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意料之外
  第65章 意料之外

    好在上官淵護著她,而劉頌竹又在關鍵時刻擋住了劉頌菊,這才讓她保住了小命。

    不過劉頌竹護著她們卻不是因為親情,而是不想其妹妹的如意算盤得逞。

    “大家都看見了,有問題的明明是四姐。”

    “老夫看你倆都有問題,絲毫沒有骨肉親情,隻知道爭鬥打殺。”

    “爹,事情已經到了這地步,女兒實在無法再欺瞞您。”劉頌竹說著紅了眼眶,“其實,五妹妹已經死了。去年夏天下暴雨,山下塌方,有村民發現了一具女屍,以及五妹妹的貼身匕首。這一切,都是四妹妹的錯!”

    “三姐,你太過分了!平時你再怎麽蠻橫,我都忍了,現在你為了利益這樣誣陷我。爹,您一定要明察秋毫啊!”

    “你說她誣陷你,原來你也知道小五已經死了?”劉昂看向另外的一兒一女,發現他們都垂著頭,氣的捂住了胸口,“原來你們都知道,既然都知道,為何還要裝蒜?”

    “我們是為了您的身體,不想,,”

    劉頌竹截過話去,“是因為與四妹接洽的權貴出了事,無法向你兌現承諾。前不久,那人又派了人來找你,其後,你便派人追殺大理寺的官員搶奪證物。”

    “爹,我是清白的,剛才明明是三姐阻止我殺,,”

    “我這一年多,數次下山,早就調查清楚。上官家正在風口浪尖上,好些權貴都想除之而後快,你殺了他們,對你自己根本有利無害!”

    “忠臣不侍二主,我劉家軍既然已經效忠前朝,斷沒有投降長孫氏的道理。頌菊,為父要你以子孫的性命發誓,若有二心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劉頌菊果決地舉起手掌,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手一刀殺死了一旁毫無警惕的二姐劉頌蘭。

    其兒子亦麻利的了結了劉義,然後同妹妹一起圍攻劉頌竹。

    劉昂驚惶地轉身取刀,但他已經年老體弱到連刀都聚不起來。

    所謂日進鬥米,力能扛鼎,根本隻是為了威懾人心的虛話。

    眼下一家內訌,骨肉相殘,跟隨了自己一輩子的將士,竟然做壁上觀,使喚不動。

    看著女兒劉頌菊提著屠刀向自己步步逼近,他隻能心寒地閉上了雙眼。

    眾人都以為劉昂必死無疑。

    孰料,屋頂上突然跳下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一把匕首飛去直插在劉頌菊的後背。

    少年名為劉堂,是劉義的孫子,劉昂的曾孫。

    雖然年紀尚小,但目光堅毅,眼神裏毫無畏懼之色。

    眼見數百人朝自己圍來,劉堂不僅不驚惶,反而挺身往前怒斥:“殺了我們朝廷就會招安你們嗎?哪個皇帝會蠢鈍到赦免一群不忠不義的人?”

    與此同時,幾個拄著棍子的老將在人群中扯著老邁滄桑的嗓子反複申訴忠義之理。

    已經走到這一步劉頌菊豈能容忍那幾個老家夥亂了人心,毀了自己的計劃?

    她揚起嗓子高喊著,把桂王開的招安條件喊了出來,說的淚流滿麵。

    “,,我劉頌菊的罪孽自己扛,你們不必要插手。我做的這一切,隻是希望大家能在有生之年可以正大光明地回到故鄉,再見一見自己的親人。

    一晃快二十年了,當年的叔伯多數已經入土,而諸位兄弟姐妹們也像我一樣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甚至已經是花甲老人。都這把歲數還能求什麽?要求功名利祿二十年前早就倒戈了,,”

    劉家軍個個聽的涕泗橫流,紛紛扔了手裏的兵器,向劉昂屈膝下跪,都表示想被招安。

    隻先前拄著棍子在人群中吆喝中忠義之道的老將仍舊不改初心,但他們也同情手下的將士,不忍阻攔。

    “爹,你看到了嗎?大家都想過正常的日子。隻要你和三姐也點頭,咱們就沒必要骨肉相殘了!”

    劉頌竹雖然已經老邁,但卻遺傳了老爹的神力,力氣仍然大的驚人,和一雙侄兒侄女打了好一陣,也就隻受了些輕傷而已。

    她堅決反對招安,死咬著寧死不降!

    劉昂摸著跟隨了自己一輩子的寶刀,不禁老淚橫流。

    “等老夫死後,你就都去招安吧!”

    “不!我絕不跟仇人一起接受招安,太爺爺,我跟你一起死!”

    劉堂疾步湊到太爺爺的刀前,將刀口對準自己的胸口,眾人都以為他要自戕,哪知他卻敏捷地把刀奪了過去,一刀砍向了劉頌菊。

    所有圍觀的劉家軍都驚愕了。

    劉昂的寶刀有八十多斤眾,竟然被十幾歲的劉堂耍的虎虎生風。

    “將門虎子啊!”

    “劉家總算後繼有人啊!”

    ,,

    劉頌菊被劉昂逼的連連敗退。

    其子為了舅母,使計策用一把沙子迷了劉頌竹的雙眼,想要迅速將其了結。

    劉頌菊也意識到自己必死無疑,遂拚盡全力猛砍侄女,總算是拉了個墊背的。

    以一敵二。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單挑比自己大十歲的表兄,以及同樣劉氏血脈力大如牛的姑婆。

    一刀接兩刀,艱難得臂膀都要被壓斷了。

    畢竟是唯一的嫡傳血脈,劉昂舍不得啊!

    含著淚妥協,“救堂兒,老夫帶你們招安!”

    幾個老將也幫著他吆喝,總算是煽動了一部分人心。

    但劉昂是前朝的死忠之臣,眾人怕他反口,踟躕著不動。

    此時,劉堂已經明顯地露出頹敗之勢,挨了一刀還受了一腳,哐當後退,差點連刀都握不住。

    劉堂若是死了,以劉頌菊的秉性必然殺了上官淵、倩茹三個。

    為了活命,也為了一份對忠義之士的敬重,上官淵奪了一杆槍踉蹌地衝了上去,幫劉堂擋住了劉頌菊。

    其後,幾個老將也以病殘之軀撲上去死拽住劉頌菊。

    抓住這機會,上官淵一槍破喉,了結了劉頌菊。

    而劉堂也趁著表兄分心,奮起反殺,報了大仇。

    然而,當血噴濺到自己臉上時,劉堂的大刀卻脫手而落,滿麵驚恐,看起來像是第一次殺人。

    劉昂爺孫的命保住了,上官淵、倩茹、餘成的命也保住了。

    但是案子的線索卻斷了個幹淨。

    隻知道桂王長孫極同劉頌菊有往來,卻不能確定他是否就是安泰一案的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