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將計就計
  洪承疇的內心是極其忐忑的,他其實也沒有必勝把握。

  但自從歸順大清後,自己寸功未立,好不容易逮到了去說服黃道周,夏完惇等忠於明朝的治世能臣歸順大清的好機會,可卻一事無成,反倒被對方罵了個狗血噴頭,無地自容。

  鑒於自己歸順大清前為明朝做出的傑出貢獻,多爾袞縱然有千般不滿可還是把他安到了山東巡撫這樣一個重要的職位上,如果再不立些大功的話恐怕這次戰事結束後他烏沙不保倒是小事,能不能安享天年都是未知數了。

  施琅這人畢竟有過叛明降清的前科,現在又叛清降明,如此反複無常足可見此人是沒有任何忠誠度可言,誰給的利益大就跟誰,說白了就是個勢力小人。

  現在的明朝永曆皇帝形同傀儡沒有任何權威,他能給與施琅的除了虛名外可能再無其他。

  如果這次自己能夠給出足夠誘人的籌碼,不信他施琅不降。

  正是出於這些考慮,洪承疇鼓起勇氣冒險來到施琅營中。

  “施大人不愧是年輕才俊,人中之龍啊,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洪承疇進到施琅帳中一臉陪笑地說道。

  施琅危襟正坐在大帥寶座上看著一臉諂媚的洪承疇不削道:“洪承疇,妄你一把年紀還要對我這個小輩極進諂媚之事也是夠難為你的了,說吧,你這次前來我處是要談什麽?”

  洪承疇看了看帳內的左右兵將道:“總督大人果然爽快,老夫甚是佩服。事關重大,可否借一步說話?”

  施琅看出了他的意思於是示意將官們都退了出去。

  洪承疇見四下無人後便向前走了幾步,直到離施琅僅有一米的距離便煞有介事地打開隨身攜帶的包裹。

  施琅也有些好奇地向前欠了欠身子,隻見包裹裏有起碼十幾錠金光閃閃的金條,還有一個印信。

  洪承疇看到施琅那直勾勾盯著這些東西的表情,暗自竊喜道:這施琅果然是勢力小人,自己此行算是大功告成了。

  於是他笑眯眯地對施琅說道:“總督大人,老夫幹脆就直說了吧,你跟著那永曆小兒朱由榔賣命是沒有前途的,他除了一味逃跑毫無主見外還會幹什麽?他自打登基稱帝以來除了給了你這個湖廣總督的虛名外可曾給過你一兵一卒,一文錢軍餉,一杆火銃?你這一路走來哪樣不是自給自足靠自己的能力才攢下這麽多兵馬,武器輜重?為這樣一個昏君和即將坍塌的王朝賣命值嗎?”

  施琅仰天長歎了一聲沉默不語,洪承疇見狀覺得施琅肯定是動搖了,又繼續說道:“還是加入我們大清吧,施大人大可不必擔心之前叛逃至明朝陣營的事情,身為漢人心向漢人王朝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我洪承疇何嚐願意為韃子效力,可

  是你回頭一想大明真的已經是無藥可救了,可謂是氣數已盡,大清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那才是我們所有人的真正歸宿,我已奏明聖上,如果你答應歸順大清,尚可喜死後空缺的智順王位就是屬於你的,你看印信都給你帶來了,還有這些金子也是你的。老夫向你保證,你歸順大清後位居藩王統領一省,良田大宅美女佳麗享之不盡。”

  施琅聽後大笑道:“哈哈哈,洪大人這次果然是不惜血本前來勸降與我,我施琅真是深受感動,對我這樣的大清叛將朝廷真的會不計前嫌如此重用我?”

  “是的施大人,我洪承疇敢用人頭向你保證!”

  “嗬嗬........”施琅冷笑幾聲,“既然大清朝如此善待漢人,皇恩浩蕩,你洪承疇在大明朝時官居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可如今叛降大清後卻隻是區區山東巡撫?若我歸降大清後,我如何相信滿人主子會封我為王?”

  “哈哈哈,施大人多慮了,我洪承疇並非隻有巡撫一職,前番我一直在京為官,官職已至少師,隻是前段時間山東發生小規模叛亂,攝政王命我兼顧巡撫之職帶兵前來平叛,當叛亂被徹底鎮壓後,老夫為了鞏固山東的治安才繼續留任巡撫駐紮在山東。”

  “不知可否得知是何人叛亂,還要勞煩洪大人親自出馬?”

  “小規模叛亂不值一提,領頭的叫劉澤清,此人曾是明朝東平候,趁著大清主力南下滅明之際揭竿而起,還擁立了一個明朝偽王為帝,實則是傭明抗清其實分明就想趁亂自立割據一方罷了,此等不忠不義之人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當政都必須剿滅!”

  “聽洪大人這麽一說,我施琅看來是與大清無緣了。”

  “啊?施大人何出此言?難道封你為王還不夠?你有什麽條件盡管提,我再向攝政王爭取。”

  施琅又歎了一聲道:“想我施琅前半生既非生為明臣也非清將,我隻是一個追隨大海盜鄭芝龍馳騁海上打劫商船搶奪地盤的海匪而已,後隨鄭芝龍降明並非我本意,再後來又隨他鄭芝龍降清也並非我本意,我一直以來的理想就是能夠遇到一位明主可以讓我實現自己統兵征戰成就一番偉業的願望,就好像韓信嶽飛那樣的大人物,可是無論是鄭芝龍,黃道周,鄭芝龍的兒子鄭森還是清廷的主子佟養甲都不把我當回事,把我像奴仆一樣呼之則來回指責去,這種生活簡直讓我受夠了,可直到遇見隆武帝當今唐王之後,我的人生終於有了價值,他給了我盡情施展才能的機會,試問如果是你遇到了那個與你有知遇之恩的人,你還會忍心再離他而去嗎?”

  “施琅,你......你的意思是你這次是鐵了心要跟那個腐朽的永曆小朝廷一條道

  走到黑了?”

  “嗬嗬,你誤會了,永曆的死活與我施琅並我關係,我效忠的隻有唐王一人,我定會輔佐唐王奪得天下,至於他是想輔佐永曆還是開辟新朝我施琅都會義無反顧的支持他。”

  “好吧,那這樣,老夫隻能對你表示遺憾了,他日我們戰場上見了,老夫可不會對你如此苦口相勸了,告辭!”

  洪承疇正要轉身離去,隻聽後麵一個聲音叫道:“且慢!”

  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洪承疇轉身一看,隻見施琅又重新坐回了大帥的座位對著洪承疇陰險地說道:“洪承疇,你太天真了吧,你竟敢一個人來我這裏,如此天大的厚禮,你以為我會不要嗎?”

  “好你個施琅,小人,陰險下作,你身為一軍主帥難道不懂得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道理嗎?你若殺我就不怕被後世恥笑,遺臭萬年嗎?”

  “不要激動,洪大人,誰說我要殺你了,我怎麽舍得讓洪大人這麽輕易的就告別人世呢,隻是先留你在我這做客罷了。來人那!”

  幾名士兵走進帳中道:“總督大人,有何吩咐?”

  “把他關進城中大牢嚴加看管!”施琅命令道。

  “好啊,施琅,你故意引我入城談判,原來是這個目的,你等著,多鐸大軍見我遲遲未歸定會率軍總攻,到時你施琅將死無葬身之地,滿人的手段你是知道的,敢於反抗者一律屠城處置,你死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拖下去,先重則20大板再說。”施琅不耐煩道。

  “是,總督大人!”

  洪承疇處理完了,但城外的多鐸大軍仍然不能小覷,施琅放話出去說要考慮幾天,留洪承疇在城內做客,用以拖延時間好等待其他援軍趕來後對清軍發起反攻。

  多鐸得到消息後信以為真就命令大軍原地駐紮,正好多日征戰後將士們疲憊不堪,可以好好休整一下。

  就這樣等了兩天,第三天直至申時,蚌埠城那邊還是沒有任何動靜,多鐸感覺情況不對急忙召集諸將議事。

  “我們已經等了三天了,可是明軍那邊還是沒有一點投降的跡象,我上午查看了下他們的城防,甚至還看到他們的士兵在城上繁忙地搬運武器,修築工事,似乎是在做開戰的準備,洪承疇進去之後也一直都沒有消息傳出來,你們看是不是明軍已經處置了洪承疇意欲與我軍決戰到底呢?”

  蒙古大將察哈爾說道:“回稟十王,依末將隻見明軍此舉必是要與我軍血戰到底,之所以要我們等隻是為了拖延時間罷了,所以我們隻需出其不意立即攻城,讓他們的計劃破產,否則夜長夢多,拖久了必對我軍不利。”

  另外幾名八旗將領複合道:“察哈爾說的有道理,我們還在這裏幹等什麽,趕緊出擊吧

  。”

  隻見一名綠營將領站出來道:“慢!洪大人還在城內生死未卜,我們怎可貿然出擊,萬一洪大人大功即將告成之際我軍突然開戰,那豈不是功虧於潰,洪大人也將會無畏的犧牲掉,十王殿下,還是再等等吧!”

  其他幾位滿蒙將領大為不悅,滿將布氈泰怒斥他道:“是你們漢人命重要還是我們滿人命重要?你想要十王殿下陪著他洪承疇殉葬不成?十王殿下,我等諸將懇請十王殿下立即出擊,攻打蚌埠!”

  “好,既然諸位將領都讚成出擊,那麽我現在命令你們......"

  還沒等多鐸話說完,隻見一名清兵魂不守舍地跑進來高喊道:“報,十王殿下......大事不好,明軍,明軍打過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