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遼東布署,荷蘭鬼
  毛文龍和苟真懷心中震驚,沒想到皇帝這麽精明,竟然要走複古的道路。

  裂土分茅,封土授爵,豈不是諸侯?那好象是千年前的事情,自唐朝之後,就再沒有過了。

  世界那麽大,土地那麽多,誰搶到就是誰的。封地嘛,海外有的是,正好借此名義向外開疆拓土。

  皇帝也不深作解釋,又轉頭對苟真懷交代起來。

  遼東戰區隻留一個東江鎮,但卻分為兩部分。以遼河為界,分為東戰區和西戰區。

  西戰區以廣寧為中心,以義州為前哨,作為歸化的內喀爾喀諸部的後盾。主要的任務是扶持歸化蒙古諸部,抵擋林丹汗的攻擊。

  東戰區以遼沈為中心,以建州為前哨,是向北推進並消滅建奴殘餘的基地。

  兩大戰區的兵力布署當然是東戰區強於西戰區,東戰區的主力是滿桂率領的歸化飛騎營和曹變蛟、樊化龍的飛騎營、槍騎營。

  而西戰區的部隊則是馬步騎齊全配置,主要將領包括張盤、楊國柱、劉興祚等人。

  毛文龍是主帥,苟真懷和陳繼盛是副帥,分別負責西戰區和東戰區。也就是說,東江鎮的三位高層將領基本上沒有改動。

  但這樣的安排也有深意所在,苟真懷是鎮撫司出身,比較擅長陰謀,對蒙古諸部的分化瓦部更為有利。

  而陳繼盛與建奴打過無數仗,性格沉穩,向北推進,步步為營,也應是他所長。

  毛文龍嘛,身為主帥,大部分時間坐鎮沈陽,指揮作戰就行了。

  皇帝把大致的布署說了一遍,目光掃過毛文龍和苟真懷,微笑著詢問道:“兩位愛卿,可有什麽補充,或是建議。”

  毛文龍趕忙躬身道:“萬歲英明神武,微臣覺得已是萬全。”

  將領調動也是正常,雖然沒事先征求他的意見,調走的也有一些是他的親信。可在毛文龍看來,這也是一個對他的考驗。

  邊鎮將領,遠離朝堂,最怕的就是有什麽擁兵自重、跋扈難馴的指責。

  何況,東江鎮是大明的軍隊,他是大明的將領。哪敢顯出不滿,招致任用親信的嫌疑?

  苟真懷也躬身附和,決定已下,不一定是皇帝的意思,但肯定是和兵部商議後的結果。

  皇帝也不多作解釋,他是皇帝,詢問一句已是屈尊紆貴,多說倒顯得怪異了。

  當然,如果毛文龍對將領調動提出異議,他也就不用回遼東了。所以,毛文龍視之為考驗,倒也不為過。

  眼見已經無事,皇帝又賞賜了二人服飾財物,二人才謝恩告退而去。

  大殿內空蕩下來,皇帝微微閉上眼睛,靠在龍椅上,思索了半晌,才起身離開。

  遼東的事情基本確定,剩下的就是重建,積蓄糧草物資,打造船隻戰艦,步步為營地向北推進了。

  至於滅奴,已經是順手完成的任務。

  一塊石頭落地,皇帝覺得渾身輕鬆下來。盡管財政壓力還在,但已經不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大事,他也有很多辦法賺錢。

  離開乾清宮,皇帝直接去了張裕妃那裏。兩位萌萌的小公主現在可是他的最愛,兩天不見就想,三天不抱就象丟了什麽似的。

  “父皇!”

  “父皇!”

  當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奶聲奶氣地叫著,撲進皇帝懷裏,正是皇帝心都要飛起,最幸福舒愜的時候。

  每當此時,張裕妃便滿麵含笑地看著,也不多話,心中洋溢著濃濃的喜意。

  皇位坐得越穩,天下越太平,自己的女人和後代才會越幸福,不會有王朝末日的顛沛流離,甚至是喪命死亡。

  皇帝笑得暢快,輕輕摸著女兒的小臉蛋兒,覺得自己已經幹成了一件大事。給大明帝國續命,使千千萬萬的大明人能夠平安生活。

  …………………….

  皇帝要開疆拓土,重拾成祖擴張戰略的想法,最先領會的不是朝堂大臣,也不是遼東官兵,而是沈有容所率領的水師。

  水師,這個大明的傳統稱呼幾年來並沒有改變。但在職權和性質上,卻已經有了劃分。

  內河水師自不必說,依然保留;近海水師,也就是大明舊的海軍部隊,在數量上逐年減少,新組建的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卻在不斷擴充。

  每年三十餘艘大中型艦船,兩百多門火炮,基本上不會少於這個數字。

  幾年下來,大明的兩大艦隊已經各自有了兩百餘艘大中型船隻的規模。如果再加上小型船隻,都超過了五百艘。

  京師火器兵器局,廣州兵器局,南京兵器局,三大軍工廠經過人才流動互補,聘請葡籍技師,都能鑄造軍艦上的紅夷大炮(長管加農炮)和短管加朗炮。

  而原計劃裝備陸軍,用於攻堅所造的紅夷大炮,隻在寧遠裝備了一部分後,便盡數拔調給了兩大艦隊。

  因為,有了燧發火槍加刺刀,以及其它中小型火炮,已經能把建奴打得滿地找牙,笨重而又昂貴的紅夷大炮並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即便是紅夷大炮,為兩大艦隊鑄造並裝備的也不多,加朗炮倒是沒少造,在成本上又比紅夷大炮節省了很多。

  這樣的數量規模,讓皇帝多少放下心來。盡管還不能確定能夠遠征擊敗在亞洲的西夷艦隊,但在大明沿海,卻已經足以禦敵。

  而就在皇帝安排完遼東戰後事宜,剛剛享受了幾天清閑的時候,一個情報又讓他皺起了眉頭。

  根據海商及各南洋諸國安插的密諜所報,荷蘭人正在準備出動艦隊,前來南海。他們的攻打目標當然不是大明,而是澳門的葡萄牙人。

  在荷蘭人想來,葡萄牙人能占澳門,他們從葡萄牙人手中搶過來,並不算是與大明開戰。按照大明對待葡萄牙人的態度,他們也能夠在澳門立足。

  什麽狗屁的邏輯?皇帝接到情報後,在大殿內急走氣惱,對於西夷的思維感到不可理解。

  等他思考了半晌,無奈地搖頭歎氣。這也怪大明朝廷,更怪大明皇帝,給西夷造成了這樣的印象。

  而荷蘭人幾年前強占澎湖,雖被大明水師擊敗,但靠的是數量和人力優勢,顯然並沒有讓荷蘭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

  正因為如此,他們又要卷土重來。

  看來,不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們就不會明白如今的大明已經改變的對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