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章

  昨夜她出去時,他在隔壁聽到了馬蹄聲。

  先前裴安去王家提親的消息,當日傳得滿城皆知,他自然聽說,而朝中的動向,他也略知一二。

  她去了哪裏,他能猜到。

  當初她深陷謠言,卻被自己悔婚,絕望之時,她憑著自己的本事謀前程,他沒有任何資格去攔著。

  但心頭終究還是放心不下,守在了這兒,等著她回來。

  對麵府上一夜沒有熄燈,亮到了早上,必定已知道了她出府的消息。

  這些年,王芸內心對王老夫人的懼怕,邢風一清二楚,自己不知該找個什麽理由來等,便就當作他是來替她通風報信的吧。

  此時雖於她而言,並沒有多大的用處。

  原本王芸還存了僥幸,聽了此話,徹底沒了。不過本也沒抱多大希望,旁的還好,她騎的是王家二公子的馬。

  她能出去,便是在兩者的權衡之下,才選擇了這條路,是以,也想好了結果,大不了再禁足兩月,將她關到成親。

  比起五年,兩個月算不得什麽。

  “謝謝。”王芸對邢風道了謝,不管怎樣,謝謝他來提前告訴她。

  後麵還有一堆爛攤子等著她,她沒心思再停留,對邢風點了一下頭後,牽著馬從他身旁走過,去了西角門。

  昨夜一場暴雨,濺起來的泥水沾在裙擺上,此時已被染成了斑點痕跡。

  邢風慢慢回頭。

  身邊駿馬襯得她身形愈發瘦弱嬌小,晨風吹過,她裙擺翩翩,一截楚楚纖腰,盈盈一握,儼然一深閨女子。

  然而此時朝暮下,那道孤寂的身影行在雨中,反倒升出了一股寧折不屈的堅韌。

  三年前,當她爬上圍牆,準備往下跳時,他便知道,她一點都不懦弱。

  她比她自己想象的還要堅強。

  他同她隔著一堵牆說了三年的話,曾不止一回盼著有朝一日,他能光明正大地站在她麵前,帶著她去看外麵的繁華。

  終於熬到了這一天,兩人卻並沒見上幾回。

  第一次是她放出來的第一日,她高興地跑來與他相見,他陪她立在小巷子裏,看著她臉上的雀躍,笑著同她賀喜。

  第二次,是他去建康,她來送他,走之前,他邀請她等他回來,去他院子裏看梨花。

  他知道她喜歡梨花,早早便種了滿院子的梨樹,今年枝頭開得格外茂盛,可到底還是沒有抵過一場風雨,已葉零花落。

  第三次,他將玉佩還給了自己。

  如今,這是第四回 。

  消瘦的背影越行越遠,猶如她此人,正在慢慢地走出他的人生,詩中之句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

  他答應過等她,對她說的那些話,他都記得,但沒做到。

  對不起,寧寧,,

  邢風捏住手中傘柄,五指骨節欲要將其折斷一般,心絞之際,腦海裏再次閃過了母親的淚臉,“你忘了怎麽答應你爹的?你要逼死娘是不是,,”

  —

  有邢風的通報在前,王芸心裏已經有了準備。

  然而一進去,看到對麵整齊地站了一排人時,心頭還是跳了跳。

  大伯和大伯母立在中間,邊上是大公子、二公子,每個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來回打探。

  王芸自知理虧,鬆開了馬匹的韁繩,一聲不吭。

  大夫人死死地盯著她,語氣極不客氣,“我還就真沒想過,將來能讓我王家顏麵掃地的人,會是咱們被關了五年的三姑娘。”

  “母親,,”邊上的二公子上前打了圓場,“人回來就行了,哪有你說得那麽嚴重。”說完,上前幾步走到王芸身旁,關心地問道,“三妹妹,你還好不?路上阿俊有沒有為難你?”

  ‘阿俊’是他給馬兒取的名字。

  不問自取,是她失禮在先,王芸對二公子抱歉地一笑,隨後搖頭,“沒有。”挺溫順。

  ===第13節===

  “倒沒想到,你還會騎馬,,”

  “你給我過來!”眼見二公子要和她聊了起來,大夫人氣得臉色發青,吼了一聲二公子後,再次看向王芸,臉色愈發陰沉,語氣尖酸刻薄,“我知道,你如今許了個三品大官,身份了不起了,想去哪兒就能去哪兒,可你一日沒出王家的門,便還是我王家的姑娘,你可曾想過,我王家其他幾個姑娘的處境,她們不嫁人了?她四妹妹就不許親了?”

  王芸無話可說,垂著頭,態度誠懇,“伯母教訓得是。”

  “笑話,外頭縫個人都說我大房這些年欺負了你,我哪裏敢教訓你。”大夫人這幾日受得氣,終於有了地方發泄一般,“可我管不了,自有人管得了你。”

  依她看,老夫人放出來幹什麽?那身上的血性,關個五六年,真能關幹淨了?

  怕是關一輩子都難消。

  她那娘,一家子就知道打打殺殺,他爹正是因為耳濡目染,最終才成了將軍,害得他們大房跟著一並倒了血黴。

  原本年前就已經通好了門路,大爺這回能進翰林院任職,可到了跟前,突然沒了著落。

  打聽之後,才知道是翰林院那邊卡住了,有人說王家根子不幹淨。

  根子不幹淨的還有誰,不就是他二房。

  這都多少回了,每回都是到了節骨眼上被拖累,起初她還以為,她旁的不行,至少還有一門邢家的親事在。

  邢風在翰林院當值,日日都能見到蕭侯爺,趁機替大爺說兩句好話,不就是舉手之勞?

  可人家邢家也嫌棄她根子不淨。

  為了留住邢家,她同邢夫人說好了,換成四姑娘。邢夫人也答應了,不介意換個人,隻要兩家能親上加親就行,可她才提了一句,便被老夫人幾句話罵得狗血淋頭。

  但凡在臨安城內有點名望的世家,暗裏誰不知道,蕭侯爺家的大娘子喜歡裴世子那副皮囊,為了他鬧得家裏雞犬不寧。

  市井裏傳來的那些她和裴安的謠言,壓根兒就不足為懼,到時候等蕭家和裴家訂了親,便會不攻而破,誰知裴安腦子不知道怎麽想的,發了癲,來了個以假成真,上門提親。

  說白了,裴家跟著蕭侯爺那是強強聯手,可離了侯府,以裴家的背景什麽都不是。

  單就一個‘奸臣’的名聲,在朝中哪裏還有立足之地。

  獻媚之人,終究不長久。

  自己得罪蕭侯爺不說,還帶上了他們王家。這樣的親事,老夫人竟還同意了。

  他們還奮鬥什麽,直接躺平等死得了。

  原本昨夜那麽好的機會,等裴安一死,他王家自然也就沒了任何牽連,屆時再去侯府走動一下,也就過去了。

  可這死丫頭好大的本事,竟敢偷偷跑出去送消息。

  “當真是個掃把星,非要害死我們才罷休。”大夫人氣急了,口誤遮掩。

  王芸跑了一夜,本就一身狼狽,此時臉色微微發白,立在雨底下,垂目一聲不吭,大夫人一看,心裏更窩火。

  倒是顯得她又在欺負她了。

  “你少給我裝可憐,,”

  “行了。”大爺一聲打斷,也懶得再看,同王芸撂下一句,“自己去你祖母跟前請罪。”轉身便走了。

  王芸臉色不太好,呼吸也越來越悶。

  走上台階時,腳步有些晃,二公子及時伸手扶了她一把,“三妹妹你別記在心上,我娘就那個德行,罵起我來,也沒當人。”

  王芸扯了一下嘴角,倒也是。

  比起大公子的穩沉,二公子王敬之自小貪玩,挨過的打和罵不計其數,可屢教不改,依舊我行我素。

  “還有,,”二公子突然靠近她耳邊,悄聲道,“那馬不是我告密的,我也不知怎就被母親知道了,這樣,你以後要是想騎馬,同我說一聲,我給你牽出去,,”

  王芸一愣,正要抬頭,餘光瞥見大夫人望這邊看來,忙地讓開,不敢再同二公子走得太近。

  —

  一行人,大夫人走在前,王芸跟在後,浩浩蕩蕩地趕去了老夫人院子。

  到了門前,王芸才看到青玉和連穎,兩人一左一右跪在了屋簷下,不敢抬頭,王芸走到門檻處,沒有半句辯解,筆直地跪了下來。

  王老夫人昨夜被攪得半夜才睡,如今剛起來不久,坐在堂屋內的圓凳上等著消息,陳嬤嬤給她泡了一壺茶醒神,才抿了一口,便聽到動靜。

  見人來了,緩緩地擱下茶盞,轉過頭,目光沉沉地落在了王芸身上。

  眾人都沒說話,等著她發落。

  王老夫人掃了一圈後,卻是眼皮子一落,道,“回去自己思過。”

  王芸沒反應過來,大夫人也是一愣,之後回過神來,抬頭錯愕地看向王老夫人,“什麽意思,母親這就完了?”

  “不然呢?再關她十年八年,關到老死?”王老夫人淡淡地看向她。

  “這,,這丫頭膽子也太大了,擅自出府一夜不歸,家中還有其他姑娘呢,母親素來嚴於管教,人人都服氣,,,”

  “那你說怎麽罰?”王老夫人打斷大夫人。

  “母親這話說得,我哪裏有資格罰她,這丫頭怕是還不知情況,當年要不是母親下了狠心,將她母女倆關了起來,恐怕早就沒了命,如今這才兩個月呢,好了傷疤忘了疼,惹出一堆麻煩,這要是哪日被有心人記上,再拿出當年來說事,豈不是我王家又得遭一次難,再這麽縱然下去,王家遲早得被她連累,,”

  王老夫人平靜地問她,“你的意思是,真要關一輩子?”

  王芸臉色一白。

  大夫人這回倒是沒有半點忍讓,“我可沒這麽說,不過為了王家,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大夫人這話欠妥。”一旁青玉終於沒忍住,抬頭看向大夫人,“奴婢雖沒有讀過書,但也知道,人不能太貪,一味隻替自己著想。當年為何去戰場的人是二爺,大夫人心裏當真不知嗎,是大爺不想去,故意將手裏的刀槍砸在腳上,二爺也沒說一句,主動去應征,當初二爺立功之時,給王家帶來的榮耀,沒見大夫人說半句,如今倒是一肚子的怨言。”

  青玉不怕死,繼續道,“三歲大的小孩,尚且還知道想要什麽得自己去爭取,哪裏有人會靠著自己府上的姑娘去鋪路子的,若真到了這步,也不會長久,大夫人既然一心為王家想,可小姐也是王家人,您怎就沒替她想想呢,莫非當真要讓二房犧牲完了,去成全大房?”

  話音一落,耳邊死寂般地安靜了下來。

  王老夫人一句話沒說,冷眼看著。

  丟人就一次丟個夠吧。

  大夫人反應過來,人已經氣得發抖,伸出一根手指,點在青玉頭上,“你,你這個賤奴,滿口胡言,哪裏有你說話的份,平日裏倒是我疏於管教了,來人,今兒非要掌爛你的嘴不可,,”

  王芸腦子裏嗡嗡一陣響,胸口發悶,再不說話估計會憋死,“青玉所說之言,皆是我意,大伯母要掌嘴便掌我的嘴好了。”

  什麽都行,打她也好,罵她也好,但關她不行。

  哪怕今兒要她命。

  周圍正因她這一句安靜下來,外麵突然進來了一位丫鬟,匆匆稟報道,“老夫人,國公府裴老夫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