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鳴驚人
  第140章 一鳴驚人

    中午數獵物,駙馬鄭一支箭都沒射出,卻捕獲的最多。

    作弊的嫌疑實在太大。

    可是春蒐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讓親姐姐高興,皇帝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頭彩給了鄭瀟。

    哪知鄭瀟卻十分誠實,直接戳破獵物是別人塞進他筐裏的事實,讓公主很尷尬。

    而皇帝也有些下不來台。

    好在小申後從中轉圜了一下,最後仍舊把彩頭賞給了鄭瀟。

    午後是一場馬球賽。

    各家都爭相讓球給鄭瀟,鄭瀟卻笨拙到把球打進了自己的球門。

    為了讓他贏,別人隻好也把球打進自己的球門。

    球賽實在太掃興,皇帝看不下去了,索性帶著自己的新皇後一起騎馬抓兔子。

    小申後怕冷著南都公主夫婦,遂拔下自己頭上的鳳釵做彩頭,命人在圍場上放了幾十隻脖子上綁著紅絲帶的兔子,一男一女組隊徒手抓,哪一對抓到的多便獲得魁首。

    在這春意盎然的時候,這樣的小遊戲,無疑是最受歡迎的。

    這時,神奇的事發生了。

    原本一隻獵物都打不到的鄭瀟,竟然抓到的最多。

    甚至可以說那些兔子是自己主動向鄭瀟自投羅網。

    南都公主贏得了彩頭,眉開眼笑。

    皇帝疑怪地問鄭瀟,“你是怎麽做到的?”

    鄭瀟自豪道:“臣略同黃老之學,抓幾隻兔子,實在是雕蟲小技,便是天上飛的鷹,臣一招手,他也會乖乖地落到臣的手臂上。”

    皇帝不信。

    片刻,一隻白鶴從上空飛過。

    皇帝便讓他抓鶴。

    沒想到鄭瀟招手喊了幾聲,白鶴竟然真的落到他的懷裏。

    眾人驚為天人,直呼:“奇哉!”

    其後鄭瀟又引蝴蝶,送給公主,哄的公主心如鹿撞。

    自此,皇帝對鄭瀟刮目相看,時常召其進宮解悶。

    郎舅關係日漸親密。

    南都公主和皇帝的關係也因此變得親近。

    京畿年初的時疫一直無法散去,到了四月中下旬更是變本加厲。

    因此病故的老人、孩子,體弱之人,成千上萬。

    鄭瀟稱這是京畿近年殺戮過重,冤魂徘徊人間怨氣難以消散而凝結成的時疫,需要築祭壇,向上蒼禱告,尋一聖賢之人才可化解。

    皇帝怕時疫再引來江山動蕩,遂按照鄭瀟所言,於城東搭建祭壇,齋戒沐浴後登壇祈禱。

    接連祈禱了三日,終於一刻風雲變幻,茫茫人海中出現了一個人,自稱有辦法消解時疫。

    此人,衣袂飄飄,豐神俊朗,氣度瀟灑,京城半數的百姓知道他的名號,正是積香巷的名醫李鳴。

    李鳴帶了幾味藥材,求取了皇帝的龍須幾根作為藥引子,當眾煮藥,然後喂給了染病的一老一少。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二人的症狀就得到了緩解,待到一個時辰後,更是精神振奮,談吐如常,鼻子通了,咳喘之症也完全消失。

    皇帝驚為神人,問李鳴:“為何你的藥如此奏效?”

    李鳴答:“草民用的隻是尋常草藥,普通大夫,乃至緊張接觸藥草的人都知道。之所以能有此奇效,全賴皇上誠心之故。”

    “所以,你的意思是真正奏效的是朕的胡須?這怎麽可能?”

    李鳴見皇帝不信,當著他的麵以同樣的藥材輔佐入藥,唯獨不放藥引子,結果服用後的患者都感覺效果大不如前。

    圍觀的臣民都驚呼奇哉。

    縱然皇帝的胡須能當藥引子,但京畿之地疫情肆虐,一個人的小撮胡須又怎夠救那麽多人呢?

    鄭瀟與李鳴一唱一喝,把時疫再次同近幾年朝廷的幾次大殺戮聯係在一起。

    稱化解時疫的唯一辦法就是以相關皇室子弟的身體發膚入藥。

    幾十萬京畿百姓伏地懇求。

    皇帝騎虎難下,為了江山,為了皇位,隻好表現出慷慨大義的模樣。

    正統皇室血脈,除了病榻上的長孫基,全部割發、斷須用作藥引子。

    很快,京畿之地的時疫便以目見的速度消散。

    鄭瀟又開始賣弄黃老之說,說這是上天的恩典,需要皇室帶領皇室子弟登壇叩謝神恩。

    若能連晴三日,災難便可過去。

    神乎其乎的,登壇前還連下了兩日的雨,可是登壇後卻連晴了五日。

    偌大的京城裏,除了河東郡王府,到處聽不見一聲咳嗽。

    然長孫基是人所眾知的病秧子,況且他沒有為此斷發斷須,所以,大家都覺得他咳嗽是正常的。

    這不僅沒有戳破鄭瀟的神話,反而從另一個方向佐證了他言語的可靠性。

    到底誰才是拯救時疫的聖賢呢?

    有人說是李鳴,但更多人認為是鄭瀟。

    他和南都公主大婚之夜的一句戲言: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不脛而走。

    皇帝,群臣,乃至京畿百姓都對鄭瀟盛讚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