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如此,兩人算是談妥了。

  一安靜下來,耳邊隻餘車軲轆轉動的聲響,話說開心裏有了底後,芸娘覺得倒比之前安穩了許多,至少他已了解了自己的出身,知道將來會麵臨什麽。

  他沒嫌棄她,還能娶她,她很感激,以後她定會在其他方麵多補償他一些,多關心他一些,,

  她數了一下,今兒場子上,他都得罪了哪些人。

  蕭家肯定是首當其衝,那個被他一球砸在地上的公子爺,好像姓劉,還有對他使暗腳的那人,叫範,還是李,,

  將來這些人若是想要為難他,無論結果如何,她都會站在他這一邊,落難之時的求娶之恩,她不會忘。

  想得太認真,芸娘不覺已捏緊拳,僵直著脖子,乍看都像是一副視死如歸。

  裴安掃了她一眼,沒忍住,低笑出聲。

  王芸一瞬醒了神。

  上回在渡口,她也聽到了他的一聲笑,但待她轉過頭時,他臉上已沒了笑意。

  這回倒是見了個正著。

  隻見剛才他身上的那股嚴肅勁兒全然不見了蹤影,笑意實打實地掛在他臉上,唇角往上揚起,含了笑意的眸子,直勾勾地迎上她呆呆的目光。

  很美。

  她從來不知,一個男人笑起來,也能用上笑靨如花這樣的辭藻。

  心神突然又被攪亂。

  愈發想不明白,他這樣的姿容,尚公主都綽綽有餘,手到擒來的榮華富貴躺著都能享受,為何不辭辛苦,不惜背負罵名,去做一名奸臣。

  當然真要去尚公主了,也沒她什麽事了。

  裴安自然不知她腦袋裏冒出來的荒唐念頭,見她神色呆愣又漲紅了臉,也沒再盯著她瞧,目光落下,安撫道,“沒你想的那麽慘。”

  至少接下來的這一段日子,暫時太平。

  “你也沒那麽差。”比他最初預想得要好許多。

  說完,不待她消化那話的意思,裴安已拂起了邊上的車簾,衝童義吩咐道,“停。”

  此處尚在宮中,人少,等出了宮後,人多眼雜,不好換乘。

  王芸還沒明白他說的那兩句話是何意,坐下馬車一頓,已穩穩停住。

  今日一別,兩人再見麵,估計得到成親當日了,離開之前王芸匆匆對他道了一聲,“裴公子保重,萬事小心一些。”

  裴安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點頭應了一聲,“嗯。”

  又道,“你也是。”

  —

  王芸離開後,馬車繼續往前,裴安這才開始去褪自己的鞋襪。

  腳後跟一道明顯的刀痕,血液已經凝固。

  劉二公子。

  行。

  什麽氣量大,那都是誆人的,實則他記仇,且有仇必報。腦子裏留存下來的一張一張麵孔,他至今都還記得清清楚楚,他會一一討回來,加倍奉還。

  劉家,蕭侯爺的裙帶關係之一。

  他還沒想好理由去尋他,他倒是自己送上了門。

  馬車回到國公府,已是下午,童義去張羅飯菜,裴安先去了書房,不久後,便收到了禦史台遞過來的消息。

  “今日養心殿酒宴結束後,皇上召了林大人進宮。”

  從渡口回來,裴安放了禦史台一日假,一人進宮請罪後,林讓的良心便一直處於極度不安,得到皇上的宣召時,並不知道皇上隻罰了裴安一年俸祿的消息,隻覺得鬆了一口氣,到了禦書房,還未等皇上開口,自個兒先磕起了頭,替裴安求情,“陛下,秦閣老一事,實屬意外,並非裴大人一人之過,陛下若要問罪,臣也有罪,實在是前來襲擊的刺客太多,且身手個個賽過禦史台的侍衛,再加之,上遊開閘,渡口突然漲起了水,若非裴大人機智,令大夥兒在渡口多呆一日,此時我等,早已葬身於江河。”

  他們這一路遭遇了什麽,皇上自然清楚。

  聽到他磕頭的響聲,皇上看著都替他疼,眉目一挑,“真死了?”

  林讓不知道他問的這話到底是何意,愣了一下,以為是陛下還心懷僥幸,不敢欺瞞,如實稟報,“請陛下節哀。”

  “你親眼見到的?”

  林讓再次磕頭,“臣親眼目睹,也是臣親自打撈起了他老人家,臣和陛下一樣,也不願相信秦閣老就這麽去了,竭盡全力施救,可泡,泡的時辰實在太長,無力回天。”

  皇上遲遲沒有應,似乎是太難過了,也沒再問他,招手讓他出了宮。

  林讓一出來,禦史台那邊便傳來了消息。

  皇上多疑,秦閣老之死,自己說了不算,得他親自確認,屍體麵目全非,辨認不出來,便找到作證之人。

  意外之中的事,裴安反而安心了不少,確認是真的死了,他才能安心。

  奔波了幾日,腳上又有傷,用完飯後,裴安先去沐浴,身上的袍子解下來,冷不丁地便碰到了那枚玉佩。

  翠色的祖母綠,成色上佳,從被養出來的綠絲上看,應該是傳承了好幾代。

  先前思緒千轉,如今看到這玉,又才回到了最初,今兒他讓她上馬車來,一開始似乎隻是想問問這塊玉佩,,

  她倒是同自己扯得遠。

  童義已經備好了水,等了他半天沒見他進來,出來一瞧,便見他盯著玉佩在看。

  他記得,這玉是三娘子給主子的,不由打趣道,“主子,可看出名堂了。”

  還能有什麽名堂。

  裴安盯了童義一眼,將其放在了一邊,正好有事吩咐,“這幾日騰出空,幫著張羅一下婚事,聘禮早些備好。”

  “是,主子放心。”

  這事還真不用他愁,老夫人和明嬸子,早就開始忙乎了,剛才他過去了一趟,見那屋子裏堆滿了花樣,綢緞,,都沒腳下的地兒了。

  ===第21節===

  國公府如今的人丁,隻剩下了世子爺一人,將來也就這麽一個孫媳婦兒,可不寶貝得緊。

  裴安走去淨房,洗漱完出來,找童義包紮好腳踝上的傷口後,歪在軟榻上,歇息了一陣,天色擦黑時,衛銘回來了。

  一進來便先關了門,走到他身旁,稟報道,“主子,人已交給了韓副堂主。”

  裴安已經醒了,坐在案前寫折子,聽完問了一句,“怎麽樣。”

  衛銘答無礙,“喝了幾口水,腿上有幾處碰傷。”

  裴安抬頭,“還在罵?”

  衛銘笑了一下,“說肚子漲,嗓子痛,路上倒是消停了。”

  那老東西,剛被帶回國公府,一個晚上,一張嘴可是沒有半點歇息,罵了一整夜都不嫌累,吵得一院子的人都沒睡成。

  這回倒終於堵住了他的嘴。

  心情不錯,裴安跟著笑了一下,將已擬好的彈劾折子,放在了案頭,吩咐衛銘,“今兒晚上你去城門守著,但凡姓劉的,一個都不能放出去。”

  今日球場上,劉二估計是一時受了蕭世子教唆,才犯了傻,回去之後,劉家一權衡必定會慌。

  劉大人腦子要是糊塗點,會去找蕭侯爺作為庇佑。聰明的話,今兒夜裏就應該會收拾細軟,先將一家老小送出城外。

  可無論是哪樣,他劉家這回都跑不掉。

  —

  當日在球場上所發生的事,明陽轉個身就傳到了皇上耳朵,幾乎掌握了整個場子上的第一手消息,說起來,繪聲繪色,頗有生趣。

  皇上被逗樂了,“三娘子真進了球?”

  “進了,今兒和裴大人在球場上,可算是賺足了眼球,出了一把好風頭,場子上的公子哥兒小娘子,怕是比他們長輩還激動,恨不得兩人立馬成婚,連王公公都說,這樣的一對璧人兒,實乃天賜。”

  皇上回頭看向一旁傻笑的王恩,毫不留情地道,“他懂哪門子的情愛。”

  王恩躬身,忙收斂住了笑容,“陛下說得是。”

  “你說,劉家二公子怎麽了?”皇上轉回了明陽剛才的話裏,“他被裴大人砸了?”

  明陽點頭,“嗯,被裴大人搜出來鞋子裏藏了刀子,球場上估計讓裴大人吃了暗虧,結束後被截住,裴大人當場將刀子搜出來,倒是挺大言不慚,揚言明兒就要收拾他們劉家,狂妄至極。”

  皇上倒沒覺得有何不妥,“年輕氣盛,狂妄點不好嗎,換做是你,被人使了這般暗招,你當如何?”

  “還用說,肯定先被父皇拉去喂狗。”

  皇上不可否認地笑了一下,慈愛地看著她,“人啊,就是要有缺點,才能讓人瞧著安心,那周身挑不出一條錯處的,樣樣都完美之人,反倒讓人發怵。”

  當初的裴恒,可不就是人人敬之,能文能武,至忠至孝,樣樣都挑不出錯處,活得像天上的神仙,他這個凡人反而庸俗,如今他兒子倒是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有七情六欲,還懂得迂回。

  裴恒當年對自己有過恩,他兒子真要有了出息,替朝廷效了忠,他定也不會虧待他。

  裴家是好了,可如今的蕭鶴,,怎麽走著走著,也歸到了那條路上。

  都想做個好人,是不是壞人就該留著給他這個皇帝來做?

  皇上忍不住發了牢騷,“你看蕭侯爺,這兩年朕是一天天看著長進,瞧到他的體麵,朕都有些慚愧,每回聽他說話,朕都要揣測半天,想著會不會被他揪住話柄,又想著,他是不是還有什麽其他弦外之音,朕累得慌。”

  此言一出,身旁的王恩,明陽心頭均也有了掂量。

  秦閣老沒了,朝中議和派的兩股勢力,明顯倒向了另外一邊,失了均衡。

  禦史台大夫要派上用場了。

  宮中的每一步,每個人,都被他算計得清清楚楚,那她呢?

  明陽眸色微微波動了一下,轉過身,替皇上輕捶起了肩膀,“父皇可不能累壞了,女兒將來還得靠你撐腰呢。”

  皇上回過頭寵溺地看著她,“誰敢欺負了你?朕非扒了他皮,你可是跟著朕死裏逃生,好不容易留下一條命,哎,你要是個男兒多,,”

  她要是個男兒,估計也不會活下來。

  十幾年前,他皇室趙家一族,被策反的一隻叛軍攻入皇宮,所到之處趕盡殺絕,父皇被誅殺在大殿之上,所幸他提前得了消息,帶上府中家眷,連夜一路往南跑。

  可途中還是被叛賊趕上,一番廝殺,一家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死得七七八八,是他的府兵拚死才保住了他,將他推到了船上。

  到了臨安之後,他身邊就剩下了這麽一個女兒。

  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如今回憶起來,都覺背心一陣陣發涼,所以,比起虎視眈眈的北國,他最痛恨叛賊。

  平日裏那些人耍點小心思,他閉隻眼也就過去了,誰要敢對他生出半點異心,無論是誰,他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其處之。

  但北國人,他也不能不防,之前北國一直喜歡金銀財寶,他每年都在派人上供,半月前,北國卻突然提出了議親。

  且還指明了要他的至親骨血。

  他能有什麽至親骨血能拿出來議親的?唯一的兒子剛滿十歲,他斷不可能讓他去娶一個北國女人,引狼入室。

  放眼望去,隻有明陽。

  可明陽是他的心頭肉,他舍不得啊。

  記得逃難的那會兒,她才兩歲吧,彷佛知道自己在遭難一般,奶娘抱在懷裏,她不哭也不鬧,省了不少心。後來所有的人都誇她,命裏自帶富貴。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皇上眼裏帶了一絲濕意,麵色慈祥地拍了一下她的手,歎息道,“女兒身也挺好,有父皇在,你放心,沒人敢欺負了你。”

  她南國公主的身份擺在這,將來無論是去了哪兒,都不會被欺負。

  明陽沒再說話,眸子內的光慢慢地暗淡下來,替皇上錘了一陣肩膀後,便起身辭別,一出來,太陽已經偏了西。

  抬頭一望,藍天白雲,風和日麗。

  盛世太平下,一切都很美好。

  可這份美好,她卻越看越堵心,突然生出了一股衝動,真想將眼前的這一切攪他個天翻地覆。

  —

  王芸到了家後,一切又恢複如初。

  午食用完,便一人坐在了圓凳上神遊,還在想裴安最後說的那兩句話到底什麽意思。

  青玉替她分析,“姑爺說的可能是實話。”

  王芸疑惑地看向她。

  “你想啊,姑爺是國公府的獨苗,他能讓自己當真處於危險之中?主子不是說了他囂張得很嗎,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是有本事的人才會囂張,他要沒那個本錢,他敢嗎,萬一出個事,國公府豈不是,,”

  青玉及時閉嘴,沒往下說。

  既然要成親,國公府的情況,王芸自然也去刨了底。

  當年健康大亂,皇宮被逆賊攻陷,各地節度使蠢蠢欲動,隻有鎮守臨安的裴家得知消息後,冒著腹背受敵的危險,帶了一隊人馬,單騎過兩江,將逃難的皇室血脈端王迎來了臨安。

  端王登基,便是當今的皇上,後設臨安為都城,至此動亂的天下,才得以太平。

  而裴恒救駕有功,皇上心懷感激,娶了裴恒的妹妹裴氏為皇後,再封裴恒為國公爺。

  當年的裴家可謂風光無限。

  可惜好景不長,兩年後,裴氏突然得病薨了,本以為國公府就算不靠皇後,憑他國公爺救駕的功勞,和在臨安紮根的本事,怎麽也不會受到影響,誰知道皇後裴氏一去,國公夫人跟著染了惡疾,先後隻差兩日一道歸了西,國公爺痛心之下,一把火燎了院子,將自個兒也葬在了裏麵。

  沒出一年,國公府二爺馴馬時,從馬背上摔下來傷了髒腑,當場人就沒了。

  三爺同人飲酒,宿醉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發現時,身體都硬了。

  短短半年,昔日的國公府隻剩了一個年過花甲的老嫗和一個十歲的孩童,徹底沒了氣候。

  而之所以國公府還留著名號,是因陛下念及當年國公爺救駕的功勞,不僅沒有收回府邸,裴安世子爺的爵位也還作數。

  要說他沒有背景,可這般一想想,皇上不就是他的背景?

  他這般張揚,甚至被世人安上了一個奸臣的名聲,連府上的大爺大夫人都知道,能不傳到皇上的耳朵?

  皇上放任不管,還給了他一個禦史台大夫的職位。

  可不就是讓他顯擺的。

  王芸豁然一捂,困在腦子裏的疑雲,終於揭開了,不由看著青玉,誇道,“你可真有才。”

  青玉:,,

  可那句‘你也沒那麽差’又是何意。

  青玉翻了個白眼,“就您今兒懟蕭娘子的那番話,您要算是嘴笨,是不會說話的主兒,那奴婢和連穎就壓根兒沒長嘴。”青玉揣著笑看她,繼續貧嘴道,“主子,旁人都是巴不得被人誇,怎麽到了您這兒,承認自個兒優秀就這麽難?您在奴婢心裏,就跟一顆大樹一樣,奴婢就等著攀你的高枝兒,奴婢覺得您完全不必愁這些,當下您最應該考慮的是,傳宗接代。”

  芸娘:,,

  “主子您看啊,國公府相當於隻剩下了世子爺一個種子,苗子不多,那種子一旦找到了能生根發芽的地兒,自然要瘋狂的播種。”

  芸娘眼皮子一跳。

  她也不是沒想過,可,,芸娘臉色一紅,湊上去問道,“那依你隻見,得生多少個才行?”

  “主子您這就是問錯人了,這個問題您得去問姑爺。”

  她問,她怎麽問,“你隻管說說,要是你,你要生多少個。”

  “十個八個,那肯定得要有,多了也不嫌多。”

  芸娘兩隻眼睛一瞪,脫口驚呼,“那不是生豬仔嗎?”她又不是母豬。

  “還有一個辦法。”

  芸娘趕緊問道,“你說。”

  “納妾,讓別人生。”青玉看著她,“主子願意?”

  芸娘一愣,她沒想過這個問題,隻想著如何將自個兒嫁過去,她,,

  “瞧吧,您是不是已忘了自個兒適才在想什麽了?一個問題想不明白,咱不能死磕,得重新再找一個更厲害的蓋過去,自然就揭過了。”

  芸娘:,,

  也沒等芸娘想出個所以然,那頭大夫人的哭聲隔著幾個院子,都傳了進來,不外乎是王老夫人偏心,讓三娘子進了宮,卻沒帶上大房的姑娘們。

  大娘子前些日子,替老夫人去了靈山求符,可府上還有二娘子和四娘子在。

  “你說她怎麽越活越糊塗了呢,王家如今靠誰支撐起來的門麵?她心裏不清楚嗎,那裴安他,他,,”到底是已經議親了,大夫人不敢大聲喧嚷出來,隻紅著眼睛同自己的嬤嬤發泄道,“他就是個奸臣!三娘子嫁過去,我王家將來怎麽辦,大爺的差事還沒著落呢,今兒三娘子又進宮去顯擺,一堆子的名門世家,她也不怕別人嚼舌根,說咱王家為了貪圖富貴,中奸不分,胡亂攀附,,”

  大夫人這一哭,就鬧騰了半日。

  王芸聲兒都不敢出,拉著青玉趕緊關了門。

  大夫人自個兒哭得無趣歇息了,翌日起來心情還沒緩過來,宮裏的太監突然找上了王家,抬了兩箱大禮。

  ===第22節===

  王老夫人親自到門口去迎接。

  跑路的太監笑著對老夫人道了一聲恭喜,“陛下聽說王家三娘子昨兒進了球,一時也跟著圖起了樂子,先前便聽聞三娘子同裴世子有一段佳話,一番詢問之下,得知兩人的婚期已訂,便差奴才過來給三娘子添了兩箱嫁妝。”

  老夫人一番感謝,請了那太監喝了一盞茶才將人送走。

  消息傳進大夫人那,大夫人一時沒回過神,“誰?陛,陛下?”

  見丫鬟點了頭,大夫人一屁股坐在軟榻上,緩了好久之後,臉色也慢慢地生了變化,喃喃地道,“一個被關了五年的悶葫蘆,竟還能有這般本事,你,你馬上差四娘子去她院子裏,也甭管什麽由頭,先去打聽打聽,她進宮都立了什麽功勞,還邪門了,,”

  —

  接下來的日子,王芸一邊忙著籌備婚禮,一邊應付府上的雞毛蒜皮。

  而裴安那邊,已經翻天覆地。

  裴安說話算話,第二日就拿著彈劾劉家的折子,遞給了皇上。

  折子裏將劉家這些年受賄貪汙的罪行,全都列了出來,皇上看完後,龍顏大怒,劉大人身為刑部侍郎,知法犯法,其罪更不可恕。

  劉大人本以為裴安動作沒那麽快,又或許覺得蕭侯爺一定能想到辦法救他劉家,當夜還真沒有跑路,不僅沒有跑路,禦史台過去抄家時,劉家一群人還坐在桌上吃著山珍海味。

  這麽多年,劉家一直都是蕭家的臂膀,劉家沒了,蕭家等同於斷了手腳,劉大人也不是不急,昨兒夜裏就找上了蕭侯爺。

  他早就同蕭侯爺說過,不要小瞧了裴安,不過一個女兒,嫁過去,還能吃虧了怎麽著。

  他不聽,如今人家拿他們開刀了。

  蕭侯爺懶得聽他扯那些沒用了,當下一口答應,讓他放寬心,明兒一早他便進宮去麵見聖上。

  蕭侯爺人倒趕得巧,與前來彈劾的裴安碰了個正著。

  一個險些成了自己的女婿,一個險些成了自己的嶽父,如今兩人跪在皇上麵前,卻成了生死相對的局麵。

  蕭侯爺看向裴安,壓住了往日對他的成見,笑言相對,“素問裴大人斷案公道,但劉大人身為刑部侍郎,自來以身作則,這些年陛下也看在了眼裏,這回莫不是哪裏有什麽誤會。”

  往日換做範玄,裴安還能同他頂上兩句,這回換做蕭鶴,裴安理都沒理他,孤傲清冷的姿態,彷佛是覺得這個人不配同自己說話一般。

  蕭侯爺討了一個沒趣,氣得臉色發白,心裏隻寬慰,他還真是沒看走眼,就這樣的人,當初幸好沒將鶯丫頭嫁給他。

  狂妄之徒,什麽東西。

  蕭侯爺憤概之極,頭磕在地上,開始一樁一樁地替劉家鳴冤。

  皇上也沒打斷,等他說完了,才緩緩地道了一句,“莫非侯爺要讓朕背負包庇罪臣的汙名人,讓朕成了被後人指點的昏君?”

  這一句話,分量太重。

  蕭侯爺當場就軟了腿腳,突然想起先前劉大人同他說的那番話,終於明白了,陛下他不是想動劉家,而是在削他手中的權勢。

  劉家保不住了,蕭侯爺趴在地上請罪,沒敢再說半句。

  裴安領了旨,出宮後立馬招上禦史台的人,去了劉家抄家。

  劉大人入獄的當夜,便囔囔著要見裴安。裴安由著他囔,三日後,才露麵。

  到了地牢,裴安屏退了所有人,隔著一扇牢門,看著劉大人朝他直撲過來,“裴大人,您就高抬貴手,放過我劉家一堆老小,那畜牲有眼無珠得罪了裴大人,來日我必定親手處決,給裴大人一個交代,您若還不解氣,我劉某這條命,也一並賠給您,還請裴大人給我劉家留一條後路。”

  他不是沒聽過裴安這兩年在建康都幹了些什麽。

  隻要是被彈劾的人,沒一個逃得過,一套酷刑下來,甭管有沒有的事兒,全招了,他還不如死得痛快。

  裴安神色平靜,“劉大人這話欠妥,裴某不過是遵循律法為朝廷,替陛下為百姓辦事,劉大人違法紀犯的那會兒,應早該想到會有今日,何來裴某饒過你。”

  劉大人臉色一變,要論貪,一張坐下皮毛也能算上,放眼望去,朝廷哪個官員又能幹淨。

  違不違法,全看他願不願意追究。

  劉大人突然跪了下來,頗有幾分急病亂投醫,“裴大人,裴大人還請看在當年我曾為裴國公效過一分力的份上,饒過我劉家一眾家眷,九泉之下,劉某自會去向裴國公請罪。”

  這話似是戳了裴安的痛處,胸口隱隱作痛,一雙眸色也慢慢地涼了下來。

  劉大人聲音一啞,“要是裴主子尚還在,,”

  “你也配!”裴安冷聲說完,突然一腳踹了過去,臉上的怒意爆顯,目光陰沉可怕,“叛主之走狗,有何顏麵再提裴主二字。”

  劉大人瞬間被嚇住,但又同時看到了一絲希望,忙抱住他一條腿澄清道,“裴大人,主子當初是自己一把火燎了院子,下官趕過去時,已經來不及了,自主子鎮守臨安時下官便一直跟隨其左右,他那一去,下官也悲慟不已,,”

  “那後來,你幹了什麽。”

  話說到了此處,劉大人要是還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栽的跟頭,那便是蠢到家了,也不敢再裝糊塗。

  可當年是裴家自己大勢已去,關他何事。

  劉大人痛心地道,“二爺三爺是死得冤枉,奈何我劉家當時無權無財,太沒用,想不到辦法,也幫不上忙啊,,”

  當年裴皇後,裴主子相繼離世後,那些個昔日同國公府有仇之人,見裴家大勢已去,趁火打劫。二爺三爺好端端的能在馬背上摔死,喝酒能喝死?

  好在,最後那些人都得到了報應,個個都得了橫死的下場。

  他以為,這些年他也該消氣了。

  安嫌棄地從他手中抽出了腳,理了理身上的袍子,臉上被激出來的怒意,也平複了不少。

  笑話,他劉仁沒用。父親一死,他便見風使舵,背叛主子,為表忠誠,將二叔三叔的一句氣話,偷偷報信給了蕭鶴。

  兩人踩著國公府的鮮血,一個混上了侯爺,一個混上了刑部侍郎。

  這麽多年來,他視裴家為毒瘤一般,有多遠躲多遠。

  他以為他能躲得過。

  裴安懶得同他掰扯,“劉大人當日能淡然地看著自己的主子死,今日想必也能看著自己的家人離去,不挺好。”

  此時想要他命的可不隻是他裴安,他心裏清楚得很。

  劉大人脊背一寒,周身一瞬沒了力氣,一屁股攤在潮濕的地麵上,再也沒有了任何想頭。

  不是他報應沒到,先前不過是時候未到,不過臨了,倒是又回憶起了當年的日子,若他當初要選擇了同二爺三爺一道反了呢。

  他劉家會不會還走到這一步。

  “小主子。”見裴安轉身離去,劉大人急聲喚住他,“劉某不求旁的,願小主子念在曾經舊識的份上,能給他們一個痛快。”

  裴安沒應,也沒回頭,出來後,該怎麽處置便怎麽處置。

  從他背叛國公府的那一刻起,就該想到會有今日。

  當夜便從地牢傳出消息,劉任已咬舌自盡。

  刑部侍郎劉家不過是先開了一道口子,接下來不用皇上開口,裴安貼心地替他擬好了名冊。

  範家,李家,都被抄了。

  整個朝堂如同地龍翻身,一片動蕩,人心惶惶。

  眾人猜忌這一切背後的因果時,也不難察覺,倒下的那幾個家族,幾乎都是那日在球場上得罪過裴安。

  至此,裴安愈發坐實了奸臣之名。

  —

  芸娘深在後院,多少也聽說了一些。

  雖說背後個個都在罵他裴安是奸臣,但到了人前,又很懂得趨炎附勢,所以,傳進芸娘耳裏的幾乎都是好話。

  什麽國公府今非昔比了,翻身了,裴安得勢了,她運氣太好了之類雲雲。

  就連大房最近也消了聲,不敢再來使絆子,四娘子也幾乎日日都往她院子裏跑,談笑甚歡,關係比之前還要好。

  唯有無人之時,青玉愁得慌,“主子,姑爺這是要將自己的路往死裏堵啊,好歹他得罪一方,給自己留條後路,怎麽兩邊他都不給麵兒。”

  芸娘起初也沒想明白,後來想起青玉自個兒先前說得,覺得很有道理。

  他又不是三歲小孩,這麽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芸娘反過來安慰青玉,“我問你,你若是和誰結了仇,是打算在得勢之時朝對方動手,還是等著對方得勢之後,將你先弄死。”

  青玉想也沒想,“必然是得勢之時,弄死對方。”

  芸娘點頭,“那不就得了。”他不動手,等以後別人能動了,他還有機會。

  青玉大徹大悟,佩服主子果然一到關鍵,那心胸便寬闊無邊,主仆二人再也沒有憂心過,安心等著大婚。

  —

  日子很快到了六月末,天氣越來越炎熱。

  廊下的一排卷簾盡數收了起來,每個人都換上了輕薄的羅紗,幹活兒倒很方便,婚期前三天,院子前後便開始張羅貼起了紅紙。

  府上的大娘子也及時趕了回來,剪紙的花樣都是大娘子帶頭,幾個小娘子坐在一塊兒,一道剪出來的。

  大娘子雖許親早,但婚期在芸娘之後,打趣道,“這回借三妹妹的婚宴,讓我長一回見識,到了我的,還能揚長避短,是我賺了。”

  大娘子兒時是王老夫人親手帶出來的,性格不似大房屋裏的人,說起話來溫柔又沉穩。細細過問了芸娘這邊已準備好的東西後,又親自查了一遍,改的改,補的補,跟著忙了兩日。

  大夫人自上次放了話要撂挑子後,雖說態度上沒再怎麽為難她了,可也當真不管了。王老夫人應付麵兒上的一攤子都夠忙的,也顧不到芸娘,到了跟前了,院子裏的人大多還都是一頭懵。

  有了大娘子過來幫襯,才慢慢地有了次序,不再是稀裏糊塗。成親前一日,芸娘拉住了大娘子,真心感謝,“多謝大姐姐。”

  大娘子逗她,“嗯,那到時候大姐姐的婚禮,你也得回來做苦力。”

  “自然要的。”芸娘剛應完,老夫人院子裏的丫鬟走了進來,看了一眼跟前的準新娘子,笑著道,“三娘子,老夫人讓您去一趟。”

  明日就出嫁了,王老夫人這時候請她前去,除了交代她將來去了裴家,要遵循夫家的規矩,孝敬老人,體貼夫君。必定是要拿出點自己的存貨,替她補上一點嫁妝。

  這頭芸娘才進屋,大夫人又派人去打聽,想知道老夫人到底給了她些什麽東西。將來輪到她跟前的幾個姑娘了,也要有個計較。

  芸娘過去時,王老夫人已坐在了軟榻上候著她。

  兩人的關係自來不親,芸娘行完禮便規規矩矩地立在那,陳嬤嬤拿了個凳子,特意放得裏老夫人近了一些,“三娘子坐吧。”

  芸娘坐上去,腰背挺得筆直,屁股隻挨了個邊兒。

  王老夫人看了她一眼,也沒說什麽,大抵是因她馬上就要出嫁了,神色比起往日要溫和許多,主動開口問她,“都準備好了?可還有缺的東西沒。”

  芸娘出聲答,“有大姐姐過來幫襯,該備的都備齊了。”

  王老夫人點頭,對陳嬤嬤使了個眼色,陳嬤嬤轉身拿了一個小匣子過來,遞給了芸娘麵前。

  王老夫人緩緩地道,“府上每個姑娘都有一份,明日你便出嫁,今兒給你,你自行收妥當,到了國公府,便不再是一人過日子,得顧全整個家,凡是要學會周旋打算。”

  芸娘接過匣子,乖乖地聽著,“孫女記住了。”

  王老夫人也沒多說,看了一眼她腰間,突然問道,“玉佩在裴安那?”

  芸娘沒反應過來。

  ===第23節===

  “在他那,倒也無妨。”王老夫人沒等她回神,接著道,“先前我同你說過,你父母的東西,你成親時可一並帶走,你父親離家太早沒替你攢下什麽財富,但留了一個人給你,等時候到了,他自會上門找你。你母親,既已將那塊玉佩留給了你,便算是你的嫁妝,先前就罷了,往後若是有機會,玉佩最好還是留在自己手上,可明白?”

  芸娘聽得一愣一愣的。

  玉佩確實是母親給她的,可給她的時候,母親沒告訴她有多重要,隻說她腰間太素了,隨意尋了個物件兒來,掛在她身上。

  她並沒在意,,

  但聽此時祖母話裏的意思,那玉似是母親留下來的遺物,意義就不一樣了,玉佩芸娘著實沒料到,心緒有些亂,忙應了一聲,“孫女明白。”

  不過一塊玉,裴安應也不會介意,日後她想辦法討回來就是。

  王老夫人該說的都說了,也沒再耽擱她,臨走了,又讓陳嬤嬤將一本畫冊給了她,“你母親不在,這東西便由我來交給你,今日夜裏你選個無人之時,先自個兒瞧瞧,免得新婚之夜鬧了笑話。”

  芸娘齊齊都收了。

  回到院子,還在想著祖母的一番話,匣子裏的東西連帶著冊子,也沒心再瞧,攤在了榻上,交給青玉去收拾。

  —

  明日就是裴安的大喜之日,禦史台個個都有些放鬆。

  自上回護送秦閣老去了一趟渡口,將人送死了之後,禦史台的人心裏都起了變化。

  尤其是林讓一倒戈,幾乎沒人再敢給裴安使絆子。

  不僅不敢使絆子,最近兩個月,素來被朝中臣子當成石磨盤上一粒豆子的禦史台,跟隨著主子水漲船高,眼見地威風了起來,眾人對裴安的崇拜,尊敬便更甚。

  自己的頭兒要成親了,怎麽可能不賞析你,底下的一堆人討論起來,比自己成親還激動。

  “明兒咱一早就起來,家裏有多少人就叫多少人,怎麽也得給頭兒長起麵子。”

  “行,我明兒我把家裏的吹嗩呐帶上,露一嗓子。”

  “你行啊,還會吹嗩呐,你好好表現,說不定頭兒一高興,新婚一過,就給你升官漲俸祿,,”

  “那你也太看不起人了,我為的是這個嗎?隻要頭兒高興,,”

  這頭正說得熱鬧,林讓從外進來,腳步匆匆地從幾人跟前走過,“讓,讓讓一邊去。”

  幾人見他臉色肅然,當下一愣,問道,“林大人,又是哪家想不開了?”

  這兩個月,不怕死往上撞的人太多,害得禦史台一幫子人,連個半日的假都沒,明日頭兒都要成親了,這節骨眼上,也不知道是哪個不長眼的。

  不長眼的人,是新秀榜眼,邢風。

  林大人也很意外,一路走到裴安辦事的書房,敲了兩下門後,推門而入,“裴大人。”

  裴安正整理卷宗,頭也沒抬,“怎麽,又有誰求情?”

  其他幾個家族還好,兵部範玄範大人一倒,竟像極了當初的秦閣老,不少不怕死的人跑去聖上麵前求情。

  無一例外,都沒好果子吃。

  “邢風。”林讓說完,裴安手中狼毫明顯一頓,抬起頭,一臉意外。

  林讓趕緊稟報了適才發生在殿上的一幕,“今日陛下設了宴席,心情挺不錯,正說得高興,那邢大人突然上前以頭磕地,非說範大人是被咱們禦史台冤枉的,陛下本也沒打算拿他如何,隻讓人將他趕走,他倒好,一心赴死,扒著殿內的抱柱不鬆手,口中文濤不絕,含淚泣血,非要陛下給範大人一個公道,陛下氣得夠嗆,當場就讓人將他硬扒拉下來,哦,,”

  林讓想起漏了一段,又補上,“中途,那明陽公主還攔了一回,說他是喝多了,耍酒瘋,明擺著就是在替他保命,他卻不領情,嚷嚷著自己滴酒沒沾,腦子清晰得很,陛下徹底怒了,砸了手裏得酒盞不說,立馬讓人將他拉下去,這不,剛送到禦史台。”

  裴安:,,

  林讓說完,裴安將身子往後一靠,臉上一團疑惑,沒明白,“他不想活了?”

  “屬下也正想著呢,這不找死嗎。”

  裴安捏了一下眉心,權貴不攀得好好的,怎麽突然又悔了。

  裴安將手裏的卷宗處理完,便跟著林讓去了一趟地牢。

  看到那張臉,確定的確是邢風。

  兩人是同一批考生,一個是狀元,一個是榜眼,早就相識,且也曾在建康打過交道,裴安的印象中,他不是個愚蠢之人。

  這回是突然降智,還是他一心想找死。

  裴安打發林讓上去,自己一人留了下來,緩緩問道,“邢大人,怎麽也想不開。”

  邢風此時正坐在草席上,麵色蒼白,一語不發,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

  裴安又道,“邢大人一心撲死,邢夫人不傷心?”

  邢風眼皮一跳,臉色終於有了一絲變化。

  “尚公主不是挺好嗎。”明陽找上他,兩人各取所需,幾乎是共贏的局麵,一開始,他不也答應了嗎。

  邢風抬頭,意外地看向他,似乎沒料到他會知情。

  裴安一臉淡然,沒什麽猜不到的,說起來他也算是其中受到牽連的無辜者,托流言的福,不得不和王家三娘子湊成一對。

  他們是湊成一對了,可最初的始作俑者卻沒成,豈不可惜了。

  裴安問他,“邢大人當真想好了?”

  “邢某上不愧天地,下不愧百姓,死而無憾。”邢風咬牙說完,目光又不自覺地盯向了他腰間,不過匆匆一眼,很快又瞥開。

  裴安還是察覺到了,一而再再而三,他要是還認不出來,就是眼瞎了,“怎麽,邢大人認識這塊玉佩?”

  邢風神色微變,“裴大人說笑了,裴大人的東西,下官怎會認識。”

  “邢大人說得對,既然不是邢大人的東西,往後還請不要再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