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大師雲集
  時間悄然過去,今天,是梵高舉辦畫展的日子。

  畫展的地點選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梵高早早地出現在了畫展內。他此時正坐在一個小房間內,緊張的從窗口處看著來往的人流。

  這個平時很少有人光顧的地方,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來往的畫家絡繹不絕,記者們像聞到了花粉香的蜜蜂,紛紛聚在畫展門口。連這裏的老人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次的畫展到底具有什麽意義。

  這次畫展的風格是溫瀾和莫奈共同設計的,極簡風格,看上去高雅的同時又不會影響到人們觀賞畫作。

  畫展門口,提奧和喬安娜在門口臨時充當門童的角色。本來梵高是打算請人來接待的,但是兩夫妻對梵高這次的畫展投入了極大的興趣,表示絲毫不在乎門童對他們現在的身份來說,是個不怎麽體麵的工作的事。無奈強不過兩人的梵高也隻好隨他們了。

  就在兩人忙碌著招待前來參加畫展的各方人士的時候,小路的盡頭開始緩緩浮現一個身影。

  陽光從他背後打過來,把那個男人的影子拉的很長,男人帶著一個黑色帽子,遮住了大半張臉,他穿著一件泛白但是幹淨的老式西服,皮鞋被擦得很亮,但是依稀看得見有破損的地方。

  他看上去很窮,但是他很淡定,沒有一絲窘迫。

  梵高在二樓突然站起身,他一眼就看到了這個男人,梵高擦了擦眼睛,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那個人,在愣了好一會兒,那個人都快走到門口的時候,梵高終於確認了。

  他快速的拿過掛在門口的外套,一邊快走一邊穿衣服,連一旁的莫奈都沒能攔得住他。看得出來,那個門口的人對梵高來說很重要。

  “先生,您有請柬嗎?”喬安娜比較擅長溝通,語言能力也不錯,畢竟是做翻譯的,所以順理成章的由她來詢問來訪的人們。

  “有的。”男人摘下帽子,喬安娜看到了他的麵容,略微突出的額頭在太陽底下反著光,噢,他的發際線稍微有點後移。

  他的下巴有一些向外勾起,看上去多了幾分驕傲,再加上他那碩大的大鷹勾鼻子和有些滑稽的八字胡,看上去實在是不像個畫家,更像是個馬戲團演員。

  喬安娜默默吐槽著男人的外貌,臉上卻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依舊是那副溫婉微笑的樣子。

  正在男人掏著請柬的時候,他感覺一陣疾風撲麵而來,然後直接被一個男人抱住了。

  “???”

  還沒等男人反應過來,抱著他的人就鬆開了。

  “高更!”梵高有些激動的看著眼前有些落魄的人:“我以為你不會來。”

  保羅·高更,出生於法國巴黎,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高、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保羅·高更對於色彩純度的運用是他作品中的一大特色,在畫麵形象上以大膽的單線平塗色,黑線勾邊,用線條來分割色彩,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美妙的裝飾效果。

  代表作品有《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什麽?我們到哪裏去?》《黃色的基督》等。

  保羅·高更看著這位四年沒見的朋友,有些滑稽的臉上也漏出了笑容:“事實上,我的確不打算來的,因為我剛打算搬家,結果還在物色住處的時候就收到了你的請柬。”

  保羅高更停頓了一下,看著有些激動的梵高:“不請我進去坐坐嗎?”

  “噢!對!”梵高這才反應過來門口顯然不是什麽談話的好地方,那些記者已經圍過來了,乘著記者們還沒堵住他們的退路,梵高立馬拉著高更進入展廳。

  保羅高更好奇的打量著展廳,這個時候,畫展還沒開始,畫作都被白布遮擋著。高更有些不可置信,如今的梵高已經不是四年前他所認識的梵高了,現在的梵高,自信,正常,還有著大畫家克勞德莫奈的支持,最最重要的是:他有錢!!

  “你發生了什麽,我的朋友。。。”兩人來到剛剛梵高待著的小屋子,隻見裏麵還坐著一個看上去很溫和的帥大叔。“莫奈?”

  正在看報紙的莫奈抬起頭,看了一下兩人,隨即放下報紙,微笑的站起身迎接他們。

  “你好,克勞德莫奈。”

  “你好,我是保羅高更。”高更鄭重的伸出雙手握住莫奈,雖然兩人流派不同,甚至還有些衝突。但是莫奈的成就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流派之爭,即使高更現在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繪畫大家,他還是會非常尊重這位前輩。“很高興見到你!”

  “怎麽樣,一路勞累要不要先休息一會兒,畫展還有兩個小時才開始。”相比較梵高,莫奈對於人情世故的處理很是不錯,他一眼就看出了高更有些疲倦的神情。

  “不用了,這麽難得的機會,我可不想用睡覺打發了。”高更對兩人眨眨眼,好不容易來趟畫展,他怎麽可能到一旁去睡大覺呢。

  “哈哈,我就知道。”梵高在一旁笑著,他還是挺了解他這個朋友的。他要是真去睡覺了,那他就要看看這個人是不是別人假冒的了。

  “我也隻是說笑。”莫奈也對著兩人挑眉:“而且這裏也沒有讓你休息的地方。”

  在三人友好交流的時候,門口傳來提奧的聲音:“文森特,保羅·塞尚來了。”

  “他真來了?”梵高有些詫異的看向莫奈:“你怎麽做到的?”

  “我沒幹啥呀。”莫奈也有些懵逼,他太了解他這個朋友了,古板,高傲,不可一世,幾乎所有用來表達一個固執老人的詞語都能用到他身上。

  而且他不喜歡梵高和高更,能讓這個驕傲的法國畫家當成朋友的,就那麽一兩個,剛好,他莫奈算一個。

  不過最近塞尚有些不太正常,用後世的話來說,莫奈覺得塞尚患上了“躁鬱症”。

  塞尚的病情甚至使兩人前段時間還大吵了一架,兩人關係降到冰點。這次給塞尚發請柬也隻是意思意思,根本沒想到他會來參加一個他不怎麽喜歡的畫家的第一次畫展。

  三人沒多想,雖然很好奇塞尚來的理由,但還是等畫展結束再討論,現在還是去迎接一下吧。

  保羅·塞尚:

  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出生於法國埃克斯,畫家,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造型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他是後期印象派的主將,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他的作品為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基礎,對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加索影響極大,對當代藝術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保羅!”有些衝突,高更和塞尚都叫保羅,嘶,高更以後就直接稱呼為高更吧。

  “保羅,我沒想到你真的來了。”莫奈看著老友,伸出雙手:“上次的事情後,我還以為你再也不會聯係我了。”

  塞尚長得有些凶惡,眉毛和眼睛的間距極低,讓人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老鷹這種驕傲犀利的生物。

  “你知道的,我母親的死亡對我打擊很大。”塞尚象征性的給了莫奈一個擁抱,然後看向了一旁的梵高和高更,言語間很是生硬:“實際上,要不是你在這,我也不會來參加一個這麽無聊的小畫展。”

  故意的吧,你故意的吧!梵高是誰啊,情商為負數的二哈呀,這能忍?!當然不能忍,梵高當即就嘴皮子比腦子快的懟了一句。

  “不是,要不你現在回去?”

  塞尚也沒想到梵高直接懟他,直接梗了一下,然後一甩衣袖直接進了屋子。

  “???”梵高有些懵逼,不是,你不是不想來嗎,怎麽跑那麽快!

  “小文森特~你們不等等我嗎?”正當梵高打算追上去理論一下的時候,一聲有些蒼老的聲音傳來,幾人連忙回頭,幾乎都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隻見離幾人不遠的地方站著一個老者,老者兩旁有兩個中年人虛扶著老者。

  老人看上去很慈祥,身體也很健康,穿著得體的衣服,笑眯眯的臉上帶著一點褶子,小眼睛正溫和的看著這些孩子們。

  “老師!”塞尚,梵高,高更幾乎是異口同聲的驚喜的喊到,然後彼此對視一眼,對另外兩人充滿敵意。

  塞尚和高更率先反應過來,幾步走上前去擠開扶著老人的兩個人,一人一邊扶著這位精神飽滿的老人,慢了一拍的梵高直接沒地兒了。

  梵高看了一下塞尚,又看了一下背後的一兩米遠的屋子。不是,你都進屋了你速度怎麽還那麽快呢!

  “誒!好,你們最近怎麽樣啊。”慈祥的老人留著一大把胡子,直接莫過了胸前,頭頂的頭發有些稀疏,可以預料到以後又是一個地中海。

  “克勞德,我的老朋友,好久不見。”

  莫奈伸出手和老人握了一下,笑意滿滿:“好久不見,卡米耶,實際上我們上周才見過。”

  “噢。”卡米耶·畢沙羅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好像是的,你要原諒我,我最近記憶力不是太好。”

  “可得了吧,你就比我大十歲,卡米耶。”

  此時正笑著看著在場的四人,因為這一聲老師,許多評論家和知名畫家都駐足觀看,連一旁的記者們都眼前一亮!

  “這是誰?”在一旁瘋狂拍照的年輕記者用手肘推了推同行。

  畢竟塞尚,高更,就連今天畫展的主人公居然都對他那麽尊敬,甚至莫奈都隱隱對這位老者保持著善意。這著實讓人好奇這位老者的身份。

  “兄弟,你第一年當記者嗎?”

  “誒,你咋知道?”

  “我知道的多了,你知道這個老人叫什麽嗎?卡米耶·畢沙羅!”

  “臥槽,是我想的那個卡米耶·畢沙羅嗎?”

  “廢話!”

  ——————————————————————

  卡米耶·畢沙羅,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托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

  這樣說可能大家也是一頭霧水,不過如果對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稍微有點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這位印象派大畫家。

  我換個說法吧!

  2014年2月5日,畢沙羅油畫作品《蒙馬特大道,春曉》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進行拍賣。估價700萬至1000萬英鎊,經過場內激烈競爭,最終以近1970萬英鎊成交。

  這樣說,大家應該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映象了吧。

  ————————————————————

  其實在一個團體裏,總有幾個特別顯眼的孩子,在外邊各種折騰,例如高更,例如莫奈。

  但也總有那麽一個成熟持重的大家長在默默堅守和維持著表麵的平和。

  卡米耶·畢沙羅堪稱印象派團體中的“中流砥柱”,盡管其他幾位印象派大師的“社會知名度”比他大,但總體作用仍有所不同。

  畢沙羅是唯一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不管外界有多大的壓力,也不管內部有多大的紛爭,畢沙羅靜靜地堅守著,先後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參加聯展。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麽這麽一個讓後印象派三傑甘願稱呼為老師的老者在後世卻沒有多少出名度呢。

  因為相比較於梵高,高更,甚至是莫奈的悲慘經曆來說,卡米耶·畢沙羅實在是太幸運了。

  在那時代他家也算的上是貴族了,吃喝不愁、畫畫不愁,難得的是父母還開明,既沒逼婚催娶,也沒催生二胎,還任由他去追尋夢想了。這樣的人生故事,顯然沒有太多爆點讓人們去獵奇。甚至是才子佳人們常有的風流韻事,似乎也和他沾不上邊什麽邊。

  他自己本人也沒有任何想要宣傳自己的意思,在那個沒有發達的信息溝通的時代,在現在這個沒有爆點就很難火起來的時代,似乎卡米耶·畢沙羅沒有那麽大的知名度也是理所應當的。

  在那個時代,印象派是不受待見的,連名字都是當時挪諭他們給取的,不受歡迎的他們自己組建了小圈子,自己辦畫展。

  那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代表,梵高愛畫向日葵,莫奈喜歡睡蓮,這些都是有著極強裝飾力的畫作。

  唯有畢沙羅喜歡畫樸素的風景,但是風景雖多,卻讓說不出一個代表性的元素來。且他這人太謙虛內斂,超不愛那種浮誇的風格,固執的相信,平凡的風景同樣具有感染人的魅力。

  所以人們記住了那些愛撲騰的孩子,卻忘了有個大家長幫這些孩子們努力維持了一個“家”。

  畢沙羅的畫乍看之下很平凡,既沒有梵高的熱情和憂鬱,又沒有高更的陽光和原始,但看得久了,就越來越品位的出其特色。

  沉穩,溫情,結構嚴謹,極其具有畫麵感,帶著濃濃的古典韻味,所畫的風景色彩總是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給人以輕鬆,愉悅,美好充滿生機之感。

  ——————————————————四千字大章,求推薦,求收藏。

  卡米耶·畢沙羅:小朋友,票子交出來,給你吃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