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地瓜地瓜,額是土豆
  感謝書友“大號被封用小號”的打賞。

  葉軒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但對徐光啟的思路卻還表示讚賞,頜首稱善。

  “臣曾作《甘薯疏》……甘薯所在,居人便是半年之糧……”

  幹叔叔?還親大爺呢?

  葉軒眨巴眨巴眼睛,突然眸光一閃,抬手打斷了徐光啟,稍顯急切地問道:“徐愛卿作《甘薯疏》,朕怎沒看到?另外,這個甘薯,由何而來,長的什麽樣子?”

  徐光啟拱手答道:“《甘薯疏》乃臣於萬曆四十一年在天津閑住時所作,同時還著有《蕪菁疏》《宜墾令》《農書草稿》等。至於甘薯,乃是從海外流入,先於閩越種植……”

  地瓜,肯定是地瓜無疑。

  葉軒這個激動啊,烤地瓜,炸薯條……嗯,這都是小事兒,能救國救民才是最重要的,實際意義甚至要超過火槍大炮。

  或許有些誇張,但明朝要是早推廣種植了地瓜、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因為小冰河期造成的災害,以及曆史的走向卻絕對會發生改變。

  徐光啟看少年皇帝興奮不已,搓著手在禦座前來回急走,不禁微抿嘴角,有些好笑。

  葉軒停下腳步,目光堅定,“明年春天,嗯,先在甘陝、河南、山西,還有直隸,推廣種植甘薯。朕這便下旨,令各地官員督促進行,不得敷衍懈怠。若達不到標準,嚴懲不貸。”

  “陛下——”徐光啟趕忙起身奏道:“直接下旨似為不妥,還是交廷議為好。”

  葉軒皺了皺眉,也不想和徐光啟爭論這個,轉而問道:“徐愛卿,可知道土豆這個作物?也是長在土裏,與甘薯較為相似,吃起來麵麵的。”

  徐光啟想了想,不太確定地答道:“臣記得萬曆年間進士蔣一葵撰著的《長安客話》中,似乎提到地土豆,不知和陛下所說的是不是一物?”

  地土豆?土豆?

  葉軒也不確定,眼角的餘光看到劉若愚表情有異,似有話說,便伸手一指,“有話就說,朕不怪罪。”

  劉若愚趕忙躬身奏道:“奴婢好象聽說過土豆,在上林苑似有種植,皇爺可命人取來辨看品嚐。”

  馬鈴薯又叫土豆,在明末傳入中土,由於其品種上的特殊與罕見,僅有達官顯貴方能享用,老百姓絕對吃不到。

  而明代上林苑有專司蔬菜種植的“菜戶”,在篩選、培育馬鈴薯上有一定技術優勢。

  但它畢竟是服務於宮廷的機構,既不會大麵積栽種馬鈴薯,更不可能將薯種和種植技藝傳入民間。

  直到明末清初,戰亂導致上林苑荒廢,那些“菜戶”流落民間,土豆的種植技術才逐漸傳播開來。

  嗬嗬,原來土豆就在咱自家園子裏種著呢,還瞎找啥,這可太省事了。

  葉軒目光轉向徐光啟,笑著說道:“上林苑改為新作物試驗場,由徐愛卿指導管理。另外,徐愛卿也不必去天津,且在京安心休養,並將有關富國強兵安民的策略寫好奏上,還有你看好的眾多人才,也一並推薦。”

  徐光啟看少年皇帝的臉色,知道事情已有轉機,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已是大有實現的可能,心中欣慰,施禮告退。

  看著徐光啟退下,葉軒還是興奮激動,坐在禦座上麵帶笑容,憧憬暇想。

  明末的民亂四起,歸根結底就是一個“食”。

  說得再通俗一點,誰吃飽了撐的,冒掉腦袋的危險去造反?

  要是豐衣足食的話,別人勸你造反,你肯定大嘴巴子抽過去。有病啊,吃飽了撐的,你丫的想害老子!

  哪怕再退一步,不是豐衣足食,而是有一口地瓜粥喝,估計也沒多少人拎著耙子、扛著鋤頭去跟官兵玩命兒。

  地瓜和土豆呢,非常耐旱,產量還高得嚇人。和當時北方主要種的麥子比,高出幾倍不止。

  而象玉米、地瓜、土豆等外來作物,都是在明末傳入中國的,你說是不是天眷大明?

  可惜的是,沒人重視,沒人督促著推廣種植,反倒是讓糠稀得了便宜,搞出了個吃地瓜啃土豆喝糊糊粥的盛世。

  地瓜地瓜,額是土豆。

  葉軒鼻中似乎聞到了烤地瓜那誘人的香氣,臉上露出了傻傻的笑容。

  “皇,皇爺——”劉若愚從小太監手中接過整理好的吏部官員名單,看皇爺的狀態,有點不知道該不該打斷皇爺的白日做夢。

  啊,啊!葉軒緩醒過來,下意識地抹了下嘴,耶,沒流哈拉子呀!

  “皇爺,吏部官員的名單整理好了,您看——”

  兵部的看過了,沒啥意思;吏部的嘛,既然拿來了,那就隨便聽聽吧!

  得到皇帝的首肯,劉若愚開始把吏部官員的名單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念出來。

  趙南星,啥也不是;這個誰,不認識;那個侍郎,沒印象…….

  葉軒聽得很是無聊,也相當地失望,張嘴打了個嗬欠。

  劉若愚看少年皇帝這個狀態,念起來也沒勁兒,聲音變低了一些。

  “……稽勳郎中孫傳庭,驗封主事張疇……”

  “等等等等。”一臉無聊困倦的少年皇帝突然坐直了身子,眼睛也瞪起來了,伸手指了指劉若愚,“剛才念的再重複一遍,朕沒聽清。”

  “是。”劉若愚答應著,重複道:“驗封主事張疇微。”

  “不是這個,前一個,姓孫的。”少年皇帝皺了皺眉。

  劉若愚仔細看了看,重新念道:“稽勳郎中孫傳庭……”

  “孫傳庭,果然是孫傳庭,朕還以為聽差了,怎麽跑吏部去了?”少年皇帝抬手停住了劉若愚,嘴裏嘀咕著。

  劉若愚不明所以,便看見皇爺掏出小本本,提筆在上前寫劃著什麽,臉上笑眯眯地。

  “朕要看孫傳庭的履曆,盡快送來。”葉軒寫完,抬頭吩咐。

  這招兒好使啊!

  葉軒肯定要笑,都笑到心裏去了。

  即便是穿越者,知道很多牛人猛人,但要一下子想起來,並且派人去找,還是很有問題的。

  誰也不是電腦,能記得那些牛人猛人的年齡和履曆,甚至是記得曆史事件發生的具體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