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智若愚
  第18章 大智若愚

    秦聿川看著焱陽離去的背影,無奈歎氣。

    焱赤和焱陽自小跟著他,焱赤成熟,有勇有謀,各方麵都比焱陽優秀。

    他身邊之人常常把二人做對比,甚至很多人都說焱陽蠢笨,但是他知道,他不過是大智若愚罷了。

    他所交代之事,他次次都完成得極好,但是事後說起他都和大家說是僥幸,但這世間又豈會有那麽多僥幸存在。

    他在軍營人緣極好,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也懂得用一些手段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的人豈會愚笨,不過是旁人看不清。

    那木想毀掉手機,定不會善罷甘休,隻不過他這次恐怕不能如願了。

    封家廚房,封清漪正在認認真真炒著菜。

    “你今天怎麽買了這麽多菜?”封清辭不知何時走進了廚房。

    “心血來潮就多買了一點,你來這裏幹什麽?”

    封清辭皺眉,“我為什麽不能來,你有什麽需要幫忙的,我來。”

    “不用了,我比較喜歡一個人做飯,你在這裏礙手礙腳的影響我發揮!”封清漪說道。

    “還打擾你發揮,你怕是沒有點自知之明,我的廚藝可比你好多了。”

    以前讓她做個飯推三阻四的,這段時間居然這麽積極,難道有什麽事瞞著他。

    再結合這幾天家裏碗筷失蹤的事情,封清辭甚至有些懷疑她這幾天做菜投喂小白臉了吧!

    不過他好像也沒有聽見開門的聲音,這是怎麽操作的?

    封清辭當即決定,今天就到這裏看著,看看家裏的碗筷是怎麽丟的,是不是和她有關係。

    封清漪慢悠悠地炒著菜,“你在這裏幹什麽,監督我嗎?”

    “我又不打擾你,我就在這裏看看。”

    封清漪也不蠢,自然是發現了封清辭的異常,不過她也不慌。

    “我回房間一下,你幫忙看著點。”

    封清漪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拿出了手機,聯係了一下樓晞,她可是封清辭的心上人,讓她給他打個電話,她就不信他會待在廚房裏。

    【清漪:晞晞,快給我幫幫忙,你給我哥打個電話,差不多五分鍾之後。】

    【樓晞:?】

    【清漪:有急事,救救我,愛你!】

    【樓晞:好。】

    【清漪:太感謝了,去學校了請你吃飯。】

    【樓晞:嗯。】

    封清漪看了看她和樓晞的聊天記錄,這位簡直比秦聿川這個將軍還高冷,也不知道他哥什麽時候能夠追上人。

    五分鍾之後,她最後一道菜應該就好了,動作快一點,應該不會被發現,為了給秦聿川送個飯菜,她也真的是煞費苦心。

    封清漪回到廚房,正準備把水煮魚片出鍋,封清辭的手機鈴聲響了起來。

    封清辭一看是樓晞打過來的,連忙拿著手機走出了廚房。

    封清漪眼疾手快地盛好了飯,把菜裝好,給秦聿川傳了過去。

    封清漪的手機還沒有放下,封清辭就走了進來,“你在那裏幹什麽?”

    “沒幹什麽,看手機呢!”

    封清辭走過來看了看,沒有發現什麽異常,“既然飯做好了,就端上桌吃呀!你還在這裏磨蹭什麽?”

    “你把菜端上去,我去盛飯。”封清漪拿著碗去盛飯。

    她剛剛給秦聿川盛飯的時候,已經把電飯鍋裏的飯戳了戳,就算封清辭去盛飯也不會發現飯少了。

    封清辭仔細看了看封清漪,並沒有從她的臉上看出什麽異常。

    但是這個家裏就他們二人,進了賊這件事,經過他的深思熟慮,發現根本是不成立的,所以說應該就是封清漪,隻是不知道她把那些碗筷都拿去幹什麽了。

    一頓飯兩人吃得有些沉默,封清辭是在猜測封清漪到底把碗拿去幹什麽了,而封清漪是在想怎麽打消封清辭的懷疑。

    她之前考慮的確實不太周到,被封清辭發現了也無可厚非。

    隻是要是後麵她做飯,若他一直盯著也不太好操作,總不能天天讓樓晞給他打電話。

    是得想個辦法打消這個念頭,她也是個傻的,早知道會這樣,下午買碗的時候就應該買和之前一樣的,這樣不就可以濫竽充數了,真是失算了。

    現在也隻能明天再跑一趟超市了,今日買的碗筷她都放在了最底層的櫥櫃裏,封清辭如果不特意看應該不會發現。

    以後給秦聿川送飯,就用她今日所買的碗,這段時間也應該夠了。

    營帳之中,秦聿川看著今日封清漪送來的飯菜,較之前幾日,確實豐盛了不少。

    碗筷也是她今日所買的,吃著封清漪做的飯菜,秦聿川原本有些煩躁的心情寧靜了不少。

    明日一早,便要啟程回京了。

    也不知這一趟,是吉還是凶。

    盛京那個名利場,他本不欲回去,但想著在府中等待他回去的母親,他終究還是下定了決心。

    他的母親,是天啟的公主,是當今帝王的姑姑。

    但是皇家豈會有什麽真正的感情,她當初嫁與他的父親本就是皇室為了掣肘他的父親。

    隻不過他們沒有料到,公主愛上了將軍,不再願意為皇室賣命,更不願意傷害她的夫君。

    雖然有她處處打點,但是曾經的大將軍,他的父親秦栩,還是戰死沙場,英年早逝。

    他仔細研究過那一場戰役,他本可以活著的,但是他卻甘願赴死。

    秦栩犧牲不久,天啟的帝王也無故駕崩了,嫡長子軒轅盛登基為帝。

    年輕的帝王並沒有放棄打壓秦家,即使那時候的他不過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但是他依舊處處警惕,各種防備。

    不久,戰爭爆發,軒轅盛見朝中無人可派,隻好把年僅十五歲的他推了出來。

    朝臣反對無效,他的母親苦苦哀求也沒有改變他的決心,他自此披甲上陣。

    沒有人覺得十五歲的孩子能夠領軍打仗,也沒有人覺得他能夠取勝,但是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一戰成名天下知,軒轅盛見他有可利用之處,再加上那時候的天啟危機四伏,內憂外患,他不得不把兵權給了他。

    自此,十年征戰,無一敗績。

    這十年,沒人知道他是怎麽走過來的,也沒有人知道那不敗的戰績背後,他到底付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