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林知府
  第70章 林知府

  當外地的行商進入到了客棧裏,就被裏麵的氣氛嚇了一跳。

  他上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況,是先帝薨了,不少人都紅了眼圈在說話,還有人飛快地吃自己點的肉菜,直接把點的酒對著酒壺口一飲而盡。皇帝薨了,是需要禁肉和酒的,不趕緊吃掉就浪費了。

  那位商人剛想問哪位薨了,就看到了有人眉飛色舞,用筷子撚了一粒茴香豆,口中哼著曲調,還給呷了一口酒。

  小二還在送菜,托盤上是一道燉的噴香的肉菜,如果要是天塌了,絕對不敢這般上菜。

  行商想著,這樣就不是上麵的人薨了,那是什麽事?

  行商找了一個空桌子坐下,招招手喊來了小二,點了菜之後,問道:“這是怎麽了?我剛進來的時候,看著大部分人哭著如喪考妣,還以為是天塌了,結果……”

  他旁邊坐著的人正是在吃茴香豆喝酒的那人,此時用手執壺柄,酒壺之中傾倒而出酒液注入到了酒杯裏。聽到了行商的話,他放下了酒壺說:“結果您看到我在笑?在喝酒?”

  行商頷首:“沒錯。”

  吃茴香豆的人說道,“他們難過是因為本地的林縣令要離開了,我高興的也是林縣令的離開。”

  行商當然知道林鶴,他去年春天是過來買玻璃器皿還有花露的的,結果到了鄖安縣,被開得簇簇花給吸引了,他小住了一段時間,發現這裏往來外地人很多,但是對操著外地口音的人小商販開得價格都是一樣的。

  聽那賣東西的孩童說道,“這都是林縣令定下的規定,要是誰不按照這個價格賣,要宰客就不能繼續在這裏賣東西了。”

  行商喜歡鄖安開得簇簇的花,喜歡這邊公平的價格,喜歡這邊路修得好,知道衙門賺了不少錢,林鶴每一分每一厘用在什麽地方都公開得清清楚楚,而這樣的縣令要離開了?

  吃茴香豆的人似乎是看出了行商的難過,開口說道:“林縣令是高升,還是朝廷之中罕見的連升四級,再說了,升官之後還是管著鄖安縣,你們擔心什麽呢?這是大好事。”

  行商聽著這話,心中大震:“管著鄖安縣,莫不是你說的是建安府知府?”行商走南闖北,所見的事情很多,先帝還在世的時候,有一位神童連升三級,有一段時間一年給挪一次位置,不過是七年時間就做到了正三品,但是輪到了本位皇帝繼位,尚未有過這般的提拔,他的語氣帶著不確定,甚至覺得吃茴香豆的人算錯了,“這……是連升五級吧,而且,似乎這幾十年中,並未有過這樣的先例。”

  “去年歲考,鄖安繳納的公糧是整個建安排第二,已經是上縣了,所以林大人是從六品升上去的,建安府知府是從四品的官職,從六品到從四品,這樣來算,林大人是連升四級。”

  旁邊一位消瘦的老者問道:“你說得是真的嗎?要是建安府的知府,那還管著鄖安!不過以前的知府呢?我記得是……哎,有些記不住了。”

  旁邊有人立即提醒道:“是姓潘,潘知府年齡有些大。那潘知府豈不是告老?還是擢升?按道理他那個年齡是不會懂得。”

  吃茴香豆的人:“不錯,原本的潘知府挪了位置去了湖江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林縣令升為建安府知府,還是管著鄖安縣。還不光是如此,我在城門口看到了,這一次要做鄖安縣令的人是臧家的,他是跟著布政使大人一起到鄖安,特地來取經,怎麽把鄖安給治好。”

  “臧?莫不是說的是之前在湖江承宣布政使司任職的臧翔運大人?”

  “沒錯。”

  消瘦老人神情激動,他霍得一下站了起來,朗聲說道:“那是咱們鄖安本地人,他娘老子就是咱們隔壁,我看臧家小子回來的時候,他娘老子常和他念叨現在的林縣令有多好,臧小子一直頷首,還說為官當如此。”

  客棧裏氣氛原本是有些哀切的,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好的父母官,眼見著鄖安發展得很好,百姓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結果冷不丁聽到了林縣令要走,誰不難受?

  現在聽到了瘦高老人的話,那股難受勁兒就消退了,一來林縣令是高升,二來按照這人的說法,即將任命的臧大人也是好官?鄖安的日子還能繼續紅火下去?

  瘦高老者一丁點都不藏私,“臧小子人不錯,我是從小看著長大的,品性好,而且又是咱們鄖安人,哪兒能不盼著家裏好?”

  吃茴香豆的人笑著說道:“鄖安發展得很好,朝廷都看在眼中。”他對著天拱手,繼續說道,“朝廷有考量,特地這般安排。”

  以前的潘大人官名也不錯,不過鄖安本地人最信服的還是林鶴林大人,現在聽聞林鶴擢升之後還管著鄖安,正廳之中再沒有之前的哀切,都歡天喜地了起來。

  錢老太爺很早的時候就收過京都的信,裏麵就寫了關於林鶴擢升之事,還寫了因為林鶴的事,而汪貴妃那一派而生得各種風波,包括祁贇之和衛淞兩人隱隱分裂之事。

  錢家私下裏找到了孫崢與岑薛青,鄖安現在雖好,卻不如建安府熱鬧,於是兩家商議過後,都已經在年前添置了建安的房子,而錢寶兒本來還悶氣自己和林昭分開的事,結果就聽聞了家裏的決定。

  她的小嘴張開,眼睛瞪得圓溜溜的。

  旋即,錢寶兒就捂著嘴偷笑了起來,這樣真是——太好了,雖說她知道兩人終有一別,這一日來得越晚一些越好。

  *

  在正月二十這一日,林鶴與臧翔運交接結束,臧翔運搬入到了鄖安縣衙,而林鶴帶著輜重離開。

  當林鶴從縣衙出來的時候,半個縣城的人都出來相送,還有從各村裏趕過來的村民。

  人很多,卻很有秩序,讓開了一條道供林家人離開,也讓臧翔運可以相送。

  臧翔運跟著林鶴走遍了鄖安,他以前就知道鄖安的變化很大,但是沒想到林鶴居然這般用心,等到了官亭處,他竟是直接衝著林鶴跪下。

  林鶴連忙上前扶起了臧翔運,“臧縣令折煞我也,萬萬當不起您這一跪。”

  臧翔運被林鶴扶起,拱手說道:“下官定不負所托。”他轉過身,對著鄖安的百姓拱手,“自當以林知府為我輩楷模,勵精圖治,不負林知府所托。”

  百姓大聲叫好,掌聲雷動。此時有人抬出了一柄大傘,各家出一小塊兒布料繡上各家的姓氏,縫合成斑斕色彩的傘麵,讓工匠精心打磨了七十二根傘骨。

  這柄沉甸甸的大傘就是萬民傘,岑薛青看著這一幕,在心中勾勒出畫卷來,等到了建安府她就會做下這一幅畫,這輩子萬民傘恐怕也見不到幾次。

  岑薛青為了作畫,留在人群裏,而錢家的車馬在前麵幾裏外等著,等到看到了林家的馬車,林昭就下了馬車,和錢寶兒並排騎馬。

  正月裏風帶著冷意,悄悄鑽入衣領、袖口之中,趕馬車的車夫縮頭縮腦,但是林昭和錢寶兒並不怕冷。兩個小姑娘騎著馬你追我趕,偶爾路上的人見著了感慨一下還是孩子不怕冷。

  兩人騎了小半個時辰,才坐回到馬車上,林昭在路過了以前的小山頭時候,還特地給錢寶兒指了指,“如月庵已經沒了,有兩位師太是去了新的庵堂,有幾位師太是嫁了人……”

  在如月庵的日子住得並不長,林昭的記憶卻很深刻,她剛從拐子窩裏離開,是惠安師太握住了她的手,告訴她不用再怕,她有好多東西都不會,甚至還不會用柳枝刷牙,是惠安師太告訴她怎麽咬開柳枝,用裏麵的細毛去刷牙。

  錢寶兒以前對人的情緒是懵懵懂懂的,現在知道能做的是握住好友的手,兩人偎在一起,把自己的溫度傳給昭昭。

  林昭說了一半的時候,忽然看到了熟悉的人,那不是別人,正是靜月,她早早還了俗,頭發已經很長了,背上背著一個簍子,裏麵裝著她的孩子,她的手中還牽了一個孩子,她正在和人討價還價,忽然注意到了馬車。

  靜月一愣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這張臉有些眼熟。

  “居然是林大人的車駕。”

  靜月在還價的時候,忽然聽到賣包子的人感慨,“林大人以後就是知府了,算了算了,今天心情好少收你一個銅板,走吧。”

  手中的小娃娃看著靜月手中的包子,咽了咽口水,“娘……”

  靜月心不在焉把包子掐開,一半給了手裏牽著的,一半遞給了身後的孩子,靜月吃著包子,本來是難得高興,今天是她生辰,可以吃點好的,一想到那個小尼姑居然做了知府千金,手中的包子都不香了。

  靜月因為拿了周家的銀子,又沒辦法把小尼姑昭昭給周家,把先前的銀子都給賠了回去。後來是鄖河和翔安縣合並,靜月看到了有衙役把其他師姐妹給安置好了,想要還俗的,給上銀子給安排了,不想還俗的,幫忙安置到其他庵堂,隻有她是無人管的,嫁給了琉璃匠,誰知道鄖安出了玻璃,他丈夫屯的琉璃原料都一錢不值,丈夫喝得醉醺醺的,先前不出現的衙役,這會兒倒是出現了,問她是不是要和離。

  女人沒有了丈夫,豈不是平白被人欺辱?靜月當然拒絕了,這會兒看著林鶴做了知府,離開了鄖安,她心中又百轉千回了起來,她不喜林鶴,覺得他們壞了她的好事,也不喜林鶴為什麽扶持什麽玻璃窯,讓做琉璃的沒了活路,但是她也要承認,林鶴是個公允的好官,這次林鶴走了,以後應當再也不會有衙役過來了。

  靜月渾身的力氣像是被抽空了,她坐在了地上,甚至覺得,是不是當時和惠安師太一樣,對林昭好一點,也不會過上這樣的日子。

  林昭不知道靜月爛泥一樣坐在地上,她正在和錢寶兒小聲說靜月師姐的事。

  兩縣合並之前,爹爹管不著如月庵,等到兩縣合並了之後,那小小的如月庵是靜月做主並不清明,爹爹就把這人不多的小庵堂拆了。

  願意嫁人的,那些軍戶是缺媳婦的,想辦法相看湊成對,不願意嫁人的,就安置到更大一些的庵堂,還有一些先前在靜月牽線下還俗的,也一一走訪,看日子過得如何。

  這些事情從頭到尾林昭都很清楚,也知道靜月的日子過得不好,其實玻璃橫空出世了之後,是有勸琉璃匠人去做玻璃,隻是靜月的這位夫婿並不願意,也勸過是否願意和離,鄖安現在新來的人多,靜月雖然生了孩子,也可以再找,但是她似乎並無此意。

  錢寶兒歪了歪腦袋,“她既然不願意和離,該問的也問過了,也夠了。”

  林昭也點點頭,她也這般覺得的。

  馬車碾在原翔安縣的街道,繼續往前走,一直是往建安府方向去。路上一共用了兩天,這一行人是第二天申時進入的建安。

  剛一進入建安府,頭一個感覺就是大,路當然不如鄖安新修的路好,但是足夠寬敞,四駕馬車並駕齊驅都還綽綽有餘,街上的人也要比鄖安的人要多,往來的商客不斷,現在的鄖安雖說不錯,到底隻是一個小小的縣城,遠不如管五縣的建安府氣派,大部分的行商,還是會選擇走大一點的府州做生意。

  等到了建安,兩個小姑娘從城門口就下了馬車,騎在了馬上,林昭的手摸一摸愛馬,對著馬兒說道:“以後就是住這裏了。”

  這從鄖安過來的幾戶人家,選擇的宅院都是靠近府衙,以後串門就更方便了一些,知府衙門規格也要比縣衙大得多,門前的石獅子都顯得更為威嚴,林家的馬車到了後宅,已經有衙役在那裏候著,幫忙卸下輜重。

  大齊的知府是按照前朝一樣設置的,用的是中央六部之製度,不過這六部不叫做戶部、吏部,而是叫做戶房、吏房等。此時六房各有一位典吏在這裏候著,至於說同知、通判等諸位大人,是在前麵的府衙候著的。

  李典吏的眼睛尖,看到了那柄萬民傘,眼珠子都黏在了上麵。

  他連忙用手肘撞了撞身邊的吳典吏,語氣激動,“那可是萬民傘。”

  吳典吏被李典吏一撞,也看到了那像是乞丐傘一樣的萬民傘。

  見著要把萬民傘拿入後院裏,李典吏上前一步說道,“這是鄖安縣百姓的心意,咱們府衙這麽多年,還沒見過萬民傘,等會大人交給在下,我是戶房的李典吏,可以把萬民傘拿去給幾位大人看看。”

  潘曾毅先前告訴過林鶴一些府衙官員的性格,林鶴想了想便說道:“那就勞煩李典吏了。”他一拱手,直接說道:“諸位不如在府衙候著,我換身官服,便去衙門裏。”

  後宅宅院早已經收拾妥當,這裏的宅院也要比以前縣衙大不少,而林鶴換了從四品的官服,正衣冠之後就去了衙門裏。

  林鶴一一與諸人見禮,一邊觀其神色,一邊想著潘曾毅說過的話:

  “韋同知,韋榮,脾氣和性情都很隨和,他不怎麽管事,所以基本上知府衙門你擬定章程推行就好,他雖說不管事,但是在朝中或者是在承宣布政使司裏都有些人脈,遇到了難事,你請教他往往有意外收獲。”

  “盛通判,盛德翃,負責糧運、水利等事物,按道理也要負責訴訟,隻是建安府目前的推官本事有些欠缺,先前的仵作退了之後,沒有新仵作,說來慚愧,我年歲大了,有幾個案子我覺得有些疑難之處,隻是尚未找到合適的仵作,案件還需要你來偵破,這人暫且收押在牢獄之中。”

  “六房之中,戶房李典吏,性格最為活絡,有些鑽營不過你相處久了便知道了,他這人生性好熱鬧。刑房吳典吏,性格有些倨傲……”

  “管理一府乍一看與管理一縣沒什麽區別,隻是事物是管理一縣的數十倍,還要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管理的人與事物都多了,一開始你恐怕要磨合一二,而且也不能像是管理鄖安縣那樣,凡事親力親為,需要下放一部分權利。等到後麵找到了自己處事的辦法就好了。”

  林鶴覺得潘曾毅的那些話很有道理,記在心中。

  李典吏帶來了萬民傘之後,在林鶴過來之前,府衙裏的各位官員都被震住了,看裏麵不同的布料,不同人繡出來的大大小小的字,感覺得到這把傘沉甸甸的重量。

  就算是再不愛管事的韋榮也對林鶴肅然起敬,因為做了太久這個位置的官員,見過不少行事風格的知府,韋榮覺得無力改變一些事情,才這樣隨波逐流,萬萬沒想到,居然還能夠有這樣一個上峰。

  林鶴微微一笑,“今日裏我第一次來,我之前來潘大人是請我在盛德樓吃飯,不知道如今是不是盛德樓還是建安府最好的酒樓,我想請諸位一起吃個飯。”

  盛德樓自然還是建安府最好的酒樓,倘若不是,誰也不會在這個檔口糾正,於是眾人紛紛道,沒有讓林大人出錢的道理。

  林鶴說道:“說來慚愧,我自己身無長物,但家母與人合作做生意,賺了一些銀兩,宴請諸位的錢也拿得出,諸位莫要與我推辭,若是這筆銀子花不出去,晚些時候家母還要憂心忡忡。”

  林鶴說話風趣,惹得眾人一笑。

  林鶴等到笑聲停歇,對著諸位笑著說道:“今日裏實在是有些來不及,之後請諸位同僚到我府中做客,這一次請諸位到盛德樓一聚,諸位莫要與我推辭。”

  ===女配她天生好命 第61節===

  府衙後院的正廳也足以擺上三桌,可以容納下目前的官員,林鶴便主動請諸位吃飯,以前他第一次做縣令,並未請人吃過飯,後來與衙役熟悉了,才知道剛開始的吃飯喝酒是很重要的。在宴席上觥籌交錯,與人交談,等到吃的盡興時候,似乎防線都鬆弛了,可以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一次做縣令,林鶴有許許多多的不足,這一次在府衙,則是彌補了過去沒做到的事。

  林鶴的酒量還算是不錯,不過女兒從不讓他喝太多的酒,甚至還給他準備了帶有機關的小酒壺,給別人斟酒的時候是濃香的酒水,至於到林鶴的則是摻了不少水,有酒的香氣卻沒有酒的濃烈。

  林鶴在席間與人狗籌交錯,他極其注重凝聽,關於自己想要做的事也是徐徐圖之,並不打算一次都說清楚。

  不知道是哪家也在宴請,素手芊芊勾著琴弦,軟語呢喃聲偶爾會傳到這個雅間裏,林鶴看著眾人神情放鬆,他麵上笑著,心中一直在記著關鍵信息,這建安府裏的大戶也都略知一二。

  林鶴裝醉上了馬車,等到與人告別之後,鬆開手指,臉上的血色漸漸褪去,哪兒有剛剛的醉態?等到回到了院子裏,柳氏笑盈盈地送來了醒酒湯,說著家裏的安排。

  林昭在鄖安已經是自己一個房間了,現在更是如此,點燃了玻璃燈,林昭在給趙翊林寫萬民傘的事,還寫了靜月師姐的事。

  或許是月光太美,林昭和這個素未謀麵的筆友交流的時間太多太長,有了一點吐露心思的欲·望。

  “當時我和錢小姐坐在馬車裏,我看到了靜月師姐,她和過去改變其實很大,她的日子過得不太好。”

  “我是有些壞,當時看到她的模樣,我覺得她的日子過得不好,真是太好了。好像是知道她過得不好,我才高興。”

  林昭回過神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寫了什麽,好像是把自己不好的心思都展露到趙翊林的麵前了。

  她貝齒咬著唇,雖說這話或許顯得她有些惡毒,她最後還是沒有扔掉這張信箋,隻是往後寫了一下靜月讓她餓肚子,想要把她賣給周家做童養媳的事。

  林昭最後寫道:“與你說這些,我心十分羞愧,但卻也不想刪改,萬望莫要與我生隙。”

  當春光明媚的三月裏,趙翊林收到了這封信,非但沒有要與林昭生隙,反而覺得她實在是心軟,她身上的這種品質與他截然不同,也是讓趙翊林第一次意識到,與他通信的不光是一個交談甚歡的小夥伴,而是一個心思有些細敏的女孩子。

  三月的金陽璨璨,把清晨的薄霧都蒸騰得輕薄了,緩緩流淌盤旋分散到了上空裏,讓萬物都清晰起來,這樣的春光之中,趙翊林也因為這封信,而心情格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