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

    九月二十四從汴京出發, 一路走得不算慢。

    但到了十月中旬,才終於接近潞州。

    林婉芸喝口水, 開口道:“不用管我, 咱們盡管趕路就好。”

    紀煬卻深知趕路辛苦,原身不就在路上沒的,所以他跟五姑娘的馬車裏鋪滿舒適的褥子, 行走的時候穩當,不至於太辛苦。

    五姑娘又是個體弱的,肯定要照顧。

    “沒事, 算著時間,十一月左右能到灌江府太新縣, 時間不算晚。”

    隻要下雪前能到就行。

    歇息片刻, 繼續往潞州方向走。

    在潞州城停留一晚, 其他都在休息, 紀煬卻走了幾個地方。

    回來的時候五姑娘還給他留著燈, 見他回來,下意識睜開眼, 顯然沒睡熟。

    紀煬讓她繼續睡, 這才睡沉了。

    潞州城河邊跟之前沒什麽區別, 隻是知州今年過來就要調到汴京, 紀煬自然恭喜。

    其他沒什麽變化,不過大家看向紀煬的眼神,明顯帶著可憐。

    都被陛下喊到汴京了, 怎麽沒能留下,又被派去灌江府當知縣?

    灌江府?

    還不如他們潞州!

    雖說那太新縣是個大縣, 還有關市權, 但這東西能到他這個外來人手裏?

    想也是為難。

    紀煬隻是笑, 並未表現出任何失落不滿。

    也是,能有什麽辦法,他那句“大逆不道”的話,已經傳遍潞州,乃至灌江府了。

    雖說紀煬人在汴京剛回來,但消息總比人要快的。

    陛下沒有因為那句話不用他,已經算寬容。

    在潞州城打過招呼,休整一夜,紀煬一行繼續出發。

    這次要去的,自然是扶江縣。

    回扶江縣兩個目的,送走王家夫婦,丘益川,帶走江小子江乖乖。

    說好親自接他們走,紀煬自然不會食言。

    知道要接他倆,林婉芸早早把給他們準備的衣裳玩具拿出來。

    說起來,雖說三四年沒見,可若不是拿他們倆當由頭,自己還不能出汴京。

    如今趕路是辛苦,但林婉芸覺得前所未有的暢快。

    但一踏上回去的路,林婉芸便察覺出不同。

    這路?

    竟然修得這般好?

    等她人到扶江縣,更是不敢信。

    雖說早知道紀煬把扶江縣治理得非常好,聽跟親眼看到還是不同。

    順著修繕的官道,進城前左手邊的花香四溢,那邊原本可是荒地,如今看著鮮花盛開,不少女子都在這忙碌,現在十月份,也是今年香粉製作的最後時間。

    整齊的扶江縣主街,還有明顯熱鬧起來的碼頭,連衙門門口的茶攤都重修一遍。

    主街上店鋪林立,比她上次來的時候,不知繁華多少倍。

    放在一起,他們這四輛馬車,四匹馬進來,估計會吸引不少目光。

    可這次進扶江縣,當地百姓都已經習慣了。

    林婉芸忍不住道:“真的大不一樣。”

    說著,從一處漂亮房屋出來許多衣衫整齊的孩子,隻聽他們喊道:“放學了!”

    這人群裏,還有兩個格外機靈的,明顯往韓家方向跑。

    紀煬的馬車跟著,等他倆快察覺的時候才喊道:“雲中,白鶴。”

    這是江小子江乖乖的大名,他倆明顯愣怔回頭,便看到兩個不敢相信的麵孔。

    紀大哥!

    還有婉芸姐姐!

    紀大哥也就算了!

    不僅他們知道,知縣大人說話一定算數,說接他們就會接他們。

    周圍人也相信,他倆肯定會被接走。

    婉芸姐姐怎麽回事!

    他倆還在一輛馬車?

    等小孩們反應過來,平安抱著他倆坐上馬車,一起往韓家走。

    都回扶江縣了,紀煬他們才不住客棧,他就要去叨擾一下韓家韓瀟。

    剩下的人也喜氣洋洋,恨不得立刻回家團聚。

    王家夫婦家中那麽多孩子,都是鄰居們照看,去一趟汴京自然要回去,隻是回家之前還提起行賄的五萬兩銀票。

    紀煬隻讓他們休息之後再說,他還要在扶江縣待上兩三天時間。

    至於原因?

    紀煬看看韓家。

    這可是灌江府出來的灌江府韓家。

    想要了解自己的任地,住他家豈不是更合適。

    至於李賓,經曆過這一遭,更知道陷害知縣大人的麻奮已經被處死,哪還有別的想法。

    那位戶部左侍郎藏得很深,如今也知道他是棄子,紀煬更是偽造他死亡,世上再無李賓整個人。

    他走之前遠遠回家裏看了看,見爹娘有哥嫂照顧,也就放心了。

    以後他就是丘益川,他想照顧自己懷孕的妻子。

    剩下的玉敬泉,淩俊鵬,衛藍,都要各自回家。

    紀煬留這幾日,也有讓他們家人團聚的意思。

    畢竟從七月帶他們回汴京,現在兩三個月過去,家人們肯定也思念。

    而且這可是去汴京,一路上見聞,足夠說上三天三夜了。

    不過大家經過這一趟,自然知道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

    淩俊鵬等人各自回家,紀煬也到了韓家門口。

    他們還沒下車,韓家人已經迎了上來。

    雖說馬車進城,大家都習以為常,但上麵下來的人可不同!

    那是他們知縣!

    還有知縣帶走的人!

    別的事就算了,紀煬回來,那可是大新聞。

    韓家知道紀煬馬車往他們這邊走,哪有不迎的道理。

    在扶江縣生活越久,越知道這種安定的日子怎麽來的。

    更別說他們已經知道,紀煬要被派去灌江府的事。

    他們離開世代生活的灌江府,沒想到紀煬卻要過去。

    現在自然有很多話要說。

    至於讓紀煬夫婦兩個留宿的事,這更不用說,韓家歡迎得很。

    晚上時間,現在的扶江縣知縣章善也來了趟。

    章善明顯比之前更加沉穩,隻是眼神看向紀煬的時候,崇拜異常。

    在扶江縣生活的韓家都知道紀煬治理得有多好,章善更不用講。

    紀煬走了之後,章善才知道叫井井有條。

    所有事情按著紀煬的規劃,隻要不出什麽大錯,扶江縣隻會蒸蒸日上。

    別看現在扶江縣的人口跟稅收比去年還要好。

    但原因都不用講。

    都是紀煬留下的好基礎。

    一陣寒暄過後,紀煬當天也算睡個踏實覺。

    扶江縣百姓對他熱情,他在這地也安心,某種意義上算雙向奔赴?

    等睡醒之後,紀煬自然要找韓家家主韓瀟了解灌江府的事,更是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第二天,林婉芸被已經準備轉學的江小子江乖乖,帶出去逛逛現在的扶江縣。

    而韓家家主韓瀟,韓家族老,紀煬,坐在一處說話。

    所聊內容,隻能是灌江府。

    韓家族老歎氣:“灌江府,其實並不是荒涼之地,至少我小時候不是。”

    韓家族老今年七十有三,在他小時候,邊城跟關外還有來往。

    隻是時局變化,兩邊矛盾越來越深。

    灌江府內的本地世族盤根錯節,跟朝廷派來的人矛盾重重,再加上是邊關,不時還有流竄過來的匪賊。

    還有關外小國對關內肥沃土地虎視眈眈。

    讓原本還算有人氣的灌江府,變成現在的情況。

    前年年末的兵禍更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讓韓家都舉家搬出。

    這些先不說了,韓瀟接話道:“你們所要去的太新縣,是三個縣合一個縣。”

    “據我們所知,並非隻因為如今人少,更大原因,還是三個縣裏,每一個縣城都有豪強霸占。”

    “他們幾乎是當地土皇帝,連斷案都是他們做主。”

    “每一個派過去的知縣,都撬不動任何關節,隻得鬱鬱三年。”

    “現在三縣合一,讓當地幾個家族蠢蠢欲動,意圖吞並其他家土地。”

    怪不得,在這個時候合縣。

    也是,一個家族把持一個縣,他們在當地勢力肯定紮根極深。

    而且一言堂,也不容易出錯,其他縣跟他們沒有關係,必然不會多過問。

    但朝廷下令,三個縣合成一個縣,有野心的人,必然會動其他地方心思。

    隻要他們動心思,有動作,總能被派來的官員找到機會。

    “我家也是發現這件事,所以從灌江府離開。他們要相互吞並,隻會讓情況更亂。”

    “現在太新縣三家,分別是左邊的劉家,中間的裴家,右邊的鮑家。”

    “其中劉家在的原縣城黑市貿易最多,所以最有錢。”

    “裴家所在的原縣城最靠近邊關,所以家裏私兵甚多。”

    “鮑家所在原縣城確實也在邊境線上,但有處靠山的天險,易守難攻。那裏百姓相對安穩,至少沒有關外兵馬闖入,糧食勉強餓不死。”

    “這幾個縣原先也是有名字的,可久而久之,人們隻會喊劉縣,裴縣,鮑縣。”

    意思自然不用多說。

    都用他們各自家族的姓氏命名了。

    如此情形的三個縣合並,想想都很精彩。

    朝廷並非看熱鬧不嫌事大,而是沒有變化,那就會讓他們永遠把持三個縣。

    總不能真跟梁王說的,派兵平推過去,那當地百姓還過不過了?

    他們派兵去打,豪強們難道自己去迎戰?必然會讓當地百姓去送死。

    到時候豪強沒打成,反而寒了民心,不用了幾年,灌江府邊域幾個小城,必然也會從承平國版圖劃出去。

    再想收複,可就難了。

    對邊域小國,隻能懷柔。

    現在合縣其實做得極妙。

    至少給紀煬一個相互製衡的機會。

    聽著劉裴鮑三家的事,紀煬進一步了解情況。

    一家有錢,一家有兵,一家有糧。

    怪不得不好對付。

    紀煬過去要麵對的,就是這樣的三合一太新縣。

    怪不得陛下給他兵符。

    沒有兵符,估計寸步難行。

    了解完這些,紀煬拱手稱謝,剛要再謝他們照顧江小子江乖乖,就聽韓瀟抬手:“應付這些雖困難,對你來說也是時間問題。”

    “但你剛開始要解決的,並非是這些事。”

    紀煬看看韓瀟跟韓族老,就聽韓瀟飛快說了一句話。

    這話讓紀煬跟平安麵麵相覷。

    什麽東西?

    韓瀟又慢吞吞說了一遍,紀煬還是沒聽懂。

    等會!

    是方言!

    紀煬眨眨眼。

    他去太新縣任職,第一個難題,竟然是聽不懂當地方言!

    韓瀟見他表情,知道他明白了,開口道:“邊域方言本就有些自成體係,我們韓家讀書說官話還好,潞州這邊有些口音,但多數也是官話。”

    但太新縣不同啊!

    那是邊關小城,寫字還是一樣的,方言這東西,必然有自己的習慣。

    紀煬剛扶額,就聽韓瀟道:“所以,我準備跟你一起回灌江府,至少,至少不會讓你們因為方言為難。”

    這話讓紀煬立刻抬頭。

    韓瀟?

    要跟他去灌江府?

    這還是韓家人嗎?不用他提,他家主動說出來?

    韓瀟認真道:“你上次說的對,有些事必須靠我們自己。”

    “若想天下太平安穩,自身怎會安穩。”

    “我搭不上韓家,但自己去看看還是行的,那畢竟是韓家基業,若能安穩,我們在扶江縣也能安心。”

    韓家搬來扶江縣一年多,這是他們許多年裏,過得最安穩的時候。

    這裏沒有豪強,沒有惡吏,一切都是那樣順暢。

    但越過下去,韓家臉上愁苦越多。

    總覺得這日子是他們享受的不安穩。

    他們讀了許多書,卻被他們用來躲避。

    所以知道紀煬,這個一手創造安穩扶江縣的知縣,要去灌江府的時候。

    韓瀟便跟家裏人商議,等紀煬過來,他要跟這位知縣同去。

    在灌江府,有韓家人在,至少是層保障。

    不會讓這個帶來和平安定的知縣大人損在裏麵。

    韓瀟依舊滿麵愁苦:“紀大人,您就帶我去吧。”

    帶你去?

    肯定啊!

    紀煬按了按想笑的嘴角。

    這不就是他的目的之一嗎。

    隻是沒想到如此順利。

    除了兵符之外,第二張護身符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