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殿試
  文武侍立,恭候皇帝陛下駕臨並頒下聖諭。

  此時,已是旭日東升,宮殿裏終於傳來了宣旨聲,“宣天啟壬戌恩科文武貢士覲見。”

  在禮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文武貢士排列整齊,隨著宣旨的內官進入大殿。

  “臣等拜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部、鴻臚寺的官員,以及眾貢士一起向高坐龍椅上的天啟帝行大禮—五拜三叩頭,這是明文規定的殿試時貢士向皇上行的禮。

  “眾卿,平身!”威嚴卻不渾厚的聲音響了起來。

  這是聖上、萬歲的聲音,很多貢生都激動得身體顫抖,好半晌才慌忙起身,恭謹地肅立在殿內。

  朕的王八之氣還闊以吧?朱由校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就衝你們跪著我坐著,那氣場不強大都不行哈。

  沉吟了一下,朱由校開口說道:“朕登基之來的第一次恩科,得卿等英才,文武兼備,朕心甚慰。”

  “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興利除弊,振作革新,乃最急之要務。軍事上,東虜猖獗,土酋作亂,蒙古諸部亦不安分;財政上,歲收日減,花費日增,窘迫不敷;”

  “吏治上,官員貪瀆嚴重,急待掃除;朝堂上,黨爭不斷,言官肆意攻訐,有如狂犬之吠,卻於治國強兵富民無一實策。這樣的官,朕要之何用?”

  皇帝驟然高昂的聲調嚇了諸人一跳,心中凜凜,不由得把頭垂得更低。

  朱由校緩和了下語氣,繼續說道:“守正亦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不闊於事理,嚴於律己而又能利國惠民。此朕對卿等,以及朝中官員之望,切記,牢記。”

  “臣等恭聆聖訓,謹遵聖諭。”禮部官員帶頭,貢士們齊身附和。

  朱由校點了點頭,伸手指了指武進士,說道:“武將者,保家衛國,殞身不恤。此乃本分,朕不多說。望眾卿學嶽武穆,學戚老虎,成當代名將,為大明打出萬世太平。”

  “臣等敢不為國盡忠,為陛下效死。”

  “為武將者,馬革裹屍、青山埋骨,榮耀之至。”

  “效命沙場,以身殉國,武將本分也。”

  ……………

  看著激動興奮得七嘴八舌胡表忠心的武進士,這般文進士有些發蒙。

  有的心中腹誹:連朝廷禮儀都不顧,亂七八糟,合該你們落榜考不上。也就是聖上寬容,沒有降罪。

  朱由校卻不以為忤,笑著連連點頭。畢竟這是他事先讓人偷偷交代過的,隨便說,朕不怪罪。

  看說得差不多了,皇帝抬起手,殿內立刻安靜下來。

  “殿試策論乃朕所出,考眾卿的經世濟用之學。”朱由校說完,衝著主考官孫承宗點了點頭。

  孫承宗立刻躬身施禮,上前宣讀聖旨,策問的題目也包含在了製誥內。

  宣讀完畢,眾貢士依次入座,考試用的案桌在前一天已有光祿寺官員擺放好,準備就緒後執事官開始發放策題、答卷紙,就可以開始答題了。

  武進士們則退至偏殿,解甲答卷,題目卻又不一樣。

  答策論題,就象寫議論文,既要能對論點進行闡述,並以此為中心發散思維,或分析一下曆史上的經驗教訓,再聯係實際,說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

  朱由校出了三道題,由文貢士們任選其一,分別是有關開海禁、收賦稅和整吏治。

  武進士們則隻能兩題選一,一個是遼東戰守,二是軍隊改革。

  其實這都是簡單描述,試卷上自然有涉及題目的一些資料以供參考。比如關於收賦稅的,便舉了一條鞭法的例子,利弊也都羅列出來。

  殿試的時候,皇帝通常隻待一會兒便退場。畢竟考試時間是一整天,有答得慢的,還讓皇帝等到太陽落山不成?

  朱由校也是如此,但他卻堅持到了中午。期間他一本一本地閱看奏疏,還有提前交卷的,他興之所至,讓人取過來先閱看了一遍。

  朕親自監考,還有能提前交卷的,這心理素質,不錯哈。

  據說在宋朝剛開始科舉時,殿試中還沒有隻排名不淘汰的規矩。

  而殿試時,太祖趙匡胤可能是看人不多,便決定當場定名次。

  第一批交卷的舉子有兩個,時間相差不大。

  趙太祖閱卷之後覺得都不錯,不太好選擇,便讓這兩個舉子以武定高下,就是打一架,誰能打誰就是狀元。

  然後,一個經常幹農活挺健壯的舉子贏了。把另一個體質弱的打翻在地,高高舉起了粗糙的雙手,熊貓眼傲視群儕,榮獲狀元稱號。

  德智體美勞嘛,既然文章差不多,這體育上加分,沒毛病。

  能過關斬將參加殿試的,在文章上其實相差不大。要不,咱也別作題了,來場群毆,最後站著的就是狀元。

  嗯,盧象升,朕看好你哦!

  朱由校的目光在白麵書生盧象升身上停留片刻,抿起嘴角,惡趣味地一笑。鼻青臉腫的狀元、榜眼、探花啊,還真是沒見識過。

  直到中午時分,光祿寺按例給貢士們供應飯食後,朱由校才起身離去,不給貢士們再添加壓力了,不少貢士暗地裏都鬆了口氣。

  科舉入仕,上千年的傳統。

  就算朱由校覺得有很多弊端,可也不得不承認,很多名臣、大才都是通過科舉一途進入朝堂的。

  比如朱由校很崇拜的王文成公,心學集大成,書法也厲害,還能領兵打仗。你能說人家從小讀四書五經,就啥用沒有?

  當然,八股是肯定要取消的,取才的渠道和標準也要有所改變,但這種形式卻必須保持。

  朱由校回駕乾清宮,吃過午膳,便命宮人把他昨晚所批的奏疏送去內閣。

  這兩份奏疏一是徐光啟所奏,請求廢除兵器火藥局的工匠們的匠籍,實行雇傭管理。

  朱由校閱看過之後,大筆一揮,不僅是兵器火藥局,全國範圍內都廢除,並免征京班匠價。

  除此之外,朱由校受到了提醒和啟發,又下旨削除京城樂戶、河南丐戶、沿海疍戶、皖南世仆賤籍,列為編民。

  廢除“匠籍”和禁止手工業戶“當官差”,能削弱手工業者的人身依附關係,提高其社會地位和生產積極性,保進私營手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