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卿卿,卿卿?”

    沈氏熟悉的聲音在耳邊落下。

    沈鸞猛地睜開眼,忽從夢中驚醒。

    入目紗帳垂地,四麵牆壁玲瓏精致,室宇華麗,鋪陳奢靡。

    黃花梨大理石案上設著筆墨寶硯,左邊紫檀木槅子上掛著青玉比目磬,右邊的汝窯美人瓶供著數枝秋菊。

    是自己再熟悉不過的閨房。暖意融融,和夢中鋪天蓋地的嚴寒大相徑庭。

    沈氏輕倚臥榻邊,手握巾帕拭去沈鸞額角的薄汗。她捂嘴笑:“夢見什麽了,這滿頭的汗,還一直喊太子殿下?”

    意識回籠,寒意漸退。

    沈鸞怔忪搖搖頭,皺眉不語。

    夢裏的一切似鏡花水月,稍碰即碎,模糊記不清,隱約隻記得零星點滴。

    她窩在沈氏懷中,小聲嘟囔抱怨。

    “好像夢見阿衡哥哥了,我打賭輸了,他讓我去折梅枝。我跑了好遠好遠,天還下著雪呢。”

    再後來,她便記不清了。

    “果真是做夢。”沈氏笑笑,著人取了秋香色金錢蟒靠枕,供沈鸞靠著。

    “前年殿下才吩咐人在院中種了數十株紅梅,你忘了?再不濟,蓬萊殿那邊也是種的紅梅,何須你親自跑一趟?”

    房裏的綠萼見沈鸞醒了,忙端了清茶漱盂過來。

    沈鸞漱口盥手完畢,又聽沈氏緩聲開口:“況且這才剛入秋不久,哪來的雪?”

    ……入秋?

    沈鸞仰起頭,一雙杏眸如秋波。她本就長得好看,這會懵懂盯著人看,越發嬌俏動人,顧盼生輝。

    “可不是。”沈氏輕點沈鸞鼻尖,又吩咐茯苓端了滴酥鮑螺過來。

    “知道你愛吃這個,你父親特地去買的,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

    櫞香樓的滴酥鮑螺天下一絕,每日隻售百份,即便是皇親貴族,也得排隊等候。

    昨兒沈廖嶽不小心惹惱了女兒,今兒天還沒亮,就眼巴巴便去了櫞香樓,隻為討沈鸞的歡心。

    堂堂大將軍,竟淪落到這種地步,惹來同僚好一頓笑。

    隻是笑歸笑,終也羨慕沈廖嶽的好福氣。女兒沈鸞自幼得聖人歡心,恩寵天下獨一份。

    又生得貌美,沈鸞剛及笈那年,沈家的門檻快要被踩爛,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後來沈廖嶽隱隱透露,沈鸞的婚事聖上會做主,眾人才歇了攀親的心思。

    沈廖嶽夫婦向來將女兒捧在手心,沈鸞習以為常接過。

    乳酪酥脆,香甜溢滿唇齒。

    雖是好物,沈氏還是耐不住多言:“別吃多了,小心夜裏積食。”

    沈鸞唔唔應了聲。

    娘倆在屋裏說著小話,倏地卻見門外一個探頭探腦的身影。

    紫檀架上的大插屏擋不住沈廖嶽八尺身高。

    沈氏笑笑,推著沈鸞肩膀,示意她往外瞧:“滴酥都吃了,就別和你父親置氣了。省得他晚上睡覺不安生,鬧得我也不曾好睡。”

    沈鸞笑彎眼,摟著母親脖子撒嬌:“那我陪母親睡。”

    有母親陪著,先前困住沈鸞的噩夢也暫且被置之腦後。

    一室其樂融融。

    剛過正午,日光似上好的綢緞蜀錦,迤邐拂牆。三公主裴儀今日在宮中設宴,特請了京城所有世家小娘子。

    沈鸞自然也在其中。

    綠萼端來鏡台妝奩,為沈鸞描眉畫妝,對鏡理雲鬢。

    她低語:“聽聞聖上剛賜了三公主一隻帝王蟹,那jsg蟹足有十來斤重,原是東洋進貢的。全宮上下也就這麽一隻,三公主央了聖上好久,聖上才鬆口。”

    沈鸞慢悠悠撥弄桌上的小香爐:“怪不得。”

    她和三公主向來不和,兩人都看對方不順眼。裴儀貴為公主,本該高沈鸞一等。無奈聖上看重,有好玩的稀奇的都往蓬萊殿送。

    裴儀怪父皇偏心,自此視沈鸞為眼中釘。

    茯苓在一側聽見,捂嘴偷笑了聲:“三公主怎麽還是這樣。”

    先前有一回,聖上也是賞了裴儀一顆珍珠,那珍珠是鄰國上貢的,足有雀卵那般大,甚是罕見。

    裴儀視若珍寶,揣著珍珠跑去蓬萊殿,本想在沈鸞眼前炫耀一番,不想沈鸞早得了一匣子,還拿珍珠去鑲了鞋麵。

    茯苓仔細回憶,唇角挽起:“之後那幾天,三公主氣得連門都不出了,還……”

    “茯苓!”綠萼一聲嗬斥,茯苓立刻止聲,俯身弓腰。

    綠萼向來穩重謹慎,皺眉剜茯苓一眼:“禍從口出,背後議論當朝公主,如若被人聽見,郡主也保不住你。”

    茯苓喏喏,垂手侍立:“是。”

    沈鸞擺擺手,隨手挑了件小玩意,讓茯苓給沈氏送去,為其解圍。

    綠萼知曉她心意,低眉哀歎:“郡主還是太縱著茯苓了。”

    “是你太小心。”

    沈鸞起身,鏡台上的銅鏡映出女孩姣好的麵容,唇點絳色,眉如墨畫,不描而翠。胭脂色綾彩牡丹蝶紋宮裙華麗精致,沈鸞垂首,視線在錦匣托著的步搖一一拂過。

    最後挑中了一支金鑲玉的。

    豔而不俗,華彩照人。

    就連自幼服侍沈鸞的綠萼,也忍不住露出驚歎之色,心想三公主今日估計又得後悔宴請沈鸞。

    有沈鸞在,眾人的視線定不會從她臉上移開。

    沈鸞攬鏡自賞,心滿意足,倏然又蹙眉。

    綠萼不知所措,隻當是今日發髻不稱沈鸞心意,她屈身:“郡主,你若是不喜歡,奴婢再為你……”

    “不是這個。”沈鸞托腮凝眉,幽幽歎氣,“就是有點可惜,不知以後誰有這般好福氣,竟能娶上我這樣的女子。”

    一番惆悵,沈氏隔著紗窗都聽見,不由笑開,掀簾而入:“你才多大,就想著嫁娶了?也不臉紅。”

    沈鸞大大方方:“那還不是怪母親。”

    沈氏狐疑:“怪我幹什麽?”

    沈鸞語氣真誠,巧笑嫣然:“怪母親把我生得太好看了,不然我何來這麽多苦惱。”

    沈氏哎呦一聲,直喊心肝,擁著沈鸞笑得更歡:“外麵的車轎都備下了,夜裏風大,我讓茯苓備了大襖,小心傷著風。”

    家裏的小廝早就拉來一輛翠蓋珠纓八寶車,沈鸞別過母親,踩著腳凳上車。

    車內團花錦簇,石榴式洋漆小幾上擺著精致吃食。

    一路暢通無阻,巍峨皇宮聳立,近在咫尺。

    長安郡主出行,車輿自然不用經人查檢。朱漆宮門被遠遠甩在身後,青石湧成小路,紅牆綠瓦,森嚴肅穆。

    甬道熟悉,隻是不知為何,今日入宮,沈鸞總覺得心口沉重煩悶。素淨手指輕挑起車簾一角,遠遠瞧見皇宮西北角的天空。

    烏金西墜,薄雲湧動。

    “茯苓。”沈鸞低聲輕喚,視線落向遠方某處,“那邊是什麽來著?”

    茯苓湊過去,凝神盯半晌。她雖自幼生在宮中,然幼時便跟在沈鸞身邊,並非對宮中一切都了如指掌。

    茯苓如實搖頭:“奴婢不知。”

    問了綠萼,也是一樣的結果。

    宮外隨車的太監聽見,忙陪著笑,鬥膽上前,隔著車簾打千兒請安。

    “郡主剛剛說的,可是皇城西北角?”

    王公公剛上任不久,花了不少銀子,好不容易才有機會得以伺候沈鸞,自然想在她麵前多多表現。

    “那處是空地,平日都沒人過去。”

    宮中無人不知,長安郡主最得聖心,人人都想在她麵前爭一兩分眼熟。聽聞沈鸞好奇西北角那一方空地,王公公卯足了勁,笑容諂媚。

    “不過隔壁就是安巷。”

    安巷是關押皇城內被貶妃嬪的地方,平日鮮有人踏及。王公公搜腸刮肚,記憶旮旯都搜遍,也找不到半點有關安巷的新鮮事。

    忽的想到距安巷不遠的明蕊殿,王公公眼睛一亮,瞬間來了精神。

    “郡主聽過明蕊殿嗎?”

    明蕊殿離安巷不過半柱香的腳程,常能聽見關押女子的哀嚎哭喊,甚至還有宮人夜裏撞客過。

    久而久之,明蕊殿也成了不祥之地,無人問津,殘根敗草,如同荒廢。

    沈鸞好奇:“現在也沒人住?”

    “倒也……不是。”王公公幹笑兩聲,欲言又止。

    茯苓不耐煩催促:“郡主問你話呢,支支吾吾做什麽?”

    王公公陪著笑:“那邊住著的……是吳才人。”

    沈鸞蹙眉:“……誰?”

    王公公:“是五皇子的生母,吳才人。”

    吳才,無才。

    五皇子的生母是宮女出身,原是禦前伺候的。後來使了點不光鮮的手段,方懷上五皇子。

    可惜卻沒能討得聖上歡心,就連產下皇子,聖上也未曾看過一眼,給的封號也極具諷刺——“吳”。

    受生母連累,同為皇子,五皇子裴晏卻隻能居於廢棄宮殿,遭人白眼。

    沈鸞自幼出入宮廷,也從未在宴會上見過五皇子一眼。

    王公公滿臉堆笑:“郡主是天上的仙人,他那樣的人,哪配出現在郡主眼前,沒得髒了郡主的眼。”

    難得有機會獻殷勤,王公公舌燦蓮花,恨不得說上一籮筐好話。

    說著話,也未曾留意有人直直從拐角處衝了出來,衝勁之大,險些將王公公撞倒。

    “哪裏來的小兔崽子!”

    反手就是一巴掌,王公公怒氣衝衝,眼睛瞪如魚珠,“沒看見郡主在這裏嗎?”

    撞人的小太監匍匐在地,半舊的袍子看不出一點光澤,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郡主饒命郡主饒命!”

    額頭在青石路上發出清脆聲響,動靜之大,連藏於懷中的東西也掉落在地。

    小太監忙不迭伸手去撿,無奈手伸一半,忽的卻被王公公抬腳踩上。

    一袋藥包瞬間成為粉末。

    小太監肩膀哆嗦,從始至終不敢抬頭望車上人,隻拚命磕頭求饒:“求郡主饒了奴才,求郡主饒了奴才!奴才是明蕊殿的,適才五皇子身子不適,奴才去了趟太醫院……”

    王公公疾言厲色:“胡說八道!明蕊殿哪來的奴才!”

    聖上厭惡吳才人,故而她身邊竟一個侍婢也無,隻一個眼花耳聾的老嬤嬤跟著。

    小太監:“奴才不敢說謊,嬤嬤上個月沒了,所以才換了我去。”

    他大著膽子,“五皇子就在前頭,郡主若不信,可隨奴才一起,一問便知。”

    ,,,,,,,

    (本書來自:龍鳳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