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建虜技窮矣
  “我大金還有數萬勇士,全部動員亦能有十萬之眾可戰。”莽古爾泰臉紅脖子粗地爭辯著,“隻是一次失敗,就棄守遼沈,連建州也不敢保,太懦弱膽小了。”

  代善搖了搖頭,說道:“前番已經動員過,再拚湊出可戰之眾,亦是老弱,難堪大戰。明軍炮火猛烈,兵力雄厚,現全麵發動,已成圍攻之勢。若遷延不撤,我大金不僅要亡國,還有滅種之虞。”

  “父汗以十副遺甲起兵反明,那時明國難道不是兵力雄厚?可我建州勇士縱橫廝殺,以無匹之悍勇奪取整個遼東。”

  莽古爾泰對代善的說辭現出鄙夷之色,說道:“現下情況,難道比父汗起兵時還困難?”

  李永芳在旁說道:“三貝勒,此時不同彼時,我軍雖還有作戰之力,但已難擊敗明軍,拚消耗的話,無論是人力,還是糧草,都難以支撐。”

  這話說得沒錯,建奴倒想憑城死守,步步為營,熬到隆冬時節,差不多能緩口氣。

  可兵力是問題,糧食也是問題,被明軍圍城的話,不用攻打,一個月都難以維持。

  所以,努爾哈赤臨死前布置大撤退,並不隻是因為戰敗損失的人馬。他在動員出征前就有明確的判斷,不能擊敗明軍扭轉頹勢的話,就隻能大撤退。

  “膽小如鼠。”莽古爾泰狠狠瞪了李永芳一眼,轉頭望向代善,說道:“給某拔調一萬人馬,某定能讓明軍寸步難進。”

  “老五,軍議已經決定,你就不必逞強了。”代善垂下眼簾,說道:“馬上加快遷民速度,特別是老弱婦孺,嶽讬也阻擊不了多長時間。一旦被明軍突破,沈陽就要血流成河。”

  多爾袞隻有十四歲,雖然繼承汗位,也得了兩黃旗的兵力,但在閱曆和威望上,還遠遠不如。

  代善既是大貝勒,又是輔政,已是大權在握。努爾哈赤也是借助於他,來穩定局麵。否則,後金必然生出一場內亂,加速滅亡。

  不得不說,努爾哈赤的這番苦心還是比較正確的。自代善受傷久治不愈後,爭位之心遠不如皇太極、莽古爾泰那般強烈。

  而曆史上,皇太極的上位與代善的退讓有很大關係,若從實力來看,他其實是最有希望的。

  “既是如此,那便加快行動。”多爾袞開口說道:“先派薩哈廉帶人馬前往薩爾滸,以防明軍襲攻,斷我退路。”

  說完,他轉向莽古爾泰,笑著說道:“五叔,您攜帶家眷先行離城,我們在撫順匯合如何?”

  莽古爾泰見事難更改,想賺點人馬的計劃落空,再不服氣,也隻得草草一禮,隨口答應下來,起身而去。

  “大貝勒,把嶽讬調回來,另派他人阻擊明軍如何?”多爾袞看著莽古爾泰離去,正色地對代善說道。

  代善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多爾袞的意思,搖頭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金已到生死關頭,人人皆當有向死之心。”

  頓了頓,他又催促道:“盡快撤往薩爾滸吧,拖延越久,形勢越惡。開原的明軍,還有東江鎮,說不準已經迂回包抄,要斷我退路了。”

  多爾袞點了點頭,讚同道:“明軍主力大勝後起初推進不速,也是想造成錯覺,讓我軍逐城必守,困於遼沈。”

  李永芳躬身道:“汗王睿智,熊蠻子應該正是這樣的心思。”

  “現在加速北上,應該是意識到陰謀被識破,無法在遼沈合圍我軍。”代善起身,淡淡地說道:“明軍人馬眾多,所需糧草也不在少數。某還有一策,可以拖慢明軍前進的腳步。”

  ……………………

  白塔鋪,通往沈陽的最後一道關卡。說是關卡並不準確,但建奴在此確實建立起了防禦陣地,要阻擋明軍的前進。

  壕溝,壕溝……望遠鏡的視野中出現的都是壕溝,竟有七八道之多,橫攔住了明軍前進的道路。

  曹文詔觀察良久,才放下望遠鏡,臉上出現鄙夷之色。

  “嘿,建奴好象在學咱們的防禦工事。”黃得功發出驚咦之聲,說道:“胸牆加戰壕,還有木樁柵欄。”

  楊國柱輕輕點頭,說道:“確實在學咱們,盡管還是有點不一樣。”

  “某見此,便知建奴已喪膽。”曹文詔揚鞭一指,“不是以騎射著稱嘛,棄長就短,已是垂死掙紮。”

  說完,他轉身命令傳令兵返回報信,要步兵炮兵加快速度,並向熊廷弼匯報。

  顯然,壕溝陣對於騎兵的阻礙是不言而喻的,但雙方圍繞塹壕展開戰鬥,不還是一場消耗戰嘛?

  何況,明軍有大量的曲射火炮,打起來,依然是占著上風,處於有利的地位。

  “建虜技窮矣!”熊廷弼接到報告,冷笑著給出了結論,命令炮兵加速前進,並調派了俘虜部隊。

  俘虜部隊就是漢兵,不管他們是不是被迫,都向王師舉起了刀槍。在戰場上,他們是敵人;投降了,也不是就此無事。

  不管是贖罪或是雪恥,還是證明自己歸明之心,明軍都給了他們機會,在戰場上用實際表現來說話。

  戰死,家眷有撫恤,並享受遼民應得的待遇,分田分地不耽誤;殺敵立功,有獎賞,與明軍的待遇一樣。

  這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盡管有把他們當炮灰之嫌。可再怎麽樣,也比給建虜白白賣命強上百倍。

  陳三和就在這支隊伍中間,從海城河之戰,到守城破城,他應該是幸運的。但最後的幸運是否還在,他心中忐忑不安。

  “死就死吧,好歹能給家人留點好處。”一個壯實的漢子持盾拎刀,邊走邊給自己壯膽打氣,也不管有沒有人聽他說話,“興許還能砍死一兩個,得了賞錢回去蓋房買地。”

  陳三和握緊了手中的長槍,覺得到現在,胡思亂想也沒啥用,硬著頭皮往前衝殺便是。

  雖然這樣想,可他也暗自叨念:菩薩保佑,各路神仙保佑,保佑俺能活著回家。

  “都特麽的打起精神來。”帶著不滿的喊聲響了起來,張小喜帶著部隊監督看管著這批俘虜部隊,“建虜有什麽可怕,都是一個腦袋兩條腿,誰夠狠,誰夠膽,誰就能活下來。越害怕,死得越快,越特麽窩囊。”

  “殺一個建虜,可是二十塊銀元,買房買地,還特麽能娶個媳婦兒……”

  陳三和用力地咽了口唾沫,被這粗魯的話語激起了些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