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猛獅搏兔
  對於沈有容來說,這一場海戰是必須贏得幹淨漂亮,跑掉一艘敵船都不夠完美,不夠報答皇帝的殷殷期盼。

  當然,他這麽想也沒錯,可卻並不知道皇帝接下來的連續手段。

  痛擊荷蘭人,震懾葡萄牙人,借此機會拿回澳門島的管理權。大明疆域,不允許有外人盤踞之地。

  做生意,可以;居住,也不是不行。但管理必須是委派的明朝官員,要塞炮台必須是明軍駐防守衛。

  這還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完全收回澳門,並在他地設一個或兩三個大港,準許各國商人居住。

  而這個大港,首先暫定在廣州,其次是上海,這是皇帝的設想。

  當然,隻是準許居住,持槍帶刀卻是不允許的。要上岸,就解除武裝,聽從明朝官府管治。

  把西夷一個個地趕出亞洲,指的是武裝力量,而不是斷絕生意往來。錢還是要賺的,新商品的暴利,必須有足夠大的市場。

  而葡萄牙已經衰落,在澳門的葡萄牙人的武裝力量也可憐得很,現在甚至沒有一艘戰艦。

  所以,收回澳門治權是沒有多大困難的。但和葡萄牙人的關係,皇帝也不想鬧崩。因為,馬六甲現在還在葡萄牙人手中。

  盡管在馬六甲的葡萄牙人也沒多大的軍事力量,估計很快也要被荷蘭人擊敗而丟失馬六甲。

  但皇帝認為,在十幾年或幾十年後,在荷蘭人和葡萄牙人爭奪馬六甲的戰爭中,明朝海軍能夠插手其中,並漁翁得利。

  相對於巴達維亞、呂宋,甚至更多的海外之地,馬六甲卻是皇帝最為在意的地方。

  盡管現在還沒有完全彰顯出重要性,竟被葡萄牙這個衰落的小國所占,可沒有誰更清楚馬六甲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握住了此地,便掐住了西夷進入亞洲的咽喉,也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黃金水道之稱,名不虛傳。

  皇帝的謀劃非常的深遠,也相當地耐心。

  婆羅洲不僅能威脅荷蘭人的老巢,還是進占馬六甲的基地。可皇帝並沒有很急迫地派出正規軍,而是通過海商總會不斷地加強那裏的武裝力量。

  高手下棋,著眼全局。皇帝就是那個高手,布下的棋子都有深意,絕不象表麵上看的那麽簡單。

  關鍵是時機,以及時間。抵禦大災害,擴充海陸軍,熟悉海路航線等等,都是皇帝要考慮的因素。

  而這頭一腳,或者說是海軍的開門紅,皇帝盯上的便是荷蘭人。

  借助於情報,準備充分,猛虎搏兔,一場海戰拉開了帷幕。

  沈有容的命令分路發出,已經就位的海軍各艦隊,接到命令後,分別從金蘭灣、金廈、海口啟航行動,直指珠江口。

  其實,三支分艦隊中的任何一支,對上荷蘭人的幾艘軍艦,都有打勝的把握和希望。

  但這難得的實戰機會,沈有容也並不希望海軍錯過。哪怕到了預定戰場,隻是旁觀,也絕對是增長經驗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