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舌戰群臣(三)
  第16章 舌戰群臣(三)

    “不知這位大人是?”方雨璿疑惑的問道。

    “丫頭,這位是刑部尚書齊大人。”陳閣老笑著說道。

    雖然他也是文臣,但是看到這些大臣被懟,怎麽就這麽開心呢!

    皇上就坐在龍椅上,笑嗬嗬的看著,也不發話讓文大人起來。

    “哦,刑部尚書啊!這智商有問題啊!皇上,您還是換一位刑部尚書吧!不然這冤案錯案可不會少的啊!”方雨璿這會兒又重新坐在椅子上故意對皇上這樣說道。

    “齊大人目前還沒有出現冤案錯案,不過……”皇上故意拉了個長音,把刑部尚書齊大人嚇得立刻跪在地上。

    “不過,這智商是有點不夠。”

    齊大人聽到不是捋他官職,用官服的袖子擦了擦汗。

    “沒發現,皇上也挺調皮的。”方雨璿在心裏說道。

    “齊大人,你說我會高句話,就是高句朝的細作,對嗎?”方雨璿歪頭看著跪在地上的齊大人問道。

    齊大人:……這會兒他不敢隨便開口了,他怕哪句話說錯了,丟了官職是小,丟了腦袋是大。

    “既然齊大人不回答,那本姑娘就自己說了。”說完,她就從椅子上下來,伸出左手。

    “齊大人說我會高句話,是高句的細作,那本姑娘就給你們好好地說說。

    本姑娘不僅會高句話,還會東支話,西域話,海外話,就連南疆的苗人話,也會一點點。”方雨璿一邊在文臣這邊走,一邊掰著手指說道。

    “這要是按齊大人的說法,本姑娘不僅是高句朝的細作,同時還是東支、西域、南疆和海外的細作啊!”方雨璿看著眼前的文臣,嘲諷的說道。

    “還有,本姑娘從五歲開始就學這些,而且本姑娘會的也不止這些,而且,本姑娘有師父,師父有名有姓,眾位大人可以去查,家師名諱——方瀟言,目前本姑娘就住在城南的方府,我師父的府邸。”方雨璿說完,走回到椅子前,坐了上去。

    眾大臣聽到她五歲就開始學習這些,不禁的想起自家娃在五歲的時候在幹啥,特別是武將們。

    “那這也不是你做太子太傅的理由。”又一位文官大人出列說道。

    “嗬,奇怪啊!怎麽反對我做太子太傅的人都是文官呢?”方雨璿歪著腦袋眨著眼睛不解地說道。

    “很簡單,姑娘搶了他們看中的職位了。”一位武將在隊列裏笑著說道。

    “哦,武將做不了太子太傅嗎?”

    “我們武將隻能教武藝和排兵布陣,隻能是師父。”又一位武將在隊列裏說道。

    “要是你們武將能做太子太傅,是不是也會和他們一樣反對我啊?”方雨璿指著跪在地上的文大人和齊大人問道。

    “不會,我們武將沒那麽多花花腸腸,我們崇尚能者居之。”葉伯爺說道。

    方雨璿得到答案,也就不再問了,而是對皇上說道:“皇上,既然文官這邊對民女有疑問,不如我們比一場吧!”

    “哦!要如何比?”皇上聽到比試,頓時來了興趣,他也想見識一下方雨璿的本事。

    “這就要問文官這邊了,是他們不服氣啊!”

    “文大人,齊大人,起來吧!你們都想想,如何比?”

    “謝皇上隆恩。”文大人和齊大人同時叩首說道,然後起身歸列。

    “皇上,比詩詞歌賦吧!”一位大人出列說道。

    “劉大人說的對,就比詩詞歌賦,不過隻比這個,還不行,讓戶部找一些不重要的賬本出來,由戶部出人,和方姑娘比試。”文大人出列說道。

    “丫頭?”皇上問道。

    “可以。”方雨璿淡定的回道。

    “不過,比試要是我贏了,你們就能同意我做太子太傅啦?”方雨璿看向文官這邊問道。

    文官這邊商量好後,由文大人出頭說道:

    “隻要比試你贏了,我們就不再反對。”

    “好,一言為定,皇上作證。”

    “準,先比詩詞歌賦,誰出題?”皇上問道。

    “皇上,由老臣出題吧!”陳閣老走出來說道。

    “好。”皇上雙手一拍說道。

    “陳閣老,請出題。”方雨璿對陳閣老還是很尊重的。

    “丫頭,聽好了,老夫要你以蘭花為題,賦詩一首。”

    方雨璿一聽是關於花卉的,笑了,在現代,詩詞歌賦她可沒少看,可以說對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反正這個時空裏沒有。

    “皇上,陳閣老,眾位大人,聽好了。”

    眾人立刻豎起耳朵,他們倒是聽聽這丫頭能說出什麽來?

    “蘭生幽穀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淩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這是宋朝蘇轍寫的《種蘭》,讓方雨璿給搬運了。

    詩詞的意思是:蘭花生長在幽深的山穀之中,沒有人觀賞。有一個朋友在向著太陽的廊簷種了一些,拿來送給我。

    蘭花的清香可以除去穢氣,更有讓人憐愛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

    它的根紮在密集的石頭旁,秋天早早地便綻放了,散發著芳香。中午的時候一叢叢的小草倚靠著長竹,享受著陰涼。

    我想找一些蘼蕪,把它和蘭花一起放置在廳堂階下,這樣就可以經常看見楚辭詩句中描繪的雅致意境。《摘自:百度語文》

    “好詩好詩。”陳閣老鼓掌說道。

    之後陳閣老又出了關於梅花和鬆樹為主題的詩,方雨璿都能張口就來。

    在陳閣老出題的同時,戶部尚書已經讓人去取賬冊了。

    “方姑娘的詩詞不錯,看來你師父是個能人,希望將來有緣一見。”陳閣老笑著說道。

    “會的。既然本姑娘答完了,那眾位大人是不是得出來一人作答了。”

    武將這邊幸災樂禍,文官這邊可就都耷拉著腦袋了,為什麽會這樣?因為他們做不出來比方雨璿更好的詩詞了。

    方雨璿看著耷拉著腦袋,不敢上前應戰的文臣,笑了,心裏說道:“我這可都是華夏老祖宗們的精粹,就是搬運有點可恥。”

    陳閣老看著不敢應戰的文臣們,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宣布方雨璿勝。

    “KO,第四局,主人勝。”小通在空間裏,手裏拿著蘋果,頭頂趴著一隻小鳥,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說道。

    這時,戶部尚書帶著賬冊回來了。

    小太監們也擺好了桌案,筆墨紙硯和算盤。

    “皇上,由戶部侍郎蘇大人和方姑娘比試,一炷香的時間,把這一本賬冊核算完成,全對者為勝。”戶部尚書躬身說道。

    “準。”

    “方姑娘,請。”戶部侍郎看著方雨璿伸手說道。

    “大人請。”方雨璿也伸手說道。

    很快,兩人分別落座,雙雙點頭示意後,小夏子把插在香爐裏的一炷香點著,退到了一邊。

    “菩薩保佑,菩薩保佑,一定要讓方姑娘贏。”小夏子不斷在心裏祈禱著。

    方雨璿聽到小夏子不斷的祈禱讓她贏,笑了。

    就在她愣神的功夫,戶部侍郎已經撥動算盤開始計算了。

    方雨璿看了一眼算盤,沒動,而是直接翻開賬冊,在心裏默算起來。

    “還以為有多能耐呢?連賬冊都不會算,這局,戶部侍郎贏定了。”文官大臣們竊竊私語道。

    隻有陳閣老看出了點門道,所以說,薑,還是老的辣。