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今年,明年
  “回到京城?”趙輝祖笑了笑,笑容中有那麽一點苦澀,舉杯喝了一口,呼著酒氣說道:“這酒不錯。”

  酒不是什麽好酒,可也不是劣酒,但度數高,最適合遼東的冬季。

  張軍能看了趙輝祖一眼,自然知道他話中的意思。

  不是嫡長子,不能繼承爵位;朝廷似乎還有新政,繼承爵位也不是原來那麽簡單。

  張宗寶嗬嗬一笑,說道:“回不回京城不重要了,咱們都是軍官,餉銀足夠養活自己。”

  說著,他又向趙輝祖調侃道:“有沒有想過退役在遼東安家,娶個媳婦兒好好過活?”

  趙輝祖擺了擺手,笑道:“別鬧。要是敢幹這事兒,俺娘能從京城趕來打死俺。”

  “俺,俺……”張軍能笑得差點噴出酒,指著趙輝祖渾身顫抖。

  改變是不知不覺的,是潛移默化的。成天跟著軍漢混在一起,耳濡目染,這三人已不是京城的紈絝。

  趙輝祖和張軍能也哈哈地笑了起來,他們並不後悔,盡管言行已與粗鄙的軍漢一樣。

  天天能看見的是戰友,是並肩戰鬥的袍澤。

  有很多人已經再也見不到,不能和他們一起坐在這裏喝酒吃肉過年;有很多人帶著殘疾和傷痛,離開了軍隊……

  “老張娶了媳婦兒,家就在金州。”趙輝祖突然感慨地說道:“沒有一條胳膊,倒還趕著車運輸物資。”

  張軍能點著頭,說道:“俺也見著他了,他說過得不錯,等開春媳婦兒就要生了,希望是個兒子,長大能幫他幹活兒。”

  張宗寶嘿嘿笑著,說道:“可惜俺沒見著。”

  “沒關係。”趙輝祖說道:“老張把地址給俺了,等咱們有空兒,去金州去看他。”

  “還有他的兒子。”張軍能補充著,又有些不太確定,“女兒也不錯,老張老說他媳婦漂亮,女兒應該不隨他。”

  趙輝祖點著頭,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個女人的麵龐,不由得一陣失神。

  不知道她是不是還住在那海島上,還在趕海。或者,已經嫁為人婦,甚至有了孩兒。

  女人的印象一閃而逝,趙輝祖又恢複了正常。數年時光,記憶已有些淡薄,隻是偶爾想起,會讓他生出一絲複雜的情緒。

  遼東平定了,不會再有戰亂,好好過日子吧!

  …………………….

  春節,既是一年的開始,也是一年的結束。

  因為平遼,這個春節顯得格外不同。

  無論是倉惶北逃的建奴,還是明朝的官員、將士、百姓,都在為新的一年作著籌劃。

  建奴是在圖生存,明朝的官員、將士、百姓,則是在為新的政策、新的生活而考慮、準備。

  對大明威脅最大、傷害最大的敵人,已經失去了威脅傷害的力量,在即將蓬勃開始的遼東重建中,更沒有了抗衡的機會。

  遼東留四萬軍隊足夠,其餘各部分別調往北方其它邊鎮。有經受過戰爭洗禮的強軍作模範,蒙古諸部又有虎墩兔在作死,北方的威脅也足以應付。

  西南平叛之後,調兩萬強軍入滇,在一年內整頓訓練雲南駐軍,再調動土司人馬,對緬甸東籲王朝展開討伐。

  水師陸戰隊擴充至一萬五千人,隻要能夠成功登陸,不管是呂宋的西班牙人,還是盤踞東印度群島的荷蘭人,都將被粉碎或驅逐。

  湄公省的駐軍今年要過萬,足以縱橫中南半島,拓展出大明最大的糧食基地。

  皇帝在巨大的沙盤前走動,思索著,謀劃著,他的目光已經不局限於大明。

  天啟七年,新的一年,大災害將顯露,大明帝國的國策也將為此而巨變。

  掠奪,一個並不好聽的字眼,將是以後大明的主要手段。南洋,則將是大明帝國的重點。

  “皇爺。”李成成輕聲喚著,打斷了皇帝的思緒,“您該用膳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目光在沙盤上又停留片刻,才轉身離去。

  十個菜,已經在桌上擺好,皇帝淡淡一笑,想起了幾年前,老魏信誓旦旦地向自己保證。

  建奴已經完蛋了,大明帝國的威脅解除了,老百姓又能享受太平了。皇帝就是每頓吃一百個菜,又有何妨?

  什麽窮奢極欲,不存在的。關鍵是讓老百姓能吃上飯,而不在於你如何節儉。

  而在偏殿,五月和趙大寶也坐在桌前,享受著和皇帝一樣的十個菜。

  這就是五月的心願,和那個“您吃的啥呀”一模一樣。

  但五月不貪吃,她是品嚐。這個菜是啥,那個菜是啥,吃飽而絕不撐著。

  “你慢點行不行?”五月抬頭不滿地橫了趙大寶一眼。

  趙大寶嘿嘿一笑,對於五月的數落已經習慣,根本不當回事,盡管速度還是放慢了一點。

  “等開學我就初中了,你什麽時候小學畢業?”五月不緊不慢地吃著,又不緊不慢地問著。

  趙大寶的筷子停頓下來,很認真地想了想,說道:“今年年底吧,畢業考試應該能過。”

  停頓了一下,趙大寶又有些不太確定地說道:“可俺不想上初中了,小學差不多就夠用了。”

  五月皺了皺小眉頭,這不是趙大寶第一次說,她也不知道這好不好。

  趙大寶放下飯碗,盛了湯,慢慢地喝著,說道:“俺覺得學門手藝也挺好,在科學院用得著。俺不象你那麽聰明,學認字算數那麽快。”

  “多讀書總是好的。”五月抿了下嘴角,勸說道:“再在少英院呆兩年不好嗎,有吃有穿的。”

  趙大寶沉默下來,一直沒說話,直到五月把飯吃完,他才起身離開,說道:“俺去木工房,把小車造好。”

  五月點了點頭,走到殿角的書桌旁坐下,若有所思地翻著書本。

  大人有大人的計劃,孩子有孩子有想法。

  趙大寶和五月的年紀不大,但和少英院的大多數孩子一樣,經曆過喪親之痛,經曆過饑寒之苦,思想要成熟一些,考慮得要多一些。

  今年上初中,三年的學時,我頂多兩年就能完成吧?然後呢,然後去哪,幹什麽呢?

  五月想著,眼中露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