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夜涼如水,蒼苔露冷。

    如霜皓月懸於樹梢,先前還戰戰兢兢伏跪在地的女子,此時早攏了衣襟。

    玉臂柔軟,輕摟裴冶脖頸,她視線幽幽落向沈鸞離開的方向,似嗔似惱,剜了裴冶一眼。

    “人家費心從貴妃娘娘那得來的消息,二皇子就這般說出去了?二皇子難道就不怕娘娘責怪你壞了她的好事?”

    裴冶笑睨她一眼,眉眼風流,一雙桃花眼如秋波倜儻,擁著那侍女重新滾入竹林。

    埋頭在女子頸側,笑聲悶悶:“你難道不知道,我向來是憐香惜玉的。”

    他目光迷離,忽的想起沈鸞,長安郡主自幼就是美人胚子,那張臉,真真稱得上桃羞李讓,燕妒鶯慚。

    無人能和她平分秋色。

    若是被蟲蛇咬上一口,從此容貌盡毀,裴冶嘶一聲皺眉,隻覺得可惜。

    女子深知裴冶萬花叢中過的心性,笑著捶他一拳:“二皇子若是真喜歡,怎麽不娶了她去?也省得在這望眼欲穿,我都替你可憐。”

    “……娶?”裴冶挑眉,“那還是算了,她哪有你體貼?”

    夜色深沉,竹影窸窸窣窣,隱約有男子悶哼聲響起。

    ……

    有二皇子那一句,綠萼一晚上不敢閉眼。

    深更半夜,若是大張旗鼓搜宮,隻會適得其反,打草驚蛇。

    無奈,隻得喚了茯苓一同坐更守夜。

    茯苓睡得熟,冷不丁被叫起,又聽了這事,嚇得心驚肉跳。

    “二皇子真是這麽說的?”

    綠萼瞥她一眼,無語:“那還有假,我難不成還拿這事誆你不成?”

    茯苓不敢細想,咬唇凝神思片刻:“若是真的,二皇子從何得來的消息?”

    印象中,二皇子都是不學無術,終日流連花叢,眠花臥柳。若說京中何時出了新曲,鬥春院何時來了新的小娘子,二皇子定是如數家珍,然要是換做宮中的明爭暗鬥……

    茯苓仍覺得百思不得其解。

    綠萼皺眉:“不管如何,小心些總沒錯。”

    交給別人她總不放心,越性和茯苓二人守了一整夜。

    天剛蒙蒙亮,綠萼便喚人尋了洪太醫來,對外隻說沈鸞舟車勞頓,水土不服。

    “郡主。”

    掀開青黛撒花軟簾,洪太醫躬身邁步進屋,將一漆木茶盤盛上。

    茶盤搭著大紅蟒緞帕子,中間時候是一小捆雜草。看著,和尋常院中的花草無異。

    沈鸞蹙眉,拿眼看洪太醫:“這是什麽?”

    “百日枯,形如野草,為毒蛇最愛。此物毒性極強,若是將此物種於院中,百日後此地必寸草不生,故有此名。又因其形和普通雜草無異,所以極難分辨。”

    洪太醫雙眉緊皺:“隻是此物罕見,我也隻在古籍見過。”

    綠萼和茯苓皆心驚。

    百日枯是在沈鸞寢殿後發現的,如若不是發現及時,後果不堪設想。

    行宮上下愁雲慘淡,獨沈鸞麵不改色,還有閑心說笑:“那還真是難為這人,竟為了我這般費心。”

    洪太醫無言,思忖片刻:“郡主近來,可曾得罪過什麽人?”

    沈鸞慢悠悠,接過綠萼遞來的碧螺春輕抿一口:“有是有。”

    洪太醫鬆口氣:“那便好,下官這就稟明聖上……”

    沈鸞漫不經心:“就是有點多,不知是哪位。”

    洪太醫:“……”

    沈鸞眼底浸染著笑意:“好比洪太醫……不也是看我不順眼嗎?”

    “下官不敢。”

    洪太醫急急表忠心,須臾覺出沈鸞是玩笑口吻,他笑著緩和氣氛,“郡主家纏萬貫,乃洪某的衣食父母,下官隻有日夜向上天祈求郡主長命百歲的理,哪會做出這樣不堪的事?”

    沈鸞擺手,阻止他繼續往下說漂亮話。

    綠萼上前:“郡主,剛剛奴婢已將院中宮人遣散。那人不一定知曉我們已經……”

    “不必瞞著。”沈鸞彎唇一笑。

    能神不知鬼不覺在她院中做出這等事,必是行宮服侍的宮人。

    宮中出了內鬼,那必定是有人裏應外合。

    官窯青瓷茶碗在桌上碰出清脆動靜,秋波輕抬,沈鸞視線透過月洞窗子,落向院外的白芙蓉上。

    “茯苓,你去告訴小廚房,就說……我晚上想吃蛇羹了。”

    茯苓和綠萼同時變了臉色:“……郡主?!”

    沈鸞這般,擺明告訴幕後之人她已知曉百枯草的存在。

    茯苓和綠jsg萼皆不讚成,唯有洪太醫在經曆最初的錯愕後,倏然拱手一笑:“郡主英明。”

    沈鸞笑而不語。

    這局沈鸞破得太快,背後謀劃那人隻會懷疑安置在沈鸞行宮裏的內鬼已經倒戈向她投誠,所以沈鸞才早早發現。

    說不定這會,已經想著如何處死那內鬼,好保全自身。

    敵人自相殘殺,沈鸞喜聞樂見。

    款步提裙,沈鸞扶著綠萼的手下了矮榻:“圍獵開始了嗎?”

    綠萼垂首:“上半場已經開始了。奴婢剛剛聽說,早上的試獵,五皇子所獲的獵物最多。”

    ……

    獵場遼闊,黃土飛揚。

    皇帝攜文武百官及後宮女眷,高坐觀景台。下首長安郡主的位置空空,皇帝皺眉:“長安呢?”

    皇後笑著回道:“早上說是身子不適,喚了洪太醫過去,幸好沒大礙。不過不知怎的,剛又聽那邊宮人說,長安晚上想吃蛇羹了。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

    “隻是蛇羹而已。”皇帝不以為意,“隻是蛇羹大補,長安體虛,讓人看著點,別讓她多吃了。”

    皇後垂手:“是。”

    靜坐於底下的裴儀也聽見了兩人的對話,她起身就要往沈鸞行宮走。

    靜妃橫眉冷目:“圍獵開始了,你還想去哪?”

    說著,又靜悄悄將裴儀拉至自己身邊,靜妃目光落向場中,眉眼帶著讚賞之意,“騎紅馬的是戶部尚書家的小公子,今年剛過十六,還有那邊騎白馬的……”

    裴儀不耐煩打斷:“這和我有何幹係?”

    女兒不開竅,靜妃氣得瞪她好幾眼:“你都幾歲了,自己的親事不上心。天天就知道長安長安,能不能讓母妃省點心?”

    裴儀眨眼一笑:“不是母妃讓我多和沈鸞相處嗎,怎的現在又改口了?”

    靜妃憤憤戳裴儀額頭:“我是讓你多和長安相處,不是讓你日日跟著人家,她又不是你未來的夫家。你看看場上有哪家郎君中意,母妃也好向陛下……”

    塵土滿天,獵場上彩旗飄動,世家子弟牽馬認鐙,馬上英姿煞爽,引來陣陣歡呼。

    裴儀卻忽然想起昨日沈鸞連中三箭的一幕。

    她撇撇嘴,趁著靜妃不留意,甩開對方袖子。一朝脫了身,裴儀笑容滿麵,朝靜妃揮揮袖子。

    “那些臭男人,哪有沈鸞好頑?我才不跟他們一處。”

    溜之大吉。

    走得急,出了獵場,迎麵險些撞上人,裴儀當即沉下臉,甩了一耳光:“大膽!”

    那人不怒反笑,嬉皮笑臉,舔著臉作揖:“表妹息怒,是表兄莽撞,不小心衝撞了表妹。”

    裴儀冷臉,嫌棄往後退開半步。雖是靜妃母家人,然眼前這人卻是個敗家子,終日流連賭坊。

    裴儀沒好臉色:“你來這做什麽?”

    那人左右張望,確保四下無他人,方湊近裴儀:“聽說表妹和長安郡主不和。”

    裴儀警惕看他:“你想做什麽?”

    男子笑得猥瑣:“表妹莫慌,表兄隻是想幫你排憂解難。隻要表妹今夜將長安郡主帶到……”

    他壓低聲,嘿嘿一笑,“到那時她名聲盡毀,哪裏還能爭得過表妹去?”

    男子看裴儀臉色,隻當事半功倍,笑道,“表妹放心,我隻要五千兩,多的我一概不收。”

    他早就垂涎沈鸞已久,今兒這計,既能睡到人,又能拿到錢,可謂一舉兩得。

    一想到沈鸞那張臉,男子頓時酥麻了身子,心情蕩漾。

    裴儀表情震驚。

    男子低笑:“表妹若不放心,可待事成之後再將銀錢送到我府上,旁人絕不會懷疑到表妹身上。”

    裴儀沉吟片刻,方笑道:“那就有勞表兄了。”

    待男子走後,紫蘇滿臉惶恐:“公主,你不會真想……”

    裴儀輕晃團扇:“我聽說這山上有一黑熊,足有三丈高。”

    紫蘇不知何意,低聲道了聲:“是。”

    裴儀笑得溫柔:“就是不知這新鮮人肉,能否入得了它的眼。”

    ……

    獵場上馬蹄聲聲,飛揚的塵土模糊了視野。

    裴晏拉緊韁繩,展臂拉弓,利箭飛快脫離弓弦,穩穩當當飛向草叢中一沙狐頸上,一箭斃命。

    身側小太監笑著上前統計獵物,今日所獵,當屬五皇子最多。

    觀景台上歡呼陣陣,就連皇帝,也難得一展笑顏,撫掌大笑:“好!好!來人,取朕的神臂弓來!”

    皇後笑容一滯:“……陛下?”

    神臂弓乃是先帝之物,意義非凡。若是真賞給了裴晏,皇後臉色難看,攥緊手中巾帕。

    皇帝不為所動,滿臉堆笑:“朕既說了有賞,總不能言而無信。晏兒,你來,試試朕這弓如何?”

    神臂弓乃用玄鐵所製,重達百來斤。

    裴晏從容接過,抬臂拉弦。

    天上大雁橫飛,紅日懸於半空,裴晏眯眼,隻聽“咻”一聲,大雁應聲而落,利箭穩穩射中雁眼。

    皇帝激動站起,帶頭拍掌:“好!好!好!”

    瞬間,歡呼聲地震山搖,皆為裴晏拍手叫好。

    裴晏坐於馬上,欣然接受來自四麵八方的歡聲。

    他舉目四望。

    忽的想起上場前,自己找過沈鸞的騎射師傅。

    那人顯然對長安郡主頭疼不已,隻搖頭歎息,道從未見過長安郡主這般在騎射上無天賦之人。

    然而明明昨日那三箭……

    裴晏半眯眼,他拉弓前習慣輕敲弓身,這習慣他從未對他人說過,身邊也無人像他這般。但是昨天沈鸞抬臂拉弓前,也輕敲了弓身一下。

    就連拉弓出箭,沈鸞的動作,也像極了自己。

    裴晏麵色陰沉,握緊弓身。

    他並不喜這種脫離控製的感覺。

    沈鸞難不成……時時都在盯著自己。

    裴晏抬眸四望,視線在觀景台搜尋,卻見沈鸞並不在自己位置上。

    長安郡主一身杏子紅寶相花紋宮裙,言笑晏晏坐在太子身側。

    ……她在為他剝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