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江南煙雨
  後來明雁君輾轉到了江南,去驛站裏寄信給黎煥。

  她身上帶有黎國的文牒章印,驛站官差一看她的文牒,是從黎國京城來的,並且還是高等文牒,待她往那信上蓋了黎國的章印以後,驛站自會不敢懈怠地加緊幫她把信遞去黎國。

  明雁君寄完信打算走,驛站官差道:“新近黎國那邊也有一些信件寄到了這裏來,姑娘可要看看有沒有自己的信?”

  明雁君想了想,還是跟著去看了。

  官差把黎國的信件分類撿了出來給明雁君篩選。明雁君本沒抱什麽期望,可她在翻到一封信封上寫有“雁君親啟”的字樣時,不由愣了愣,繼而平寂的麵上漾開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她取了信,對官差道:“這封是我的。”

  江南水鄉,溫柔而又繁華之地。

  河岸柳堤,枝條在風裏款擺,像極了這裏的少女婀娜的腰肢。

  明雁君牽著馬,到了一處柳蔭下坐下。她打開信來慢慢看。

  是黎煥寫給她的。

  信裏沒有什麽特別交代的事情,像是平常與她聊天一般,總是家長裏短的。可明雁君都是笑著看完的。

  黎煥還特意提了,除了江南,她還往別處都寄了信。明雁君倘若到了那些地方,記得去驛站看一看。

  明雁君在柳蔭下坐了好一會兒,她將信收好塞進了衣懷裏,清風拂過她的發絲,她抬眼看著遠處的河麵上,波光粼粼,烏篷船緩緩搖曳而過。

  後來她拍拍衣裳站起來,牽著馬走了。

  她想著,這路途中總歸是又多了一份期待。

  阿煥給她寄了這麽多信,她要是沿途不去收割,就太可惜了。

  明雁君找了一處臨水的客棧住下。

  不管是客棧的大堂還是樓上的房間,一推開窗總能看見小橋流水、伊人婉兮。

  她住得有些久。

  她想看江南水鄉裏的煙雨。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晴了幾日過後,天兒總算陰了下來。

  客棧掌櫃的說,接下來得有一陣子的綿綿雨期了。

  對於外來人說,這興許很美,可對於當地人來說,每年都見慣了的光景,人們反倒有些犯愁。

  因為這煙雨一來,便格外的潮濕,連衣裳都晾不幹。

  黎煥坐在大堂的窗邊,一邊靠在椅背上吃酒,一邊看著那窗外,起了一層薄薄的霧。小橋上有姑娘,提著柔軟的裙角,正匆匆往對麵跑呢。

  那光景,如夢似幻。

  屋簷下,積攢了一些雨珠,因為雨小,雨珠滴淌得也不急,滴滴答答,格外悠閑。

  一道風迎麵拂來,帶著潮濕的雨氣。

  後來好幾天,明雁君都坐在靠窗的同一個地方。以往她跟黎煥待久了,也習慣了拎著酒壺直接往嘴裏傾酒。

  她總是一手抱著一隻盒子在懷裏,一手執壺喝酒。

  她時不時對著那盒子低眉淺笑、溫柔說話,仿佛那不是個盒子,而是待在她身邊的一個人。

  雁君生的五官輪廓沒有小家碧玉的秀氣,卻有一種英氣,是另一種大氣的美。

  就連她醉酒後也是一種大家風範的氣韻。

  不少文人騷客、風流公子也喜歡在這樣的天兒裏出行,三三兩兩一起品茶賞煙雨,舞文弄墨、談笑風生者不絕。

  明雁君支著額頭,手指摩挲著盒子,一直眯著眼望著窗外。

  她輕聲地說:“我看見河麵上的蓮葉長開了,等這場雨停,蓮花應是要開了吧。”她垂著眉眼笑了起來,“我想,這裏的蓮蓬應該比京裏的好,你不是喜歡蓮蓬麽,我們去摘。”

  她想了想,又道:“可你現在沒法給我撐船了啊。”

  這時,旁邊傳來一道聲音,含著笑意道:“姑娘不介意我坐這裏吧。”

  明雁君緩緩抬起頭來,見是一位翩翩公子,麵帶笑容。不等她點頭或是拒絕,他自顧自地便在她的桌旁坐了下來。

  公子同她一起看著窗外,道:“姑娘特地來江南看煙雨?一個人?”

  明雁君沒理會他。

  他又道:“一個人看煙雨有甚意思,總要是身旁有伴兒才行。這裏的桂花酒可嚐過了?要不要我請姑娘嚐嚐?”

  明雁君想了想,轉眸看著他,神色不悲也不喜,道:“你這是在向我搭訕嗎?可惜我沒什麽好給你搭的。”

  公子以折扇敲著桌沿,道:“這江南是個風流溫存之地,任心中有再多傷楚,來這裏大夢一場,或是邂逅一人,便沒什麽可傷楚的了。”

  明雁君道:“可我本不是個風流溫存之人。”

  公子問:“那姑娘為何到這裏來?”

  明雁君看他,眉間盡是清醒落寞之色,道:“你好煩。”

  公子笑了兩聲,訕訕地起身走開了。

  掌櫃的說得不假,這江南的雨期的確很長。

  明雁君穿梭在煙雨之中,又別有一番滋味。

  她把盒子放在行囊裏,在濕潤的青石板路麵上緩緩走著。頭發和衣裳有些潤,雨絲將空氣凝成水霧,她眼簾裏略顯迷蒙,所見之景如水墨一般婉約而朦朧。

  她去河邊上了一隻烏篷船,河裏有一片地方,蓮葉緊密簇擁,依稀有花苞悄然伸出來,裹得緊緊的。

  船家說,等雨停,一入夏,蓮花就開了哩。

  明雁君在江南待得最久,等煙雨時節過去,蓮花燦然綻開,她就是為了等蓮花過後采摘來的第一捧蓮蓬。

  那時姑娘們著彩衣香裙,飄飄如蝶,說話時的調子又溫又軟,十分動聽。

  明雁君大清早去河邊,買了采蓮女采來的新鮮蓮蓬。蓮蓬上還掛著露珠。

  她走在長長的河堤上,想著從前秋珂喜歡用這蓮蓬來做瓶景。可她眼下沒有這個條件。

  在朝陽升起的時候,她便坐在柳蔭下,將蓮蓬裏的蓮子剝了來,放進嘴裏。

  她邊吃,邊流淚,道:“秋珂,好苦啊。”

  她牽著馬,離開了江南,一路往南去。

  她在邊城和朗郡輾轉了些日子,去驛站取了信來看。

  後明雁君遇上了黎國在朗郡中轉的商隊。黎國遠行的商隊十有八九都是姓旭的。

  旭沉芳在朗郡辟了一條通往大漠那邊的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