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毒瘤—宗藩與勳貴
  皇帝雖然在湄公省開發上大力支持,但在某些人看來,增加土官還是表現出皇帝並沒有真的把湄公省看作大明的疆域。

  但這些人的判斷是錯的,皇帝開發湄公省,不僅是為了渡過災害,更要將其牢牢地握在手中。

  而且,一個湄公省是滿足不了皇帝的野心和胃口的。為了鼓勵大明子民向海外開拓,別說幾個土官的任命,就是封侯晉爵,皇帝也不吝嗇。

  隻不過,現在能明確知道皇帝心思的,除了海商總會的李旦、顏思齊等人,還真是寥寥無幾。

  現在還不是大張旗鼓宣傳鼓勵的時候,皇帝自有他的分析和判斷。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大明水師的實力不夠強大。

  盡管每年都造船添炮增兵,但在資金上,向遼東傾斜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能夠支撐遼東、西南兩場戰事,還能給水師拔付一定的錢款,已經是很令人驚訝的事情了。

  而平遼大勝之後,皇帝接下來的第一個扶持大項,便是水師,這是他已經計劃很久的。

  至於能節省下多少資金,皇帝也有了計算,隻待毛文龍入京述職後,再作最後的決定。

  等到奢安叛亂平定,皇帝計劃在兩年的時間內為大明水師至少增添艦船百艘,火炮千門。

  如果達到這個水平,不僅稱霸亞洲海域沒有問題。皇帝還準備向呂宋的西班牙人開戰,討還積欠的血債。

  打敗西班牙人還隻是開始,將荷蘭人趕出亞洲,則是第二步;第三步就不用說了,把西夷全部趕走,把南海變成大明的內海。

  雄心勃勃,或者說是野心勃勃,皇帝的信心所在便是他年輕。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難道還達不到目的?可能到了那個時候,稱霸亞洲海域也不會讓皇帝滿足了。

  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沒有誰比皇帝更痛切地知道這些冷冰冰的道理,什麽仁義道德,在國與國之間,在利益麵前,統統是扯蛋。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土地誰搶到就是誰的,皇帝稟承的原則就是這麽簡單。

  對外的原則確定,對內的政策也逐漸露出端倪。黨爭、貪瀆、宗藩勳貴……危害大明健康的毒瘤,皇帝是鐵了心要全部鏟除。

  “萬歲,這不可過於急躁,須緩而行之,以免引起動亂。”孫承宗看過皇帝的計劃,臉色變幻,躬身進諫。

  宗藩、勳貴的性質差不多,都是不勞而獲、坐食終老的寄生蟲。國家財政被這些廢物耗掉的數字,令人瞠目,更令皇帝久已不滿。

  這幾年來,皇帝一直在打壓宗藩、勳貴,但手段還不算絕決,隻是抓住把柄再狠收拾。

  誰也不知道皇帝憋著大招,就要砸掉宗藩勳貴的金飯碗、鐵飯碗。

  宗藩降爵繼承,從字麵上就能理解。這一代是親王,下一代就是郡王,再下一代是國公,以此類推。如果於國沒有功勞,五六代之後就差不多變成了平民。

  勳貴的繼承也是這個原則,但還對繼承人加了別的條件。要麽你有功名,要麽你從軍服役,啥也沒有就是個廢物,不管你是嫡子、長子,都喪失了繼承權。

  說白了,你含著金鑰匙出生沒錯,但也隻是有繼承的資格。能不能繼承爵祿,還要看你的努力和本事。

  “朕當然知道不可急躁。”皇帝喝著茶水,淡淡地說道:“等到西南叛亂平定,各地駐軍整頓完備,才是大規模施行的時候。”

  孫承宗暗自鬆了口氣,知道皇帝先向他透露,表明了對他的信任。皇帝要求的也不多,要他這個帝師提出建議,完善這些政策章程。

  沉吟了一下,孫承宗開口說道:“若各地駐軍整頓完畢,宗藩已無作亂之能,萬歲可不必憂慮。勳貴在兩京者,也不必擔心。唯有雲南,當慎之。”

  孫承宗這般說,已經很明確,直指世鎮雲南的沐家。

  如果隻是沐家,也不必太過慎重。現在沐家人,已經沒有了祖先的武勇和韜略,實力也隻剩下巨額財富,以及世鎮雲南的餘威,直屬的軍隊已不是朝廷大軍的對手。

  隻是雲南土司眾多,情況複雜。或是沐家利用土司,或是土司利用這紛亂搞事,都不可不防,不可不慎。

  皇帝微微頜首,明末的沙普之亂,他是知道的。但他也不是很擔心,畢竟形勢不同。

  要知道,沙普之亂的背景是北京被攻破,崇禎自掛東南枝,明朝的中央權威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極大的削弱。

  正因為如此,叛亂的土司才敢於喊出“已無朱皇帝,何為沐國公”。

  現在遼東已平,奢安叛軍也是窮途末路。經過實戰鍛煉的明軍,武器裝備精良,戰力強大,哪個土司不自量力,敢於挑戰明廷?

  但孫老師的擔心和提醒也不是多餘,被養廢的宗藩和坐食終老的勳貴,確實沒有多大威脅。

  而且,之前的皇帝也能解決他們,隻是那些皇帝都比較要臉,不象朱由校,根本不在乎名聲。

  “萬歲。”孫承宗躬身拱手,小心地問道:“不知萬歲將選擇哪位宗藩,或是勳貴監督執行此政策。”

  皇帝並不諱言,說道:“信王和唐王世孫,朕覺得他們還算可以。”

  由普通的官員來處置宗藩,還有著一些不便。畢竟宗藩姓朱,都是太祖一脈相傳。

  可要是由藩王領頭,不僅少了許多麻煩,更能讓皇帝少些罵名。當然,皇帝不在乎這個。

  孫承宗認為這兩個人選可以,宗藩之中比較有出息能做事的,好象也沒有幾個。

  “還有提督東廠的魏忠賢。”皇帝微抿了下嘴角,又添上了一個人選。

  信王和唐王世孫身份貴重,但還年輕,難免慮事不周、行事毛躁。老魏則不同,恰恰彌補了這個缺陷。

  動用廠衛?!孫承宗沒有馬上說話,在心裏對廠衛有著固有的排斥和厭惡。

  皇帝似笑非笑,緩緩說道:“有東廠的情報和威懾,應該能讓一些人息了鬧事作亂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