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洪水潰堤
  這時他床榻那邊傳來殷憐的聲音,在熱情大方地招呼他道:“義父,快過來睡。”

  旭沉芳轉頭一看,見殷憐正在他床上躺得好好的。她還揭開被子一角,拍了拍床榻,示意他快過來。

  旭沉芳無奈地走過來,揭了被子躺下。

  小東西立馬拱竄著過來,在他懷裏鑽來鑽去。

  “義父。”小東西喚他。

  “嗯。”

  “我和弟弟為什麽沒有義母呀?”

  “就像你爹找到你娘,義父要找到一個很愛的人才能成為義母。”

  “那為什麽義父不去找呢?”

  “找不到了。”

  殷憐小小的心裏覺得沒有義母也沒什麽,反正她也沒感受過有義母是什麽感覺。但是她聽起來,就是感覺義父好孤獨。

  於是殷憐更靠近他一些,伸著小手夠到他後背去,輕輕地拍著順著,道:“義父別怕,你找不到定是她躲起來了,以後我幫你找。”

  旭沉芳怔了怔,而後輕輕笑道:“好。”

  ***

  不光是京城所依傍的河域,其他地方每年這個時節,降雨量增加伴隨著寒冬裏凝結的冰雪消融,河水水位都呈明顯的上漲趨勢。

  然而今年,上漲得尤為厲害。

  各地方城鎮,也時時關注著水位的變化。

  其中一個名為三口城的地方,離京三百多裏,中間間隔了兩三座繁華城市;因其恰好落座在三條河流的交叉口而得名。

  三口城水路通便,因而貨物中轉往來很是發達。

  隻是如今上遊的河水洶湧而來,大有滔滔江海翻騰之勢,晝夜不息。三口城的碼頭早已關閉,別說在河麵上行駛一艘船了,便是碼頭港灣裏,也一艘都不敢停靠。

  三口城修建有堅固的水壩,水壩周邊日夜派人巡守著。

  衙門師爺已經不止一次向城守諫言,道:“大人,這洪水如猛獸,不知何時便有可能出閘脫困。咱們還是盡快把舉城百姓往高處遷移,以防萬一啊。”

  城守也親自去堤壩看過兩回,任堤壩下的水如何翻滾,堤壩看起來都堅不可摧。何況這堤壩去年才修繕加固過,哪有那麽容易破。

  這些年來,年年這個時候水位上漲,不也相安無事嗎?

  真要是舉城搬遷至高地,這極耗費人力物力不說,倘若等搬遷以後,河水並未泛濫到城中,那所有人不就白忙活一場嗎?到時候他這個城守還有什麽威信力可言?

  他沒記錯的話,上一任城守便是因危言聳聽使百姓搬遷不當而下馬的。

  不光是城守,還有三口城的百姓們,回回預防回回相安無事,他們都願意相信,三口城的堤壩是牢不可破的。

  故師爺屢次向城守進言屢次被拒。

  師爺是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在三口城土生土長,他不死心,連夜又來找城守請求搬遷。

  城守認為他倚老賣老,已經很是不耐煩。然,城守正叫人把他送出去之時,外麵匆匆忙忙地跑回一個衙門的差役,看他狂奔而來被絆了幾次的動作,仿佛後麵有鬼在追似的。

  他還沒跑進堂,剛進府衙大門,便失聲驚喊道:“不好了!堤壩……堤壩出現裂痕了!”

  這話震得城守半晌回不過神。

  入夜時,幾個負責巡守的衙差,沿著堤壩一路往前巡視。

  借著天邊漸漸暗淡下來的最後一抹天光,可見河裏的水渾濁如泥漿,正不停地往前奔流。河麵上卷起濤濤濁浪,拍打在堤壩上,散開一層層白色的浪花。

  衙差提著燈籠,走了不多久,便聽見不遠處傳來開裂聲。

  衙差頓時心頭一提,循著聲音找去,而後倒抽一口涼氣。

  隻見那不斷被濤浪衝刷拍打的堤壩某處,出現了一道裂痕,並且正持續擴大。

  幾人嚇得肝膽欲裂,連忙轉頭就連滾帶爬地往回跑。

  一名衙差跑回來通知城守,其他的衙差在街頭巷尾狂奔,嘶聲叫喊道:“快跑!快跑!洪水要來了!”

  城中百姓還以為又是誰在惡作劇,開門正想大罵兩句,可見往街上門前跑過去的人好像是衙門的官差,頓時不由得心神緊張起來。

  一些人趕緊收拾東西準備連夜遷徙,而一些人什麽也不收,立刻拖家帶口地跑出家門,專往高處跑。

  “哢嚓。”

  堤壩的裂痕裂開了一道口子。河水瞬時無孔不入地往那口子裏猛鑽。

  那道口子怎能承受得住排山倒海而來的壓迫,越裂越開,一股洪流轟地從中衝擊而下!

  ***

  三口城堤壩潰塌,一夜之間洪水肆虐,消息入朝,滿朝嘩然。

  早朝之際,朝堂上的氣氛十分凝重壓抑。

  現在三口城的災情嚴重程度還沒確定,光是那沿線堤壩的潰塌,便讓人十分窩火。

  皇帝臉色極其難看,甚至從龍椅上站起來,兩手叉著腰,在朝殿上首來回踱步,怒聲道:“三口城,朕年年撥款加固堤壩,地方年年上報工事固若金湯,結果呢!”

  有大臣站出來戰戰兢兢道:“啟稟皇上,老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立刻派人賑災。”

  另有大臣道:“三口城處於三河交匯,河道下遊還散布著不少城鎮,倘若三口城潰塌,那下遊的城鎮想必也有災情。現在形勢刻不容緩,如不立馬救濟,越拖則死傷越多。”

  皇帝當然知道,所以當朝發了一通火以後,該怎麽辦的還得怎麽辦。

  除了派遣欽差大臣帶著賑災的糧草災銀前往,還需得調用更多的士兵隊伍,到災地去重塑堤壩、疏散災民。

  京裏的五城巡兵與禁衛軍動不得,好在京郊營防除了派去邊境的新增兵力,還剩餘平時養有的兩萬精兵,以備不時之需。

  皇帝當朝委派了欽差,勒令在最短的時間裏準備好賑災物資;散朝後,當日由營防調將士先行排洪疏民。

  京裏河水倒灌、淹了民居一事,與三口城抗災排洪相比起來,已經不是什麽大事了。

  而且工部督促的工事進行得一切順利,新挖的溝渠也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盡管後來又連著下了幾天雨,城裏都沒再出現過積窪嚴重的情況。

  明雁君這些日每日都在西城街巷間穿梭,她在明將軍那裏領了任務,負責帶人輪番巡查,以免再出現傷亡。

  因為總有百姓舍不下家裏,即便被疏散出來,一有機會又會偷偷溜回去,生怕自己的家當隨著房屋倒塌而被埋在裏麵了。

  下午,明雁君騎馬往附近挖溝渠的地方經過時,見士兵們正手腳利索地用鐵鍬鏟個不停。

  然而她晃眼一看,發現換了一批人。

  她記得沒錯的話,這條街巷是由秋珂的負責的。而眼下換了一批生麵孔。

  明雁君勒馬,詢問挖渠的士兵:“你們是今日才調到這裏來的?原先這裏負責的人呢?”

  PS:中秋佳節,祝小夥伴們闔家團圓,安康幸福!感謝一直不離不棄的小夥伴們,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