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皇子妃算個什麽東西
  秋珂問:“上頭來檢查了?”

  “不是,再猜。”

  秋珂道:“招了新兵待調教?”

  那將領一拳抵了抵他肩膀,笑道:“我量你也猜不著。七皇子妃來了。”

  秋珂腳步一滯。

  將領道:“你要是早些過來,說不定還能跟她練一場。現在不行了,操練已經結束了。”

  京中大營的練兵場有多個,明家和秋家負責不同的地方。

  練兵一事每日不可懈怠,隔一段時間,殷武王就會每個軍營地試煉檢查。

  秋家和明家關係好,所以秋珂偶爾會過這邊來,隻不過以前明雁君在時,他來得更頻繁一些。

  平時他若是有事請教,也會積極地來尋明將軍。

  秋珂進大帳時,甫一拂起簾子,便看見明雁君和明將軍正麵對麵盤腿坐著,嘴裏叼著一根筆杆子,手指往桌麵上的地形圖圈圈點點。

  營帳外透進來的光線淬亮了她的側影。

  明將軍抬頭看見秋珂,連連朝他招手,道:“阿秋來了啊,快來快來,我跟雁君正在看下次演習的地形圖,你順便給她講講。”

  秋珂點頭道:“我也正是為這件事情來跟明叔叔商議的。”

  明雁君回頭,看見秋珂朝這邊走來。他身著戎裝,身形筆直,那戎裝下的一雙腿走起路來時,挺而有力。

  兩個營的士兵即將要進行一次聯合抗衡演練,秋珂得秋將軍授意,就一些事情來與明將軍確認。

  確認完後,明將軍適逢有些軍務處理,就留秋珂來給明雁君指點。

  秋珂在明雁君對麵坐下,看了看眼前的地形圖,認真地與明雁君說了一陣。明雁君也聽得認真,時不時點點頭。

  隻是秋珂忽然中途停了下來,明雁君不由抬頭看他,道:“你繼續,怎麽不說了?”

  秋珂問:“你要去參加演習?”

  明雁君道:“不可以麽,以往我可沒少參加。”

  秋珂道:“你現在是皇子妃,不能再像以往那樣。”

  明雁君挑挑眉,拿著手裏的筆往地形圖上做了兩個記號,然後隨手把筆放在一旁,雙手撐著膝蓋就站起身,伸了個攔腰,邊往外走邊籲道:“皇子妃算個什麽東西,我是明家的女兒。”

  秋珂一愣。

  明雁君走到大帳門口,一手叉腰一手拂起簾子,看了看外麵的練兵場,又道:“許久不來,今日來一趟,才深切地感覺到,我是屬於這裏的。”

  她道:“秋珂,你要是精力太旺盛,非得要像我娘一樣嘮叨,咱們就去那場上打一架,”她回轉身看他,“如何?”

  秋珂看了她片刻,歎道:“你娘若是知道,該著急了。”

  明雁君道:“你要是敢回去告狀,我跟你急啊。”

  說罷,見那場上有士兵練騎射,她也去湊個熱鬧。

  一時馬蹄奔騰,黃沙滾滾。秋珂站在帳前,看著明雁君的身影在那黃沙裏時隱時現。

  那股張揚烈烈的神采,是她做皇子妃時所沒有的。

  秋珂沒在這邊待太久,就回了秋家那邊的營地。

  ***

  殷容送走了朗國使臣,然後回宮複命,又忙了一些皇帝交給他的瑣事,等回到皇子府時,已是傍晚時分。

  天邊隱隱有霞光,徒添一抹豔色風光。

  回來時,管家在門前迎接,殷容隨口問了一句:“皇子妃回了麽?”

  管家答道:“還沒呢。”

  正這時,巷中響起了奔跑的馬蹄聲,錯落有致。

  等快要臨近皇子府大門時,那馬蹄聲明顯被放慢了下來。

  殷容循聲看去,可不就是明雁君騎馬歸來。

  隻不過與她同行的還有一人,是明將軍身邊的一個將領,殷容並不熟悉。

  明雁君與軍中的好些將領都很熟悉,年紀與秋珂差不多的,明雁君與他們向來也是有說有笑。

  眼下這將領專門負責送明雁君回來,兩人抱拳告辭。臨了明雁君還揚手往那將領的馬上抽了一鞭子。

  那馬當即快步跑了起來。

  皇子府大門前的柱子,正好擋住了殷容的身影。

  隻是他卻看得清清楚楚,明雁君臉上洋溢著的笑意,那挑唇揚眉間,仿佛比晚霞還絢爛。

  那是他從來都沒有見過的笑容。

  明雁君策馬往大門處來,在看見殷容正站在門前時,那嘴角原本還存留的點點餘笑,經風一吹,就淡了。

  馬蹄聲在門前停下,明雁君流暢地翻身下馬,隨手把馬鞭丟給管家。

  管家叫小廝來把馬牽下去。

  殷容看著這般模樣的明雁君,心裏說不出什麽滋味,出口問的卻是:“方才那人……是誰?”

  明雁君抬腳跨進大門,道:“我爹麾下的武將。”

  殷容看著明雁君的背影,隨之也跟了上去,溫聲道:“聽說你今天去教練場了。”

  明雁君:“嗯。”

  殷容道:“沙場都是兒郎,你是皇子妃,這樣終究不妥。”

  明雁君頓了頓腳,回頭看他,莫名道:“我是將軍府的女兒,最初你不也是因此才娶我的嗎?為何現在才覺得不妥?”

  殷容抿了抿唇,答不上來。

  明雁君繼續往前走,回了自己的院子。

  ***

  這朗國的人一走,皇帝與軍機大臣們商議畢,立刻派兵遣將,前往北境,往邊防多加了兩成兵力。

  這幾天大營裏的士兵調動頻繁,殷珩也整日不在家。

  現在雖不知金麟國是個什麽樣的情況,可憑皇帝的緊張程度可知,絕不是什麽好對付的茬兒。

  孟娬從崇鹹那裏了解到,這金麟國的前身,是一個叫北琅族的部落。

  北琅部落分散,先帝在時,就多次派兵清剿無果。

  因為北境的地裏環境著實糟糕,一年四季裏有一半的時間是冰天雪地,一半的時間冰雪消融、泥沼深潭遍布。

  還有一點,那時的北琅族便十分驍勇善戰,他們隊伍並不龐大,但能夠分散在極其險峻的環境裏生存下來。

  後來北琅族助力殷國的藩王叛亂,被殷珩打回去以後就銷聲匿跡。

  又聽說他們收複了被黎國打得七零八落的北部十六州。

  崇鹹談及這些時,神情諱莫如深。

  事後,孟娬與崇儀道:“你有沒有覺得,崇鹹好似也很忌憚北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