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無題
  要清楚毛文龍的功過,至少要知道東江的人口、軍隊、糧餉,以及對後金展開的軍事行動,甚至是戰果和損失情況。

  朱由校隻知道後世網絡上的評價,卻也有真有假,不能確信。

  別說毛文龍,是人就會有變化。朱由校要做的便是掌握變化,以及促成變化的因素,並加以引導或解決。

  曆史上的教訓很深刻,登萊巡撫袁可立便是在很大的壓力下,核查毛文龍“滿浦、昌城之捷”的戰報,使二人產生矛盾,並被人利用發酵,最終導致袁可立下台。

  袁可立的離任,對毛文龍、袁可立和大明三方都是一個悲劇。甚至可以說,這是對遼戰局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

  如果在東江鎮有錦衣衛,有內官,有文官,朝廷的消息靈通準確,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倒不是什麽監軍,對毛文龍頤指氣使、指手劃腳,就是個耳目,如實奏報,讓朱由校能了解到實際情況。

  所以,與其在東江鎮成立後安插,不如現在就開始。這也是朱由校在為自己的老師袁可立赴任,打下個好基礎。

  要說東江鎮的總兵,是不是非得毛文龍不可?朱由校覺得,至少在目前,他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能領兵打仗的將領是不少,可象毛文龍那樣比較熟練地運用遊擊戰術,敗多勝少還能始終與後金周旋的“小強”似人物,朱由校還真找不到。

  “遊擊”戰術古來有之,孫子在攻打楚國時,便用到了這種戰術。當然,那時沒有這個稱謂,也沒有後世“十六字”方針那麽精僻。

  當然,毛文龍的遊擊戰術也是逼不得已,硬剛又剛不過,隻好四處出擊,有便宜就撈一把,要吃虧咱就跑。

  反正後金厲害的是騎射,馬又不能跑到海上去。東江軍屯駐於海島,可以說根本不傷,就能不斷恢複再戰。

  其實,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首先你得有準確的情報,哪裏敵人空虛,咱就去欺負他一下;哪裏敵人頭鐵,咱就躲著點。

  其次是掌握好深入敵區的距離,算好敵人援軍趕來的時間。過於深入,容易被堵在岸上,撤之不及。

  同樣的道理,敵人援軍趕來的速度要是超出預料,也容易被圍攻,遭到重大損失。

  毛文龍在這方麵的嗅覺,或者說是直覺,還是很厲害的。

  據說,努爾哈赤在李成梁手下當家奴時,毛文龍也在李成梁手下,當個小軍官。兩人應該是認識,甚至是可能比較了解。

  不管怎麽說,毛文龍搞偷襲、派奸細,殺人放火搶東西,煽動遼民造反逃跑,動作不大,卻令後金煩不勝煩,總得提防毛大島主突然搞他們一下。

  曆史上的東江鎮,起到的也就是這樣的牽製作用。

  因為明廷的大部分資源,還是源源不斷地投入到遼西這個無底洞,堡壘推進幾百裏,沒幹掉多少敵人,卻把自己幹得破產了。

  朕的籌劃成功,東江鎮必將成為耀眼的存在。毛文龍嘛,想必也不會重蹈覆轍。

  ………………

  “臣等拜見陛下,恭賀陛下大婚,吾皇萬歲萬萬歲!”

  “臣婦等拜見陛下,恭賀陛下大婚,吾皇萬歲萬萬歲!”

  在山呼萬歲的恭賀聲中,朱由校回過神來,移目於殿中。

  昨天他終於接到了天津和登萊的急奏,既已全部出動,勝負便由天而定吧!

  急迫焦躁的情緒舒緩下來,朱由校的心情也挺好,麵對著文武百官、勳卿誥命的恭祝,含笑頜首,手輕輕抬起,叫起前來觀禮祝賀的嘉賓。

  娶媳婦兒嘍,一下子就三個哈,想想還是挺激動的呢!

  禮部尚書孫慎行走到大殿正中,手捧明黃詔書,大聲宣讀皇帝冊命皇後、貴妃的冊文、寶文,旁邊的案上擺放著金寶、金冊、金印。

  金寶是皇後和貴妃的寶印;金冊,即為冊立皇後之文書;金印,亦可稱為鳳印,為皇後獨有,乃是皇後作為後宮之主的權力證明。

  禮畢,禮部安排迎親的鴻臚官接了節、冊、寶、印,直趨午門,去安排皇後和貴妃三人的車駕。

  迎親儀仗就擺在午門之外,其中有一頂皇後禮輿,兩頂皇妃禮輿,皇後的禮輿外罩杏黃緞子帷幔,上麵用金線繡著鳳凰,以示與皇妃的不同。

  王體乾滿臉喜氣,看著比朱由校都高興。他在朱由校旁邊躬身施禮,提醒道:“請陛下接見文武百官、勳貴誥命,然後啟駕乾清宮,等候皇後殿下晉見”。

  朱由校點了點頭,吩咐道:“唱名吧,讓各文武百官、勳卿誥命,按製恭賀晉見。”

  “是!”王體乾施禮領命,而後轉身,按照製度,點名上前向皇帝進獻禮物,恭賀皇帝大婚。

  先是幾名京中宗室長輩,然後是勳貴重臣,按順序先是老朱家的人,然後是皇後家的,最後才是外人。

  唱名道賀的時間都不長,但嘉賓們還是力爭好好表現。禮物既要珍貴,又要新奇,才能討皇帝歡心,給皇帝留下深深的印象。

  皇後家的人不多,娘家人在皇帝麵前也絕對不敢太牛,隻不過是不用獻禮物的。相反,皇帝倒是還要賞賜。

  與自己的老丈人張國紀毫無營養地說了幾句話,都是官方性應對,很快就結束了。

  張國紀等人依禮謝恩,退出大殿。他們要趕回府中,等著時辰到了,迎親的鳳輦便會到府。

  按例,朱由校選定皇後和皇妃後,便在京中賜了宅院,皇後和兩位皇妃的家人都有,這樣才好迎親。

  唱名晉見結束,朱由校啟駕回到乾清宮,在這裏等著接來皇後晉見。嗯,現在還不算是皇後,還要舉行封後大禮這最後一個程序。

  茶水、糕點,朱由校也沒閑著幹等,隨便地吃了點東西,還讓劉若愚念了幾份奏疏。

  今天的禮儀流程,朱由校看過禮部的安排,隻能用兩個字評價,窮特麽折騰。

  等迎親儀仗隊接來張嫣,新郎官朱由校要拉著新娘子的手,去坤寧宮進行封後大禮,這才算是真正的婚禮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