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

  十幾年過去,王家老宅被風雨侵蝕,門上的牌匾已開始腐朽,大門一推開,歲月的陳舊感撲麵而來。

  兒時的事,芸娘已記不得了,可當她看到院子裏的陳設時,還是有一股熟悉。

  跟前的一磚一瓦,似乎也勾起了腦海裏一些片段的畫麵,確定自個兒曾在這院子裏住過。

  宅子空下來後,這些年薑夫人時不時會派人來打掃,院子裏沒什麽荒草,隻不過冷冷清清,沒有人氣兒,薑夫人帶著她去了之前二爺和二夫人住過的院子。

  比起臨安,老宅的院子並不大,許久沒有人住,穿堂內的地磚上,布了一層青苔,旁邊以石頭砌成的一排石牆,隱約能瞧出是個花台。

  薑夫人指著左側一間屋,笑著同她道,“小時候,你便住在這兒。”

  舊事舊物,免不得讓人懷念,何況還是自己嬰孩時生活過的地方,不隻是芸娘好奇,青玉也好奇,上前推門進屋,東瞧瞧西摸摸,床榻,木桌,椅子,都瞧了一遍,倒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卻又能品出幾分不一樣的味道來。

  薑夫人沒進去,立在門口等著,讓她慢慢瞧。

  屋裏的東西,當年搬家時能帶的大多都帶走了,唯有這些搬不走的陳設家具還在,青玉打開櫥櫃,在裏麵驚喜地發現了一個破舊的竹籃,竹籃裏裝著幾樣嬰孩玩耍的物件兒,應該是芸娘小時候的,青玉小心翼翼地拿出來,遞給了芸娘,“主子,您瞧瞧,還有用沒?”

  物件兒舊得不像樣,芸娘拿起一隻撥浪鼓搖了一下,“叮咚”幾聲響,竟還沒壞。

  主仆二人在裏麵翻箱倒櫃,恨不得挖出一箱寶藏來,正在興頭上,外麵突然響起了一道急切的腳步聲。

  人未到,王荊的聲音先到,“小姐。”

  自打進了盧州,王荊便被裴安調開,不讓他現身,範玄一死,裴安帶著小姐索性不見了人,衛銘也不告訴他兩人去了哪兒,隻打發他在江陵等。

  他到江陵都好幾日了,一直沒有消息,這一趟本是為了去接小姐,人沒接回來,自己先回來了,神婆子險些沒叨叨死他,聽說今兒兩人已經進了城,他立馬去了知府要人,從衛銘口中又才得知兩人這一路並不太平,還墜過河。

  王荊悔的腸子都青了,早知道會有這樣的風險,姑爺就算拿劍指在他腦門上,他也不會離開小姐半步。

  到了芸娘跟前,王荊上下端詳了她一陣,見其完完整整,麵色也不錯,這才放了心,“撲通”一聲跪下,同芸娘請起了罪,“是屬下護主不周,小姐受苦了。”

  他這樣明目長大地對她行大禮,薑夫人還在外麵,芸娘心下一跳,忙打眼往外瞧,卻見門口薑夫人早已沒了身影。

  “王叔叔趕緊起來,不過是意外,誰能料到,我這不是好端端的來了嗎。”她一麵說著一麵去扶王荊。

  王荊起了身,也沒打算走,擺出來的架勢同青玉如出一轍,勢必不離開她半步。

  芸娘一個頭兩個大。

  早前她就聽王荊說了,父親留下的兩千兵馬都在江陵,如今她人來了,必然會麵對,這麽多人沒有戶籍,明麵上都是‘死戶’,安置便是個大問題。

  江陵人雜,是個藏人的好地方。可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官府眼皮子底下藏這麽多人,且還是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兵將,不太可能。

  ===第76節===

  知府的薑夫人,她母親,王荊,,

  適才不覺,如今將這些人湊在一塊兒想,頓覺千絲萬縷都指向了一個矛頭,比起裴安,保不準,如今她才是那個造反大頭目。

  芸娘驚出一個機靈來,又聽王荊道,“之前屬下同小姐稟報過,當年將軍用命護下來了兩千戶,如今都在江陵,一直等著王家的人前來差遣,小姐既到了江陵,從即刻起,都將聽取小姐號令。”

  她能號令什麽。

  她倒是想讓他們將那些為非作歹的北人都趕出去,可兩千人哪裏夠,隻會將他們推入火坑,唯有交給裴安,還能助他一臂之力。

  她不懂朝堂,不懂權衡利弊,也沒有那麽多的瞻前顧後,隻明白一個道理,與其苟延殘喘,等待別人將刀架在脖子上,不如先發製人,拚一份生機。

  王家祖母一輩子小心謹慎,一切以家族前程為重,為何會在她出嫁之後,將王荊給她,應該也是看清楚了,如今朝堂已經危機重重,想投幾枚雞蛋在別的籃子裏。

  裴家國公府就是她的籃子。

  成功了,王家跟著占一份功勞,不成功最多是雞飛蛋打,犧牲了她一人出去。

  隻是如今裴安計劃到了哪一步,是怎麽想的,她也不知道。

  從臨安出發時,裴安是奉了兩道聖旨,一是送明陽公主和親,二是押送欽犯南下。

  明陽公主早已交到了北國迎接隊伍手上,如今怕是到了北國,那日皇帝跟前的第一總管,追到了廬州之外,將所有欽犯都殺了,按理說裴安不用再南下,皇上卻並沒召他回去,想必一定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密旨交付於他。

  以昨兒薑大人見到他時的態度,她猜著,皇帝要他辦的差事就在江陵。

  如此正好,她得同他好好商議一番,王荊的兩千人馬該如何打算。

  在王家老宅呆了一個下午,出來後芸娘又同薑夫人去了酒館,回到知府,府內已經燃起了燈。

  裴安不在,隻有童義守在屋內,見到她主動稟報道,“夫人,主子有事出去了一趟,估計回來得有些晚,主子讓夫人早些洗漱歇息,不用等他。”

  這時候出去想必是重要之事,芸娘點頭進屋。

  七月底的天氣,早晚已沒有那麽熱了,用不上冰,反而半夜還得蓋被褥。童義將屋內的冰塊移出去,又去馬車上抱了一床春秋季節用的被褥交給青玉,自個兒的被褥蓋習慣了,別人備得再好,也總覺得不合適,想起車上以防萬一準備的幾床厚被褥,童義轉身走到芸娘跟前,道,“出來時小的怕天氣冷,備了幾床厚褥子,如今主子怕是用不上了,夫人前去果州,一路往西,路上隻會越來越冷,小的待會兒一並交給青玉,夫人都帶上。”

  童義說完人走到門口了,芸娘才反應過來他那句話裏的意思。

  裴安不會再往前走了,江陵是他的最後一程。

  他不會再跟著自己去果州,待江陵的事情一結束,他便會立馬啟程回臨安。

  或者說從一開始他壓根兒就沒打算帶她去果州。他最後的路程隻到江陵,至於果州,是王荊與他達成的共識,想讓她完成父母的遺願,回去替外祖父上香。

  芸娘突然才意識過來,他們要分開了。

  雖說能理解,但心裏總覺得有些失落,兩人在一起這麽久,他從未同她提過要分開的事,一句都沒有。

  芸娘坐在榻上,腦子裏亂哄哄一團,又回憶起前不久明春堂的人臨走之前,一臉嚴肅,揚言要等他回堂,一看就知道是有大事要商議。從江陵到果州還有半月的路程,自己到果州,他也該到臨安了。

  芸娘猛然一驚。

  他不會趁著自己去果州的這段日子,攻進臨安吧?

  沒什麽不會的,以他的行事,極有可能。

  —

  天色黑了裴安才進了一家酒肆。

  看店的夥計頭也沒抬,“客官不好意思,今兒個打洋了。”

  衛銘上前直接道,“明春酒,兩壺。”

  夥計一愣忙抬起頭來,看了兩人一眼,先去關了店門,才回頭躬身請道,“二位請跟我來。”

  外麵的酒肆鋪子看著就一個小小的門麵,進去後突然開闊,亭台樓閣什麽都有,夥計將兩人帶到了一間院子前,沒再往前走了,轉身彎腰道,“二位要找的人就在裏麵。”

  裴安身披一件黑色鬥篷,帽簷遮住了半邊臉,踏上了院子前的長廊,才將帽子揭開,一張臉露在夜色底下,英俊奪目,讓人驚豔,然而清冷的眸光卻令人卻步,一路走到了一間亮著燈的廂房門口,也沒敲門,伸手一把推開了房門。

  屋內的說笑聲嘎然而止。

  韓靈臉色緋紅,手裏正提著酒壺,跟前擺了一桌子下酒菜,對麵坐著一位中年男子,年齡四十上下,金鑲玉發冠,鑲嵌著好大幾顆紅寶石,衫袍的鍛子鮮豔華麗,腰間佩戴了一塊質地絕佳的紅玉,從頭到腳雍容華貴,一看就是南國典型的富商。

  畢竟曾是臨安的首富,裴安對其還有幾分印象。

  是張治沒錯。

  韓靈並沒有接到消息他今兒要來,見他突然造訪,一時沒反應過來,直到被那雙冷冰冰的目光盯過來,才猛然清醒,趕緊擱下手裏的酒壇子,歪歪扭扭地起身,一麵去迎,一麵大著舌頭道,“喲,裴大人來了,正好,咱同張大爺剛喝上,快,快過來坐,,”

  韓靈讓出了位置,又尋了一個幹淨的酒杯替裴安添上了酒。

  裴安脫下了身上的黑色鬥篷,遞給了旁邊的衛銘,抬步緩緩地走了過去,坐在了適才韓靈的位置,端起跟前的酒杯,不慌不忙地抿了一口酒,才抬頭看向對麵的張治。

  從裴安一進門,張治的臉色就變了,目光緊緊地盯在他身上,眸子裏流露出了一股難以抑製的急切,幾次欲起身,都生生克製住了。

  等裴安坐下,飲了酒,朝他望來,他臉色已因激動有些發紅,唇瓣顫動了幾下,神色悲切地問道,“她還好嗎?”

  一國之母的皇後,身份尊貴,當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