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嫂沒給你寫信?
  第52章 大嫂沒給你寫信?

  劉竿曉看過來的時候白吟已經把鎖給關上了,劉竿曉隻看得到麵前的一個紅木匣子,其他什麽都沒看到。

  “真是,看都不給人看,是什麽稀奇東西嗎?”

  劉竿曉冷冷的哼了一聲。

  她想了一宿,如今寶兒可是王府的第一個孩子,不光王妃哪怕是遠在天邊的王爺都是十分在意的。

  昨日王妃特意寫了信件送去邊關,她也著急忙慌的給二爺寫了一封,好說歹說王妃這才把她的那份一起送過去。

  東西送太貴了,劉竿曉心裏麵就跟流血似的,如今王府的花銷越來越大了,她不僅一分錢的油水都撈不到,甚至還要貼了錢去。

  若是送的太便宜了,白吟送的貴,那她管家人的麵子自然也是掛不住的。

  來來去去想了一晚上都沒睡著,直到天微微亮的時候劉竿曉這才睡著。

  幸好洗三一般是在中午,她也不用那麽早去,因為洗三的原因,王妃還取消了今天早上的請安。

  “並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

  白吟一眼就看出了劉竿曉想要跟自己攀比的心思,她淺淺的笑了一聲。

  她準備的隻是一個長命鎖。

  至於上輩子劉竿曉準備的什麽,白吟早就忘了,她上輩子八年經曆的瑣事太多了,不可能什麽都記得住。

  劉竿曉眼神似乎就要透過白吟手裏的紅木匣子似的,白吟不動聲色的東西遞給了身後的丫鬟秋樂。

  秋樂立刻就放到了自己寬大的袖子裏麵,劉竿曉什麽都看不到了,心裏隻暗暗感歎了一聲沒意思。

  正在中午,烈陽高照,等到走到澄中苑的時候,即便是有丫鬟伺候著,白吟同劉竿曉兩人身上也是忍不住出了一層薄汗。

  房間裏頭本就悶熱又因為剛剛生產的原因彌漫著一股奇怪的味道。

  產婦生產的頭一段時間是不能夠洗澡的更加不能碰水。

  劉竿曉用手捏住了鼻子,她瞧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劉竿曉。

  “這是什麽味兒啊……”

  劉竿曉雖然年紀大,可是到底還是從來未曾生過孩子,口無遮攔自然就說了出來。

  此話一出落明珠臉上流露出幾分難堪,她沒說話。

  白吟輕輕的扯了扯劉竿曉的衣服袖子。

  “三弟妹,我和二弟妹此番是來為寶兒祝吉的。”

  落明珠這才勉強擠出了一絲絲的笑意,剛才劉竿曉所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落的盡收耳底。

  “方才王妃賞賜與幾位側妃的禮都已經派人送過來了。”

  落明珠生孩子險些丟了一條命,如今也才剛剛三天,她臉上的神色依舊蒼白,額頭上包著額巾,整個人都半靠在後麵足足三個枕頭上。

  伺候的寶兒的媽媽立刻就把剛剛已經起洗漱的寶兒給抱了上來。

  這是寶兒出生以來第一回洗澡渾身洗的幹幹淨淨的。

  劉竿曉已經拿出了自己的禮物,她將一個小小的玉鐲子戴在了寶兒的身上。

  “二伯母祝願咱們的寶兒健康平安。”

  落明珠自然全部都收在眼裏,一個小小的玉鐲,一看就知道劉竿曉是費了些心思的。

  “太貴重了,我替寶兒謝謝二嫂。”

  落明珠有氣無力的瞧著劉竿曉說了那麽一句話。

  “三弟妹莫要客氣,如今寶兒可是全家上下的心肝呢!”

  劉竿曉看著還在繈褓之中的孩子,心裏也不由得想了想,她什麽時候才能有自己的孩子?白吟也打開了紅木匣子,裏麵是一個精致的長命鎖,長命鎖的兩邊鑲嵌著紅瑪瑙,反麵刻著寶兒的名字。

  她輕輕的掛在了寶兒的身上。

  “那大伯母祝福寶兒越長越好看。”

  話音剛剛落下,寶兒嘴巴微微咧開,然後笑了,笑的格外的開懷,口水都流下來了。

  落明珠看著孩子笑的那麽開心,心情也好了不少。

  “看來寶兒是喜歡大嫂的。”

  白吟想起來上輩子整整八年,她自己未曾有過一兒半女,反倒一房二房甚至還有後來的四房,個個都有兒有女,她又何曾沒有羨慕過?白吟立刻伸手從奶媽手裏抱住了寶兒,到了白吟懷裏的寶兒依舊笑個不停。

  到底是剛剛出生的孩子,過不了多久就又要睡了,孩子被抱了下去。

  落明珠一隻手拉住了白吟的衣服袖子。

  “我生產之時,還要多虧了大嫂,否則我與寶兒也不會如此健在的活在這裏了。”

  落明珠說著說著眼眶就開始發紅。

  劉竿曉全部都看在眼裏,心裏隻暗暗的感歎,她也是好心想要幫助落明珠對付柳兒,哪裏知道那個叫柳兒的如此大膽!“什麽謝不謝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你同寶兒都是有福氣的人。”

  白吟伸手拍了拍落明珠的手。

  “我們也來了許久了,想來你如今體力不好,早些休息吧。”

  說不了兩句話,白吟就要告辭了,房間裏麵悶悶的,正在月子裏的落明珠身體脆弱吹不得風,房間和門都封的死死的,一點風都透不進去。

  這種情況在夏日裏格外的難熬。

  出來了劉竿曉這才喘上了一口氣。

  “我當初也是好心幫助三弟妹,哪裏知道那個賤人如此大膽,如今搞不好三弟妹反要怪我多管閑事了。”

  劉竿曉拿著團扇輕輕的舞動著頭上青絲被風吹的微動,她心裏有些苦澀,感覺心裏麵憋了一口氣,她不能說,可是憋在心裏又怪難受的。

  就好像她明明是好心,也明明是為了落明珠好。

  可是結局強差人意,落明珠沒有半分的感謝,甚至今天都對她愛答不理的。

  劉竿曉隻感覺委屈。

  而這輩子劉竿曉所經曆的一切都是白吟上輩子經曆過的。

  “如今三弟妹年紀尚小,她眼下才剛剛受的驚嚇,日後也會念著你的好。”

  白吟輕輕的拍了拍劉竿曉的肩膀。

  她自然也知道心裏憋屈的滋味,如今管家的位置是劉竿曉夢寐以求的,隻是劉竿曉如今得到了管家的權利,她可開心過一日?不過這一切的一切,白吟都不會多想。

  劉竿曉隻能點了點頭也沒多說。

  而在另一邊。

  天氣格外的躁熱,外頭煙霧層層,黑煙仿佛就生了根似的,一寸又一寸的蔓延,空氣中都彌漫著燒焦的味道。

  軍營裏麵,秦王爺留下了自己的兩位兒子,麵前的是從京城送過來的信件。

  秦驍印就坐在下頭的位置臉上皮膚越發的黑了甚至因為焦慮的原因皮膚也有些粗糙了。

  他一雙幽黑的眼瞳默默的盯著秦王爺手裏麵的信件,這些日子沒日沒夜的,他把腦袋拴在了褲腰帶上,隻想著留一條命。

  眼下信件來了,他這才想起了白吟,他自顧自的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全部喝下。

  二爺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一直在後方,沒日沒夜的人也越發的瘦了許多顯得精壯了。

  京城距離邊關距離很遠。

  眼下信件雖然在手裏,但是其實已經是兩個月前王府寫的信件了。

  兩人的目光都落在秦王爺的身上,秦王爺也沒有猶豫,打開迅速看了一遍。

  然後把王妃的信件又遞給了秦驍印,秦驍印也快速的看了一遍,秦王爺又找到了另外一封上麵寫著秦漢中親啟。

  秦王爺又遞給了秦漢中,秦漢中瞧清楚了信件上麵的字,如此娟秀的小字,一看就知道是自家夫人寫的。

  秦漢中嘴角都咧到耳後根去了。

  秦王爺又翻了翻裏麵似乎沒有了。

  秦驍印顯然也有些意外,他是沒有給白吟寫過一封信,可是白吟居然也一個字都沒問。

  他說不清楚心裏是意外更多還是其他的更多,總而言之心裏有點堵堵的。

  仿佛他今日死在了外麵,白吟也不會問一句似的。

  回營帳的路上,秦漢中已經掏出來了劉竿曉親手做的香囊,他打開瞧了一眼,裏麵還有劉竿曉去廟裏麵求的平安符。

  秦漢中手裏拿著兩個香囊一個是王妃給的,一個是劉竿曉給的。

  王妃很公正,三個男人一人一個。

  秦漢中直接湊在了秦驍印耳朵邊上問了一句“大哥,大嫂沒給你寫信?”

  他臉上似乎帶著幾分不敢相信似的,他又順手打開了劉竿曉的信件,足足三頁,寫的滿滿當當的。

  秦驍印回頭冷冷的瞧了一眼秦漢中,聲音冷的反複是從冰窖裏麵出來的一樣。

  “軍營之中的事情多如牛毛,你有這時間問這問那,不如好好做事。”

  挨了一頓訓秦漢中站在原地沒動彈,別以為他不知道,無非就是他的夫人給他寫了信件。

  而大嫂沒有寫給他,他這是心裏不高興了唄!秦漢中心裏隻暗暗的想著,大哥活該,上一回王爺寫信回去的時候,他一個字都不寫,如今眼下,大嫂也效仿他,一個字都不寫來,他卻生氣了。

  你說這人奇怪不奇怪,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秦漢中衝著秦驍印背影冷冷的哼了一聲,然後自己進了自己的營帳仔仔細細的看一看劉竿曉給自己寫了些什麽。

  外頭烽火連天,秦驍印猛喝了兩壺涼茶隻覺得心裏堵了團棉花似的!他瞧了一眼王妃送過來的平安香囊隨手扔在了桌子上。

  他眉頭蹙的猶如山脈一樣似乎能夠硬生生的夾死一隻蚊子。

  所以她是之前落了水氣還沒消還是因為上次寫信回去的時候二弟寫信回去了而自己沒寫送回去,她不高興了。

  琢磨來琢磨去,秦驍印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幹脆就不想了。

  直到第二日,天還未亮的時候,他瞧見了王爺掛在腰間的新香囊又看見了二弟身上掛的新香囊。

  秦驍印隻感覺更加氣鬱了。

  如今戰事已經開始整整四個月了,仍然沒有任何的進展,下頭的將士們個個都焦頭爛額的。

  可是秦王爺卻並不著急。

  營帳之中苦苦熬了整整四個月的戰士們個個怨聲載道。

  “將軍,如今已經數月沒有進展了,如此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

  下頭的副將忍不住出聲了。

  “是啊,整整四個月,對方越來越囂張,京城也催的越來越緊,咱們若是還沒有作為,豈不是叫人看了熱鬧!”

  隨即就是一群人的應和聲。

  邊關戰火連天,天氣炎熱,可是下著小雨,這雨一下就是整整半月有餘了。

  秦王爺笑了一笑沒出聲,一如既往,依舊是那三個字!“繼續耗。”

  外頭敵軍越來越囂張,甚至都已經到了陣前叫罵。

  外人都走了,眼下軍營裏麵隻有父子三人。

  秦漢中忍不住問了。

  “將軍,如今對方越來越囂張,咱們已經來了幾個月了毫無作為,戰士們也怨聲載道。”

  “對方一日一日的貶低,反倒顯得我們怕他們似的,將士們一鼓作氣來到了這裏,眼下再怎麽一鼓作氣不上戰場……

  任由對方叫罵眼下將士們都……”

  秦漢中話還沒說完卻被上頭的王爺直接給打斷了。

  “老大,你覺得是此時此刻開戰好還是不開戰的好?”

  秦王爺摸了摸這四個月已經留長了的胡須目光依舊格外的精明。

  秦驍印起初也覺得奇怪,後來這兩天陰雨連天,邊關天氣格外的惡劣,那麽就意味著這裏隻有夏冬兩個季節。

  “兒子認為,要拖,拖的越久越好,最好是拖到冬日。”

  秦驍印也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秦漢中瞪大的眼睛去瞧秦驍印,顯然是無法理解。

  古人都說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這麽拖下去,不僅京城那邊按耐不住了,就連那麽多士兵們情緒也越來越低迷了。

  “為何?”

  王爺又問。

  “我軍的物資皆是由京城之中所供,即便是再打十年,京城那邊也斷不會缺衣少糧。”

  “如今,我們的金城早已經斷了蠻夷同內地的路途。

  邊關隻有夏冬,便隻能靠夏日種糧食,那麽收獲隻有一季,蠻夷人數眾多,一旦入冬便會缺衣短糧。”

  正是因為如此,蠻夷也清楚自己的短處,所以才會三天兩頭前來叫陣。

  叫陣罵的越難聽,那就說明蠻夷越著急!王爺嗬嗬一聲笑了。

  到了那個時候,對麵的蠻夷即便是個子再高力氣再大,那吃不飽飯就跟紙老虎似的。

  到了那時自然就是不費吹灰之力了!秦漢中此時此刻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