山壓頂之勢砸過去,三日必克!

  “傷亡呢?

  “這……

  澹台鬥星抓了抓腦袋,不知該怎麽回話。

  兵法雲慈不掌兵,攻克成都,滅了天師道,這是多大的功勞,死再多人也值。可徐佑這樣問,言外之意,不想死太多的人,他能怎麽回,隻好閉嘴。

  “再等等,張長夜一降,我想,孫冠也該下定決心了!

  嗯?

  眾人聽的滿頭霧水,這時有人來報,成都派出使者,求見大將軍。

  徐佑笑道:“有請,孫冠的末日到了。

  五日轉眼即過。

  徐佑安排好大營的防務,帶著袁青杞、清明、朱信、侯莫鴉明、白易、沙三青等人前往分棟山。

  踏著青石台階,緩步而上,周邊怪石巉岩,古樹虯枝,山花遍布,美不勝收,眾人皆神色凝重,一路無話,正午時登上分棟山最高處——望蒼坪。

  坪上別無他物,唯有一株千年古鬆,挺撥蒼翠、雍容大度,鬆樹下坐著一人,正是元光。

  在坪的另一端,元沐蘭、鸞鳥、素闕機、元山海迎風而立,神色同樣凝重。

  徐佑走過去,躬身一禮,道:“大將軍還有何吩咐?

  “我自幼學刀,三十歲大成,後棄刀不用,草木花葉,皆可為器,再後來不假外物,以身化刀,從此無法寸進,以為到了刀道的巔峰。直到那夜在岷江畔,我和孫冠交手一招,忽而頓悟了刀道的終極,不存一念,無我無刀……

  說著輕輕豎起一指,道生於一,於虛空中畫出了陰陽魚,一生為二,陰陽魚搖擺遊弋,靈動曼妙鮮活深邃,二生為三,然後驟然擴大至整個世界,三生萬物。

  徐佑站立不動,閉目感受著那天地間蘊含的至理,再睜開眼,恭敬的道:“多謝大將軍,我已到了山門外。

  元光收了指,笑道:“你尚未而立,有此成就,可以想見,必定會成為二百餘年來最年輕的大宗師。隻是切記驕躁,康靜隻差臨門一腳,就可破開一品山門,此人來曆神秘,功法通玄,會是你今後的大敵。

  徐佑撩起袍擺,屈膝跪地,以師禮叩首三次,道:“不管此戰結果如何,我會信守承諾,保公主一世平安!

  元光柔和的眼神注視著徐佑,道:“各有天數,你盡力而為就好!說完突然轉頭望向西邊,氣勢大變,仿佛天神臨凡,磅礴如連綿山嶽,壓的所有人喘息不過來。

  孫冠!

  孫冠去了那套常見的商賈打扮,穿著黑色的麻布道袍,仙風道骨,負手提刀,翩翩而至。

  元光起身。

  徐佑退到袁青杞旁邊。

  南北天下,最頂尖的兩個人終於麵對麵的站在一起。

  “這是元兄遺留在山中池塘的雁飲刀,今日物歸原主!

  不見孫冠如何動作,那柄通體幽黑、刻著古篆的質樸長刀突然出現元光麵前,元光伸手,恰好在此時觸碰到刀柄,就像是事先等候在這裏似的,讓旁觀眾人無不升起玄妙之極的感覺。

  鏘!

  元光拔出雁飲刀,目光如凝望摯愛的女子,道:“老夥計,十幾年不見,你還好嗎?

  光華流轉,龍吟聲聲,

  雁飲刀似乎歡快的做出回應。

  “來,隨我去問道!

  道在哪裏?

  孫冠即道!

  刀光暴起,如星辰墜地,籠罩了孫冠周身丈許,那光芒比頭頂的太陽還燦爛了百倍千倍,無窮無盡的刀氣勾勒出天羅地網,好似要把孫冠吞噬其中。

  孫冠麵帶微笑,往前輕輕踏出半步,如同晴空之內,響徹了萬裏驚雷,浩浩蕩蕩,連地麵都跟著震動搖晃了起來。

  光芒盡斂。

  元光站在原地,仿佛從未出刀。

  下一瞬,他的身子消失,再出現時已到了十丈外的高空,長刀高舉,上承天之陽,下接地之陰,先天真炁通過一百零八竅如激流般飛快的運轉,周而複始,沒有終竭。

  那刀光融合進了太陽裏,在徐佑等人的眼裏,仿佛延續了千百丈長,如有神跡,可以輕而易舉的斬斷分棟山。

  這豈是人力可以抗衡?

  朱信赫然色變,到此刻他才知道,究竟和大宗師的差距有多大,可也激起了心裏的鬥誌,目不轉睛的盯著場內,以畢生所學,印證自身的不足。

  今日能有資格觀戰的人,無不是心智堅毅之輩,袁青杞同樣如此,她在岷江受過孫冠一招,感受比朱信更深,但並沒有因此氣餒。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

  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是未來得以進軍無上武道的路,她美眸不眨一下,如癡如醉,完全沉浸其內。

  元沐蘭雙手緊緊攥著,俏臉滿是擔心,這一刻她關注的不是誰勝誰負,不是武道興衰,而是元光的安危。

  如果可能,她寧願元光永遠不要和孫冠交手,可這是元光最後的願望,誰也無法阻止。

  她隻能祈禱,祈禱祖靈的庇佑!

  孫冠仰頭,衣衫獵獵,周遭無風而起漩渦,卷起大片青石,每一塊都被風刀切割的方方正正,大小如一,然後足尖輕點,如土龍驚蟄,直衝天際。

  他揮出一拳。

  沒有任何言辭可以形容這一拳的威力,毫無花巧,卻貫通了天地至道的奧秘。

  這驚天動地的一刀斬斷了土龍,斬碎了青石,斬破了萬象!

  拳刀相交,無聲無息。

  噗!

  朱信吐出大口鮮血,後退數步,盤膝坐地,運功壓製幾乎要暴走的真炁。也是此時,他知道終生再無望問鼎一品——那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袁青杞功力稍遜,沒有像不服輸的朱信那樣受到強大的衝擊,但也嬌軀微顫,快要堅持不住。

  元沐蘭、素闕機、鸞鳥、清明、侯莫鴉明等人也不好受,至於白易和沙三青,在元光使出第一刀後就匆匆退到了望蒼坪的下麵,不敢再近距離觀戰。

  兩人再次分開。

  還是站在原地。

  不差分毫。

  中間的千年古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死去。

  圍繞著古鬆的周邊,神奇的出現了一個完美的圓形,孫冠和元光各站在坎位和離位。

  一陰一陽謂之道!

  元光長發倒豎,霸氣之極,長刀遙指孫冠,大笑道:“痛快,再來!

  孫冠笑道:“能和元兄一戰,足慰平生!請!

  兩人再次交手,電光火石之間,鬥了不下數百招,時而快若奔雷,時而慢若老嫗,看似擊在空處,卻又好像顛倒了空間和時間,奇妙的出現在對方的要害,更可怖的是,交手至今,兩人始終沒有落地,全靠生生不息的龐沛真炁支撐,誰也不敢停下來。

  眾人裏麵現在隻有徐佑一人能夠若無其事的站著觀戰,他表情淡然,不見悲歡,實則體內的元炁正不受控製的自行運轉,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而為,無治而治,一切水到渠成。 <center class="clear"></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