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章 為了龍陽君!魏武卒!(求個收藏)
  晉陽主將府邸之中。

  王齕朝著蘇劫問道:“蘇將軍此計一出,闕與便是孤城一座,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奪下此城,若是大王得知,必定大悅,將軍攜克城及營救質子之功,凱旋班師,便可封君封侯了。”

  蘇劫搖頭笑道:“將帥抬舉,封什麽君,我並不在乎,將帥為大將多年,安不知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我等戎馬,注定一生為國,何時能偷得半日閑暇,封賞在別人看來是榮華富貴,在我等眼裏,隻是肩上的擔子更沉重些罷了。”

  王齕一聽,微微一思,點頭道:“卻如你所言啊,本將這一生,好像一日未閑,怕是進了棺槨才能徹底如願。”

  蘇劫嗤笑,故意掐手一算,道:“嗯嗯……我觀將帥氣色,最少還有二十年的歲月,怕是將帥還要勞累二十年,將帥時才之言,怕是不能如願了。”

  王齕見蘇劫故意神神叨叨,哈哈一笑道:“不愧是蘇將軍,說話就是中聽。”

  隨後,王齕神色一變道:“朝堂之上,瞬息萬變,明刀暗箭,防不勝防,蘇將軍此次營救質子回秦,恐怕華陽太後那邊……”

  王齕對蘇劫是萬般欣賞,這是他一手提拔的人,如此說,也是愛護,而善意提醒。

  因為群臣都知道,嬴政一旦回秦,子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

  立誰為太子,這就是關鍵的問題了。

  楚國羋氏可以說在呂不韋之前,就已權傾朝野,數代人在秦國已經根深蒂固。

  目前,似乎除了呂不韋,都希望這個太子是成蛟。

  楚國和群臣的關係已經千絲萬縷,這麽做也最符合共同利益。

  可是一旦子楚和權相呂不韋,力爭趙政為太子,就意味著楚氏集團必定會有動作,這個動作不會爭對子楚,就必定會爭對趙政。

  誰支持趙政,就是楚國的敵人,首當其衝的便是他蘇劫。

  至於王齕為什麽這麽篤定蘇劫會站在趙政這邊呢。

  因為趙政是蘇劫營救的,世人看那呂不韋,再看那黃歇。

  此二人哪個不是因為營救質子之功而成為一代權相。

  趙政為太子,或為秦王,這受益最大的就是蘇劫。

  蘇劫忽然道:“我與將帥所想,形同而意不同!”

  王齕一愣,問道:“何為形同意不同?”

  蘇劫道:“我並非那呂不韋,行的是奇貨可居的商賈之謀,如果趙政非帝王之才,我也不會去支持他,如果因為利益,去支持一個並非帝王之才的人,最終傷害的,是這亂世下掙紮的天下百姓,我願意支持趙政,是因為我在邯鄲期間,看出了他身上無人能及的帝王之姿,將帥,我相信這七百年戰亂,一定會終於趙政之手,成就他自己的千秋偉業。”

  蘇劫憑什麽這麽篤定,趙政能夠結束這七百年的諸國紛爭。

  其因不必深究,但是蘇劫之語在王齕聽來,是不可思議的!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敢說他這一生,一定能統一華夏土地。

  這不是靠滿腔熱血和壯誌未酬。

  這需要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而且,曆史已經改變了,蘇劫開始接觸,他上一世不曾知道的辛秘。

  蝴蝶的翅膀扇動著曆史的車輪,走向了未知的方向。

  王齕道:“想不到,你對趙政的評價會如此之高,看來,你是真的不看好公子蛟了。”

  蘇劫笑道:“以我來看,此次質子回秦,最大的麻煩就是公子蛟。”

  一旦五國合縱,就意味著一連串反應提前到來。

  其中一個反應,就是公子蛟的事。

  可是如今和曆史不一樣的是,嬴政羽翼未豐,嬴政唯一能靠的,或許就是他蘇劫了,也許還有呂不韋。

  但是呂不韋又注定了除了在支持嬴政這件事上,其他的事上一定會和自己走向兩個方向。

  朝堂上的複雜就是這般。

  王齕道:“既然你這般認定,本帥也會支持你!”

  要知道,王齕是不站隊的,隻忠於君王!

  不過,今日,他聽了蘇劫的話後,居然選擇支持蘇劫,便代表著支持一個還不是太子的嬴政。

  對蘇劫來說,是非常意外的。

  蘇劫以雙十之齡能夠立身朝堂的根本,除了他的大功和智謀以外,還有便是這一萬軍馬!

  也就是說蘇劫支持嬴政,嬴政的背後就會有一隻隨時能夠調動的大軍。

  這無疑對嬴政是非常有利的,必定也會讓華陽太後的人忌憚。

  如果王齕等老將還站隊的話,必定會讓楚國羋氏而恐慌。

  蘇劫道:“多謝將帥信任,將帥很快就會知道,公子政一定是如我所說的那般,他可以實現曆代秦王真正的目標,我等征戰一生,不就是希望看到那一日的到來嗎。”

  蘇劫忽然道:“將帥,可知我為何要幫助魏國拿下武陽。”

  王齕道:“表麵上看,自然是為了加大我軍的力量,可以不必出更多的軍隊去對抗趙國的反攻,莫非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蘇劫點頭道:“我幫助魏國取武陽,便是為了龍陽君此人。”

  王齕差點腦袋沒轉過來,道:“龍陽君,這可是姬圉的寵臣啊。”

  王齕自然不會認為蘇劫覬覦龍陽君美色,這也太……

  姬圉,便是當今的魏安釐王。

  可能在如今的人看來,龍陽君隻是一個極其美麗的男人,深得姬圉寵愛。

  可是,蘇劫卻因為前知,知道龍陽君可是非常厲害的一個人。

  龍陽君,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奇男子,嫪毐和其相比,可能連提鞋都不配。

  龍陽君雖貌如女子婉轉媚人,同時也是魏國數一數二的劍術高手。

  如果說,天下劍宗二十三人,龍陽君就是劍宗之下第一人。

  而且,此人對政治有極高的敏感性,也經常代表魏國出使他國,無論什麽任務都能達成,兼具美人、謀士、擊劍士、魏國第一使臣等多重複雜的身份。

  即便後來姬圉死後,姬假為魏王,龍陽君依舊得新君倚重,可見其才能!

  那魏安釐王,攻燕救趙,取地河東,攻盡陶、加兵於齊,私平陸之都。

  攻韓拔管,勝於淇下,睢陽之事,荊軍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荊軍破,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

  論功績,算是戰國時期少有的明君了。

  龍陽君憑借美色,斷然可以獲得一時寵愛,但絕不會因為美色,讓兩代君王都倚重。

  何況是賢明的魏安釐王。

  蘇劫道:“將帥切莫因為此人的外表而忽視了他的內在,此人明明可以靠才能吃飯,卻偏偏要用臉,便是為了麻痹敵人。”

  蘇劫點頭道:“明明可以靠才能,卻偏偏要靠臉!形容的到是貼切啊。隻是此人和你的謀劃有什麽關係呢。”

  蘇劫道:“將帥可還記得當年的魏武卒!”

  此言一出,王齕麵色一變,魏武卒,可以說各國聞之色變。

  可能尋常人對魏武卒理解的不多,隻知道是個能征善戰的精銳步卒!

  魏武卒,乃是有名將吳起訓練出的精銳步卒。

  王齕道:“傳聞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裏。中試則複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

  王齕的意思便是,魏武卒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麵大櫓,和五十支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一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裏的士兵,才可以成為武卒。”

  這些難不難,作為王齕來說,都覺得非常的困難。

  實際上,要選拔出這樣的士卒,都極度不容易,即便你選擇出來了,你沒有強大實力的國家,也是養不起的。

  凡魏武卒士兵,皆有一妻一妾並且配有仆役。

  住的是魏國發配的宅邸,吃的是魏國分配的土地,這還是基本條件,若是在戰場上有了戰功,還可以加官進爵,榮華富貴。

  那魏武卒的戰力有多強呢?

  吳起領兵,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戰績。

  均解就是不分勝負。

  吳起率領魏武卒攻下函穀關,大大小小曆經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裏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秦嶺以西的狹長地帶。

  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使魏武卒名動天下。

  蘇劫繼續道:“至從吳起死後,關於如何訓練魏武卒的方法便失傳了!而這個法子,很有可能便落在了龍陽君手裏,若非魏國的國力弱小,想必這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又要震驚於世!”

  王齕道:“魏武卒的練兵之法,何其寶貴,即便在龍陽君手裏,你又如何能從他手上得到呢?”

  蘇劫笑道:“我已命王翦傳話,等到武陽下後,便約他來晉陽一會,到時一場交易下來,他必然會同意的。”

  而還有一件事,蘇劫猜測,他想要的答案就在龍陽君身上,因為龍陽君是鄒衍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