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淩裏長一時間有些摸不清頭腦。

    鳥糞賺錢?他現在稍微明白了,應該能做成肥料,但加工廠又是什麽?

    紀煬輕咳,換了淩裏長能聽懂的話:“就是開個作坊,專門用來製作化肥。”

    “化肥這麽好的東西,肯定不止我們扶江縣需要。”

    “有些地方做不了那麽多化肥,自然會來購買。”

    紀煬說完,周圍人竟然沒有想象中興奮。

    淩裏長躊躇片刻道:“買?農家人哪有錢買,各家不是也能做化肥嗎,那不就夠了。”

    “咱們還是扶江縣東邊的,比西邊要富裕些,我們這都不舍得買的,反正自己家能做。”

    等淩裏長說完,紀煬已經明白過來。

    之前化肥隻是小範圍實驗,大多數人沒看到當時的情景,其實不能想象畝產能增加那麽多。

    俗話說眼見為實,別人說的再厲害,他們沒感受到,這也沒用。

    為還沒看到的東西花錢,哪個貧苦百姓都不願意的,這種一分錢恨不得掰兩半花的家裏,不必要的錢,真的不會出。

    別說古代了,現代化肥剛普及的時候,很多人家也是不願意出錢的。

    現在大家對做化肥那麽熱衷,也因為大多材料基本不要錢。

    他們出力可以!出錢不行!

    說到底,那就是還沒親眼看到化肥的效果。

    所以在紀煬看起來激動的事,淩裏長等人則格外淡定。

    旁邊有個村民嘟囔句:“要真的能賺錢,怎麽會扔在那麽多年啊。”

    淩裏長瞪他一眼,紀煬擺擺手,裏長不要責怪。

    是他想簡單了,大家現在對化肥半信半疑也正常。

    但紀煬可太知道化肥的作用,更知道以後看出化肥的效果,整個扶江縣都會出現搶化肥熱潮,為這事打起來也未可知。

    畢竟化肥等於糧食增產,誰不想讓自己糧食增加?

    這可是做夢都想的事。

    不管糞肥也好,植物肥也好,施肥下去之後,十到十五天就能看出莊稼的不同。

    之前馬同峰那六家不就如此,在農作物剛出芽的時候,已經欣喜若狂,肯定是看出了施肥的效果。

    那六家都能看出來,沒道理其他鄉親看不出來。

    現在大家覺得各自做得百斤肥料不少,用著用著,必然不夠。

    不夠之後會出現什麽場景?

    紀煬覺得馬同峰跟他家偷糞肥的鄰居已經做了最好的說明。

    作為知縣,他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更不能等全縣都在找化肥的時候幹瞪眼。

    更沒道理守著“金礦”哭窮。

    紀煬見淩裏長等人確實不理解,想了想道:“要不然這樣,你們先做,如果到時候賣不出去,全算我的。”

    全算知縣大人的?

    紀煬繼續道:“你們信我,以後隻有供不應求的時候。到時候恨不得直接賣原料。”

    不出意外的話,到時候他們製作化肥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別人購買的速度。

    作為承平國第一個化肥廠,絕對有這個待遇。

    淩裏長聽著知縣十分確定的語氣,又想到兒子淩縣尉平日跟他說的話,兒子說他們知縣十分可靠大方,而且很有想法。

    要不然試試?

    可淩裏長還是道:“您不是還要在這待上兩天,要不然讓我想想?跟村裏的人,村裏老人們都商量商量。”

    這自然可以。

    紀煬點頭:“眼看馬上要秋種,你們快些商議好,然後就可以著手準備這個加工廠了。”

    如果真正開設鳥糞肥作坊,製作肥料的工序還要再細致點,作坊的員工們還要培訓。

    現在八月底,算著時間緊趕慢趕,應該能趕上九月的播種豆子跟大白菜。

    所以紀煬說要快點商議好。

    淩裏長點頭:“在您回縣城之前,我們肯定給個答案。”

    淩裏長也沒想到,知縣大人因為他們村裏臨時搭建的製糞肥棚子,還有了開作坊的想法。

    當天晚上裏長便召集村裏人開個小會。

    其實討論出來無非兩個結果,一個是糞肥賣出去了,大家都掙錢,另一個是賣不出去,白費了力氣?

    可有個老人家道:“這東西反正我們也要用,實在不行留各家慢慢使唄。”

    這個老人家也是種田好手,他隱隱已經發現化肥真的像傳聞一樣,能讓莊稼長得更好,隻是現在自己沒種出來,不好多說。

    “也是,無非費點力氣,咱們還怕出力?”

    “如果真能做出來,那還能賺錢呢。”

    “你們說的輕巧,真做個幾萬斤,放哪?知縣大人可真有意思,開口就是開作坊。咱們這地方能開作坊?”

    “你不想賺錢?”

    “試試,試試反正不要錢。”

    “知縣不是說了,賣不出去算他的。”

    九月初三早上,紀煬等人已經在淩家湖待了三天,各家的化肥基本看過一遍,該指點都指點了。

    按理說現在應該啟程回衙門,但紀煬明顯在淩裏長的消息。

    這作坊到底開,還是不開。

    紀煬已經做好兩手準備,淩家湖願意開自然好,算靠山吃山。

    不願意開,他可以召集人手,以官府的名義開設作坊。畢竟山林川澤,都是官府的東西,開設官方作坊很正常。

    這樣的話淩家湖百姓從中分不了太多利潤。

    紀煬肯定想讓他們來做,至少在這事規範之前,讓他們掙點錢。

    現在開采製作化肥,隻用交山澤稅。

    山澤稅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采取山林川澤裏麵的東西,無論動植物,都要交稅。

    按照承平國的律法,他們國家的山澤稅跟關市稅專供皇家內廷花銷。

    比如現在采下來的鳥糞,按理說也該交稅的,但東西少,他們地方又偏遠,紀煬並不想為難人,自然不提這茬。

    如果大規模製作,定然要交山澤稅。

    但現在也就是朝廷不知道鳥糞製化肥能掙多少錢,更不知道有多大作用。

    等朝堂明白過來,以後像這山上如此大規模的鳥糞層,肯定如同礦產一般嚴禁私人開采。

    說不定跟鹽礦一樣,需要買鹽引才有資格開采。

    到時候薑家山雖在淩家湖後麵,那也由不得他們隨便動,必然有人花重金買開采權,到那會,當地百姓掙不到什麽錢。

    什麽?他就是朝廷的人?

    紀煬假裝看不出裏麵的彎彎繞繞,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當然,發展到以後,這些東西也必須由朝廷管控,當地若沒強有力的監管,必然會引起械鬥。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缺少監管的賺錢,肯定造成混亂。

    就連現在淩家湖開設化肥作坊,他都要看牢了,不管定價還是售賣,都要在他眼皮子底下。

    當然,開化肥作坊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供應百姓們的需求,改善當地的土質。

    讓淩家湖賺錢隻是順帶的。

    所以這作坊必須開,誰開倒不重要。

    紀煬這會心思九轉十八彎,但外人看來,隻覺得他是個年輕氣盛的小知縣。

    平安小聲抱怨:“少爺,您幹嘛要答應買下製出來的化肥,又是一筆錢。”

    紀煬好笑看看平安。

    他算發現了,平日平安看著沉默寡言,竟是個財迷。

    中秋前後還在發愁他身上的銀子,這會見他答應包下化肥,更是心疼得厲害。

    不過歸根到底,應該是覺得他身上快沒錢了,不能這麽亂花。

    “放心,化肥絕對賣得出去。”

    淩裏長過來的時候,聽到的便是這句話,這讓他更加確定,他們淩家湖全聽知縣大人的!

    開!

    立刻開個化肥作坊!

    紀煬看到他的表情,心裏已經明白一切,笑著對淩裏長,以及身後忐忑的淩家湖百姓道:“相信我,本官絕對不會讓你們吃虧。”

    還會帶你們發家致富!

    還要讓扶江縣的百姓都有化肥用!

    淩家湖百姓看著小知縣大人的笑,心裏忽然不怕了。

    不就是出力氣製化肥嗎!

    他們可以!

    既然淩家湖的人同意開作坊,紀煬直接把他這幾日做好的規劃拿出來。

    首先林子外麵那樣的建議棚子要多搭幾個,再者製作鳥糞肥的注意事項,使用詳情等等,全都要重新一一說明。

    五天後,有些暈的淩縣尉站在施工動土的林子前麵。

    這林子他再熟悉不過,小時候經常跟朋友在裏麵打野兔吃。

    就這破林子,知縣大人要在前麵建作坊?還讓他在這監督?而且說做就做,絲毫不耽擱的。

    知縣大人的行動力實在令人欽佩。

    其實到現在,整個淩家湖百姓都是迷茫地被紀煬推著往前走。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手底下要造出的東西,將會改變整個扶江縣,甚至整個潞州。

    他們不明白沒關係,有明白人就夠了!

    明白人紀煬卻十分感激淩家湖百姓的信任,為了這份信任,化肥的事就不能砸。

    化肥作坊開始動工,那邊有淩縣尉監督,紀煬自然回了衙門。

    在外麵跑了半個多月,這會坐到衙門裏麵,竟然還有點不自在?

    紀煬人還沒坐穩,便看到幾封從潞州來的信件。

    裏麵內容大同小異,他們想認識葫蘆秀才!還請紀知縣引薦葫蘆秀才滕顯,想請滕顯去潞州城做客。

    做客?

    還要滕顯去找你們?

    做夢吧。

    紀煬直接提筆回複,想見葫蘆秀才,想買葫蘆秀才做的物件,扶江縣歡迎你們!

    信件全都回複,紀煬再次起身。不說了,他走了半個月,去看看滕顯的葫蘆飲食器具設計得如何。

    希望滕顯能給他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