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封爵之賞
  正因為《農政全書》中有如此之多的備荒內容,還收錄了土豆、番薯、玉米等抗寒抗旱作物,皇帝才會如此著急。

  等到《農政全書》刊印出版,皇帝將下聖旨將其作為地方官員必備必讀的書籍。甚至於,還將以其為教科書,通過考試招錄大批農業相關的官員。

  民以食為天,大明的飯碗一定要穩之再穩。

  隻要老百姓能吃飽飯,哪怕出了昏君,這天下也變不了。

  “萬歲,還請收回成命。”徐光啟再次躬身請奏,打斷了皇帝的思緒。

  平遼成功,皇帝要封賞酬功。封爵的名單上就有徐光啟和孫元化,還有孫承宗、袁可立、熊廷弼等人。

  徐光啟此番覲見,便是向皇帝謙辭封爵之賞的。可皇帝的思路多變,又轉到了還未完稿的《農政全書》上。

  皇帝擺了擺手,說道:“朕意已決,徐卿不必謙辭。嗯,若無他事,先行告退吧!”

  徐光啟:“……”

  沒想到皇帝這麽幹脆,話都不讓多說。徐光啟愣怔了一下,隻好起身告退。

  選在平遼之後封賞,隻是趕這個機會,更加地隆重,可並不一定就是戰陣殺敵立功的武將。

  若論徐光啟的功業,隻是在北方試種番薯成功,便足以封爵。番薯看著不大,可大災害時能救活多少人的性命?

  還有孫元化,造槍造炮,增強了明軍的戰力,減少了將士的傷亡,於平遼亦有大功。

  而且,皇帝賜爵也與以前不同,不再是世襲製,而是終身製。

  對於世襲製的東東,除了皇位傳承,朱由校是相當地反感。采取終身製封爵後,就不太擔心也象宗藩般泛濫。人死了,爵位即除嘛!

  當然,這些都不是皇帝要開封爵之先的最終原因。

  本來,冊封爵位是以軍功為先,在洪武和永樂年間時,盡管封的較多,可都基本稟承著這樣的原則。

  但在嘉靖時出現停滯封賞的局麵,這一政策又被之後的君主所繼承。

  而到了明朝末期和南明的時候,情況再次的發生變化,君主開始大量的冊封,導致爵位泛濫。

  其實,無論是停止封賞,還是大肆封爵,都是不正常的現象,使得爵位失去了原有的激勵的作用和意義。

  該封就封,該賞就賞,以功績為標準,難道很難嗎?

  更過分的是說了不算,拿封爵當幌子的皇帝。比如景泰,發布了如能殺死伯顏帖木兒或太監喜寧就可以封爵,但有人做到了後,景泰帝卻拒絕而封賞其它。

  發布詔書承諾封爵在明朝早已存在,被人們稱為封爵皇榜,可以在戰爭時用來激勵鼓舞士氣。

  以封爵懸賞天下,等到有臣子實現時又不遵守約定,皇帝的金口玉言,簡直形同狗屁。

  還有被時人稱為武功近二百餘年未有的李成梁,如果沒有張居正的幫助,也撈不到寧遠伯的爵位。

  朱由校認為以軍功封爵對於國家有著重要的作用,就象秦朝時的軍功爵祿製,完全可以激勵武將為朝廷效忠,並成為維護朝廷的重要基石。

  難道非要到內憂外患的時候,才大肆封爵,以致個個都貶值,失去了激勵作用,甚至有拒不奉詔者。

  皇帝再次拿出封爵名單細閱,這裏麵並沒有正在西南平叛的將領。等到平定叛亂,皇帝照樣不吝封賞。

  而且,現在封賞平遼功臣,對平叛的將領們也有著極大的激勵,能夠加快平叛的進程。

  ………………….

  雪花紛紛揚揚,已在地麵覆蓋了一層。

  遼東大地,銀裝素裹,雖與往年相同,但再看在眼中,感覺卻已不一樣。

  本來這個時間已近過年,在外奔波怎麽也不會令人愉快。但對毛文龍來說,卻是喜憂參半,根本沒有想到好好過年、歡聚暢飲。

  在沈陽拜見了熊廷弼,又至遼陽拜見了袁可立,毛文龍才率十幾名親衛過了遼河,過廣寧、錦州、寧遠,由陸路直奔京師。

  “這個年啊,要在途中過啦!”苟真懷用力晃了晃頭,抖掉不少積雪,感慨地說道:“再快也要七八天,能趕上初五就不錯了。”

  毛文龍嗬嗬一笑,說道:“既是如此,那咱們初一就在某個驛站歇上一天,算是過年了。”

  苟真懷想了想,再次搖頭,說道:“倒也不必耽擱一天時間,早到京師,也能早領略京師過年的喜慶和熱鬧。驛站冷冷清清的,沒甚意思。”

  “苟將軍有數年未回京師啦!”毛文龍也發出了感慨,風雪撲打在臉上,他眯起了眼睛,“某在遼東更是十數年之久,離京師千裏之遙啊。”

  “三千裏外覓封侯。”苟真懷大笑兩聲,說道:“毛帥胸懷大誌,某不如也。”

  毛文龍苦笑了一聲,他哪裏這般的奢望。李成梁還隻封了個寧遠伯,他跟李成梁比,卻是遠遠不如。

  “等到滅奴之後,興許能封個流爵。”毛文龍隨口說道:“最少也要兩三年吧!”

  苟真懷深以為然,在平遼軍功中,毛文龍確實算不得最高。熊廷弼或許能賜爵,毛文龍就算留任遼東,恐怕也要把建奴徹底剿滅,才有封爵的可能。

  “便在前麵的驛站停腳休息吧!”苟真懷揚鞭一指,說道:“天色不早了,又是這般的風雪。”

  毛文龍點頭同意,早有親兵加快速度,前往驛站通知安排。

  這座驛站不算大,但旁邊的樓房和大院卻引人注目。

  毛文龍和苟真懷等人已經見識了兩處,知道這是中華商會建立的客店,集住宿餐飲貨棧等功能為一體。

  “將軍,軍爺,請裏麵歇息。”驛卒早迎在門口,帶著滿臉的笑容招呼著,上前牽馬入院。

  毛文龍和苟真懷等人進到驛站,眼見條件比較簡陋,可都是軍人,風餐露宿也是平常,倒也不挑剔。

  苟真懷拿出一枚銀幣扔給驛卒,吩咐道:“去旁邊的客店點幾個好菜端來,你們的手藝,真是——”

  驛卒連連點頭哈腰,轉身而去。

  毛文龍看了苟真懷一眼,笑著搖了搖頭,對另一個驛卒說道:“可有最近的邸報,《大明論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