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北方攻略
  對於毛文龍,皇帝之前的感情是有些複雜的。

  在他的分析判斷中,曆史上的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確實是很冤枉。

  但毛文龍的跋扈自雄,也不是胡編亂造。盡管有著種種複雜的原因,可皇帝對此還是有些顧慮。

  所以,自東江開鎮,皇帝就采用了新的模式,既給毛文龍軍事指揮權,又控製軍紀和糧餉,更有密奏製度的監督。

  現在,皇帝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信,能夠牢牢地掌控大明的軍隊,更包括大明的將領,毛文龍也不例外。

  在半晌的寂靜過後,皇帝緩緩開口,說道:“毛卿,不必拘謹,可抬頭觀瞻。”

  毛文龍身子一顫,趕忙躬身謝恩,才緩緩地抬頭,望向皇帝。

  皇帝很年輕,盡管已有了胡子,可二十多歲的年紀,在毛文龍眼裏那就是年輕。

  皇帝的微笑和熙,如果不知道這幾年來殺了多少貪官汙吏劣紳,流放了多少犯屬,恐怕沒人會認為皇帝很暴戾。

  皇帝看起來健康,但卻說不上強壯。但毛文龍卻知道,幾年時間能夠平遼,前線將士功不可沒,可皇帝卻更是勝利必不可少的堅強後盾。

  自從建奴叛明,毛文龍就在遼東,可以說,他見證了整個遼東戰事的全程。從薩爾滸慘敗到遼沈淪陷,建奴席卷大半個遼東的崛起,他都看在了眼裏。

  曆經三朝,建奴終被鎮壓,狼狽北竄。天啟皇帝雖然年輕,卻顯露出了殺伐果斷,更有驚人的預見和謀略。

  甚至於毛文龍每當回想起來,都要欽佩,甚至心驚不已。

  從廣寧之戰開始,皇帝的每一步戰略幾乎都沒有差錯,任用的將領也都是忠勇之輩。

  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戰術打法的推陳出新,糧草物資的籌措運輸……這一切都是建奴慘敗的原因所在,而沒有皇帝的大力支持,卻是不可想象的。

  “萬歲!”毛文龍隻看了一眼,便躬身再拜。

  皇帝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平遼大勝,毛愛卿功不可沒。苟愛卿也不負朕望,皆可堪嘉勵。”

  “建奴殘餘北竄,已是苟延殘喘,亡無日矣。朕召兩位愛卿覲見,隻想聽聽你們的方略。不僅是滅奴的,重建並穩固遼東更是朕所關心。”

  “唐、宋,乃至本朝,北方皆是中原王朝之大敵,遼東亦可稱為戰亂之源。宋朝時先有遼,後有金……”

  曆史是不同的,但卻也有相似的。遼、金,再加上清朝,都是從東北崛起,對中原王朝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皇帝不僅僅是擊敗建奴這個心腹大患,更要把遼東建成穩固的基地,把大明的疆土向北拓展,形成更有力的防禦。

  在十幾年或幾十年後,現在的遼東將不再是前線,而是大後方。

  “萬歲。”毛文龍躬身奏道:“微臣以為,遼東雖稱苦寒,卻是肥沃之地,善加經營,亦能成為繁華之地。隻要人口增長,耕種土地增加……”

  皇帝聽著,微笑著,並不覺得有什麽新鮮之處。

  開發北大荒,建設北大荒,皇帝對於各種政策措施比誰都清楚明白,也比誰都想得深遠。

  人口確實是最重要的,沒有百萬知青奔赴東北,那裏依然會被稱為北大荒。

  隻不過,依靠現在的生產力、運輸能力等因素,以及大災害的影響,向遼東移民開發,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即便緩慢,皇帝也不是很在意,隻要腳步不停,把開發計劃堅決地貫徹實施,就不會出現曆史上雅克薩、尼布楚那樣的事情。

  因為,按照皇帝的計劃,每年向北推進百裏,到達黑龍江用不上多少年的時間。

  而黑龍江、大興安嶺也不是皇帝的最終目標,西伯利亞地下埋藏的黑金,皇帝也要將其囊括在大明帝國手中。

  小冰河期的寒冷不能滅亡更北的沙俄,不能滅亡漠北的蒙古諸部,就更不能阻擋皇帝的意誌和明軍向北拓疆的腳步。

  而對自己設計的監督製約等製度的自信,皇帝已經不用過多考慮哪個臣子的曆史所載。能用則用,不能用就撤,沒人能夠跋扈自雄,甚至是擁兵作亂。

  “十裏築一堡,有道路連通,邊占邊屯,步步為營,每年百裏不是極限,兩百裏也有可能……”

  皇帝微抿嘴角,同意毛文龍所提建議的同時,也認為他的氣魄和格局不如自己的大。

  築堡多小氣,建城才好。名字他都想好了,什麽長春、四平、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

  築城修路的方略不僅適用於由遼東向北的拓疆,還有蒙古也一樣,什麽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也隻是皇帝要在十幾年內達到的目標。

  建奴已基本沒有卷土重來的可能,那位做著統一蒙古諸部、重複祖先輝煌的林丹汗,又豈會是明軍的對手?

  整個大明的北方都是一盤棋,北進也是唯一的戰略計劃。這一點,通過重複科爾沁,設置劄薩克,毛文龍也很清楚明白。

  對此,毛文龍是支持皇帝,並有著極大的信心的。

  通過遼東的戰爭,朝廷以巨大的資源鍛煉和打造出了能夠橫掃所有敵人的雄師。武器裝備碾壓,騎兵牆橫推,這股力量還能讓它沉寂?

  “奴兒幹都司的故地恢複,並使其納入我大明的直接管轄統治,微臣以為重複太祖、成祖的輝煌,在英明神武的陛下指揮下,並不困難……”

  毛文龍讚頌了下皇帝,略作停頓,微微抬頭觀察。

  哈哈哈哈,皇帝笑得暢懷,起碼毛文龍是這樣認為的,不由得心中一鬆。

  “不僅僅是開疆拓土,還要穩固地占領,積極地經營。”皇帝收住笑聲,開口說道:“所占之地如果成為朝廷的負擔,一兩年尚可,時間再長,又有什麽意義?”

  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毛愛卿,朕想知道,要完成滅奴拓疆的任務,遼東需要多少軍隊?”

  毛文龍趕忙躬身答道:“回萬歲,微臣經過反複計算,覺得有三萬六千足矣。”

  這是毛文龍經過再三壓縮後得出的數字,並和苟真懷等人商議過。既能完成任務,又使朝廷能夠保證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