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112章

    昌盛三十九年八月, 跟隨著好幾批運到汴京灌江羊而來的,還有關於灌江城的消息。

    先不說第一批運過來的灌江羊直接被許多豪門許多大酒樓一搶而空。

    就說隨著而來的消息, 都讓人不敢置信。

    滿打滿算, 從昌盛三十七年十月,紀煬平定灌江府,到如今三十九年八月, 也就兩年不到的時間。

    說那裏大豐收了。

    因為耕地大幅增多,合理使用化肥,大力發展灌溉, 那邊的麥子今年長得極其好。

    從那邊過來的商販還道:“都說灌江府很是荒涼,也沒看出來啊。”

    “不過到處在修路倒是真的。”

    “他們還在用一種叫水泥的東西, 看起來非常好, 不知道汴京什麽時候用上。”

    “那邊的麥田真的好看啊, 聽說夏收秋收之後, 還要組織當地百姓繼續興修水渠, 因為是給自己田地修,大家都很熱情。”

    “灌江府治安也很好, 每個村裏都有巡邏的, 看樣子好像還有日常訓練, 聽說拉出去就是聽令的兵士。”

    “這樣的邊陲在, 汴京真是可以安心了。”

    “豈止汴京安心,整個承平國都可以高枕無憂。”

    除了誇當地修路跟治安之外,對那邊的物產跟風土也是多加讚揚。

    他們去那會正好趕上有水果收獲, 每日吃得肚子都圓了,走的時候還拉了不少果幹回來。

    當地的果幹可真便宜, 吃起來味道也甘甜。

    更讓他們津津樂道的還有另一件事:“還有個江南過去的商隊, 剛到就水土不服病倒了。本以為會命喪灌江府, 誰知道不知道從哪來了個醫女,用當地的鹽煮了開水,又開了個方子,兩副藥下去,竟然就給治好了。”

    “給她錢的時候,她竟然還不要,說自己還是女醫館的學生,學習的時候是不能收診費,因為她們上學的錢都是官府給出的。官府命她們學習跟學習後幾年,都不能收錢。”

    “對,那醫女還說,如果病得更厲害,還可以直接去古博城女醫館,裏麵有更厲害的大夫。”

    看病免費?隻讓他們自己買藥材?

    醫術還這麽厲害?

    等再問下他,商販就道:“那女醫館就是紀煬,灌江府知府娘子開的。她娘家就是汴京的林家,林大學士的五孫女。”

    眾人驚歎。

    怪不得!

    林大學士就是個好官,他家孫女也不得了。

    聽說以前是名門閨女,沒想到去了灌江府竟然那樣厲害,還開了女醫館。

    聽著一波波拉著灌江羊回汴京商販們說起灌江府,眾人的印象裏,那個混亂又戰事頻發的地方,竟然成了物資豐富,糧草充足,治安極好的地方。

    這反差讓大街小巷都是灌江府的事。

    當初紀煬治理潞州的一個縣城,就把貧窮縣城扶起來,至今汴京三分之一的茉莉香粉都從那個縣城出來。

    如果說那地方小,可能是個例外,但灌江府呢?他在的太新縣,所種的牧草十分暢銷。

    他之後成為灌江府知府,算起來不到兩年的時間,又成了眾所周知的好地方。

    紀煬的名聲簡直大起大落。

    難道世上真有浪子回頭金不換這一說?

    之前以為紀煬因為那些大逆不道的話,被貶到偏遠地方當知縣,沒個十年二十年回不來。

    可如今的情形,眾人隻能嘖嘖稱奇。

    等會。

    吹了那麽久的灌江羊,味道到底怎麽樣,還是說隻有故事感人?

    提到灌江羊,商販們更是拍著大腿道:“讓一讓讓一讓,這羊我的都不舍得吃!”

    如果在灌江府本地吃,那還行,價格不算貴。

    但千裏迢迢運過來,中間還死了不少,那就舍不得了,能帶過來的羊都是百裏挑一的。

    他們肯定要買個好價格!

    為什麽確定會賣好價格?

    因為好吃啊!

    他們這些人沒到灌江府,隻是到了隔壁涼西州,都聽說了灌江羊的名頭,說是有些富商還會專門趕在最後的時節去灌江府吃羊肉。

    聽到這話,他們自然是立刻趕過去瞧瞧。

    到了灌江府文饒縣,就看到有買羊的商販離開,等坐到縣城裏,咬牙點了盤羊肉,等吃上一口的時候,所有人不約而同道:“再來兩斤!”

    當地的店小二明顯已經習慣了,麵不改色直接加肉。

    都說了!

    他們文饒縣的羊肉特別好!

    不信就嚐嚐!

    現殺的羊腿在炭火上隨便一烤,還能在裏麵撒點酸甜的水果汁水增加風味,烤熟之後,外麵的焦香,肉質的細嫩質感,帶著汁水的油脂充斥口腔,這裏麵甚至帶了些肉類特有的甘甜。

    什麽神仙羊肉啊!

    再來兩斤!

    等大家吃飽喝足,這才想起來他們過來的目的。

    買羊啊!

    他們明明要給汴京那些有錢人買羊回去,怎麽還自己吃上了。

    過來買羊的人心裏更明白。

    如此美味的羊肉運到汴京,肯定會被瘋搶,所以這一路上,盡量讓羊過得好好的,比他們自己還舒服,牧草買的也是隔壁太新縣培育出來的牧草。

    這麽一路顛簸,總算回到汴京,根本不擔心灌江羊的銷路。

    確實不用擔心,他們這大波羊販子到汴京之前,已經有提前得了消息,把少量羊嚐試運過來的商販。

    那些商販手裏的羊肉根本流通不到市麵上,已經被秘密買走。

    沒辦法,實在太好吃了,在灌江府隻需六百文的價格,運到汴京,他們就敢賣三十兩。

    這裏要提一下各地的物價,跟現代一樣,每個地方的物價都不一樣。

    一線城市跟十八線小城市的菜價,肉價,都會因各地差異有所不同,影響物價的原因不止有城市大小,也有物產相關。

    就像海南的熱帶水果自然比內裏的便宜。

    灌江府作為邊關,內裏有遊牧地區,關外也多是遊牧民族,在這裏的羊自然價格不貴。

    如果換做關外,幾斤茶都能換隻羊。

    關內還稍貴點呢。

    當初頭一次開關市的時候,文饒縣趙大人便是趁著開關市的時候,美滋滋地從關外買羊。

    反觀汴京,這裏就算是普通羊肉,普通羊的價格在四五兩一隻,一般來說一隻羊二十斤重,算是普遍價格。

    如果是再重一點的,或者精心飼養的,則能到七八兩一隻。

    也就是說,這些商販們千裏迢迢從灌江府運來的灌江羊,直接敢叫到三十兩的價格,比原產地翻了足足將近十倍,這裏麵自然有因為長途運輸的緣故,也因為這羊的味道實在太好。

    畢竟比本地羊都貴了三倍。

    這一批羊販子過來,一看汴京的情況,有些膽大的直接喊到五十兩一隻。

    畢竟這東西有市無價,汴京那麽多有錢人,多的是人有錢吃這一口。

    汴京有人聽到這價格的事,嘖嘖幾聲,這還是吃羊肉嗎?這是吃龍肉啊。

    沒辦法,灌江羊有他的獨特優勢,吃起來就是跟其他地方不同。

    就在汴京貴族們為灌江羊興奮的時候,紀煬的好友們早就在大快朵頤。

    五十兩一隻的羊?

    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他們可是紀煬的好友!哪次逢年過節不送點過來啊!

    好友顏海青他爹都借著送來的羊肉宴請兩次上司,吃得上司十分滿意。

    更不用說晁盛輝一家。

    至於井旭?尾巴早就翹到天上去。

    讓那些新一輩的紈絝們看看,他們這些老前輩是怎麽讓汴京瘋狂的!

    不過大家都知道,如此混亂的價格很快會被平息。

    最開始的一隻三十兩倒像是適當價格,畢竟加上來回路費,還有路上羊隻損耗,得到手的利益既會驅動他們長久來做這買賣,也會讓汴京不少人戶吃得起。

    至少現在從灌江府運來羊的商販,剛進汴京城門口,就會被各大酒樓,各府管事攔下,可見灌江羊的受歡迎程度。

    聽說還出現用本地羊假冒灌江羊的情況,買到假羊的人戶幾乎要被氣死,甚至都去報官了。

    灌江羊受歡迎很正常,帶回來的果幹也極少,都是山上采摘的果子,本就清甜,經過西北陽光一曬,那口感更是絕佳。

    灌江府的貨物在汴京,乃至江南江西一帶都盛行開。

    成了不少人過年都要預定的美食。

    對百姓的貨物如此。

    對接官府的貨物更是大宗大宗往外運輸。

    潞州跟涼西州的指揮使們,一聽說定下灌江府的牧草,哪有不高興的。

    他們的牧草打理得好,給的分量也足,是絕好的精飼料,太新縣竟然還研究出幾種牧草混合,說是營養更為豐富,帶回來給馬兒一吃,就連最傲氣的馬兒都高興。

    要知道戰馬極為聰明,它們喜歡的食物,一定是最好的。

    買的鹽巴更不用說,礦鹽本身質量極好,在紀煬派人監督下,做出來的更幹淨,送到兩個地方的時候,看著十分整齊。

    其實除開東西之外,過來辦差的官員小吏同樣讓他們驚訝。

    怎麽會有做事如此利落的官員,縱然會有些小毛病,但大部分都是早早準備好所有東西,交接完就回去。

    問就是縣裏還有好多事等著做呢。

    看看人家灌江府的官吏,這也太勤勉了。

    聽到這話,過來做事的人忍不住擺手:“去年我們那事情多,年末的時候沒考核。知府大人定在今年十一月初查驗這兩年的政務,大家都卷起來了。”

    卷?

    什麽意思?

    可灌江府的人確定東西沒問題之後,已經離開。

    卷的意思就是。

    他們縣城的事情已經做的很好了,今年農田開耕了不少,能種地的種地,不能種地的種果樹,實在照顧不來的土地養點雞鴨鵝。

    反正看到哪家太窮,或者房子太破,又或者孩子沒讀書,下到裏長上到知縣,都會頭疼得很。

    甚至同一個村的人都會皺眉。

    這樣是會拖後腿的!

    看看人家隔壁村,看看人家隔壁縣!

    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得還不錯,誰知道那旁邊的正豐縣,他們知縣發展起炭火買賣,說什麽他們西北這邊冷得早,暖得晚,很適合發展炭火,如今還真把事情做成了。

    還有個縣,因為距離文饒縣近,幹脆買他們那的羊皮,開始做羊皮帽子,羊皮靴子。

    另一個縣有樣學樣,買來羊毛,知府大人還教會洗羊毛,翻曬羊毛,甚至做了羊毛的手套跟羊毛大衣,說是十分暖和,等售賣起來,也是極好的。

    人家這些縣發展營生的時候,自家田地也是顧著的。

    所以他們慌啊!

    知縣天天愁到掉頭發。

    本以為還有個農業縣跟他們一樣,都把重點放在種田那上麵了,會是同病相憐,沒想到知縣過去一瞧。

    人家是沒發展其他經濟,偷摸把水渠修了!

    現在人家田地挑水種田,根本不用跑太遠!很近的距離裏,還挖了蓄水池,蓄水池裏竟然還養魚!

    好在知縣幫他們攬了這運輸的活計,算是挽回點麵子。

    否則等年底的時候,其他十幾個縣各顯神通,那他們怎麽辦?

    放在其他地方,他們的政績或許還算可以,但在灌江府?真的不行!

    整個灌江府卷起來的效果很是明顯。

    那些過來買賣貨物的商販們的誇讚都是一點點辛苦做出來的。

    各地百姓同樣覺得忙碌,但如今的忙碌跟之前的忙碌不同,以前忙是給地主賺大房子,現在則給自己賺衣食住行。

    而且灌江府的百姓們,心裏漸漸知道了個道理,不事生產的人,是沒資格大肆享受的。

    灌江府,是他們的灌江府,是他們一點點修水渠,是他們種莊稼,是他們養殖。

    這一切的改變,最應該感謝自己!

    不過他們偷偷感謝一下知府大人,這總可以吧?

    如果再有試圖欺壓他們的鄉紳出來,灌江府百姓是不會那麽輕易屈服的。

    他們本身就能組織起來,反抗對方的暴行。

    如今的組織,目的會更明確,也會更團結,因為他們已經有過一次的經驗!

    等送牧草鹽巴的車隊回到灌江府,紀煬那邊也得到消息,如今潞州,涼西州,灌江府,幾次商路走下來,已經十分通暢。

    各方的物產也在這當中交流,沿途的治安也被三個地方聯手控製,更方便交流。

    紀煬甚至還看到潞州扶江縣送過來的香粉,沒想到用這種方式重逢。

    而灌江府優質鹽巴牧草羊肉,同樣隨著商隊去往其他地方。

    從三月開始寫信籌備,如今八月十五,灌江府布政使看著賬簿,幾乎笑得合不攏嘴。

    誰說偏遠的地方一定會窮?

    誰說這裏荒涼沒錢?

    不說本地田稅養活當地駐軍沒一點壓力。

    再有關外市場,關內交易。

    如此大筆進賬,已經能窺探到灌江府以後的繁華之景。

    但布政使跟當初玉縣丞想的一樣,紀煬很能掙錢,但也很能花錢,投到基礎建設的銀錢數不勝數。

    更別說還有邊關極吃錢的城牆。

    那城牆就跟吞金獸一般。

    布政使是個明白人,自然知道城牆的作用,更知道因為陛下同意關市稅全都修城牆用,在汴京強壓著宗室們點頭。

    如今宗室們換著法地找皇上跟皇子的麻煩,還說皇子需要陪讀,準備送自己孩子進宮。

    氣得皇上兩日未早朝,有人說皇上都被氣病了。

    可第三日瞧著,聖人他精神還不錯。

    布政使能在這種節骨眼上被派過來輔佐紀煬,人肯定差不到哪去,身後的勢力也讓他對汴京局勢十分了解。

    他現在隻希望,說皇上生病的消息是假的。

    再過幾年,再過幾年,承平國這個坎就能過去。

    布政使都知道的事,紀煬自然也知道了。

    不管是林家那邊的信,還是好友們送來的消息,都說了陛下被宗室責問是不是不顧祖宗禮法。

    在現代人,乃至為國為民的朝臣看來,關市稅用來修城牆是再好不過的。

    但立場這東西,實在難說。

    更別說挪動關市稅,確實違背禮法,動搖祖宗禮法,就是動搖這一切的製度。

    隻要上升到這個地步,更會動搖皇室根本。

    這也是他們出奇憤怒,皇帝也隻能硬抗的原因。

    這就像一個遊戲,遊戲提前製定好幾條規則。

    如果有人跳出來要改其中一條規定,那是不是其他人也可以不尊重規則,隨意更改?

    牽一發動全身,等大家都吵吵嚷嚷要改的時候,遊戲也不就是那個遊戲了。

    身為遊戲內的皇上,即使他是掌權人,但他也是遊戲的一部分,那些宗室更是條條框框下的受益者,自然拚命維護。

    這些事並未牽扯到他。

    因為皇上已經一力擋下,最明顯的就是,在宗室支持下,如今的汴京文報上,暗喻皇上的文章也不少。

    好在紀煬的汴京趣聞也不是吃素的,再有林大學士這種背後偷偷拿著放大鏡給稿子,皇子也在寫稿投遞。

    如此,就注定不會讓那群人完全掌握話語權。

    紀煬能看出,汴京的爭鬥比前些年複雜了許多。

    這種情況,隻能有一個原因。

    皇上的病是真的。

    他的身體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好。

    紀煬看著遠處的古博城。

    必須盡快修好城牆,加固好城門。

    他有預感,再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要離開這了。

    離開灌江府前,一定要把能做的都做了,這才不會前功盡棄。

    有紀煬的命令,更多的物資人手都往邊關送去。

    工部的官員們,這下終於同意之前同僚們說的話。

    給紀煬做事,真的很簡單!

    這裏沒那麽多彎彎繞繞,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東西給東西。

    隻要他們能修好城牆,紀煬那邊全力支持。

    如果去每一個地方修繕道路城牆,都能碰到這樣的上司,那簡直太好了。

    工部等人搖頭,做什麽夢呢!

    別多想了!

    灌江府的衣食住行,都在從下到上的努力下,往前推了一大步。

    各方的貨物交易,各處的田地建設,都已經初現規模。

    在所有人,所有交易的促進下,古博城的城牆,進度遠遠超過預期。

    再加上對水泥和古法製城牆的結合,如今運用的非常熟練。

    一座雄偉,前作未有的堅固城牆,正在拔地而起,很快就會告訴所有意圖侵略的外族人,他們承平國灌江府,已經今非昔比了!

    潞州跟涼西州兩個地方的知州,看著跟紀煬合作後的自家卷宗。

    看看這賬簿,看看這貨物,看看本地的繁榮。

    這還隻是關內交易呢!

    馬上九月!

    馬上跟關外交易!

    這次人家灌江府帶著他們玩!聽說潞州往南往東許多地方都很羨慕。

    要不是時間來不及,也沒同灌江府知府商議,他們都想通過運河把貨物拉到潞州,再送到灌江府呢!

    不過看他們躍躍欲試的模樣,應該很快會行動。

    等所有人都知道灌江府貿易的好處,到時候會是什麽景象?

    西北三地!就是小江南!不對,小中原!

    可此時的古博城外,慢慢走來一個踉踉蹌蹌的瘦小男子,他金發碧眼,身材矮小,看樣子饑腸轆轆,都快餓死了。

    守城的將士差點一箭殺了他,可見他自己一頭倒在地上,隻得上前看看。

    那人嘰裏呱啦說了不少,守城將士什麽都沒聽懂。

    如果聽懂了就會知道,他說自己是什麽西邊的探險家,在尋常傳說中的神秘東方古國。

    說那古國到處都是黃金,到處都是美食,是神仙所在的地方。

    然後還乞求將士給他點吃食跟水。

    雖說將士們沒聽懂,但來了個這樣的怪人,說的話也不是周圍部落的語言,還是找人喂他喝水。

    誰料這人一醒,看著龐大的城牆工程,還有修補到一半的城門,立即匍匐在地,虔誠叩拜。

    將士們嚇得後退。

    這人,他腦子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