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削發出家
  旭沉芳結識了護國寺裏的方丈,很快又有了自己新的興趣愛好。

  那便是有事沒事住在護國寺裏,早晚聽聽寺裏的和尚誦經,閑來與方丈下棋品茶,聽聽方丈聊聊禪理。

  方丈說,第一眼見他,便覺他頗有佛緣。

  那方丈胡子都白了,旭沉芳卻能與他成為忘年之交。

  黎煥聽阿憐說起,旭沉芳在寺廟裏已經住了大半個月了。

  後來有一次,黎煥到護國寺去看過他。

  他著一身青衣素袍,施施然坐在那菩提樹下。

  清風悠然,山上響起曠遠的梵音鍾聲。

  他棋盤對麵無人坐,他自己怡然自得地與自己下棋。

  黎煥走過去,在他對麵坐下。旭沉芳抬頭看她一眼,道:“你來得正好,方丈眼下不得空,你不如幫他下幾步。”

  黎煥低頭看了看棋局,拈起棋子落於其上。

  黎煥道:“聽說你賺錢賺膩了,到這寺裏來養了新的興趣。”

  旭沉芳道:“以往浮躁,不喜歡有人在耳邊講道理,而今倒喜歡聽方丈講講。”

  黎煥道:“你現在是黎國第一富商,你的人生有你想象不到的輝煌,結果卻要過得這麽佛性?”

  “輝煌,”旭沉芳緩緩笑道,“那隻是一道冰冷的外殼啊。”

  後來黎煥下山去了。

  旭沉芳依然坐在菩提樹下下棋。

  方丈從佛堂裏出來,看了一眼那下山的女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歎息一聲,道:“塵緣心難了,何苦佯自渡。”

  旭沉芳微微笑道:“生而為人,自當有牽掛之事。佛理講究六根清淨、四大皆空,那這佛門中的師傅,可都是四大皆空者?倘若四大皆空,活著的意義在何處,隻為浪費這世間的糧食麽?師傅們不光自我修行,還為普度眾生,難道這不同樣也是一種執念。隻不過世人執著的方麵各有不同罷了。”

  說著他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又道:“方丈請入座。”

  阿憐十三歲的時候,已經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長得像極了她娘,一雙眼睛清澈明媚、如剪桃花,她古靈精怪,也有她娘那般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她十三歲這年,旭沉芳將偌大的家業都給了她。

  那一日,她哭著跑回來,哭得十分淒慘,一進門便如兒時那般撲向黎煥和殷珩。

  黎煥看了看殷珩,在她的記憶當中,阿憐已經很久很久都沒這般傷心過了。

  黎煥問道:“阿憐,怎麽了?誰欺負你了?”

  這話問出口黎煥自己也有些不信,這京中有誰能欺負她啊,隻有她欺負別人的份兒。

  阿憐上氣不接下氣,哭著道:“娘,求求你,求求你快去看看義父,求求你幫我阻止他……”

  黎煥問:“怎麽了?”

  阿憐抬起滿是淚痕的臉,道:“他要出家了。方丈要給他削發了,往後他要留在寺廟裏當和尚了……”

  黎煥愣了愣。

  阿憐拉著她的手就把她往外拽。

  殷珩開口道:“阿娬,去吧。”

  黎煥回過神,抬頭看了他一眼,下一刻她牽起阿憐的手轉身就往外跑。

  到了府門前,黎煥一把撈起阿憐,母女兩個騎上逐夜,一路往護國寺奔去。

  到了山腳下,兩人片刻不停地跑在上山的台階上。

  黎煥聽見山裏響起了綿長亙古的鍾聲。

  當她一口氣跑進護國寺,衝到佛堂門口時,抬眼便見一些和尚師傅正在佛堂裏誦經,而旭沉芳跪在佛殿正中的黃色蒲團上。

  如初見那一年,他身著紅袍。

  他的紅袍衣角上,鋪散著的滿是如墨一樣的發絲。

  方丈已經為他剃度完,此刻正替他點上戒痕。

  阿憐在門口大哭,喚道:“義父,你回頭看看,我娘來了啊!”

  黎煥喘著氣,瞠著眼看著。

  他始終沒有回頭。

  而黎煥眼裏的震驚、遺憾還有諸多不舍、難過,所有的情緒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她自己也分不清楚心裏到底是何種感受。

  但看著他那般平靜,她終於也一絲絲平靜了下來。

  黎煥拉住阿憐,不讓她進佛堂衝撞,在門口靜靜地觀完禮。

  方丈和其他師傅做完了所有步驟,便一一退了出來。

  他依然跪在佛堂裏,輕聲誦著經。

  誦完後,他終於起身,緩緩轉過身來。

  沒有了三千煩惱絲,沒有了唇邊常掛著的妖孽笑容,那眼底的淚痣猶在。他對黎煥和阿憐微微笑,笑容幹淨溫和。

  他沒有四大皆空,他也做不到四大皆空。他隻是擇了一方式,來對待自己未曾了結的那份塵緣。

  黎煥看著他,張了張口,卻唇角微顫,說不出話來。她從來沒有想過,那年意氣風發的紅衣男子,到最後會是如今的模樣。

  這一刻,她甚至想,如若他不是遇見了自己,他的一生,會不會過得非常精彩?

  她終究是對不起他。

  黎煥紅著眼眶道:“我來晚了一步。”

  他道:“何時都不晚。”

  黎煥對他笑,笑著笑著便淚落,道:“旭沉芳,你連賺錢都能賺煩,花錢也能花煩,你往後要是當煩了和尚,怎麽辦?你這頭頂的戒痕可去不掉了啊。”

  旭沉芳想了想,亦笑:“以後誰知道,眼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黎煥知道,從他落發、上戒痕開始,他便沒打算對這件事半途而廢,他也不會再回到原來的樣子了。

  旭沉芳從她身邊走過,身上從前那麝蘭幽香已經漸漸淡去。

  他上了鍾樓。

  黎煥帶著阿憐就坐在那棵繁茂碩大的菩提樹下,聽著他撞鍾的聲音。

  鍾聲渾厚而又空靈。

  黎煥想,那年她或許不該把那兩個人販子賣去旭家,更不該不經意間撞落了他的玉骨扇。

  這樣他們就不會相遇了。

  黎煥從不後悔與他的相遇,她隻是覺得,如果不是因為自己,他原本可以過得更好。

  她聽著他撞出來的鍾聲,大約是聽懂了,心裏漸漸歸於平靜。

  相遇沒有錯。時間也沒有錯。

  隻是他恰好愛上一個女子的時候有些不巧,那女子另有所愛。

  他們都沒有錯。

  他也從不後悔愛過她。

  往後他可能還會繼續愛她,隻是換了一種方式。他們一同活在這世間,就足夠了。

  後來,殷珩到寺裏來接她。

  走在半山腰上時,聽見那鍾聲,不由頓了頓腳。

  他抬眼望去,茫茫暮靄中,隱隱勾勒出寺廟的一道飛簷角影。

  除去身份地位,除去他們愛著同一個人,除去一切身外事,旭沉芳是一個最值得他與之惺惺相惜的人。

  他起初防著他,後來感激他。直到現在,那種感激都還無以為報。

  那沉緩的鍾聲裏,仿佛飽含了一切無法言說的情意。

  殷珩又抬腳繼續往山上走。登上最後一節台階時,他看見母女兩個坐在菩提樹下。

  他最愛的女子正溫柔地安撫著他們的女兒。

  她抬起頭來,目光與他相對,又低頭在女兒耳邊道了一聲:“你爹來接了。”

  那哭得眼睛紅腫的少女亦抬起頭來看見了他,眼裏頃刻重新蒙上一層水霧。少女站起來,委屈地撲進父親懷裏,道:“爹,我長大了也要出家。”

  殷珩摸摸她的頭,道:“你現在就可以,隻不過等你出家以後不會在這和尚廟裏和你義父一起修行,你會去尼姑庵修行。”

  少女回頭看向樹下衣裙飄飄的女子,道:“娘,你看看爹,一點都不會安慰人!”

  女子低眉拂了拂裙角,望向殷珩,眼眸明亮如洗,道:“得挑人,他安慰我的時候還是挺管用的。”

  她想,或許每個人來到這世上,所擁有的東西都是固定了的。

  她在這方麵得到的多一些,在其他方麵得到的就會相應少一些。

  她擁有了眼前的這個男人,有關他的一切在她生命裏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大抵就注定了她其他的東西就會擁有得少些。

  如若說那年撞掉了旭沉芳的折扇成為了一件讓她後悔的事,那麽那年把滿身是血的殷珩拖回自己的家則是一件最讓她無悔的事。

  下山的路上,殷珩低聲地問:“在想什麽?”

  黎煥應他道:“在想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