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改變(三)
  土豆耐寒耐旱,還高產,吃法多樣,味道也不錯。

  向遼東運輸土豆,一是當糧食,二是省錢,三是讓老百姓品嚐,提高明年種植的積極性。

  顯然,目的是都達到了。至少對於英子一家,對於土豆的滋味是相當喜歡。特別是烤土豆,與烤紅薯的味道比較相近。

  要知道紅薯雖然也是高產作物,但在北方,特別是氣候愈發寒冷的情況下,卻並不適合種植了。

  但在南方,影響不算太大,收獲之後運至北方,同樣能解糧食之危。

  “俺也喜歡吃,沒有紅薯,土豆也一樣。”英子笑了兩聲,等土豆外皮稍涼,也和老爹一樣,掰開後,慢慢地吃了起來。

  英子爹的手停了一下,可終究沒有告訴女兒,他在自留地裏種了三分地的紅薯。

  盡管官府說氣候越來越冷,紅薯並不適合種植,但他還抱著一些希望,哪怕是白累一場。

  “丫頭,昨天夜校裏有沒有講新鮮事兒?”英子爹咽下嘴裏喧軟的土豆,笑著開口問道。

  英子想了想,說道:“先生倒是讀了報紙,還給解說了一下。新建了吉林府,在咱們這裏更北的地方。朝廷有政策,去吉林府居住的,墾荒土地六年不收賦稅;六年以後,賦稅隻收正常的三成;十年以後,隻收正常的五成……”

  皇帝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沒有放開土地,準確地說,是沒放開土地私有。

  但你可以領地,也就是軍隊開墾出來的現成的耕地。也可以自己墾荒,開墾出來的土地你有永耕權,賦稅直到十五年之後,才漲到正常水平。

  “這政策可真好,就是不準棄耕。”英子的目光閃動,說道:“棄耕的土地由國家收回,你再想要,就得重新登記,繳納賦稅了。”

  英子爹微微頜首,說道:“確實不錯,差不多是白種。”

  停頓了一下,英子爹又搖了搖頭,說道:“可惜,吉林府太遠了,再說,咱家耕不了那麽多地。”

  英子深以為然,說道:“咱家現在就挺好,要是老天照顧,一兩年就能緩過勁兒,才不去那北邊的苦寒地方呢!”

  “對,咱們不去。”英子爹用力點頭,說道:“建虜逃跑了,可還沒最後全滅,越往北越危險,比不上咱們這裏穩當安全。”

  英子咯咯笑了起來,說道:“爹,建虜已經完蛋了,剩下那麽點人還能再興旺?等軍隊推過去,他們不餓死也得投降啦!”

  “沒全滅,就還是要小心。”英子爹卻不覺得自己膽小,聽得女兒的笑聲,他捋著胡子,心情舒暢。

  正說著話,外麵傳來了熟悉的聲音。那是馬匹的響鼻,還有張柱子的吆喝。

  英子趕忙站起,可老爹已經伸手止住她,搶先出去打開大院門,幫著張柱子趕車進來,卸套拴馬。

  張柱子看著門邊站著的妻子,臉上浮現笑容,從車上趕下幾隻羊。

  “這羊不錯。”英子爹連連點頭,說道:“平常俺來放,地裏你多照應。”

  張柱子嘿嘿笑著,說道:“這羊奶給英子補身體,書上說了,裏麵有什麽,什麽養來著。”

  “營養,有營養。”英子笑著接口道:“皇帝說的,要讓大明子民家家有奶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