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昆侖天下(感謝 打穿山的甲殼蟲 的打賞)
  鬼王印是陰界至寶,放在仙界可稱為仙器。

  普渡慈航若是全力催動,能安然渡過第六道雷劫。

  偏偏體內有人搗亂,龍氣反噬大半,連龍族血脈都剝離三成。

  一身實力,能發揮出的不足五成。

  普渡慈航心思似電轉,雷劫已然落下。

  大音希聲!

  雷劫轟在鬼王印上,虛空發出哢擦哢擦的破碎聲。

  紫色雷霆充塞天地,鬼王印發出一聲哀鳴,墜落在地。

  雷劫落在普渡慈航身上,百丈妖軀淹沒其中,無數雷霆鑽入妖軀體內,如同鋒利刀割,一刀刀把妖軀割的粉碎。

  “昂——”

  普渡慈航一聲哀鳴,雙眸露出狠戾之色,竟然放開防禦,任由雷劫撕裂妖軀。

  “死!都要死!”

  雷劫直接撕碎普渡慈航,妖魂寂滅,妖軀破碎。

  從中落出兩道人影,一個是金身佛陀包裹的李祝,一個是金色真元庇佑的大胡子道士。

  眼見雷劫落在二人身上,周易身形忽然出現在雷劫之下。

  “妖魔就是妖魔,一點也不知道成人之美!”

  周易歎息一聲,五行靈屍包裹燕赤霞身軀,轉瞬間遠遁而去。

  銀屍從地下破土而出,率先迎上雷劫,隻堅持了一息就化作粉碎。

  不過也為周易爭取了時間,抓住李祝身軀,轉瞬間逃出數十丈。

  轟隆隆——

  連續三次削弱的六重雷劫,直接落在大靖皇宮。

  本來一片廢墟,直接化作一處不見底的深坑。

  邊緣處周易癱在地上,血不要錢的吐,傷勢淒慘。

  一旁的李祝被金佛保護,傷勢卻是不重,已經悠悠轉醒。

  李祝起身指著天空,一臉驚恐道:“師尊,你看……”

  周易運轉真元,勉強站起身,抬頭看到天空中虛空裂縫處,出現一隻巨大眸子。

  “竟然是它,黑山鬼王!”

  黑山鬼王透過虛空裂縫,看到周易,眼眸中生出一絲怒火。

  “壞本王好事!”

  聲震百裏,威勢透過虛空,壓向周易。

  “咳咳!”

  周易的真元,剛剛梳理順暢,又被一股龐大的壓力直接碾碎。身形站立不穩,若非李祝攙扶,幾乎要當場摔倒。

  一道劍光自天際飛來,直接斬在虛空裂縫處。

  “敢欺負我師弟,老鬼敢不敢從洞裏鑽出來!”

  燕赤霞手掐法訣,軒轅劍光芒大盛,直指陰山鬼王。

  “又是你!”

  陰山鬼王猶記得斷臂之仇,聲音中怒火有盛幾分:“螻蟻,本王等你輪回入陰界,定要折磨一萬年!”

  鬼王印淩空飛起,鑽入虛空裂縫。

  陰山鬼王頗有些氣急敗壞的聲音,從陰界傳出。

  “廢物!”

  “真是廢物!”

  “大事不成,還損我至寶!”

  虛空裂縫合攏,兩界隔絕。

  李祝忽然驚叫道:“師尊,我的手,你看我的手?”

  本來人族手背上,生出九片金鱗,非但沒有妖異之感,反而蘊含一股至尊至貴之意。

  “龍鱗!”

  周易取出一瓶培元丹,直接倒進嘴裏,煉化成真元:“徒兒,日後你李家蘊含龍族血脈,卻是真正成了真龍天子!”

  “哈哈,老道打生打死,倒是便宜了你小子。”

  燕赤霞開玩笑道:“若是讓我發現你不當個好皇帝,定教你好看!”

  “謝過師尊,謝過師伯!”

  李祝一臉喜色,經此一劫,非但沒死,反而脫胎換骨。

  龍族血脈滋養肉身,即使不修行,也能有一百五十載壽元。

  ……

  昭康七年春。

  太師周易與劍仙燕赤霞斬妖於京都。

  驚天大戰,皇城化作廢墟。

  皇帝李裕南狩回歸,在太師“建議”下禪位,稱太上皇。

  李祝繼位,改號開元,寓意開辟新紀元之意。

  登基之後尊周易為帝師,封燕赤霞為國師,尊昆侖派為國教。

  開元一年。

  燕赤霞傷勢痊愈,辭去太師之位,遊曆天下。

  周易執掌監天司,建昆侖道宮,命天下道門貢獻典籍,編纂昆侖道典。

  道教宗門盡數視而不見,暗中稱赤霄狂妄,不知天高地厚。

  周易不以為意,舉國之力搜集各種靈物,吞噬轉化為本源。

  同時,普查天下人口,搜集修道種子。

  開元二年。

  周易點化煉丹術至圓滿,培元丹一爐十粒。

  黃芽丹、培元丹,天下修士莫不相求。

  諸多靈物、典籍匯聚昆侖道宮,號稱藏書十萬卷!

  開元三年。

  昆侖道宮廣收門徒,號稱千位道法真修,按照輩分為二代弟子。

  昆侖派大弟子即當世人皇,世人尊為龍帝的李祝。

  周易煉製丹藥置換靈物,供眾妙之門吞噬,終於湊足一萬五千點本源。

  三階功法,道妙洞真太清玉冊終於圓滿。

  開元四年。

  昆侖道宮設陣院,丹院,器院,符院。

  周易精通陣丹器符四道,一一傳授。

  兩年後,道宮弟子開始煉製初階丹藥法器靈符,反哺昆侖道宮。

  時光飛逝。

  轉眼至開元九年。

  道門發生一件大事。

  天下第一真人,長生真人兵解輪回。

  翌日,佛門宣布在世佛陀弘法禪師,榮登極樂。

  傳聞昆侖弟子經過道宮大殿,聽到帝師放聲大笑,言稱天下大勢已定!

  開元十年。

  周易離開昆侖道宮,行走天下。

  自帝都一路向北,出入各處道館、廟宇,與其中真修鬥法。

  此時周易,道法大成,真元渾厚純粹,五行雷法凶猛無匹,天下能稱為敵手者不足三五人。

  大靖分為三十六府,帝都以北有白雲觀,出雲觀,知仙觀,傳承數百年,各有道法秘典。

  一年時間,周易橫掃北地三觀,交流道法,借閱道經。

  開元十一年。

  周易轉道西方,大敗上元觀玄微真人,火神宮靈鴉老祖,飛仙觀紫霞道人,得其傳承。

  開元十二年。

  周易入青城,連敗三位青城真人,“友好”借閱青城傳承功法。

  三階功法,太上洞淵三昧神咒。

  三昧者,精氣神也!

  這篇青城秘傳三者同修,精妙之處絲毫不輸於道妙洞真太清玉冊。

  精氣神同時圓滿,在延壽一途上還妙於嶗山傳承。

  青城敗落,道門諸宗,盡數沉默。

  開元十三年。

  嶗山老祖正陽真人羽化,天下再無一人能製周易。

  太清宮領玄清觀、精心觀、真妙觀一齊上書,願獻上典籍,充實昆侖道宮。

  周易尋隱世宗門烘爐道,學習秘傳煉器之術。

  隱世宗門子午穀,參悟精妙陣法。

  至此天下道門典籍,盡數歸於昆侖道宮。

  周易借閱天下道門功法,匯總編纂昆侖道典,昆侖法典兩部巨著。

  另有昆侖丹經,昆侖陣經,昆侖器經,昆侖符經四卷,分別傳於昆侖道宮四大院。

  十三年間,天地靈氣愈發稀薄。

  天下無一人突破先天宗師,亦無一人成就真人羅漢。

  開元十三年,龍帝改年號永樂。

  昆侖派開山收徒,一時間天下有誌修行之士雲集景從。

  道宮一躍超過青城嶗山,已然成為天下第一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