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春雨攜愁
  旭沉芳站在屋簷下,天青雨落,他朝她笑著,道:“小可憐下次何時來?”

  他總是叫自己小可憐,可殷憐分明覺得,他看起來才更可憐一些。

  殷憐偷偷瞅她爹,見她爹沒什麽反應,她便挺著小胸脯道:“唔,下次我想你的時候再來吧。”

  旭沉芳笑道:“好。”

  隨後殷珩就帶著她出門上了馬車,離開了這裏。

  雨打落在車篷上,又是淅淅瀝瀝的聲音。

  殷憐趴在窗邊,不舍地朝旭沉芳招手。眼見著那府宅大門越來越落後,直至最後馬車轉過巷角,大門也消失不見了。

  殷珩看了看她期期艾艾中還有點小傷感的表情,一時無語。

  說好的相處夠了就會想著要回家呢?怎麽走時還這麽依依不舍的。

  她看起來似乎狀態不錯,這兩日小臉也不見消瘦,依然是粉嫩飽滿的,精神頭也好。

  這貨裝起可憐來無敵了,蹭到她爹懷裏,小短手把殷珩抱著,軟乎乎道:“這兩天我可想爹爹了。爹爹還來接我,對我最好了。”

  殷珩低頭看著她,是麽,可他怎麽覺得要是不來接,她可能都樂不思蜀了。

  殷珩輕輕地掐了掐她的小臉蛋,還有說好的在別處睡不著呢,說好的睡前要和弟弟講話、不然不適應呢,可她分明吃得下睡得香,適應得不得了。

  就有一點孟娬說得對,殷憐她兩天沒見她爹,是更熱乎了點。

  一回到王府,殷憐把孟娬和夏氏等一幹人都抱著想了個遍,然後她去牽起弟弟的手,就興奮地跟他講,這兩天她在義父家裏都幹了些什麽有趣的事,還慫恿攛掇著弟弟下次跟她一起去,這樣她就又多個玩伴,多住幾天也不怕啦。

  這廂,旭沉芳家裏,殷憐走後,家裏安靜得隻能聽見雨聲。

  樹下的秋千被雨水淋得透濕,濺開了細微的雨沫。小池塘邊的魚竿還沒收,就插在池塘邊的泥巴裏,水裏魚鉤上的餌都已經被吃光了。水麵上漾著一圈一圈的水紋,魚已經悄然躲到了池底去。

  家裏忽而冷清得更甚。

  不過旭沉芳卻沒時間沉浸在這份冷清裏,他手裏頭堆壓了不少的事,從殷憐自他這裏離開後,他便一直忙到夜深燈盡之時。

  管家送了吃食進屋時,見旭沉芳的狀態,張了張口,勸道:“公子若是喜歡孩子,早日娶一位夫人進門,也可以生幾個漂亮的孩子。”

  旭沉芳沒應,管家便識趣地退下去了。

  等到旭沉芳忙完了從桌前起身,欲離開書房之際,經過坐榻邊時,頓了頓,側身回來,在坐榻上撿到了一枚小簪。

  白天的時候,小可憐還在這上麵爬過。

  最終他把小簪收撿在手心裏,轉身回了自己的臥房。

  ***

  今年雨水多,好不容易放晴了兩天,接著又是一場雨下下來,斷斷續續,十天半個月都不能休止。

  春耕播種之際,這春雨讓農民百姓們高興壞了,可再這樣下去,他們就要愁壞了。

  雨水過多,有的種子慢慢吞吞地從土裏冒出了芽,有的隻怕爛在了泥裏。

  街上的百姓們,則每天都望著這天兒嗟歎。

  不知這雨何時是個頭。

  這京城裏,平日市井繁華、笙歌太平,可這綿延陰雨下得太久,雨量增大,漸漸問題便顯現出來了。

  護城河的水量因著連日降雨而明顯上漲,地勢比較低窪的百姓居住區,河水往地底下倒灌,悄無聲息地淹了百姓所住的房屋地基。

  起初還以為是因為下雨頻繁,地麵上的積雨沒能及時排泄,為此朝中有官員上書,應及時疏通排水通道、排泄雨水,以免釀成更嚴重的後果。

  往年入春的時候也要下幾場春雨,可都沒有今年這般嚴重的。

  因而京中的排水設施,以前沒怎麽管,近幾年更沒有好好的維護修繕,而今急需派上大用場時,恐怕已經阻塞得差不多了。

  所以他們認為,街道地麵以及民居房屋,才會有積水不斷漫上來。

  這些民居房屋中有相當一部分乃木製結構,這木頭在水裏一泡,容易腐爛發黴不說,房屋也會不穩固。

  今日早朝時,已經有官員上奏,西城那邊有幾起房屋坍塌的事故,有兩戶是在半夜裏坍塌的,家中百姓直接在睡夢中給活埋了去。

  等天亮以後,官兵去清理現場,把人挖了出來時,都已經僵透了。

  繼而官兵們發現,這坍塌的房屋的地基下麵,全是泡著的泥漿。支撐房梁的木柱子底部,也已經被泡漲得如同一堆廢渣。一挖開來時,泥漿便四處往外淌。

  工部的官員連忙去現場勘驗,這才得出一個結果,恐怕不僅僅是雨水得不到及時疏通排泄,而是護城河的水通過排水通道而倒灌進城裏來了。

  防止河水倒灌,這也是工部的工事職責之一。

  每年朝廷都會撥不少款項給工部,用於修建和修繕工程。結果大部分款項都外放到地方了,因為少不了油水可撈;可京城裏天子腳下,反而沒人理會了。

  現在的工部尚書是蕭時書,他也是去年謝家一部分黨臣被剔除以後才走馬上任的,對接手的這攤子還不是很熟。不過現在禍事既然落到他頭上了,這鍋他不背也得背。

  京城倒灌積淤,必須要馬上處理。否則拖得越久,越不利。

  皇帝十分震怒,下早朝時,勒令工部必須在半個月內解決此事。

  這種時候,其他各部是能不摻和就不摻和。差事要是辦得好,頂多是將功補過平息皇帝雷霆之怒,可差事若是辦得不好,那就得受牽連了。反正左右都是吃力不討好。

  何況這些官宦大戶的居住地都是靠攏宮城的,要淹也是先淹地勢低的百姓,怎麽也輪不道他們頭上。

  工部尚書蕭時書急得頭都大了。

  若是沒有人力物力的支援,僅憑他工部的那點人手,哪裏收拾得來這麽大的攤子。

  於是他為此事四處奔走,可最終各部響應他的人手也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