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穩
  第76章 穩

    聖人這個人吧,心寬,也能聽得進去諫言,不然這大昭朝堂就不會有類似秦攀這種人出現了。除了秦攀,也有別人,隻是秦攀最敢說。秦攀又是本朝老人,聖人的容忍度就多了些。

    “秦攀若是被複用,那陸友明自然也會步步高升。但是,你知道秦攀給陸友明鋪了什麽路嗎?你擅自給陸友明選擇了一條路,若是惹了秦攀不悅怎麽辦?”

    廖金禾的擔憂也是鄭喻詹顧慮的。但是陸友明為了朋友義氣願意助他一臂之力,他若是拒絕了,陸友明會如何想?

    見他猶豫不決,廖金禾安撫他。“過些日子你請他來王府喝酒,給他看看咱閨女。我和他說幾句。”

    “你和同他說什麽?”鄭喻詹不解。

    “陸友明是個講義氣的人,前世他也一直擁躉你,至死不渝。你們當兄弟相處,通家之好,我們見一見也無妨。”

    廖金禾頓了一下,又想到前世的某些事。“他現在不起眼,可是你也知道他會鑽營。將來他會是你的大助力,我們有些事就不必瞞著他。”

    “哪些事?”

    “你的抱負,你的理想,你眼前的規劃,都可以同他商議。你都說你是錦繡堆長大的貴公子,你自然不知底層的世界。而他,寒門出身,又做了多年縣令,自然了解基層。”

    廖金禾又想起前世讀過的曆史。

    “喻詹,有些時候,你們這些權貴所不屑的泥腿子也能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曆史也會被他們改寫。”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鄭喻詹猛地抬起眼眸,看著眼前麵容恬靜祥和的廖金禾晃了一下神。

    他知道她心思純淨,不會那些彎彎繞繞,更不願意去勾心鬥角,可卻不知她有這般格局。

    “你想讓我去拉攏類似陸友明這類的人?”

    “若說能站在麟正殿的人也就那麽幾個,聖人如果能下旨立儲就是已經說服了他們。你在他們身上費心思沒太大用處。齊王府那些王府還能怎麽蹦躂?你沒發現那些王府的姻親都沒掌權的嗎?如今,雍王府,正盛!”

    “有母妃在,雍王府不倒,你就不擔心朝堂。你在朝堂做什麽都被聖人和母妃掌握一清二楚,還不如另辟蹊徑去經營基層。至於屯田這事,不能去陸友明去做,而是讓他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陸友明就讓秦攀帶著吧。”

    聽完廖金禾長篇大論一番,鄭喻詹不禁佩服。

    “苗苗,哎,前世我真是沒認真去認識你。”

    聽到鄭喻詹這麽說,廖金禾也笑了笑。“那時我不思進取,混吃等死,你嫌棄也沒錯。回頭看來,我也嫌棄那樣的我。靠誰都不如靠自己的本事活下去。我女兒長大了,我可不能讓她像前世的我那樣隻想著情愛。”

    “那今生呢?”鄭喻詹將人摟在懷裏。“別忘了我。”

    廖金禾指尖在他胸口慢慢下移。“那看你表現了。”

    “再熬兩個月,你等著。”鄭喻詹真是憋的難受,但是為了後半輩子的幸福他還是硬忍了。

    瞧著他確實難受,廖金禾的手一直沒停下,沒多久房間裏就傳來沉重的聲音。

    “苗苗,別。”

    “我也不做什麽。”廖金禾欺在他身上。“難不成讓我給你尋個丫頭來?”

    主要他知道自己不禁她勾搭啊!他真怕最後自己忍不住把她辦了。

    人呐,就是奇怪,自己的底線會隨著環境而變化。

    之前廖金禾有孕的時候,她怎麽勾搭他他都能忍得住。現在啊,他真的沒定力了。

    “用不著,我去洗澡。”鄭喻詹嚇得連忙推開跑了出去。

    看著狼狽的背影,廖金禾噗嗤一笑。

    她頭一回見鄭喻詹在這事會怕呢。

    不會是憋了這一年憋出毛病來吧?

    再過兩個月,她元氣恢複了,真得好好試試他的家夥什。

    兩個人這日子倒是和睦許多,雍王妃看在眼裏心裏卻納悶。

    不過兒子日子過的好,她也沒什麽可挑剔的。眼下大局已定,隻剩下一些之末細節,也不影響大局。

    現在是她開始收拾那些有二心的人了。例如,班家。但是班家也好歹是大家族,她不能急,得慢慢蠶食。她想將鄭維那點家底一點點耗盡。

    她又想起在戰場的崔修,眉頭不禁緊縮。

    先前崔修不聲不響就挪動大軍上了戰場,她犯愁了好幾天。幸運崔修贏了。

    雖然崔家軍損失不小,但是收獲也不少。尤其崔修有真本事,她更是欣慰。當年將長子送走,她也後悔過,可是此時她不悔了。

    與其讓這兩兄弟爭奪權力,不如讓崔修永遠不知道自己身份,做一個崔家掌權人。她全力推小兒子上位,將來也不會虧了崔家。

    雍王妃這個打算,在兩個人那裏倒算是自作多情了。

    崔修雖然還不知自己身世,但是他已經不甘心眼前的權勢。鄭喻詹更是怕崔修威脅自己的地位,對崔修也起了防備之心。

    這兄弟二人的爭鬥,估計也不遠了。

    隻是大家現在都沒想到這點而已。

    如今鄭喻詹因為有廖金禾在背後扯著他,不讓他那麽冒進,他四平八穩的姿態倒是讓不少朝臣讚許。

    儲君就該有儲君的穩重。

    腳踏實地,四平八穩的儲君才能讓朝臣看到希望。

    聖人觀察了他幾個月,對於他在書令史這個位置做的業績,也是讚許頗多。

    如今,聖人已經有時召他入麟正殿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